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花鸟教案(长春版二年级上)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山水花鸟教案长春版.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山水花鸟教案(长春版二年级上)》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水花鸟教案(长春版二年级上)》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8.山水花鸟 ‎[板块说明]‎ 山川河流、花鸟树木……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两首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山水花鸟诗、一篇童话和一个表达组成。通 过教学《绝句》《遗爱寺》这两首古诗,要让学生读懂诗句,领会山水花鸟的神 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清新开阔的景观,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童话故 事《稻草人穿衣服》通过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奥妙 无穷的山水花鸟世界。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与人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在 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 内容,品味美感。并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宽视野,搜集相关的 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表演等。‎ 教学本组课文可用7~8课时。‎ ‎8—1 绝 句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它通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四句诗,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 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 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户看得见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 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 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主要写的是动景,呈现动态之美,诗 的后两句主要写的是静景,体现了静态之美。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动静 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表达了作者对于山水花鸟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可以和学生们一起,通过反复吟 诵,感受到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并积累诗中的名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 兴趣。‎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古诗文以及相关的图画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本课生 字中,要注意“行”的读音是“h€醤g”而不是“x€韓g”;“泊”的读音是“b€?‎ ‎”而不是“b€椤保弧按洹钡亩烈羰恰癱u€臁倍皇恰癱hu€臁保诮萄е锌梢远?‎ 这些字画出重点号,或者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通过查字典、朗读、做生字 游戏等方式来记住字音。‎ ‎(2)由于这一课生字比较多,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或是指导 学生对生字进行分类记忆。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比如上下结构 的生字:“含、吴、鹭、翠”;左右结构的生字:“绝、鸣、岭、船、鹂”。也 可以对生字进行对比记忆,如“含”“令”“岭”,三个字分别含有今和令,但 ‎“今”和“令”所不同的是下面少了一个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 41‎ 对比观察记忆。‎ ‎(3)对于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从字理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 ‎“绝”:是会意字,演变过程为:。甲骨文是两束悬挂的丝,其上有三横,三横 表示用刀切开的痕迹,会意为用刀断丝,小篆从糸,从刀,从卩,从糸表示丝,‎ 从刀表示工具,卩即节的本字,从卩表示有节度。“绝”由刀断丝引申为断其他 东西,后引申为完全没有了、穷尽,如“斩尽杀绝”。注意强调“绝”与“决”‎ 的含义上的区别:前者为断绝的绝,而后者为决心 ‎“鸣”:是会意字。演变过程为:。甲骨文从口,从鸟。小篆略同甲骨文,只是 鸟的形象更整齐划一了。隶书、楷书笔画化,鸟字略失形。鸣的本义是鸟类的啼 叫,后泛指动物的叫声,也引申为其他东西发出的响声,如“鸣锣开道”。‎ ‎“令”:是会意字。演变过程为:。甲骨文从。,是集的古字,有集聚之意;从 人表示人的活动。令的意思是聚集众人而命令之。金文略同甲骨文,小篆形体规 整、匀称,隶书、楷书笔画化,形体稍变。令的本义是命令,后引申为使。‎ ‎“含”“岭”“船”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声旁进行记 忆。‎ ‎(4)写字指导 ‎“含”和“令”容易写错,“含”容易多写一点,“令”容易少写一点;“船”‎ 的右边起笔在上一线上,比较扁。“船”的书写是重点;“舟字旁”是新的偏旁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强调舟在做偏旁的时候,要把横变成提,并且右边是不出 头的;左右两个部件分占竖中线的左右两侧,左右同宽,右边的部件是横折弯而 不是横折弯钩;口落笔在下一线的上下两侧。‎ ‎2.朗读指导 ‎(1)介绍诗人,激发学生读的热情。‎ ‎(2)欣赏插图,直观感悟:出示插图或让学生观察本课插图,初步感受到大自然 的美。‎ ‎(3)教师指导初步朗读。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学生可以根据以往对七言古诗的朗 读的经验进行朗读,在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事物以后 ‎,自然就能够找到停顿和重音的地方,这首诗不用作为教学的重点。这首诗比较 适合采取四、三的停顿方式。‎ ‎(4)小组交流。教师引导:《绝句》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景色 ‎。你们看了插图,读了古诗有什么感受,快说一说。注意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3.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把读懂的内容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内部解决一下。‎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把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在全班交流解 决。‎ ‎(1)全班采用各种方式读古诗。‎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相 机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图或是自己动手画幅图,图文结合。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背诵古诗。‎ ‎5.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部分内容是对生字的再一次巩固、复现。通过这样 的练习,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生字的复现和巩固。在教学时,先安 排学生读准确,然后再对词语进行进一步的扩展,用喜欢的词语说句话;或对“‎ 口令”“翠绿”等这些和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词语,进行游戏或现场找颜色 41‎ 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找一找,说一说”。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相对有一定难度,即找到古诗 中相对的词语,使学生初步了解古诗中“对仗”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不可作为 教学的重点来处理。在教学中,可以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找,然后在集体订正的 过程中,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除了“一行”对“两个”以外,还有“黄鹂”对 ‎“白鹭”“翠柳”对“青天”,“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 ‎(3)“背一背”。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积累和感悟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或与同桌反复地进行诵读记忆,同时可以加入教师的参与。‎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 ‎6.实践活动 课外选取一首与本课古诗有相关联系的古诗,例如描写风景的古诗或杜甫的诗等 等,让学生自己读读背背。在班里开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 外学到的古诗。‎ ‎7.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由于本课生字比较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切不可面面俱到,要做到有的放矢,针 对重点字进行重点讲解;同时也可以把学习生字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 内学习生字,教师再在全班的范围内进行生字的检测,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另外 在教学“船”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先给学生呈现错误的写法,这样容易误导学生 出现不该有的错误,可以在小范围内,如同桌或同一个讲座小组的范围内进行纠 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生字进行记忆,如“含”可以采 用字谜法:口里喊口令;“船”可以采用编故事的方法;“令”和“岭”可以采 用字族识字;“绝”“鸣”等可以采用字理识字法。‎ ‎2.字理教学容易出现复杂化。本课的生字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字源,教师在教学的 过程中,在让学生明白这个字本义的基础上再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进行 适当的讲解。例如在讲“鸣”时,指出鸟发出的声音就可以了,至于它们一步步 的演化过程不必让学生接受。‎ ‎3.古诗的教学过程中,重在领悟诗歌所带给我们的意境,这种意境主要是通过有 感情地朗读来体现的,而不是把古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都呈现给学生,这样古诗 就成了“古文”了,失去了古诗教学的真正意义。在教学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可 以采取很多种方式:如根据古诗来编排课本剧,根据古诗说话、画图,甚至是古 诗的描述或转述都可以达到感悟古诗意境的目的。‎ ‎4.在课后练习的处理上,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主,适当地可以变换题目的要求,‎ 灵活运用。如“背一背”这道题,可以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对“对子歌”‎ 进行改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 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庭的传统。杜甫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读书、壮游(35岁以前)‎ 长安守职(35岁—44岁):天宝十四年十月,44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 改右卫率府曹参军。‎ 陷贼与为官(44岁—48岁):756年—759年发生安史之乱,长安陷落,杜甫流亡 ‎,被叛军俘获。759年,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省天水),12月又往成都。‎ 41‎ 漂泊西南(48岁—59岁):48岁至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后又回草堂,友 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57岁 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艘船上。‎ 今存诗1400多首,文21篇。‎ ‎2.词语意思与古诗大意。‎ 黄鹂:指黄莺。‎ 白鹭:羽毛纯白,能高飞。‎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东吴万里船。‎ 古诗大意:两只黄莺在翠绿的柳树上不断地鸣叫,一行白鹭鸟排着整齐的队伍飞 向蓝天,从窗子可以望见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的是要开往万里之外 的东吴一带的船只。‎ ‎8—2 遗爱寺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人白居易通过四句诗,二十个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通过这首古诗,你会沉醉于遗爱寺周围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弄石、寻花、观泉,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美妙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所感受不到的。短短的 小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花鸟图。诗的前两句是以诗人为中心,写诗人的动作 ‎;诗的后两句则以自然界中的声音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声声入耳的自然界的奥 妙。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反复吟诵,感受到诗中所描写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 搜集遗爱寺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流利地背诵古诗,能对诗歌进行绘画想 象。‎ ‎3.体会诗人对景物描写的精要美妙以及作品中所表达的作者热爱山水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古诗诗文以及相关的图画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了解诗人及诗作 ‎(1)大家了解的唐朝诗人有哪些?‎ ‎(2)同学们介绍课前对作者了解到的资料。‎ ‎(3)教师做相应的补充。‎ ‎2.初步读诗,识字指导 ‎(1)出示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 ‎(2)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导入,初步读诗,标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3)识字指导。在本课的生字中,要注意“弄”的读音是“n€騨g”,而不是“‎ l€騨g”;“寺”的读音是“s€臁保皇恰皊h€臁薄T诮萄е锌梢远哉庑┳只?‎ 重点号,或者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通过查字典、朗读、做生字游戏等方式来 记住字音。‎ 这课的生字虽然不多,但字形比较难记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所 有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开动脑筋进行多种记忆:可以运用字谜法,如“寺”‎ 41‎ ‎,可以说“一字一尺长,不用仔细量,你要不相信,庙里问和尚”;可以进行对 比识字,如“爱”和“受”;可以进行字族识字,如“绕”可以说成是“绞丝族 ‎”的,这个族生字多和丝线、绳有关系;也可以进行字理识字,如“弄”“临”‎ ‎“语”的记忆比较容易,哪里见过“语”“临”,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 ‎“弄”。‎ ‎“弄”:会意字。演变过程为:。弄是双手举玉,表示欣赏玩耍之意。引申为戏 耍、游戏,后又引申为做、办、摘等动作,如“弄假成真”。又指小巷,这个意 义时读“l€騨g”,如“弄堂”。‎ ‎“临”:会意字。演变过程为:。金文像用眼睛向下俯视,下边有物品。小篆将 三个“口”的位置改变。隶书、楷书笔画化,又调整了各部分的位置,面目全非 ‎。“临”的本义是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为面对、来到。临字是草书楷化。‎ ‎3.写字指导 教师范书“寺”“弄”等学生易写错,或者写得不美观的生字。注意在指导的过 程中长横的书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长横分别出现在“寺、弄”上,在书写的过 程中要注意写得伸展,成为整个字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寺”的书写,传统意义 上通常把“寸”的横写成长横,是不正确的;“临”在书写时要注意强调下面的 部件不是“日”,而是一个放倒的“日”;“绕”字上面没有一点。这些都是写 字指导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 ‎4.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文中插图初步感受诗意。‎ ‎(2)教师根据挂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 这是一首五言诗,学生可以根据以往对五言古诗的朗读的经验进行朗读,在学生 初步了解所描绘的事物和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后,很容易就能够找到停 顿和重音的地方,这里不用作为教学的重点。