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多变的天气
一、教学目标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视频展示。同学们,如果有个机会让你免费去海南旅游,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你的父母最关心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问题。
师:相信天气与安全问题,是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天气的有关知识。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天气?天气有什么特点?
热
阴
晴
风
雨
冷
课件展示:
7
师:刚才同学们都描述了图片中的天气情况,你能总结一下他们都用到了哪些词语吗?天气有什么特点呢?
生:学生交流发言。
师: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图片展示)
师: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师:展示图片: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这里昨天和今天的天气呢?
生:从身边的事情谈起,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学生交流发言。
承接:天气是短时间内的,会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该怎么说呢?
【探究活动二】什么是气候?气候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
7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这里的气候?
生:学生描述我们当地的气候: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
师: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探究活动三】: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课件展示:
师:老师多媒体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拨提升。
刚才提到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天气的变化,因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探究活动四】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有何影响?
课件展示:
7
课件播放各种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生直观印象。
承接:如果我们能预知明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很大帮助的。那么我们从哪里会预知明天的天气呢?
【探究活动五】天气预报是怎样产生的?
课件展示:
生:总结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
7
师:教师归纳,是的,我们要想预知明天的天气,可以从报纸、互联网、电视等的天气预报来了解。
承接: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天或几天中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风的符号吧。
【探究活动六】如何看懂天气预报?
课件展示:
师: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半道风尾表示风力1级。8级风用风旗表示。
在天气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阴天。
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
承接:为了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的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师:带领学生认识天气符号。
课件展示各种天气符号,引导学生对比记忆。
承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呢?
7
师:空气质量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学生看课本自学完成。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生: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身边发现问题)
师:展示一些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图片,让学生感受人类不合理的做法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
师:沙尘暴和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人类活动对空气造成污染
五、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及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多变的天气
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如何看天气预报 风力及风向图
天气符号
大气污染 污染源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整节课以问题式导课,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及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仿节目主持人进行天气预报,把整堂课推向高潮,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空气质量的认识中
7
,主要是通过图片展示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让学生感受人类不合理的做法导致的空气质量问题,并出示一些城市中常见的让人担忧的沙尘暴、雾霾等污染的天气状况,让学生各抒己见献良策,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整堂课教学设计严谨,环环相扣。老师的启发提问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理就在身边。鉴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浅显并贴近生活,所以能达到教学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