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3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 ‎ ③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难点:①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 ②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学具准备】‎ 温度计、体温计、停表、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蜡、海波、水、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器等及多媒体课件。‎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12‎ 展示两幅美丽的图片:‎ ‎ ‎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美丽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大雪、雾凇。‎ 设疑:你知道她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物态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现实生活中的雪和雾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体现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温度和温度计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火柴的温度约‎800℃‎,水的凝固点是‎0℃‎等。‎ ‎2.温度单位: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 ℃‎,   的温度是‎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口腔温度),读做   ,-‎6.8 ℃‎读做  或   。‎ 3. 温度计原理:温度计是专门测量   的仪器,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4.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前:①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   和   。‎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②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5.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使用前要先甩一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实验设计: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2‎ 实验1:学生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 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实验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认清它的分度值。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下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探究结论:温度计的结构和读数方法的不同点(有无缩口,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 ‎【典题探究】:‎ ‎1、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下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 ‎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 ‎ 师生共同总结:‎ ‎【技巧归纳】:1.读取温度计示数的三大步:(1)找出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及温度计零刻线位置;(2)看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3)从零刻线开始数格读出温度值.2.温度计在使用时要做到“三要三不能”:①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能触到容器底或壁;② 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不能在上升过程中读数;③ 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随意读数。注意:要熟记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3.‎ 12‎ 熟记三种常用温度计在构造、用途、量程、分度值、测温物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点聚焦学生能够掌握温度和温度计的基础知识,利用简单的实验由亲身的体验,加深印象,再使学生认识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的结构,了解其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及如何读数。最后通过针对性的练习落实本专题的知识。‎ 过渡语:‎ ‎ 设疑: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质状态的变化,如天冷了,水会结冰;天热了,冰又会化成水,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 下面进入“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的专题复习。‎ ‎【专题二】熔化、凝固 专题二知识点聚焦:‎ ‎1.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   态变为  态,    热量;凝固是指物质从   态变为  态,   热量。例如: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铜水浇铸成铜像是凝固现象等。‎ ‎2.固体分为      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晶体。‎ 实验设计:利用温度计、停表、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蜡、海波、水等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实验1:如下图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温度计、水。‎ ‎(1)根据提供器材可知,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 ‎(2)图乙是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下表是实验中对冰熔化过程记录的测量数据。‎ 12‎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度/℃‎ ‎-5‎ ‎-4‎ ‎-3‎ ‎-2‎ ‎-1‎ ‎0‎ ‎0‎ ‎0‎ ‎1‎ ‎2‎ ‎3‎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_℃,‎ 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在第6分钟时,冰的物态是________。‎ 实验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 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探究结论: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 非晶体熔化特点: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自然界中的蜡、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 ‎【典题探究】:‎ ‎1、同学们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实际上是一个铁球,它是将铁水直接倒入“模子”浇铸而成.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铅球”在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 ‎ A B C D ‎ ‎ ‎2、生活中小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相同吗”?小明选择的固态物质是蜡和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 ‎(2)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有                          (写出一种即可).‎ 12‎ (3) 如图乙所示,a、b是小明绘制的蜡和海波的熔化图像,则      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                                    .‎ ‎【解题策略】:1.明确图像的物理意义:它是反映物质的温度随吸热(或放热)时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2.明确特殊点或特殊线段的含义:图像中含有"水平段",即与横坐标平行的段,表示虽然继续放热(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水平段所示温度是一种特殊的点:为熔点、凝固点。3.判断图像类型:①看图像走势,若上升表明是吸热过程为熔化图像;若下降表明是放热过程为凝固图像。②再看图像中有无“水平段”,若有“水平段”则为晶体熔化图像或者是晶体形成的凝固图像;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或非晶体形成的凝固图像。4.根据“水平段”确定、晶体熔化、晶体形成的凝固时间及物质的状态。‎ 设计意图:晶体熔化和沸腾图像是新课标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从图像中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另外,探究熔化、凝固、的条件及特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过渡语:‎ ‎ 设疑:烧水时,当水开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冒“白气” ,你知道那是怎样形成的吗?‎ ‎ 下面进入“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的专题复习。‎ ‎【专题三】:汽化和液化 专题三知识点聚焦:‎ ‎1、物质从  变为  叫做汽化,   热量,汽化包括  和   两种方式;物质从   变为   叫做液化,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                    ‎ 或  。例如:泼在地面的水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形成的。‎ ‎2、沸腾是在      和      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沸点跟液面的气压      关 (选填“有”或“无”) 。在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      。‎ ‎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      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     。有      作用。