这首诗比较适合采取二、三的停顿 方式。‎ ‎(3)让学生自由谈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 ‎(4)进一步朗读指导,在朗读中让学生感悟。‎ 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看 书中的图画或是自己动手画幅图,图文结合,更利于朗读过程中情感的把握。‎ ‎5.古诗背诵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也可以进 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6.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部分内容是对生字的再一次巩固、复现。通过这样 的练习,能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生字的复现和巩固。教学时,先鼓励 学生自己读,读得字音准确,声音洪亮,然后再对词进行书写练习,在本课要求 必须会写的生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写。同时可以对这些词进行拓展,用喜欢 的词说句话,如“爱心、临时”等;或者依照“三言两语、一语中的”这样的成 语,用从一到十的数字也来说几个积累的成语,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汇报一下课前 预习中通过生字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例如通过一个字,自己所扩展的词、句、‎ 成语、名言等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 加知识含量。‎ ‎(2)“欣赏”。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带给我们的意境。在 读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感受古诗的意境:可以 41‎ 以画画的方式来展现;可以通过配乐朗诵的方式来展现;可以通过描述古诗的方 式来展示;还可以请老师帮忙进行展现。这里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 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3)“背一背”。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积累和感悟的训练。‎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杜甫诗的基础,所以对杜甫的生平不用作太多的介绍,要把重 点放在古诗意境的感受上。可以先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再由教师 进行纠音,这样既可以保护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避免读错字音 的情况发生。‎ ‎7.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本课生字不多,但要加强书写的力度以及规范性。比如“弄”和“寺”的书写 ‎,引导学生先来观察虚宫格中这两个字的占格规律:都出现了两组线。为什么要 出现这样两组完全“一样”的线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两条线分别规定了这两个 字的宽度,主体位置要写在左一线和右一线之间,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规范、美观 ‎、‎ ‎2.生字的处理要紧紧地围绕着古诗。即在古诗中学习生字,再把生字回归到古诗 当中。‎ 相关资料 ‎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像白居易,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 原。‎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 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作诗作赋。十七八岁时,曾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 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觑卷上的名字“‎ 居易”二字,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 易。”可是当他翻阅到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特别是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 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 得,那就在长安居住不难了。”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从此,白居易的声名 大振。‎ 白居易的思想是儒、道、释杂糅的。他的主要作品是《白氏长庆集》,他把自己 的作品分为四类: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闲适诗;伤感诗,如《长 恨歌》《琵琶行》等;杂律诗。‎ ‎2.注释与古诗感悟 临:靠近。‎ 寻:找寻。‎ 闻:听到。‎ 古诗大意:诗人坐在小溪边玩弄着石头,站起身来绕寺庙而行寻找开放的花儿。‎ 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鸟叫声,到处都可以听到泉水发出的叮咚声。‎ ‎3.《江畔独步寻花》的相关资料 创作背景:这组诗共七首,是杜甫在成都所作的。组诗以花为主题,抒发对美好 41‎ 事物的向往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六首,春花之美和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跃然纸上 ‎。‎ ‎4.名词解释 黄四娘:身份不详,可能是杜甫草堂附近的邻居。‎ 留连:留恋,不忍离去。‎ 恰恰:正好,恰巧。‎ ‎8—3 稻草人穿衣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了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课文的内容以“稻草人穿衣服”为线索,‎ 写出了一个普通的稻草人在各种小动物、各种植物装扮下变得美丽起来。将众多 的景物巧妙地融在一起。整篇文章生动活泼,充满了童真童趣和缤纷的色彩。更 为巧妙之处在于,通常在孩子们的印象中,稻草人和小动物之间是“警察”与“‎ 小偷”的关系,而这篇文章中,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稻草人和一群小麻 雀之间发生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动物、植物和人这样和谐美好的世界中。‎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引导学生想象稻草人被装扮起来那绚丽 缤纷的色彩,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作者产生共鸣,热爱身边的事物,热爱生活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演课本剧,画插图等等,进一步增强学生 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多音字“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热爱身边的事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稻草人的图片以及与稻草人相关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可让学生在课前预 习自学,再在自读课文时进一步识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安排合作学习,探 讨、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再加以指导。本课的生字中,要注意“息”在单独出现 的时候读“x ”,而在和“消”组成词语的时候则要读作轻声“xi”;“系”在 本课的读音为“j€臁保皇恰皒€臁保皇赋稻罩校笆浮钡亩烈羰恰皊h ”,‎ 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朗读记住字音。‎ 由于本课生字比较多,字形又比较难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记忆,采用多种方法,比如比较法、‎ 字族识字、猜字谜识字、游戏识字、编故事识字、字理识字等。比如:“、叽、‎ 喳、消、扣、紫、结、穗、帽、装、领、息”都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形 声字的构字规律对生字进行记忆。其中“息”字中,自是鼻子的象形字,古人认 为气从鼻子吸入,要进入心脏,从心表示吸气通过之处。息的本义就是呼吸;“‎ 装”可以采用字谜法进行记忆:壮士穿新衣;“领”可以采用字族识字,属于“‎ 页字族”,和人的头、脖颈有关系;“系”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手形,下边 是三束丝连结。小篆有省,只剩一束丝和上面的横线相连结。隶书、楷书笔画化 ‎,将丝和上面的横线脱节,失去原形。系的本义是自上而下的连结,引申为拴绑 41‎ ‎,又指打结。除了“结、扣”之意时读“j€臁币酝猓渌鸵迨本痢皒€臁薄?‎ ‎(2)写字指导 ‎“消”的书写中,要注意把“月”的撇变成竖;“系”和“菊”的书写是个难点 ‎,“系”容易写得太宽,上面的部件容易写成绞丝旁,一点不可丢掉,“菊”的 书写要注意上下同宽,米字的捺要变成点。‎ ‎2.朗读感悟 ‎(1)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要采用灵活多样、生动 有趣的形式朗读,可自由读或小组读,同桌之间互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学生自 读后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3)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稻草人穿衣服啰!”“稻草人穿衣服啰!”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句式,但所表 达的感情却是一句比一句强烈,要指导学生读出兴奋、高兴的语气;“如果脖子 上系个领结,就神气啦!”要指导学生读出神气的语气;“呀,稻草人还没有帽 子呢!”这句是麻雀们的新发现,要读出吃惊、新奇的语气;“稻草人的头上,‎ 有了一顶世界上最美丽的帽子。”在这句话中,要重读“最美丽”的“最”字,‎ 突出表现这是一顶其他帽子所无法相比的帽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 感受,再由教师进行范读的方式进一步指导。使学生从读中感悟到文中所表达的 感情。‎ ‎(4)让学生通过读文谈一谈,稻草人为什么会穿上这么漂亮的衣服呀?并找出自 己最喜欢的一部分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进一步感悟课文。‎ ‎(5)体会重点词语。‎ ‎“叽叽喳喳”“喳喳叽叽”这样的词语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理解;“麻 雀们左看右看,还是不满意。”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麻雀们为什么不满意呢?‎ 从而体会到小麻雀们对稻草人的喜爱。‎ ‎(6)拓展联想。‎ 可以让学生们想象一下稻草人穿上了这样的新衣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路过 的小动物们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进入一个美妙和谐的童话世界。‎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复现所学习的生字。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再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对词语进行检测 ‎,也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个或者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句话。“叽叽喳喳”可以 让学生们表演一下;“衣帽”可以进行实物展示;“万紫千红”可以让学生说一 说生活中的色彩,像这样的成语你还能说出多少?‎ ‎(2)“涂色”。这一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读课文,在对稻草人 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再涂色,对涂色合理又美观的可以进行集体展示汇报,‎ 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稻草人的情感加入涂色过程中。‎ ‎(3)“读一读,说一说”。这一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色彩描写可以使 句子或文章增添色彩。第一句的练习可以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拓展,除了“金色的 稻穗、绿色的狗尾草、蓝色的矢车菊”以外,这里还有哪些带有色彩的花呢?比 如黄色的蒲公英、红色的月季花等等;第二句中可以对“五颜六色”进行扩展,‎ 问一问学生“稻草人的衣袋里都装有哪些颜色呢?”第三句是对前两句的扩展训 练,可以引导学生像这样也来说几句话,可以适当地加入表示颜色的词语,但语 41‎ 句一定要通顺。此练习可在读文时随机处理。‎ ‎4.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本课生字比较难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对书写后 仍然有困难的生字,教师要进行详细地讲解。如“系”的书写:撇写在上二线的 位置,是平撇,第一个撇折收笔在上一线上,第二个撇折收笔在横中线稍向下的 位置,起笔比第一个撇折略高些,也略宽些,下面的小是整个字的最宽部件,应 托住上面的字。‎ ‎2.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学生可能不知道稻草人是做什么用的。为此可以在课前就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查一查稻草人的作用是什么,稻草人都是什么样的。‎ 相关资料 稻草人:是农村田地里常见的一种用稻草做成的小人的形象,农民伯伯是想用这 样的假人来吓走那些专来偷吃粮食的小动物,还有的稻草人被做成可以“运动”‎ 的状态,农民伯伯在田里睡觉的时候,可以把绳子的一端绑在胳膊上,绳子的另 一端在稻草人手中的扇子上。当农民伯伯的胳膊动的时候,稻草人手里拿的扇子 也就跟着动起来。‎ 表达 读词语,讲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口语表达训练。给了两组六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读词语、编故事和讲 故事训练。这样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编故事、讲故事 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编故事。‎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清晰、连贯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二)教学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出示两组词语,让学生选择运用一组中的几个词语来编 故事、讲故事。可以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出本小组的讲故事方案。在讲故 事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同一种情节,同一个故事,即使面对同一个故 事也可以编讲不同的结尾。对于给定的词语可以灵活处理:添加词语或者是改换 词语都可以,还可以请同学们出三个词语进行编故事练习。最后推选出优秀的小 组作为故事巡讲团,到各组去交流汇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表达是学生语言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可 以是小组内表达,可以是同桌间表达,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表达等,切不可只给几 个学生机会。 ‎ 以下教学过程,仅供参考。‎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对,是蝴蝶标本。你喜欢蝴蝶吗?看一 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呢?你能根据这只蝴蝶的样子来说几句话吗?‎ 41‎ ‎(学生根据蝴蝶的样子自由说话。)‎ 教师:如果老师把蝴蝶放到泉水边,小蝴蝶和泉水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想 象一下,小蝴蝶的光临会给泉水再带来哪些朋友呢?(引导学生用上书中给的词 语)‎ 通过这样的问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 ‎9.动物趣事 ‎[板块说明]‎ 本组包含了三篇有关动物趣事的文章。这三篇文章采用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向 我们展示了体现在动物身上的某些美好的情感。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 图文并茂。可爱的熊猫、珍惜友谊的青蛙、调皮的猴子,篇篇文章引人入胜。这 几篇文章内容都浅显易懂,因此教学时不必细致分析,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 读课文,使他们边读边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本组课文建议教学6~7课时。‎ ‎9—1 大熊猫出国 教材分析 ‎《大熊猫出国》这篇文章是以自述的形式介绍了大熊猫的样子、习性和产地等。‎ 语言自然、诙谐、充满童趣,“身子雪白雪白……黑黑的眼圈就像戴着一副大墨 镜。”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部首“户”。‎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 ‎3.了解国宝大熊猫,增强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注意“副”的读音“f€保灰脸伞癴€保萄е锌梢酝ü浠挥镅曰?‎ 境,了解“副”字的其他含义来记忆字音。另外,还应注意“笋”和“肃”都是 平舌音,“肢”“川”“陕”都是翘舌音,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 ‎(2)本课生字中,“墨”是会意字,“川”是象形字,可以通过字理识字法进行 识记。“肢”“茸”“笋”“肩”“极”是形声字,可以提示学生用识记形声字 的方法进行自学。‎ 墨:金文从土。小篆字形规整、匀称。隶书、楷书笔画化,形体变异。黑土可以 用来写字,叫“墨”。‎ 肩:金文从月,户声。