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海陆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
5.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
1.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置悬念: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屏幕投影]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 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大海变成桑田有没有可能?图片说明什么问题?
点拨过渡:通过上面两个例证说明,沧海桑田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探究活动一】:能够证明海陆变迁的证据有哪些?
课件展示:
提问: 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洋变成陆地呢?东海几经沧海桑田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6
(学生活动) 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
(演示归纳)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屏幕投影] 荷兰的围海大坝
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陆地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而且过去的一百年里荷兰的陆地国土一直在扩大,这是为什么?
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小范围的海陆变化。
(学生活动) 人类活动。荷兰人填海造陆。
当然人类活动造成的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探究活动二】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课件展示:
20世纪的时候有个叫魏格纳的德国人,他非常善于观察。他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原来并没有大西洋,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是漂移的。大家还有发现吗?
6
(学生活动)分成学习小组边观察边讨论,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当魏格纳有了这个偶然的发现之后,就多方面的考证。大家请看大屏幕。
[屏幕投影] 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图
读图观察:谁能根据此图说一下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的叙述给予评价。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后人并没有停止过探索,在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探究活动三】为什么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
课件展示:
指导读图:全球共分成哪六大板块? 这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 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 结合地形图,说一说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学生活动) 小组看图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基本观点:
1.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6
3.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
大家观察板块运动的方向有两种,有的做的是相对的挤压运动,有的做的是相背的张裂运动。
【探究活动四】:板块的张裂运动会产生什么地貌?
课件展示: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的结果会形成什么呢?大家观察一下红海的位置,你推断一下,几千万年后,红海可能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拨提升。
首先是大陆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大陆解体──新海洋出现──新大洋形成,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不断张裂拉伸,形成海洋。
【探究活动五】:板块的挤压运动会产生什么地貌?
课件展示:
板块发生挤压运动的结果会形成什么呢?大家观察一下喜马拉雅山形成和地中海的变化,试着分析成因?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
6
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挤压靠近。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探究活动六】: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课件展示:
在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多什么现象? 大家观察一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当今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指名同学到大屏幕上指一下,它们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交界的地方。
大家还记得汶川地震吧,请同学们分析地震的成因?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
五、板书设计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六大板块
6
大陆漂移学说板块运动 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中
板块边界类型及地表形态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少但比较抽象,涉及的时空尺度大,学生对具体的地理分布知识掌握不多,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大洋的知识,对他们的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为板块的分布起到良好的知识铺垫,因此,我减少教师讲述,增加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结合课件,提供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令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如何对活动时间的适时控制,如何保证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拼图时其他学生的活动怎样安排更合理,小组内部的合作互助学习如何才能更充分有效,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情进行适度调节等都是令我疑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完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