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
A.全面教育 B.现代教育 C.人民教育 D.义务教育
2.建国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左倾思潮出现 B.一五计划完成
C.中苏关系恶化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白1977年高考的是
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B.“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C.“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5.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此讲话的影响下
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C.我国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
D.文学艺求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6.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A.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计划
7.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标志性事件是
3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启动了“希望工程” D.实施“211工程”计划
8.在教育投资上,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国家启动了
A.“希望工程” B.“星火计划” C.教育附加税计划 D.“扶贫工程”
9.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
A.高考制度 B.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10.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为教育战线全面拔乱反正 ②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③组织编写新教材 ④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均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1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
①实施“教育大革命”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思维导图
3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各时期的教育发展的史实。
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自主学习】
结合导学案预习: 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预习目标: 各时期的教育发展的史实
【教材解析】幻灯片
1-6CCCBA 6-11CBAABC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