户不是门户之户,是肩的象形字,像肩胛之形;又因为是 身体的器官,加形符“肉”,构成形声字。小篆略同金文。隶书、楷书笔画化,‎ 形体稍变。肩就是肩膀。‎ 川:甲骨文像水流形,用三条弯曲的纵线表示贯穿的水流,水流之中的小点表示 水滴。小篆省略水滴。隶书、楷书笔画化,曲线变直。川的本义为流淌不息的大 41‎ 水。‎ ‎(3)写字指导。重点指导“肩”。要仔细观察好“户”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盼 ‎”“极”“油”“饱”“护”是左右结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教学时要注意指 导学生分配好左右比例。‎ ‎2.朗读指导 这篇文章是以自述的形式介绍大熊猫的。其中对大熊猫外形的叙述十分生动,作 者运用大量的叠词。在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些词画下来,认真地读一读,‎ 说说加上这些词语的好处,还可以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在朗读中积累词语。因 为文章是大熊猫的自述,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朗读,‎ 表现出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部分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生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集 中精力写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扩词,积累词语 ‎。‎ ‎(2)“连一连,再讲讲大熊猫的样子”。“连线”是加强学生对熊猫形象的认识 ‎,同时巩固叠词的用法。此练习可在读文时随机处理。‎ 熊猫:‎ 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叠词和与之搭配的词语,也可以仿照课 文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3)“发挥你的想象编故事”。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可以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课前学生们可能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对于大熊猫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教学 中教师很可能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如何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 文,来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呢?教师可以参考下面的教学实例。‎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和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已经有 了一些了解。那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呢?大家认真听,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价 值。‎ 学生:我想把我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告诉大家,还想知道其他同学对大 熊猫的了解。‎ 学生:我对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很感兴趣。‎ 学生:为什么大熊猫会成为中国的国宝?‎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有的还很有价值。我相 信大家不但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就充分利用你手中的 资料吧。如果你能以一个大熊猫的身份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就更好了。‎ ‎2.本文文章较长,从头串讲无疑会耗费学生许多宝贵的时间,造成费时低效。小 学低年级语文,课文无须多讲,而应顺应教材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语 文的规律,坚持以读为主,做到读准确,读流利。(1)教师范读。(2)学生试 读。要求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一字字读正确,一词词读 清楚。(3)检查读。检查学生试读的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4)自由读。‎ ‎(5)感情读。(6)背诵片段。以读为主,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 ‎,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能力,而且节省了时间。‎ 相关资料 41‎ ‎1.为什么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它仅产于我国四川、甘肃和陕西 的部分地区,数量稀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因此,大熊猫也被誉为我国的 国宝。‎ ‎2.熊猫一度排队出国。1984年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确定大熊猫为吉祥物,中美 两国相关组织达成了此间在洛城借展一对大熊猫的协议。北京动物园的“永永”‎ 和“迎新”成了第一对以巡展方式走出国门的大熊猫,由饲养员、兽医和翻译人 员组成的专家组陪同这一对3岁的贵宾,于当年6月搭乘专机来到美国,一直延展 至10月底,之后又在旧金山逗留了3个月。从此,大熊猫以巡展方式排着队走出国 门。‎ ‎3.词语解释 国籍:指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也指飞机、船只等属于某个国家的身 份。‎ 护照:证明出国人员身份的证件,由本国外交主管机关发给。‎ ‎9—2 寄给青蛙的信 ‎ 教材分析 ‎《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儿童的视角,描写 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和蜗牛送信的情节,字里行间体现了松鼠和青蛙之间真挚 的友谊,文章充满了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多音字“难”。‎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中感悟到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子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生字较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已学的汉字知识,‎ 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的能力。在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时,可采用教 师或学生背对生字互相猜字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定: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宀,从正(前往),到房中止息之意。金文大同 ‎。篆文整齐化。隶书后楷书写作定。本义为止息,引申为安定。演变过程为:。‎ 邻:是形声字。金文从阜,声。小篆从邑。从邑表示居住。有星罗棋布的意思,‎ 人的居住地也有星罗棋布的样子。邻本指人居住的组织。引申为相邻、邻近。邻 是约定俗成的新形声字,从阝,令声。‎ 脸:是形声字。小篆从月,佥声。本义是脸颊。‎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多,建议教学时,先请学生说说哪些字不容易写好,哪个字容 易写错,针对学生指出的问题,有重点地加以指导。就书写的正确与美观方面,‎ 下列情况应特别注意:“哭”,下半部分是“犬”,不能少写一点;“定”字的 长捺要写得舒展。‎ 41‎ ‎2.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要贯穿全文教学的始终,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本课朗读的指导可分以 下几步。第一步,这篇文章轻松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因此我们可以选用自然、‎ 轻松的声音来朗读。揭题之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口吻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拿书 ‎,专心看书,认真听读,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读破词,不读 破句。第二步,结合重点词句的学习进行朗读指导。开头要用慢速,使听者听得 清楚明白。经过要娓娓道来,要从容不迫;关键之处要运用重音、停顿引起听众 的注意;高潮到来,要用节奏语速的变化来表现,否则就会显得平淡无奇了。故 事中的人物,要用声音来塑造形象,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要用声音来表现。‎ ‎3.活动提示 ‎(1)“按序号,把词语写到邮箱上”。这部分练习的目的是巩固词语并认识邮件 和邮箱。通过抄写词语,可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印象,与此同时可以防止错别字 的发生。‎ ‎(2)“把适当的词语填到横线上”。这部分练习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练习时,可以适当地再提几个扩展性的问题,如:小松 鼠为什么给小青蛙写信?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小松鼠给小青蛙写信。‎ 小松鼠请蜗牛大叔帮他给小青蛙送信。‎ 小青蛙收到了小松鼠的信,大声地念信。‎ ‎(3)“说一说”。活动与练习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用语“请您”,并 会使用这样的句式说话。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请您”‎ ‎,然后创设情境(在家里、在公共汽车上),让学生练习说一说。练习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按照书上的句式来说。‎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本课的生字较多,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识字任务,很多教师会采用以讲为主的教 学方式。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未必会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识字量较大的情 况下,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在出示完生字之后,教师 不急于教读。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 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这样不但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 果,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还节省了教学时间。学生可能有很多种说法 ‎,教师不必限制,可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初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然后可领读认 识生字。领读这一环节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已认识的字可以让学 生自己领读。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由教师领读。领读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对 读、组内指读、全班指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等。在全班同学大部分会读的基 础上,开展识字竞赛,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如开展“这些字你已经认识 了多少”“看谁认得又多又快”等认字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 还可以介绍一下自己认读又多又快的秘诀,把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总之在识字 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学,教师只 做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 ‎9—3 小猴脸红了 教材分析 ‎《小猴脸红了》属于儿童话剧,主要描述了小猴为了抢小熊的蜜糕受伤,反而诬 陷小熊打伤了自己,最后大象用计拆穿了小猴的谎话。这部话剧告诉我们一个道 41‎ 理:做人要诚实,要实事求是。大象拆穿小猴的谎话是本剧的重点,小猴为了抢 蜜糕而受伤的过程只是通过小熊的话一带而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创造性表演课本剧。‎ ‎3.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头饰、简单道具。‎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的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用学过的归类 法识字,还可以采用字谜识字。归类识字:“哈、叹、吵”三个字都是“口字旁 ‎”,都与嘴有关;“胳、膊”都是“月字旁”,都与人体有关;“抢、扯”都与 手有关,所以都带“提手旁”。字谜识字:“叹”(又生一口),“哈”(吃一 半拿一半),“吵”(嘴巴不多却能闹)。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 动性,让学生自己试着讲一讲,以此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共有8个要求 会写的字,数量较多。指导时不可面面俱到,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 识,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在学生观察“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他们结合学过 的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三个部件要尽量写得瘦长。“哈、叹、吵”‎ 三个字的结构相同,要指导学生观察“口”的位置,然后再下笔。在指导写“思 ‎”时,要让学生观察好起笔的位置,从而控制好字的大小。‎ 歪:是会意字,隶书、楷书从不、从正,正是直的意思。不正会意成为斜曲、偏 颇,又引申为不正派、不恰当。‎ 象:是象形字。演变过程为:。甲骨文似大象的形体。突出了大象的长鼻和大耳 ‎。金文变形,头、鼻、耳的形象已不清晰,躯干部分也轮廓化。小篆略同金文。‎ 象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又假借为景象、模拟、仿效。‎ ‎2.朗读指导 ‎(1)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 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也可集体分角色朗读。‎ ‎(2)可结合课后活动与练习“演一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部分练习的目的是巩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写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 导学生扩词,积累词语。‎ ‎(2)“选择恰当的字、词填空”。这部分练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 ‎。如:打(水)、抢(时间)、举(手)、抬(头)‎ ‎(3)“填韵母”。这部分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复习韵母€肷竡、j相拼时要省 去上面两点;同时巩固拼读的四声练习。可以通过反复拼读达到练习的目的。练 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声调。‎ ‎(4)“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做人要诚实 ‎、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 ‎(5)“演一演”。目的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有所感悟,只有“有感悟”‎ 41‎ 才能进入角色。教师可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表演,可让 学生自由选择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只要不脱离课文的主题,就要鼓励学生发挥 想象,对课文的内容做出补充。‎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本文是儿童话剧,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让学生表演,而应在充分读文的基 础上表演。本课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强,读后能给人启发和教益。所以教学中 ‎,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上,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不 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学生读不到位时,教师可适当示范。充分朗读后方可让学生 表演。‎ 相关资料 ‎1.儿童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它是由儿童易于理解 而又规范化的生动、准确、通俗化的语言进行创作的,具有真实感和形象性,是 儿童戏剧文学中一种重要的、常见的表现形式。幕启指的是话剧开场。‎ ‎2.词语解释 推推搡搡:形容接连不断地推。‎ 龇牙咧嘴:形容凶狠的样子,也形容疼痛难忍的样子。‎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10.