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4.2比较线段的长短 教学目标:‎ ‎1.借助于具体情景中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能借助于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通过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探究过程,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学习开始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解决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 难点: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活动内容: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个是我们喜爱的体育明星,一个是我们喜爱的小品演员 ,他们是谁呢?现在怎样比较他俩的身材谁更高呢?‎ ‎(大屏幕依次出现姚明和潘长江的照片)‎ 处理方式:‎ 7‎ 我们要比较谁高、谁矮就是将姚明和潘长江身高抽象成线段,从而把比较二者身高问题演变成比较线段长短问题.表示二者身高的线段可以通过目测的办法比较长短,但是有些线段不容易目测的办法比较它们的长短,这样的线段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呢?‎ ‎【设计意图】利用姚明、潘长江的明星效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娱乐问题转化为数学活动的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数学”让他们以愉悦的心态学习新知,并且自然切入主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一):探究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活动内容1:如图,从A地到C地有四条道,哪条路最近?‎ 处理方式:点名让学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从A到C地的四条道路中,一般地,人们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曲折的路,如果把这些路看或各种形状的线,显然线段AC最短.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可以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增强对图形的直观体验,感受到发现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发现线段AC最短,我们把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那么线段AC的长度就是A与C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是长度是一个数量,而不是线段图形本身.‎ 跟踪练习:小狗、小猫为什么都选择直的路? ‎ 处理方式:学生一定会给予肯定的回答,重点引导学生解释原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漫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 合作交流(一):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 活动内容:教科书上,议一议内容:‎ ‎ 问题1:怎样比较两棵树的高矮?怎样比较两根铅笔的长短?怎样比较窗框相邻两边的长?‎ ‎ ‎ ‎ ‎ 7‎ ‎ 问题2: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线段,同时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两条线段,让学生思考、‎ 讨论比较方法.‎ ‎ ‎a b 处理方式:先在具体问题中设问,让学生自由发言,使他们在解答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热情。然后教师点明课题:把两棵树的高度、两根铅笔的长、窗框相邻两边的长看成两条线段,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的情境,极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让学生感受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所要比较的线段大小的的过程.‎ ‎ 动手实践:怎样比较下面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A B A B A B C D C D C D ‎ (图1) (图2) (图3)‎ 处理方式:(图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图2)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若端点B落在线段C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图3)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若端点B落在线段C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 作AB>CD.‎ 小结:同学们回答的很精彩,重叠比较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另外两点在重合点的同侧,再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学生归纳两条线段的长短关系,进而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 跟踪练习:比较折线AB和线段CD的长短,你有什么方法?需要什么工具?‎ 7‎ 处理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找学生代表回答并演示,我可以用度量法,折线AB可以一段一段的测量然后相加,线段CD可以直接测量,就可以比较长短了.所以我只需要刻度尺就可以了.我还有一种方法,利用圆规把折线一段一段放到线段CD上就可以了.所以我只需要圆规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学以致用,顺其自然地过度到尺规作一条线的等于已知线段.‎ 探究新知(二): 探索做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示范作图:同学们对比较线段长短方法掌握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如何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演示:画法:①先作一条射线A'C';‎ ‎②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B的长度;‎ ‎③ 在射线上截取A'B'=AB,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跟踪练习: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 b a ‎【设计意图】这里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直尺、圆规进行的基本作图,必须予以充分重视.首先要教学生正确地使用圆规,然后要求学生明确对作图工具的规定,作完图要标注字母,写出结果.‎ 合作交流(二): 探索中点的概念及应用 活动内容:同学们如何找到一条绳子的中点呢?‎ 处理方式:(拿出准备好的绳子)这个很简单对折一下就可以得到中点了.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7‎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游戏,抽象出线段的中点.学生从玩过的游戏中学到线段中点的有关知识,既降低了学习知识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A M C 问题:谁可以描述一下中点的概念呢?(对照图形)你是否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呢?‎ 处理方式: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CM,点M是线段AC的中点.板书AM=MC=AC.或 AC=2MC=2AM.‎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揭示了线段中点的主旨,又将简单的问题公式化,使知识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例 在直线上顺次取出A、B、C三点使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师生共同分析)‎ 处理方式:‎ 解:因为 AB=‎4cm,BC=‎3cm,‎ ‎ 所以 AC=AB+BC=‎7cm.‎ ‎ 因为 点O是线段AC的中点,‎ 所以OC=AC = ‎3.5cm.‎ 所以OB=OC-BC = 3.5-3 = 0.5(cm).‎ 答:线段OB的长为‎0.5cm..‎ 跟踪练习:‎ ‎1.如图,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那么AC、AD有多长呢?‎ ‎ ‎ ‎2.已知直线l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 ‎(1)如果D是AC的中点,那么AD= cm;‎ ‎(2)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MD= cm.‎ ‎3.如图,AB=‎20cm,C是AB上一点,且AC=‎12cm,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提示:注意分情况解题)‎ E C A D B 7‎ 处理方式:结合图形学生可以分析出第一题:AC=AB,CD=CB=AB。没有图形的第二题要注意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再根据定义列出等式,要做到数形结合.第三题是在例题的基础上的变形,要分情况进行考虑:点C在AB之间,点C在点B的右边. ‎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中点概念,熟练应用中点进行解题,注意数形结合及分类思想.‎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了吗?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处理方式: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情绪高涨,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归纳本课知识:1.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 3.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叠合法和测量法.‎ ‎ 4.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以形成完整知识结构,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今后改正的方向,同时也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当堂达标,反馈矫正 ‎1.把弯路改成直路,就能够缩短行程,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为 .‎ ‎2.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4cm,BC=‎7cm,则AC的长为 .‎ ‎3.如图,AB=‎8cm,AC=‎13cm.设点E,F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求EF的长.‎ ‎4.已知线段a,b,c,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l,使l=‎2a+b-c.‎ ‎ ‎ 5、 拓展:如图是一个四边形,在各边上任意取一点,并顺次连接它们,想一想你得到的图形周长与原四边形周长哪一个大?为什么?如果是一个五边形呢?六边形呢? ‎ 处理方式:‎ 7‎ 学生限时完成后,教师出示答案,及时纠错改正.在解题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题的方法、技巧和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纠错,有针对性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落实,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反馈,让老师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必做题:课本 113页 第2、3题.‎ 选做题:如图,点C是线段AC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A B M C N ‎(1)如果AB=‎10cm,AM=‎3cm,求NC的长.‎ ‎(2)如果MN=‎6cm,求AB的长.‎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会到不一样的成功.‎ 板书设计:‎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一、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两点之间的距离 三、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 ‎ 1.度量法 ‎ 2.叠合法 例:尺规作图 画法:①先作一条射线AC;‎ ‎②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的长度;‎ ‎③ 在射线上截取AB=a,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a 中点的概念 B A C 投 影 区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例题:‎ ‎2.问题:如何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