孤独之旅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 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一句歌词导入,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自主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内容;通过老师点拨、分组讨论的方法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建设开放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品情感碰撞,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交流探究,拓展师生生命成长的阅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开阔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 教学重点:
分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三、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 教学方法: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五、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教科书
六、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 教学过程:(本文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课文内容。)
(一)一句歌词导入:
同学们,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们能领略到其中的滋味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你们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2、小组讨论,理清故事情节。
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
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3
3、小说的三要素(自主、合作,师生交流)
人物:少年杜小康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三)跳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根据故事情节,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路历程,体味有关的心理描写的词句。(边找边读,边读边找,合作探究,师生交流)
总结:茫然、恐惧(出发时)——害怕、胆怯(到达芦荡时)——感到孤独(芦荡安顿后)——不再忽然地恐慌(住段时间后)——坚强(雨后天晴)
“孤独之旅”是成长之旅。
2、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发言)
明确: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有责任心。
(四)精读课文,找出体现“孤独”的词句,理解主题(圈点勾画,小组讨论发言,师生交流)
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从未见过的面孔 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 寂寞
已无一户人家 惟一的炊烟 想听到声音,……这不可能 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
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文题“孤独”的含义:
1、 杜小康与父亲一起远离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
2、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过程。
主题:
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意思相近,表达通顺即可)
(五)快速浏览,体味环境(圈点勾画,小组合作找出并选代表发言)
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作用:渲染孤独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增强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
(六)品味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自主合作,找出并点评你认为文中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踊跃发言)
如:“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3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细节描写)
(七)研读课文,联系生活,点击自己(各抒己见,畅谈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你孤独时的情景和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摘抄文中精彩句段,积累语言。
2、小练笔: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杜小康----杜放鸭----杜孤独----杜坚强----杜成功
孤独之旅---------------------------成长之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