寓 言 ‎[板块说明]‎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结构大多简短,情节 生动感人,其中的对话不仅可以作为口语交际的借鉴,也可以让学生感悟冒号、‎ 引号的用法,以此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盲人摸象》《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不同的故事,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为什么我们那么熟悉的动物,在几个盲人的口中会成为另外一副模样?我们该怎 么评价狐狸和乌鸦?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碰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都是多么有意思的问题啊!‎ 本组教材选入这三篇流传千古的寓言,正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看待问 题。读罢整组课文,凝神深思,相信我们都会有独特的情感体验,那么就让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偕同自己的体验,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他们发 挥各自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吧!‎ ‎10—1 盲人摸象 教材分析 ‎《盲人摸象》一课通过五幅图展示了盲人摸象的过程。这是一则佛教故事。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根本没有深入实际,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没有弄清客 观事实的真相,而仅仅片面地乱摸一下,就自以为已经了解,主观地妄下结论,‎ 就如“盲人摸象”一样。‎ 这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几个盲人要摸象。第二自然段写了几 个人摸象的结果。第三自然段以问句结尾,引人思考。“他们谁说的对呢?”到 目前为止,学生们还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以问题为结尾的文章。而这一问,也恰是 我们要为其揭示道理之所在。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说,然后适 机渗入。‎ 教学目标 41‎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就下结论的道理。‎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 教学本课生字,可采取听读识字、随文识字、借助拼音识字等方法。‎ ‎ 宫:从宀,从吕,“宀”是屋宇之形,从“吕”则表示房屋众多、宫室相连的 意思。因此,宫的本义当指比较大的房屋建筑或建筑群。后世的宫,专指帝王所 居住的房屋或地方;又称宗庙、佛寺、道观等大型建筑或建筑群为宫。此外,宫 也泛指一般的房屋。演变过程为:。‎ 执:甲骨文的执字像一个人的双手被手铐枷锁扣住的形状,其本义为拘捕。由拘 捕的意思又引申出持、拿、掌握、掌管、施行、坚持等义。演变过程为:。‎ ‎ “恐、根、腿、嘛、错”都是形声字。可以运用形声字识字的方法识字。‎ ‎“堵”可以运用部件组合法识字。如:土+者=堵。本课生字中“嘛”读轻声。“‎ 恐”组词(恐吓h€瑁?‎ ‎(2)写字指导 这课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其中有两个“提手旁”的字 ‎,两个“木字旁”的字,书写时指导学生注意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写字指导注意“扯”,右边的笔顺 。“抓”右边是爪,不要写成“瓜”。“墙 ‎”左边“提土旁”最后一横变成提,右边笔顺:,重点指导“抓”“墙”“绳”‎ 内个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2.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中对话较多,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再读课文,读出 盲人摸象时自信、肯定的语气。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活动提示 ‎(1)“填一填”。这道题是考查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情况,将两个字恰当地组成 词写下来。这道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将字做苹果形让学生摘,恰当地组合,‎ 只要正确即可。另外,书写时教师可以指导在虚宫格中写。‎ ‎(2)“小游戏”。这道题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不靠视觉,只凭触觉去感受物体的体 会,让学生边摸边说感受。通过自身体会理解身有残疾的人在生活中的困难。这 道题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帮助理解课文,因此,也可以在课前或课中完成。‎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这课生字在教学时可采用随文识字。例如:王宫。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大 象从哪牵出来的?(王宫)请同学们看图,(出示“宫”的字理图片)这就是王 宫,是国王居住的地方。宫字从宀从吕,“宀”是屋宇之形,从“吕”则表示房 屋众多、宫室相连的意思。因此,宫的本义当指比较大的房屋建筑或建筑群。‎ ‎2.这篇课文内容很浅显,可以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课文 ‎3.健康的人体会不到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为让学生更好地 体会课文,可以在课前进行触摸游戏,先让学生体会再学课文,效果会更好。‎ 41‎ 相关资料 ‎1.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 ‎。‎ ‎2.本文选自支谦译《佛说义经·镜面正经》。它是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与此相 似的内容在其他佛经书中也有记载。这则有所 ‎3.词语解释 蒲扇:用蒲葵叶做的扇子。‎ 各执己见:各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互不相让:互相谁也不让着谁。‎ ‎10—2 乌鸦和狐狸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讲乌鸦叼到了一块肉,停在大树上。狐狸见了直流口 水,他对乌鸦讲了三次奉承话:假惺惺地笑着问候;假装关心小乌鸦;假意夸乌 鸦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最后骗到了乌鸦口中的肉。‎ 根据学生喜欢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范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故事情 节,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续编一个小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生读好狐 狸说话时的语气,同时体会乌鸦听了狐狸的话以后有什么变化。通过学习这篇课 文,教育学生懂得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多音字“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从中懂得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头饰。‎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 在本课的生字中,要重点指导“馋”的读音,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嗓”是平舌音。“差”是多音字,ch (差别)、ch€啵ú畈欢啵h i(出差 ‎)、c (参c n差不齐)。“哇”也是多音字,w (哇哇叫)、wa(我找你找 得好苦哇!)。‎ ‎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叼、嗓、哇”都是口字旁的字,也是形声 字,可以进行归类识字。归类识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可以 帮助学生有效地记住生字,掌握识字方法。“馋”和“差”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 学生练习组词,巩固识字。‎ ‎(2)写字指导 ‎ 指导书写注意“叼”的右边刁第二笔是提。“哇”右边圭的笔顺:。‎ ‎ “叼、枝、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和”字也是 左右结构,写时左宽右窄。“您”和“意”都是“心字底”的字,上下结构,要 写得上大下小。“差”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是羊字的变形。‎ 41‎ ‎2.朗读指导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领会狐狸对乌鸦所说的三次话,揭示狐狸狡猾的本性。因此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即要求学生发音清楚、不丢字、不读错字 ‎、不唱读。再读课文时要求“读流利”,即在读通的基础上做到通顺流畅、有速 度。最后,在读熟的基础上“读懂”,能够带着疑问读,以至了解课文。‎ 在指导朗读时,重点放在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抓住重点词,如“您好,亲爱 的”。可以通过学生进行对比读,让学生读中自悟。也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道题检测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有两个要求:一是 ‎6个词语要求会读;二是6个词语要会写,书写要工整。‎ ‎(2)“查一查”。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并掌握两个多音字。‎ 答案:兴(兴x ng奋)     (兴x€靚g趣)‎ ‎   差(差ch 别)     (差ch€嗖欢啵?‎ ‎   (出差ch i)      (参c n差c 不齐)‎ ‎(3)“读一读,比一比”。这道题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你”与“您”两种 称呼的不同。虽然都是称呼,但“您”是尊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比“你”的 程度要深。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哪些人在称呼时该用“您 ‎”。再用“你”和“您”练习说话。‎ ‎(4)“听老师讲汉字的故事”。听老师讲汉字的故事目的在于了解汉字的演变过 程,从而体会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以及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可能有些词理解困难一些,如什么是“叼”,如果教师用语 言去描述这个词会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亲眼看到乌鸦嘴里正 叼着一片肉,在学生脑中就形成了直观印象,对于这种只能意会不易言传的词语 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2.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对于麻雀和乌鸦并不熟悉,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课件进行演 示,对比给学生看,学生听到乌鸦的叫声如此难听,而狐狸还夸赞它,从而进一 步体会狐狸的狡猾。‎ ‎3.学生对狐狸和乌鸦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时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学生 有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接近人民 生活、思想和语言,并且有心为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写作的杰出作家。克雷洛夫 一生写了二百多篇寓言。《乌鸦和狐狸》选自《克雷洛夫寓言》,编成课文时,‎ 对原文有所改动。‎ 原文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关于阿谀拍马屁的卑鄙恶劣,不知告诫过我们多少遍了 ‎,然而总是没有用,拍马屁的人总会在我们的心里找到空子。‎ ‎2.词语解释 得意:称心如意,感到满意。‎ 窝:鸟兽、昆虫的巢穴。‎ ‎3.乌、鸟、鸣的故事 乌:金文的乌字,像一只大嘴朝天,有眼无睛的鸟形。乌为鸟名,指乌鸦。因为 41‎ 它全身黑色,与眼睛的黑点混同一色,只见眼白不见眼黑,所以金文“乌”的字 形有眼无睛。‎ 鸟:是一种长尾禽,也是所有飞禽的总称。甲骨文、金文的鸟字像一只头、尾、‎ 足、羽俱全的侧面鸟形。汉字中,凡是带“鸟字旁”的字多与禽类及行为有关。‎ 鸣:从口从鸟,本义为鸟叫;从鸟叫扩大到野兽、虫类的叫,都可称为鸣。后引 申为敲响、发出响声等。‎ 故事:乌鸦长得黑,看不清眼睛的位置,所以古人写“乌”时就不带点。但还有 其他小鸟,于是就在乌字上加了一个点,变成了现在的“鸟”字。鸟叫用嘴,于 是加个“口字旁”就念“鸣”。‎ 综合学习活动 读·演·讲·编 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是依托《乌鸦和狐狸》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 进行一次编演。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这次活动包括四部分:一是读,二是演,三是讲,四是续编。‎ ‎“编一编”这部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在交流、学习、欣赏中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此次读·演·讲·编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通过活动,实现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学会 与他人共识、共进、共赏。‎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头饰、道具等。‎ ‎(二)教学过程 ‎1.做好活动准备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愿意读也愿意演,可由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 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 ‎2.参与活动过程 学生在表演时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课文记得不熟。只要学生能够根 据课文的内容表演即可,可以运用一些自己的语言。观看的同学应要求做到认真 ‎,教师必要时应作指导。‎ ‎3.续编故事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要给学生限制,让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目的是发展 学生语言,激发兴趣。‎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单一地表演课文内容时学生可能会有些拘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排成课 本剧,加上些自己的语言,学生会表演得更生动。‎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学生可能会把故事背下来。教师应告诉学生,讲故事 不是背,要生动地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让别人听了不觉得生硬。‎ ‎10—3 狼和小羊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只狼在小溪边看到一只小羊,便找种种借口要吃掉小羊的故事。‎ 41‎ 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在一问一答中揭示了狼蛮不讲理的凶残本性。使我们懂得 像狼一样的坏人是不能同他们讲道理的,要敢于同他们作斗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多音字“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坏人敢于斗争。‎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 本课生字较多,教学时可采用以往学生熟悉的字理识字、随文识字、字谜识字 ‎、部件组合等方法识字。‎ ‎ 字理识字:“安”字:像一个女子安然坐于室中之形。古人用女子静坐家中操 持家务,表示没有战争、没有灾祸,生活过得很平安、很舒适。所以“安” 字的 本义是安定、安全、安逸,引申为习惯、满足。此外,“安”字还可以用做动词 ‎,有安置、安放的意思。‎ ‎“争”字:像上下两只手在同时抢夺一件物体的形状。“争”字的本义为抢夺,‎ 引申为争斗、竞争、争辩、争取等义。‎ ‎“反”字:即“扳”字的初文。古文的“反”字,像一个人在悬崖峭壁下用手向 上攀缘之状,本义为扳、攀,引申为翻转、反复之意,又引申为方向正反的反,‎ 随着引申义的进一步扩大,“反”字的本义渐渐隐晦,于是只好在原字又加一个 ‎“提手旁”,另造了一个“扳”字来表示攀缘之义。‎ ‎ 运用形声字识记生字,如“伙、近、扑”等字。‎ ‎ 多音字。‎ 脏 (心脏z€鄋g)    (弄脏z ng)‎ 背 (后背b€鑙)    (背包b i)‎ ‎(2)写字指导 要求书写的8个字中,有一个独体字“反”,要注意笔顺;上下结构的字有“争”‎ 和“安”,书写时注意应上小下大,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先写里面的“斤”,再写外面的“走之旁”‎ ‎。书写时重点指导“往”和“扑”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2.朗读指导 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小故事,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读 出语气。‎ ‎“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故意”一词应该读重音。在描述狼说的话 中,如“气冲冲、大声嚷道”也要重读。‎ 小羊很小,说话没有那么大声,又觉得莫名其妙,虽然极力辩解,但声音也不大 ‎,应读出温和、委屈的语气。‎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再按部首写下来”。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将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 41‎ 起,找出规律,巩固识字。‎ 答案:反犬旁:狗 狐 狸 ‎   口字旁:叼 鸣 哇 ‎   鸟字旁:鸡 鸦 鸽 ‎(2)“选字填空”。这道题是让学生区别已学过的同音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 字义区分。‎ 答案:近日进入坐下座位 ‎(3)“读句子,并注意语气”。