‎ ‎4、液体沸腾的条件是:① 先是温度要达到      ;② 要继续     。‎ ‎5、液化的两种方法是:①        ;②       。‎ 实验设计:利用温度计、停表、铁架台(带铁夹)、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水等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1: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2‎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89‎ ‎ ‎ ‎98‎ ‎98‎ ‎98‎ ‎98‎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上图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 ℃‎,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实验2: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a)‎ ‎(b)‎ ‎(c)‎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实验3: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 ‎ ‎ 实验4: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上右图所示,烧瓶中会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 A.瓶中的水发生了分解反应,产生了气体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沸腾了 探究结论: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12‎ ‎ 液体沸腾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温度,液体表面气流快慢。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典题探究】:‎ ‎1、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2‎ ‎96‎ ‎98‎ ‎98‎ ‎98‎ ‎(1)图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甲 乙 ‎(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 师生共同总结:‎ ‎【解法要诀:】:关键点:①明确液体沸腾前后的不同现象: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温度的变化。②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理图像、根据实验数据或沸腾图像获取相关信息(液体沸点大小、液体沸腾规律、根据沸点大小判断大气压与一标准大气压的关系等)。③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和正确读数。另外,还需要知道实验器材的要求和意图、酒精灯的正确使用、加快沸腾的措施等。‎ 设计意图:沸腾图像是新课标考查的重点。通过知识点聚焦复习基础知识,再通过实验复习,使学生知道液体沸腾的条件及特点。并通过以上题目加深学生的理解,注重物理知识和生活现象的联系。‎ 过渡语:‎ ‎ 设疑:演员演出时,为了衬托舞台的氛围,你知道那个“烟雾”是怎样形成的吗?‎ ‎ 下面进入“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的专题复习。‎ ‎【专题四】:升华和凝华 专题四知识点聚焦:‎ ‎1、升华是指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热量;凝华是指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热量。例如: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冰升华变为水蒸气;雪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窗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 实验设计:利用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器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 实验1: 1.拿着碘的升华演示器烧走到学生中去,让他们看一看常温下碘以   态的存在。‎ ‎ 2.用酒精灯给其均匀地加热,少时,瓶内充满   。碘由   态升华变成      态,发生   。‎ ‎ 3.停止加热,等到瓶内气体变冷时,紫色逐渐消失,碘又由   态凝华变成   ‎ 12‎ 态,发生    。这时会看到许多小晶粒附着在瓶壁,使玻璃的透明度减低。‎ 探究结论:物质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吸热。‎ ‎ 也可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放热。‎ ‎【典题探究】:‎ ‎1、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碘加热成蒸气 B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C海面上的大雾 D冰冻的衣服时间长了被冻干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铁水被铸成工件 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 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3、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 A、凝固 B、升华 ‎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技巧归纳】:结合所描述的现象及 物体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设计意图:通过第1、2、3题的复习,结合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复习,使学生认识升华与凝华这种现象。重点是利用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过渡语:‎ ‎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应用,物态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下面我们进入“物态变化类型的辩别---大自然中水循环”的专题复习。‎ ‎【专题五】:物态变化类型的辩别---大自然中水循环 专题五知识点聚焦:‎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   、   和   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典题探究】:‎ ‎1、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 ‎ A、液化 B、汽化 ‎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3、如图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 12‎ ‎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巧归纳】:通过第1、2、3题的复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判断物态变化,应明确物体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然后与六种物态变化对应辨别,既状态清,变化明。另外,不要把“白气”和水蒸气相混淆,“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还要能应用六中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中的一些物态变化实例(如:云、雨、雾、露、霜、冰花、雾凇等)。‎ 设计意图:‎ ‎ 本章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中考试题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水循环问题是课改区考查的热点和亮点。‎ 三、课堂检测 1. 如下图所示是测量________的温度计,使用时,它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此时它的示数是________℃。‎ ‎2、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3、为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或‎0℃‎的水( )‎ A. 二者效果相同 B.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 C.冰比水好,冰吸收热量多 D.冰比水好,因使用方便 ‎4、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 ‎ A、下降 B、上升 ‎ ‎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6、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12‎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 ‎7、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8、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_成小冰晶或________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9、下列物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A.熔化、汽化、升华 B.汽化、凝固、液化 ‎ C. 凝固、液化、凝华 ‎ D.凝固、汽化、凝华 ‎10、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 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参考答案:1、体温 可以 37 2、凝固 熔化 ‎ 3、C 4、C 5、B 6、ABC ‎ 7、凝华 吸 8、升华 凝华 液化 ‎ 9、A 10、D 四、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 ‎ ‎ 12‎ 五、 课堂小结 让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本章知识点,盘点本节课收获。‎ 六、 布置作业 完成助学第69页本章检测部分习题。‎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易混淆、易错问题设计知识框架,对本章知识进行归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先设计实验,利用实验贯穿整个复习专题,让学生主动的去总结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理清知识线索,形成知识结构;并通过典型习题、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温度-时间图象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图象法这一直观、有效的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学会利用图象对图像本身所表达的信息推理分析,形成科学结论。 ‎ ‎3、通过对物态变化的认识,一是让学生能较深刻地了解自然界的雨、雪、雾、霜等现象。二是重在养成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发展观”,形成自觉节约用水、宣传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