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居民与聚落章末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
3.了解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掌握六种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4. 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以及主要分布地区。
5. 描述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
3、掌握六种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4、描述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第四章学完了。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
3. 了解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掌握六种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4. 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以及主要分布地区。
5. 描述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考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课件展示:
10
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曲线的形态反映出世界人口的增长变化。读图后,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是多少?
(2)世界人口的数量从有记录到现在,发展变化呈什么样的总趋势?
(3)世界人口的增长共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人口的增长状况如何?
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说明人口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也就是说是一个变化的数据。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
教师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①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不变,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衡量呢?
课件展示:
10
为了准确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人口停止了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考点二】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我们一起走过人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长河,认识了世界人口数量随时间增长、变化的规律。那么,在空间上,世界人口的数量又是如何分布、变化的呢?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人口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
2.图中圈出了世界人口稠密的四大地区,说出这些地区的分布。
3.说出人口稠密区形成的自然因素。
4.找出世界人口的稀疏区,并说出稀疏的原因。
10
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鼓励学生善于总结规律,引导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来分析,培养学生树立自然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意识。
教师总结:世界人口 稠密的 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人口稀疏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气候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考点三】世界人口问题
同学们,21世纪人类仍然面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人口问题既是产生其他三个问题的重要根源,又是解决其他三个问题的关键。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问题,那么人口增长过缓会带来哪些问题?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人口增长过快或不断减少都不好,都会带来不少问题。
【考点四】世界人种的分布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10
(1)填表,世界上有几大人种?体征有哪些特征?
(2)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
(3)除亚洲外,还有哪几个大洲黄种人较多?
(4)归纳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5)从图中看,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教师总结:根据人类的外部体质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零星分布的特点。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
10
【考点五】语言的作用和分布
世界上的语言大约有5000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也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几种语言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总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累积和传承的工具。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几种语言的文字和主要分布地区。
课件展示:
开展小组竞赛:读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学生交流汇报合作成果。
【考点六】三大宗教的特点和分布
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现在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多媒体播放不同宗教人物及服饰图片、宗教建筑图片,让学生判断是那种宗教?
10
学生:读图辨析各宗教的标志物,讨论不同宗教的起源。
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鼓励学生善于总结规律,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知识。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圣经》是基督教经书的汇集,是基督各派宗教思想的核心和指南, 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或回教,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古兰经》(又称为《可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立法依据, 清真寺是典型的建筑。
佛教始创于古印度,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寺庙是典型的建筑。
10
学生阅读地图,交流、讨论世界三大宗教产生地区与主要分布地区并完成表格
【考点七】乡村和城市聚落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有所差异。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学生: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交流。说一说乡村和城市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学生交流汇报合作成果。
教师总结:
10
乡村聚落:人口密度小;人们主要从事种植、放牧、养殖、林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经济比较落后;房屋比较低矮、建筑物密度小;交通线路少,路面等级低。
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生产;经济比较发达;房屋比较高大,高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多成网状,路面等级高
【考点八】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
教师: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那么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阅读课本82页图4.13,分组讨论每一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教师总结: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城市。
【考点九】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是古代人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城堡、雕塑、壁画、碑刻、宫殿、园林、陵墓等。
为何要保护?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教师: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经济科技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教师: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少有高层建筑。丽江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且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
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在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交流汇报合作成果。
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五、板书设计
1.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
3. 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
4. 六种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10
5. 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以及主要分布地区。
6. 描述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7.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根据复习课的特点,采用题目带动复习策略。通过习题,发现问题,对点解决,再补偿训练,课堂效果好。但教师关键点的点评要恰到好处,把握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