这道题是让学生根据标点符号读句子。带问号是 疑问句,应读出疑问的语气。带感叹号是感叹句,表示强烈的语气,应读出强烈 的感情。‎ ‎(4)“表达”。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依托课文内容安排了这次表达——编对话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首先,应让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对话,知道什么是“对话”,再了解对话中标点符 号的用法,知道说的话应用引号引起来。其次,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内容不限。最后,看图想象编对话,是指几个小朋友在查阅资料 时可能会说些什么。这一部分也可以让学生在续编故事时进行想象。‎ 这次表达练习应通过生活中、故事中、看图想象三个部分完成。‎ ‎4.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这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自 己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教师相应加以指导。如字理识字,在学生认字基 础上,出示图片加深理解。如“辩”字也可以运用字族识字(辨、辫),扩展学 生的识字面。‎ ‎2.这一课结尾处在狼扑向小羊时戛然而止,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不 妨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小羊,此时你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会有许多种 ‎,但都会是想办法摆脱狼,如:会飞快地抓一把沙子撒向狼,然后趁狼揉眼睛之 际逃跑。一边跑,一边喊救命。(3)我装成可怜的样子,想办法先取得狼的信任 ‎,骗过它再逃跑。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还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激发了学生同情弱者,憎恨敌人,不向恶势 力屈服的思想感情。‎ 相关资料 ‎1.词语解释 故意:有意识的、存心的。‎ 温和:和顺、宽容。‎ 争辩:争论、辩驳。‎ 逼近:接近、靠近。‎ 龇牙:张着嘴露出牙,形容面目狰狞。‎ ‎2.《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集,相传是由公元前6世纪被释奴隶伊索所作。实际上《‎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是古代希腊寓言的 汇编。‎ ‎《伊索寓言》内容丰富、广泛,大多运用拟人手法。情节简单,但形象生动,比 喻恰当;故事短小,但主题明确,寓意深刻。‎ ‎《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为寓言体裁奠定了基础,对后来欧洲及世界文学产 41‎ 生了广泛影响。‎ ‎11.相信自己 ‎[板块说明]‎ 我们常会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有意地渗透给他们要相信自己的概念,目的就 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自信地面对一切,因为我们知道,自信将会使他们有勇气 去实践、去创造。‎ 本组教材中的两篇现代文和一篇童话故事,就是围绕这样的主题选编的。无论是 现代文中的与学生生活几近相同的情境,还是童话中的极富艺术色彩的氛围,都 足以让我们感受到相信自己才是成功的基石。‎ 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放弃依赖,尝试独立,鼓励他们在信心的陪同下不 断拥有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用自己之自信牵动学生之自信,把这样的教育过程 由课内延至课外,与可爱的学生们一同不断地超越自我。‎ ‎11—1 第一次买东西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我”第一次买东西从心里紧张到美滋滋的 经过,让“我”明白了只要相信自己,一切都能成功。‎ 本课条理清晰,段落简洁明了,心理描写细致入微。课文描写的故事很容易让学 生在心底里与之产生共鸣。‎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大胆的实践,让一个孩子超越了自我,拥有了难忘的第一 次买东西的经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说教材料啊!‎ 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第一次去买东西,或做其他事情时的表现,来 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从而都可以大声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或许我们的这一 节课会帮助可爱的孩子们拥有更多难忘的第一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和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自信的力量。‎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可引领学生随文识字。边读课文边结合课后生字中的拼音或查字典识字,教 师最好能引导学生将生字所在的词语读一读,既识字,又积累词语,同时促进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如学“超市、招牌、紧张、态度、害怕、售货员”这些 词语时,可让学生先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联系课文说说它们的意思 ‎,最后引出“超、紧、售”等生字,这样学生对生字的字义会理解深刻。‎ 在记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记字经验。‎ 本课中具有形声字规律的字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招”字,它表 示声音的部件是“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 律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本课的形声字还有“怕、姐、态、奶、汁”,在记忆这 些汉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规律。‎ 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识记汉字,如“和”字是汉字中出现频率 41‎ 很高的生字,表示并列关系,让学生用“和”字说句话,相机发展学生的语言。‎ 此外,“害、度”等字可引导学生运用部件组合和想象法来。‎ 本课生字,“招zh o、超ch o、售sh€騯、橙ch€閚g、汁zh ”是翘舌音,其中 的“橙”不要读成“d€鑞g”。‎ ‎“介”是从“价”中拆出来的字,课文中没有。‎ ‎(2)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中要注意“态”字的“心字底”的写法,卧钩不要写成竖弯钩。“度、‎ 害”要重点指导。其中“度”字中间要和“草字头”区分,“害”字中间是“丰 ‎”,一竖要出头,“奶”的笔顺是“撇点、撇、横、横折折折钩、撇”。‎ ‎2.朗读指导 本文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琢磨、体会“我”和 售货员叔叔的语气。‎ ‎“小朋友,你要买什么东西呢?”他微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我好像不怎么害怕了,结结巴巴地说:“一桶豆油……还有橙 在朗读时要注意体会“温和”和“结结巴巴”两个词语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体会 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示范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中感受,或者教师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 学生的感受。‎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这些词语是由本课的生字组成的,目的是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念念不忘”“千姿百态”“货真价实”“无价之宝”都是成语,在读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并积累成语。本题中的其他词语 ‎,在读的时候可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使学生在课文中感悟词语 的意思,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开火车读、小组检测、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 ‎(2)“写一写”。这是一道拓展题,根据本课学习的“跳”字的特点,让学生仿 照规律,进行拓展识字。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读一读字根,然后根据以往的识字经 验和生活经验来填写,同时可以开展识字比赛,看谁写得又多又好。‎ 良——(浪、狼)‎ 采——(彩、踩、菜)‎ 白——(怕、伯、泊)‎ 主——(柱、住)‎ ‎(3)“评价,涂色”。这一练习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学生通过自我 评价,会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会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有些句子标点符号的用法产生质疑。如:‎ ‎“一桶豆油……还有橙汁……”‎ ‎“豆油要金鱼牌的……再要一瓶鲜奶。”‎ 这两句话中省略号的用法学生可能不太清楚,它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表示话语的断 断续续和思考的空间。在这里教师可以把省略号的其他用法作简要的介绍,更主 要的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结结巴巴”“想了半天”这样的语句理解课文,从 而自主体味省略号的。‎ ‎2.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作者前后的心理变化及原因,并结合自己 41‎ 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第一次买东西的过程,不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同时能更 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及本板块的立意,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具体可采用以下 方法:‎ ‎(1)模拟第一次买东西,可由几名同学合作,教师指导学生在表演时注重心理的 变化,由此体会小作者的心情。‎ ‎(2)课后可布置一次弹性作业,让有能力的同学仿照课文写一篇习作,将自己第 一次买东西的经历写一写。‎ 相关资料 ‎1.有关自信的名人名言:‎ 你必须在内心的深处坚信,你必定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美]乔·佩特诺 你永远都能做得更好。‎ ‎——[美]桑迪·库凡克斯 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 ‎——[美]理查德·巴赫 ‎2.词语解释 货真价实:货物地道,价钱实在。现多比喻事物实在,没有虚假。‎ 无价之宝:无法评估价格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和风细雨:温和的风,细微的雨。比喻做事方式和缓,态度。‎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温和:本课指态度和蔼。‎ 超市:超级市场的简称。‎ ‎11—2 孩子,你长大了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蕴含哲理的小故事,讲述了发生在儿子和父亲之间的一件小事,告诉我 们遇到困难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本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第二至四 自然段写了儿子和大孩子们玩球的经过及儿子发生的变化。第五自然段点明主题 ‎:孩子,你长大了。‎ 当我们的视线从最后这句话上移开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对儿 子深沉的爱和儿子有些许执拗的自信。其实,这份自信的执拗不正是我们希望自 己的学生们拥有的吗?‎ 教学中,可以就“爸爸为什么这么评价自己的儿子”这个问题展开论说,让学生 们由小男孩儿的长大,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大。‎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多音字“圈”。‎ ‎2.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41‎ 本课生字可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结合上下文读准字音,体会字义,然后集中出示生字,学生采用小组学习和自 主学习的方式记忆字形。‎ 本课生字也可引导学生采用归类识字的方式,让学生找一找有“提手旁”的生字 ‎,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然后做一做,让学生初步感受动词的含义。本课带有“‎ 提手旁”的生字有:“拍、投、扔”。也可以从字的结构上分类,学生可根据自 己的识字需求进行多种形式的归类识字。‎ 在本课生字中,以下几个字较难理解,教师可作适当的解说,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陪”的本义是做伴、伴同或从旁协助,形声字。“聚”的意思为会合集中,‎ 与散的意思正好相反。“融”的偏旁为“虫字旁”,意为冰、雪等化成水,也指 调和。“默”的偏旁是黑,意为不说话、不出声或不看书,凭记忆把书上的字句 写出来。‎ 此外,“圈、聚、融、默”的读音应重点指导。‎ ‎(2)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有三个是“提手旁”的字,应把其作为写字教学的重点,“‎ 提手旁”要写在左半格中,起笔横写在上二线上,要短小;第二笔竖钩沿左一线 书写,由上二线起笔到下二线收;最后一笔提与下一线呈45€敖牵胶嶂邢呤毡?‎ ‎。教学时让学生先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及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教师相机指导其中 一个生字,其他两个学生自主学习。其中要注意“投”字右半部分的第二笔是“‎ 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扔”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折折折钩、撇 ‎”。‎ ‎“举”也是本课较难写的生字之一,上半部分是兴字的变形,不要把第二笔写成 竖;下半部分是两横一竖。教学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2.朗读指导 在朗读这篇课文时,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从而感悟课文内容。本 课的对话较少,人物的心理变化都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因此把握住表示动作 的词语是读好课文的突破口,如“拍、投、抢、扔、传、抓”等。教师可以先让 学生找一找哪些是表示动作的词,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导学生用自 己的朗读来体现当时的情境,这样学生读起来会掌握好节奏,读起来才会吸引人 ‎。‎ 课文中只有两句人物的语言,它们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上下 文内容,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用适当的语气。‎ 男孩儿说:“不,我想我能行。”‎ 这句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体现男孩儿的自信心。‎ 父亲注视着儿子的身影,默默地说:“孩子,你长大了。”‎ 这句话要把父亲当时激动、兴奋、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是一道词语搭配练习题,将动词与恰当的名词组成 新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道题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在教 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这些字,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做一做相应的动 作,然后再填写。‎ ‎(投、扣、打)球   (拍)手     (打)水 ‎(抓)小鸡      (投、扣)篮   (扔)口袋 ‎(2)“读一读,再找找和它们意思相近的成语”。这是一道词语积累题。“聚精 41‎ 会神、兴高采烈”是本课出现的两个成语,在教学时应先让学生结合课文了解词 语的意思,并相应用词语说几句话,使学生对成语的含义有深刻的认识,然后再 想一想哪些成语的意思与其相近。‎ 如,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兴致勃勃等。‎ ‎(3)“连一连,读一读”。这也是一道词语搭配的练习题,将适当的形容词与名 词相连,形成新的词组。在做此题时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同时指导学生 初步了解动词前面是“土也地”,名词前面是“白勺的”,从而正确区分“的”‎ 与“地”的用法。‎ 温和的态度    美丽的花朵 默默地注视    一动不动地站着 ‎(4)“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这是一道词语运用的练习,“一会儿”单独 出现和重叠出现时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单独出现时表示在一段时间之后做一 件事情,重叠出现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两件事。教学时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体会 这两句话的含义,并分别用“一会儿”和“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朗读指导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爸爸会说‘孩子,你长大了’”这句话 ‎,在理解时要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男孩儿的话的含义,从而体会爸爸的话 的含义。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写了孩子的变化,由一开始自己玩,爸爸“‎ 一举一动都不放过”,说明爸爸对孩子不放心,后来大孩子来了,男孩儿只能在 一边当观众,而当爸爸要帮助他时,孩子却说:“不,我想我能行。”