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光的折射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4节 光的折射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本章的第四节教学内容,它在初中的光学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光的折射的知识基础是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光的折射规律时,知识迁移的基础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新课标下,本节内容的知识点不多,难度不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和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上。因此,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多观察、多发言、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多应用、多拓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展多项智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的折射规律。‎ ‎3.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过程与方法: ‎ ‎1.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在探究中让学生养成主动交流和相互协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用器材:小激光器、盛水的烧杯、玻璃砖、自制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一体化装置、蚊香、火柴、滴管、牛奶一盒(共用)。‎ 教师用器材:烧杯、铅笔、玻璃砖、钢笔、激光器、玻璃水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2‎ 知识回眸 情景构建 引入课题 探究1:‎ 播放课件:‎ 挖掘光现象中的人文资源,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历史典故:‎ ‎1.囊萤夜读;‎ ‎2.凿壁偷光;‎ ‎3.孙康映雪。‎ 启发:上述三个典故,分别体现了哪些光学知识呢?‎ 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过渡:‎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吧:‎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就贸然跳下去想洗个凉水澡,哪曾想池水却很深,淹过了小明的脖子,于是他惊慌失措,大呼救命。 ‎ 引导:‎ 小明差点被淹死!对此,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为何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呢? ‎ 引入:要解释这一现象,需要我们学习光的折射。展示教学目标。‎ 引导:‎ 认识典故中所蕴含的光学知识:‎ ‎1. “囊萤夜读”体现了光源的知识。‎ ‎2. “凿壁偷光”反映光的直线传播。‎ ‎3. “孙康映雪”应用了光的反射。‎ 感受古人刻苦好学的精神。‎ 感受故事的情趣,自然地进入新的求知状态。‎ 感受生动形象的科学漫画所反映的情景,思考:这与物理知识有什么关联呢?‎ 畅所欲言,积极猜想。‎ 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的情况有:‎ ‎(1)继续沿直线传播;‎ 12‎ 什么是光的折射?‎ 我们已经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那么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或者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其传播方向又将会怎样呢?‎ 组织探究:‎ ‎ 引导: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选择桌子上的器材,试着验证你的猜想。 ‎ 巡视、指导:‎ ‎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所在小组的做法。‎ ‎2.组织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3.用示意图来展示学生对现象的描述:‎ ‎ ‎ 引领学生根据现象总结:‎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结合图示介绍:‎ 光的折射光路图中的有关概念:‎ 特别指出:‎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 ‎(2)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可能弯曲了。‎ ‎(3)……‎ 讨论并动手实验,观察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的传播路径。‎ 展示自己的做法,互相评价效果的优劣。‎ 描述实验现象:‎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会发生偏折。‎ ‎(2)当光垂直射向水或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参与总结,并理解、体会光的折射的含义。‎ 认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知道发生光的折射的条件。‎ 确认什么是折射角。‎ 12‎ 探究2:‎ 光的折射规律 过渡:‎ 光的反射遵循一定的反射规律,那么,光的折射有哪些规律呢?‎ 下面让我们继续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组织探究: ‎ ‎1.引领学生提出问题:‎ 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发放教师自制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一体化装置(见附件1)‎ ‎(2)介绍装置的使用方法:(详见附件1)‎ 向水中滴几滴牛奶,以显示水中光路;‎ 在饮料瓶的开口处,放入点燃的蚊香,使水面上方的空气中,混有适量的烟气,以显示空气中的光路。‎ ‎ ‎ ‎(3)引领进一步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有哪些规律?‎ ‎(4)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1)把探究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 听讲,明确所要探究的任务。‎ 从以下方面进行猜想: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②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③折射角会随入射角的变化而怎样变化?‎ 观察装置的结构。‎ 学会装置的使用方法。‎ 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 讨论并设计方案,明确实验步骤。‎ 12‎ ‎(2)巡视指导,获取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控学生的探究节奏。‎ ‎(3)利用投影,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①是否也像光的反射那样,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③ 让光垂直射向界面,有什么现象?‎ ‎④除了用所给的“一体化装置”做实验外,也要换用玻璃砖,将上面的实验过程再重做一遍,以验证规律的普遍性。‎ ‎5.引领学生进行交流评估:‎ ‎(1)要求学生展示实验的效果:‎ ‎(2)组织全体同学集中交流,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3)以激励为主,积极评价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效果。‎ ‎6.引领学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团结协作,按以下的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观察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2)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3)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观察现象;‎ ‎(5)换用玻璃砖, 重复上面的实验。‎ 积极参与,展示本组的探究效果。‎ 汇报自己的发现,并讨论交流,评价自己小组及其他小组的探究效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产生更浓厚的求知热情。‎ 积极参与总结,系统条理地理解、体会光的折射规律,形成共识,确认结论。‎ 12‎ 应用拓展 ‎(4)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启发:‎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有“光路可逆”的规律,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继续总结:‎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过渡:‎ 俗话说:“学以致用”。下面让我们由浅入深地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现象:‎ ‎1.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光传播的路径将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画出光路图。‎ ‎2.讲故事:小明跟着爷爷到湖中去叉鱼时,每次都向着他看到的鱼叉去,却屡屡不中,这是为什么呢?‎ 引领学生作光路图,使他们认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3.出示诗句:‎ ‎(1)掬水月在手;‎ ‎(2)潭清疑水浅。‎ 据此提问:它们分别属于光的什么现象?二者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动手实验,发现规律。‎ 结合光的反射进行迁移,进一步确认: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图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产生应用知识的欲望,准备感受知识应用的乐趣。‎ ‎1.画出光路图。借助本题,加深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 ‎2.