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的破坏 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 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变为扶植 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的恢复及其原因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成为经济强国 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①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学会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概括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③组织学生讨论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变为扶植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文资料,使学生感知大战对日本的破坏,认识日本挑起战争最终又受到战争的惩罚,从而意识到战争的危害性,树立维护和平的意识。
②通过对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阐释历史现象。
③组织学生解答本课的课中和课后思考题,培养学生掌握独立思考解答挲问题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方法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通过对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事力量膨胀,右翼势力抬头的介绍,提醒学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增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难点;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削弱转变为扶植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太地区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战争也给日本造成了严重破坏。今天我们要学习,战后日本是如何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再度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
新课教学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
1.大战对日本的破坏
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生产水平严重下降。
2.日本的民主改革
2
改革的内容:政治上,废除天皇统治权,保障人民基本自由,实行非军事化的国策。经济上,解散财阀,废除日本企业中的封建家族式统治,促进企业经营的现代化;同时在农村实行农地改革,废除封建的租佃关系,形成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改革的意义:①推进了日本的民主进程,使日本人从对天皇的迷信中解脱出来;同时,对于清除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实行民主化与非军国主义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②扫除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企业经营的现代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转变
表现为:由削弱转变为扶植
原因:①到1948年,日美从属关系已经确立。②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在亚洲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
4.日本经济的恢复及其原因
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
原因: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政策。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1.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②把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④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⑤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量达到4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苏联,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超过同期的美国,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思考: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有哪些影响?
3.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贸易加工国”、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小结巩固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日本是怎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