接着通过 一系列的动作证明了孩子的能力,“聚精会神、耐心、猛然、兴高采烈”这些词 语都表明男孩子已经长大了。爸爸目睹了这一切,因此深刻感受到孩子确实长大 了。‎ 相关资料 词语解释 聚精会神:专心,注意力集中。‎ 兴高采烈:兴趣浓,情绪高,劲头大。‎ ‎11—3 丑小鸭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 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是 一只美丽的天鹅。‎ 这篇童话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概括力。“丑小鸭”已经 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 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一字一句地品读此文时,我们会浮想联翩,充满智慧的学生也一定会思如泉涌。‎ 因此,教学中,不必过多地讲解,可以以投入地朗读助他们感悟文章的真谛,构 建文内、文外共鸣的和谐与完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1个偏旁“厂”。‎ ‎2.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 一故事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 理。‎ 41‎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的课文较长且生字较多,在教学时可布置学生做适当的预习,课前在课文中 把生字及含有生字的词句读准,课堂进行巩固。并采用自学的方式记忆字形,教 师相机指导。‎ 本课生字形声字较多,“烘、瘦、咬、芦、苇、洁、讥、冻、映、堆、猎”,在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字偏旁的意思,声旁的读音,从而有效地识记生字 ‎。在这些字中“堆、猎”的读音与声旁差别较大,教师要着重指导。“丑”“瘦 ‎”是翘舌音,“映”是整体认读音节。‎ 此外本课还有许多象形字和会意字。‎ ‎“丑”:是一个象形字,古文字的丑字,像人的手爪之形,后借用为干支名,为 十二地支的第二位;用做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午夜的一点钟到三点钟之间;作 为十二生肖之一,丑属牛。‎ ‎“厌”:原来的繁体字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厌字,从犬,从口,从肉,表示狗 饱吃肉食的意思,有饱、满足之意,是厌的本义,后引申为憎恶、嫌弃之意。‎ ‎“讨”:是一个会意字,在古代,寸和又意思相通,都表示手的形状。讨字中的 寸表示用手探取的意思;“言字旁”表示在口头上用语言请示,因此讨的本义是 索要、请求。‎ ‎(2)写字指导 ‎“丑”字的笔顺应作为教学重点。“吃”字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不要写成横 折斜钩。“厌”字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丢。“讥”字的最后一笔是 横折弯钩。‎ ‎2.朗读指导 本课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可以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 文等方法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 等关键词句的意思。并通过看图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体会课文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应作为朗读指导的重点,着重指导学生读出丑小鸭变成白 天鹅后美丽的样子及快乐的心理,同时积累“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 脖子、美丽的天鹅”这些词语。‎ ‎3.活动提示 ‎(1)“连一连,说一说”。这道题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寻 找答案,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并根据这些词语讲述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发 展语言。‎ ‎(2)“做一做”。这是一项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丑小鸭》这篇课文是同学们熟 悉和喜爱的童话故事,在学完本课后,可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配乐朗诵或复述 课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现大语文的教育观。‎ ‎(3)“背一背”。《相信自己》这一板块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41‎ 体会到只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道理,从而树立自信心。在本 板块的最后一课的练习题中出现几条要求积累的谚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课 文内容,同时又积累了词语。‎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在指导朗读时可能会拖延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可 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 ‎1.可以请一两位同学讲一讲他们所知道的安徒生的童话,由此导入本文的教学。‎ ‎2.先让学生速读本文,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然后由教师简单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 历,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3.在了解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他所做 的努力,理解童话的思想意义。‎ ‎4.可以做些扩展阅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安徒生的童话。‎ ‎5.有条件的学校,不妨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安徒生的材料,然后展开讨论、交流 ‎。‎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安徒生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于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 寡妇。安徒生小时候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 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他想当一 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 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 不感到气馁。‎ 安徒生14岁就离开了家乡奥登塞市,带着祖母和母亲所积蓄下来的几十个铜子,‎ 只身去那举目无亲的京城——当时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去追求他的理想。不难 想象,在当时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等待他的是一种什么命运。饥饿和精神上 的打击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由于贫 困和由此带来的疾病折磨了他的身体,毁坏了他的体形和声音,使他不能成为一 个舞台艺术家,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成为了全世界亿 万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作家。他在童话作品中所创造出的美和诗,成为人类永远享 受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宝藏。‎ ‎2.词语解释 篱笆:名词,起遮拦或防护作用的设施,用竹子、秸秆、树枝等编成,或种植带 刺的植物围成,环绕在房屋、场地等周围。‎ 讥笑:动词,讽刺、嘲笑。‎ 讨厌:本课指令人厌烦。‎ 羡慕: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或有利条件,心里希望自己也能具有或得到。‎ 伤心:心里悲伤、痛苦。‎ 表达 学写留言条 教材分析 这次表达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小明帮妈妈买东西,怕妈妈下班找不到自己而写留 言条,引出写留言条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写留言条的方法及在什么情况下写留 言条。‎ 教学目标 41‎ 指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用正确的格式写留言条。‎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留言条样子的教具或课件。‎ ‎(二)教学过程 ‎1.什么情况下要写留言条 通过小明这件事展开讨论什么情况下可以写留言条。当你去找某一个人,但没见 到面;或你突然要外出,又需要告诉对方一些事,这时候,你便可以写个条子留 给对方。这个条子就叫留言条。‎ ‎2.留言条的格式和内容 根据小明所写的留言条,让学生观察,留言条需要哪几项内容。留言条有四部分 内容(展示):(1)留给谁;(2)什么事;(3)自己的名字;(4)日期。‎ 接着讨论小明的留言条有哪些不足,应该怎样写,从而明确留言条的内容应包含 哪些方面。‎ 写留言条,要先写明是给谁写的,如“爸爸”“王老师”等,并在后面加上冒号 ‎。‎ 接着,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告诉对方的事情,一般先写留言条的原因。比如:“今 天我到你家,想跟你借一本有关企鹅的书。”再写由于不能见面,有什么打算。‎ 比如“请你先把书找好,明天下午两点半我再来取”。然后写上留言条请谁代交 ‎,也可以不写。‎ 最后,在右下方写上留言人的姓名和日期。‎ ‎3.活动提示 在生活中,你用过留言条吗?写一张吧。‎ 这道题是实际应用题,根据本课所讲的留言条的内容和格式,先帮小明写一份留 言条,然后自己写一份留言条。‎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人们传递消息的通讯工具有许多 ‎,相比之下写留言条似乎有些落后。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却是一种很有效的方 式,因为小学生大多没有手机、呼机,当他们独自出门时必须给家长留言。因此 在教学时,教师应把留言条的重要性说清楚,以激起学生学写留言条的兴趣。‎ 在写留言条时,留言条的内容学生可能会写得不很完整。教师应指导学生用最简 练的语言将事情写清楚。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然后再落笔。‎ ‎12.过 年 饺子、新衣服、压岁钱……提及过年,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年终岁尾 ‎,用这样的主题作为本册教材的结束,的确有着特殊的韵味。‎ 这个板块由三篇课文组成,分别是《元日》《他们这样过年》《年的故事》。《‎ 元日》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一首古诗;《他们这样过年》是通过“小灵通”访问 的形式,介绍其他几个国家的人们怎样过年;《年的故事》则是一篇民间故事,‎ 向学生介绍了“年”的来历。这个板块洋溢着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气息,又体现 了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熏陶感染。‎ 伴着飘飞的瑞雪,时令让我们的教学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所以,教学中,我 们可以在清楚课文的基础上,以让学生讲述以往是怎样过年的,或者这个年准备 怎么过等形式来延展课堂内容,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相信在融入了我们各自的 创意以后,课堂定会浸满年的色彩和喜庆。‎ 41‎ ‎12—1 元 日 教材分析 这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中通过“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 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这一天的欢快情景。这首诗写得轻松活泼,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流露出了诗 人在除旧迎新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教材在出示古诗的同时,还精心绘制了一幅人们欢快过年的图画。儿童经过仔细 观察,就会被图中人们过年时的热闹场面所深深吸引:贴对联、放鞭炮、扭秧歌 ‎、踩高跷……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认识,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情感,‎ 从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过年的快乐、热闹和喜庆。‎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天的欢快情景,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丰 富多彩。‎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与生字有关的教学课件、照片、挂图等。‎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在本课的生字中,要注意“付”的读音“f€焙汀胺钡亩烈簟癴€保?‎ 们的字形相近,但是读音不同。另外“旧”的声母是“j”,而不是“y”和“r”‎ ‎,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朗读记住字形。‎ ‎(2)这一课共有9个要求认识的字,可以针对生字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爆”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屠、换、旧”三个字可以采 用部件识字法进行识记。‎ 在这一课,我们还将指导学生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拆字法,或者叫做掰字 法。“除”和“符”都是合体字。“余”字加上“阝”就是“除”;“付”字加 ‎“竹字头”就是“符”。所以在学习“除”和“符”之前,教师必须先指导学生 学习“余”字和“付”字。这两个字已经在生字栏中用浅蓝色提示出了。“余”‎ 字是独体字,上下结构,字的形成过程为:。在古文中,“余”的上部为屋顶,‎ 下面为梁架和支柱,整个字形像一侧面的房屋架构图,因此,“余”字的本义是 指房舍。而“付”字,是一个会意字,整个字形就像人用手把一件东西递交给另 外一个人的样子。。‎ ‎“新”字教师要强调读“x n”,不读“j n”。因为,右边的“斤”代表斧头 ‎,左边是一段木柴的形状,表示用斧头劈柴的意思。‎ ‎(3)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旧”和“新”字。“旧”字左右结构,左边只有一笔 ‎,要仔细观察这一竖在虚宫格的位置,以便书写匀称、美观。“新”字笔画较多 ‎,要引导学生注意每一笔在虚宫格的位置。‎ ‎2.朗读指导 ‎(1)在朗读中理解诗句。‎ 可以让学生借助图画,一边朗读古诗,一边想象过年欢快的情景,来感知诗的大 概内容。图画中,小孩子们快乐地放着爆竹,兴奋地捂上了自己的耳朵。在这五 彩缤纷的礼花中,人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家家都喜气洋洋,在门上贴着吉祥的 41‎ 春联……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初一那天人们辞旧迎 新的场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古 诗朗读得正确、流利,然后在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感受过年时人 们欢乐、热闹的场面,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古诗的朗读中,饱含激情,用欢快、轻 松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有感情地把 古诗背诵下来。‎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说一说”。这一内容是通过朗读积累词语的形式。学生通过读能 更为深切地体会过年时人们喜悦的心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 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些词语,如轻声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等。学生朗读这 些与过年有关的词语时,内心中一定会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教师可以相机引 导,让学生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另外,还可以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如果再把自己的心情融合进去,就更好了。如:“新年 到了,千家万户都挂上了红灯,人人都喜气洋洋。”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爆竹 ‎”一词读“b€鄌 zh€保皇恰癰€鄌 z€薄?‎ ‎(2)“说词语”。这一内容是让学生说一说带有“春”字的词语。这一活动的安 排,一是让学生主动搜集资料。二是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把词语积累下来。关 于“春”的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如借助字典,查找与“春”有关的 词语,或者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公园,提前搜 集一些关于“春”有代表性的事物或者词语。带有“春”字的词语如“春光”“‎ 春联”“春耕”“春景”“春水”“春游”“春雨”“春意”“春暖花开”“春 色满园”等等。‎ ‎(3)“连线组成词语”。这一内容是复习生字,了解字义,积累有关的词语。在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辨析“付”和“符”,在学生充分了解字 义的基础上,进行连线组成词语。最后,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这四个词语:“交换 ‎、付款、符号、排队”。‎ ‎(4)“读一读”。