听故事,热烈地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参与作图,解释现象:鱼身上的光,由水斜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进入人眼,眼睛逆着折射光看去,就感觉鱼的位置升高了,即看起来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 ‎3.感受美的意境,并分析说明:‎ ‎“掬水月在手”是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12‎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3)引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本中的《科学世界》,进一步了解折射现象。‎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求学生总结: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细心听取学生的发言,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补充,说出他们自己的收获,真正谈出多方面的感悟,让学生感受求知的快乐!‎ 发放课堂检测题;(见附件2)‎ 巡视指导,及时获取信息;‎ 评价学生完成情况,指导学生矫正。‎ 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景及苏轼的诗——《观湖上初晴后雨》:‎ ‎ ‎ 展开联想:当雨后的西湖,升起了太阳,也许我们会看到美丽彩虹。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请预习《光的色散》。‎ 分析说明二者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竞相发言:光的折射现象还有:一笔三折、水中的筷子弯折了、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等。‎ 回顾本堂所学,从3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1)知识、技能方面;‎ ‎(2)过程、方法方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学以致用,高效练习。‎ 查缺补漏,全面提高。‎ 欣赏美景,朗读诗歌。‎ 产生探究新知的热情和欲望。‎ 12‎ ‎【板书设计】‎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 ‎ ;(三线共面)‎ 规律 ;(两线分居)‎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 的。‎ 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变浅、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 光的折射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观察现象→得出概念→实验探究→总结规律→应用拓展→知识整合→感悟收获→当堂反馈→激情结课 ‎【教学反思】‎ 做的较好的方面:‎ ‎1.在复习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历史典故,渲染了课堂氛围,使本节课的开始如鲜花含露,景色初展。而典故洋溢着智慧,又对学生起到了要刻苦学习的教育作用,使学生较快地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本部分的复习,又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进行知识的迁移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可谓一举多得,效果不错。‎ ‎2. 在引入新课时,注重了创设情境,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感性认识,拉近了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使问题的探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 在学生实验探究环节,老师用自制的教具---“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一体化装置”来感召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用自制的教具,帮助学生突破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一实验的难点,提高了探究的效率。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了三个非常充分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及表现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总结规律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4.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了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例如:结合光的反射定律来认识光的折射规律,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加深了对两个重要的光学规律的理解。‎ ‎5.在应用拓展这一环节中,注意了问题设置的梯度。例如:首先让学生作出“光从空气斜穿过一块玻璃”时的光路图,以此来 12‎ 加深学生对刚刚总结出来的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通过解释现象,深化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大量举例,拓展了对光的折射现象的了解,使知识得以整合,应用的过程流畅而一气呵成。在这个过程中,又让学生经历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体验。‎ ‎6.在教学中,注重了人文主义色彩的渲染和渗透,例如:引用了“掬水月在手”、“潭清疑水浅”的诗句,引领学生在诗情画意中辨别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进一步感受了虚像的含义;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领学生分析叉鱼不中的原因,增强了生活的情趣,使学生在应用规律分析问题时充满了的热情;在结课时,引用了苏轼的《观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为下一节《光的色散》的学习留下了悬念,也起到了促进学生积极预习,自主求知的热情,效果很好。‎ 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探究活动都很积极踊跃。但有些学生在总结规律时,参与度不够。反映了部分学生爱动手而不爱动脑的不良的习惯,对此,需要加强引导。‎ ‎2.在课堂探究节奏的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调控。‎ 附件1:自制教具说明 教具名称:‎ 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一体化装置 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在方形饮料瓶的瓶口向下约‎7cm的位置开一个小孔,在与小孔相邻的一侧面的正中位置,竖直向下粘上细细的即时贴,用它作为探究光的折射时的“法线”。此装置可以使烟雾在瓶内保留较长的时间,连续而流畅地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现象。现象明显,能够使学生饶有兴趣地高效完成探究,破解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一实验上的难点。‎ 实验装置操作方法:‎ ‎1.从瓶口向瓶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滴入适量牛奶,振荡均匀,旋紧瓶盖。‎ ‎2.将点燃的蚊香通过小孔伸入瓶内,当瓶内烟气适量时,用激光笔照射,可以方便直观地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3.让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点在“法线”与界面交点的位置),可以方便地看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这一折射现象。突破了光的折射难于流畅地演示这一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4.旋开瓶盖,让激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可以观察到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12‎ ‎ ‎ 附件2:课堂检测题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_,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_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_像。‎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 ‎3.当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这时折射角________于入射角。 ‎ ‎4.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   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 ‎6.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 ‎7.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12‎ ‎   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光在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8.图中,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 ‎   A.B的上方   B.B的下方 ‎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9.上题中,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随着水面的升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图中,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人玻璃中,表示光折射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    ‎ 附件3:课堂检测题的答案 ‎1、浅、水、空气、折射、虚像;‎ ‎2、BO、OA、OC、60°、45°;‎ ‎3、水或其它介质、空气、大于;‎ ‎4、120°、30°;‎ ‎5、C;‎ ‎6、B;‎ ‎7、D;‎ 12‎ ‎8、B;‎ ‎9、C;‎ ‎10、C;‎ ‎11、略。‎ 1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