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对春联有初步的了解。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 的对联。由上联、下联、横批组成,它不仅象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而且也表达 了人们辞旧迎新,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一种向往。读春联时,先从右边读起 ‎(这是上联),接着读左侧(这是下联),最后读横批,横批要从左往右读。这 副春联是这样的:“春到山乡遍地绿,喜临农家满院春。”横批是“小康人家”‎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见过春联,所以教学这部分时,还可以进行扩展练习,让 学生先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春联然后再工整地抄写下来。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 自己喜欢的春联背诵、积累下来。‎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教学中,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可以借助图画、过年实景的录像让学生阅读古诗,感知诗意。这种方式可以 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过年时欢欣鼓舞、意气风发的氛围,再加上学生过年时获得 的亲身体验,很容易对古诗的意思进行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 诗意。先让学生在组内读一读这首古诗;读完之后,再互相讲讲自己读懂的词语 ‎;最后画一画自己不懂的词语。这样通过质疑,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 41‎ 再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相关资料 ‎1.元日: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2.日: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3.桃符:古时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两块桃木板,每年更换一次,后来演 变为贴春联。‎ ‎4.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在爆竹声声中,一年又过去了。和煦的春风,好像把屠 苏酒也吹暖了。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初升的红日照到千家万户时,每一家的大门 上都换上了新的春联。‎ ‎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北宋政治家、思 想家和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很著名,著有《王文公文集》。‎ 选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的《梅花》《泊船瓜洲》也是他的作品。‎ ‎6.为何叫“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 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 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 类作品的特色都做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 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 ‎,也作“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 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12—2 他们这样过年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意大利、巴西、法国、加拿大等几个国家是怎么过新年的事。‎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一个国家的新年风俗。‎ 第一自然段,小灵通介绍意大利过年时人们打开窗子往外扔破烂,这样做表示送 旧迎新。‎ 第二自然段,小灵通介绍巴西过年时,人们在午夜十一点以后,高举着火把唱着 歌到山林里去找“金桦果”,认为它能带给人们幸福和顺利。‎ 第三自然段,小灵通介绍法国过年时在院子里立风向标,观察风向。因为这儿的 人们传说风向可以预示一年的年景。‎ 第四自然段,小灵通介绍加拿大过年时人们不扫路上的积雪,用雪筑成围墙围住 房子,认为这样可以挡住来捣乱的妖魔鬼怪。‎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认识多音字“还”。认识部首“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不同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41‎ 生字卡片与词语卡片,相关的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钟、顺”是翘舌音。“扫”是平舌音。“福”读 ‎“f€保欢痢癴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 方法引导学生会认这些字。可以归类识字,“钟、福、房、期”都是形声字,可 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其中“钟”字的偏旁是本课要认识的新部首,可以在 识字时,引导学生观察金字旁的写法,适当扩展一些带有这个部首的生字,如“‎ 银、铁、钉”等。‎ ‎“夕”字可以通过字理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夕”是独体字,甲骨文和金文中 ‎,“月”与“夕”常通用,像一弯新月。到小篆以后,两字才有明显的区别。‎ ‎(2)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多数字形结构比较复杂,指导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强调。“‎ 夕”是独体字,笔画较少,写的时候要强调笔顺,还要仔细观察笔画在虚宫格里 的位置,把字写匀称。“期”字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结构紧凑一些,左高右低 ‎。“钟、扫”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略窄,右边略宽一些。“房 ‎、还”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里外部件的位置,保证字的匀称。“做”字笔画 较多,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字写紧凑。‎ ‎2.朗读指导 ‎(1)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课文是以小灵通的身份向大家讲述意大利等几个国家是怎样过年的,语言比较亲 切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不同 国家过年的不同习俗,感受和体会过年的快乐。‎ ‎(2)在朗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这篇课文中的词语运用很有特点。一是使用了四个字的词语,如“送旧迎新”“‎ 深更半夜”“深山老林”“风调雨顺”“妖魔鬼怪”,二是运用了一些叠词,如 ‎“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这些词语,加以积累。‎ ‎(3)在朗读中读好疑问句。‎ 在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里,各有一个疑问句。这三个疑问句恰好是在列举了一些 国家与众不同的过年习俗之后提出的问题。这是好奇,也自然地引起下文。所以 ‎,读好这三个疑问句,对表达感情是很重要的。‎ ‎3.活动提示 ‎(1)“写一写”。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写的时候,‎ 先反复读一读,课堂上指导的时候要强调别写错字。‎ ‎(2)“读一读,再试着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这一练习是鼓励学生积累双声叠 词。学生能说出来就可以了。下面的词语仅供参考。‎ 世世代代 家家户户 顺顺利利 吹吹打打 红红火火 干干净净 冷冷清清 吵吵闹闹 和和气气 来来往往 ‎(3)“查字典,再填一填”。这一练习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这一练习 安排的是用部首查字的方法,了解“期”这个字的意思。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 仅复习了部首查字法,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有的汉字有 许多种意思,借助字典可以对它们的意思加以区别。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 独立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在全班交流。“期”字可以查“月”,‎ 再查“8”画。也可以查“其”,再查“4”画。在字典里有五种解释。第1个意思 41‎ ‎“预定的时日”,可以组成词语“定期”“限期”“到期”“过期”。第2个意思 是“一段时间”,可以组成“学期”“假期”等词语。第3个意思“用于分期的事 物”,可以组成词语“三期”“十几期”。第4个意思“约定时日”,可以组词“‎ 不期而遇”。第5个意思“等候所约的人,泛指等待或盼望”,可以组词“期待”‎ ‎“期望”。‎ ‎(4)“说一说”。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回忆我们中国过年的情景,同时积累词语。‎ 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这些词语,通过朗读积累词语,然后请学生交流借助这些词语 引发的美好回忆。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以便 共同分享过年的快乐。‎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这篇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构段形式相近,所介绍的过年的习俗,与 我国的习俗有很大差别。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朗 读课文,一方面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每个自然段中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说的 时候,能说清楚课文的内容,知道过年习俗虽然不同,但过年的乐趣是一样的就 可以了。‎ 相关资料 ‎1.世界各国过年的习俗 朝鲜:‎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挂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 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 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 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 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 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 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 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受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 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 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可 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 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个重物抛向椅背后,以 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 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 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 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 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 ‎,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 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 41‎ 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深夜,常带上糕点和 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午夜过 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 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在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 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 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做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 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夜举行 ‎,“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 ‎,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 心,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 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时 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 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 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 的喷泉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家“守岁”的人 也共享欢乐。‎ 新年打井水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 的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拎着 桶,向井边进发。‎ 比利时:‎ 在比利时,人们在元旦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比利时人会走到牛 ‎、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意大利:‎ 意大利人认为,元旦前夜响声连天可以驱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们当晚就不 停地燃放烟花爆竹,还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坛,并 且把碎片统统抛到街上。元旦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子里燃一炉旺火,而且 整整一天不能熄灭。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不见天日 ‎,会招来厄运。‎ 墨西哥:‎ 墨西哥的新年习俗有点怪,人们在元旦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 分为18个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传统习惯,如果想获得好运气,一年最后五天 内是不能笑的。‎ 美国:‎ 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历史并不长,所以元旦的民俗庆祝活动和其他国家比起来相 对平淡,除了狂欢和吃喝,人们大多待在家里看电视或睡懒觉。不过加利福尼亚 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都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 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 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在对美的赞赏中迎来新年。‎ 埃及:‎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 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 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 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 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41‎ ‎2.词语解释 深更半夜:深夜。指半夜以后。‎ 风向标: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以随风转动,‎ 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 风调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 兴旺:兴盛,旺盛。‎ 妖魔鬼怪:妖怪和魔鬼。比喻各色各样的邪恶势力。‎ 表达 压岁钱怎么用?‎ 这是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图中的几个同学正在讨论压岁钱的用法。“我们开个讨 论会,讨论一下吧!”——这个对话提示的内容正是此次口语交际练习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讨论 ‎,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动安排上,教师可以先提出此次 讨论的主题,在把学生带入情境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如 ‎:要认真听别人讲话,仔细了解他(她)讲的是什么;能够把自己的看法较为准 确、完整地表达出来:与别人说话的时候,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等等。然后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广泛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认 真倾听学生的看法,并给予积极地引导。最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 在班级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压岁钱怎么用才 有意义”进行交流,对于学生比较好的做法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提示学生“我们 要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 活动之后,教师针对此次活动提出的要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结。对积极参与 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看法、能够认真倾听的同学进行表扬。‎ ‎12—3 年的故事 教材分析 年,都过过,而且谁都觉得这年越过越有经验,越过也越有意思。可是,真正能 说出这年背后的故事的,却寥寥无几。从这点上来看,本组的最后这篇课文就显 示出它独有的魅力来了。‎ 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共有4个自然段。先写在很久以前,有一种动物叫“年 ‎”;接着写“年”常常把人们弄得不得安宁;然后写家家户户挂桃木板,点起火 堆,敲锣打鼓,“年”吓得不敢再出来了;最后写这些风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形成了“过年”的习俗。文章语言生动,内容也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并能 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准确、流利地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读懂故事的内容,知道“过年”的来历。‎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与生字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41‎ ‎(1)在本课的生字中,要注意“凶、庄、响、扭、团”这5个字的读音。“凶、‎ 庄、响、团”都是三拼音。“凶xi ng”字和“响xi ng”字,中间不能少一个 ‎“i”,“庄zhu ng”字和“团tu€醤”字,中间不能少一个“u”;另外,“兽 ‎、庄、食”是翘舌音,“俗”是平舌音,要在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准确。‎ ‎(2)“宁”在文中是多音字。当它读“n€韓g”时,有两种意思: 安宁; 南 京的别称。除“安宁”外,还可以组词:“宁静、宁日”等。当它读“n€靚g”时 ‎,有三种意思: 宁可; 书面语,当“岂、难道”讲; 姓。可以组词“宁可 ‎、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等词。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它的不同的读音 ‎,根据它的不同意思,进行组词。‎ ‎(3)文中共有15个要求认识的字。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如“俗 ‎、联”,教师可以采用归类识字法,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字;“逃、敲、贴 ‎、吼、扭”等生字可以采用做动作的方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识字。‎ ‎“凶”字为半包围结构,可以通过数笔画的方式进行识字学习。‎ ‎(4)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凶”字。“凶”字共有4画,笔画较少,要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笔画在虚宫格的位置,要把字写得匀称、美观;还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注 意书写时的笔顺“”。“食”字最后一笔是“点”。‎ ‎2.朗读指导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把故事的趣味,通过语调 的变化、声音的大小、语速的缓急生动地表现。‎ 如:“它长着狮子头,牛身子,生气时大吼一声,地动山摇。”这句话把“年”‎ 凶猛的样子形象地描写出来。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得夸张一些,突出“吼、‎ 地动山摇”这几个词语。‎ 再如:“这一次,‘年’又蹿进村庄,一看到这些,吓得扭头就跑,逃进深山,‎ 再也不敢出来了。”这一句主要描写了“年”逃跑时的样子。在朗读的时候,语 速适当要加快一些,突出“又、看、吓、扭、逃、再”这几个词语。‎ 在朗读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如“张灯结彩”中的“结”不读“‎ ji ”,而是读“ji€椤薄?‎ ‎3.活动提示 ‎(1)“读一读”。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读词过程中积累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 活动中充分地读这些词语,在读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词语。读的时候,要注意把读 音读准确。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个别读、合作读、齐读等等 ‎。如果学生对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提出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 解。“不同凡响”这个词语并没有在课文中出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喜欢 的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查字典,可以用它说一句话等等,以便达到积 累的目的。‎ ‎(2)“写一写”。是巩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写之前要会认,读正确,写要写得 工整。‎ ‎(3)“说一说”。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我要把‘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这一教学活动是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教师要留给学生充 足的准备、练习时间。练习的方式也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自己讲自己听,也 可以讲给自己的小伙伴听,让小伙伴给自己提出意见。学生准备好之后,教师再 41‎ 找几个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所有的同学们听。对于此次活动的要求,教师不要 提得太高,只要学生能够把故事较为完整地讲下来,就应该得到鼓励。‎ 活动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2.这篇课文比较长。篇幅长的课文怎样教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读课文,在朗 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生字,疏通文字;再通过指名读、合作读等多种方式,引 导学生快速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这就达到了学文的目的。教师不 必要求过高。‎ 相关资料 ‎1.民间故事: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得到人民群众集体 修改和加工的故事。这些民间故事,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 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2.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 种传说也很多。除《年的故事》外,还有《熬年的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 等,仅供参考。‎ 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 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 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 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 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做“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 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 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 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 ‎“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蹿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 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 ‎“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做“年关”,并且 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 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 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 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蹿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 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 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 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 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 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 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 然蹿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 41‎ 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 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 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 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 ‎·庭燎》篇中,就有“家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家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 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 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 事后来传到天上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 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 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 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 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 五,所谓“拜个晚年”。‎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 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 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 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 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 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 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 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 ‎,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 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 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 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 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 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 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 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 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 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 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 来历。‎ ‎3.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一般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4.张灯结彩:挂灯笼,结彩球。形容喜庆或节日的景象。‎ 41‎ 综合学习活动 欢天喜地过大年 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是结合本板块“过年”的主题以及春节临近而安排 的一次活动。本次活动操作性和实践性强,贴近生活。‎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生活中调查,了解爸爸、妈妈他们小时候是怎 样过年的;二是口语交际练习,互相交流一下学生自己是怎样过年的。通过自己 的实际调查和对过年的亲身体验活动之后,学生会对过年有一种强烈的向往之情 ‎,并能够把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与生活中的情景实际结合起来,度过一个有意义 而又丰富多彩的春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学习活动,增进学生对我国过年这一习俗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 无限热爱。‎ ‎2.通过这次活动,积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经验。‎ ‎3.能够用普通话较为完整、简要地表达自己的观察、调查结果,有表达的自信心 ‎。‎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创设过年的真实场景,把学生带入过年的情境之中。如 可在教室中悬挂红灯笼、红色礼炮、彩色气球,窗户上贴上喜庆的剪纸,黑板中 间贴有“福”字,门口贴春联等等。‎ ‎2.准备好各种过年习俗的资料。‎ ‎(二)活动建议 ‎1.做好活动前的动员讲话。‎ 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在活动前进行饱含激情的谈话,激发学生 的兴趣,把学生的身心全部带入过年的情景当中。‎ 通过动员谈话,应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关注与热情;二是引导 学生了解活动的目的;三是学生掌握本次活动的要求和要点。‎ ‎2.学生自愿组成合作交流小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同组之间可以对感兴趣的话题相互补充,教师在巡视中对各组的交流情况认真观 察,从中作出指导。‎ ‎3.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过年的话题充分展开,点拨学生把他所喜爱的话题说完整。如 找春联(选春联)——写春联(买春联)、贴春联;做红灯(买红灯)——挂红 灯;买鞭炮——放鞭炮等等。如果学生汇报的话题是活动中没有提示的,如包饺 子、贴福字等,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一个话题汇报后,教师要做简单的评价,‎ 以激励学生为主。‎ ‎4.引导学生回家后向自己的父母展开调查。‎ 如果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引导学生向其他家人调查。如:爷爷、奶奶,家中做 客的亲人、朋友等。‎ ‎5.进行活动之后的总结。‎ ‎(三)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情况。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见闻、亲身感受表达 41‎ 出来。‎ ‎2.引导学生交流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话题。如果学生汇报的话题不十分恰当,‎ 教师要及时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引导。‎ ‎3.如果学生不仅会交流怎样过年,而且还会具体实践,如了解饺子的包法,有过 包饺子的亲身经历;知道春联的具体内容,能够说出上下联;会亲自动手剪窗花 等,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鼓励。‎ 相关资料 ‎1.活动评价与总结资料 ‎2.活动评价表 4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