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课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
1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 学 目 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结合已学的知识,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学会分析其原因。
3.在地图上找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了解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5.掌握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6.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口、民族及主要城市。
7.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对工业的影响。
9.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及城市分布。
10.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11.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2.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3.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4.掌握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5.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7.掌握西北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8.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及城市分布。
9.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第五章学完了。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目录和每一节小标题,进而清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结合已学的知识,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学会分析其原因。
3.在地图上找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了解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5.掌握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6.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口、民族及主要城市。
7.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对工业的影响。
9.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及城市分布。
10.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11.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梳理,整体概括。
考点一:秦岭——淮河线
师: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结合地图,概括秦岭、淮河的位置及特征。
课件展示:
生:秦岭属东西走向山脉,淮河自西向东流。秦岭——淮河主要通过的省区有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
师:通过前面所学的气候等内容,概括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师:⑴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⑵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⑶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⑷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冬季不会结冰;
⑸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结合前面所学及地图,回答秦岭、淮河所在的位置。
结合前面所学的气温和降水的内容,学生回答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教师总结。
⑷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师:通过概括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完成下面表格。
生: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
学生自由回答,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二:四大地理区域
师:通过观察四大地理区域图,简要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划分界线。
课件展示:
生: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师:结合地图,概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并完成表格内容。
课件展示:
师:
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并观察地图,简要回答问题。
通过课本内容,结合前面所学及地图提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考点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探究活动三:北方地区
师:通过观察北方地区图,概括北方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课件展示:
师: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
师:通过北方地区地形图,概括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
结合地图,回答地理问题,教师总结。
通过北方地区地形图,简要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教师总结。
师: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主要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师:通过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简要说明北方地区的河流及自然资源。
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绵延分布,是中国重要的林区。北方地区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黄河流经北方地区。
师:通过北方地区所在的位置,简要说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课件展示:
师: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使得北方地区的农业以旱作为主,耕地类型为旱地。东北平原纬度高,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如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等,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通过自然环境特征概括自然资源。
学生通过地图信息,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受气候影响,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北方地区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róng )、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
师:结合北方地区图,概括北方地区的工业及资源概况。
多煤体展示:
师: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中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考点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
通过图片提示,学生简要概括北方地区的资源概况及工业发展类别,教师总结。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探究活动四:南方地区
师:结合南方地区图,简要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课件展示:
师: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南部沿海各省(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和西南各省(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在这些省份当中,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师:通过地区图,概括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
生: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
师: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形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其中,巫山是划分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师:通过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概括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的影响。
课件展示: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简要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能熟练应用地图,回答地理问题,并简要说明,教师总结。
师: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少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课件展示:
师: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分布有长江、珠江等大河,水资源丰富。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南方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主要农产品: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区。
农业生产基地: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
通过地形、气候条件,概括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农业发达,进一步带动了南方地区的工业发展,概括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业类别。
课件展示:
师: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如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等。本地区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如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如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云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等。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具备较为理想的水电开发条件,如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考点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
结合地图,概括南方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及工业发展,学生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探究活动五:西北地区
师:结合西北地区图,简要说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
师: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和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侧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东侧为内蒙古高原。
师:结合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概括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自然特征。
课件展示:
师: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干旱。
课件展示:
学会利用地图,观察回答问题地理,教师总结。
熟练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教师总结。
师: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受降水量的影响,本区植被自东向西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西北地区河流稀少,河流含沙量大,多为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其中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师:结合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概括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类别。
课件展示:
师: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属于我国的牧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是我国的两大牧区。
课件展示:
学生通过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并结合地图,得出西北地区的农业概况,教师总结。
师: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以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为主。西北地区的东部农业区主要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灌溉水源主要是引黄河水灌溉;西北地区的西部农业区主要是新疆绿洲和河西走廊,灌溉水源主要是来自祁连山和天山的冰雪融水。
师:结合西北地区图,概括西北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课件展示:
师: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现已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另外,西北地区还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考点的掌握程度。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探究活动六:青藏地区
师:结合青藏地区图,概括青藏地区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师:青藏地区大体上位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有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
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发源于此。青藏地区位于其中央且海拔最高,冰川广布,成为众多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该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高寒。
师:结合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概括青藏地区的农业类别。
课件展示:
学生结合地图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能通过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概括农业发展概况,教师总结。
师:青藏地区主要有两大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形成典型的高寒牧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青藏地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因而,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件展示:
师: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青藏地区的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主要有两个谷地,分别是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师:结合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农业发展情况,概括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及交通、经济类别。
课件展示:
师:青藏地区海拔高,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盐湖、盐沼遍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素有“聚宝盆”之称。青藏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有丰富的地势资源。青藏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
青藏地区山岳纵横,冰川广布,历史上内外交通都十分困难。从1951年起,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修建了从西宁到拉萨的青藏铁路,并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其中,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课件展示典型题例
结合地图,及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简要说出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及交通概况,教师总结。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解决,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
板 书 设 计
1.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3.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4.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
5.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口、民族及主要城市。
6.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北方和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对工业的影响。
8.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及城市分布。
9.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10.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板书,完成本课小结,使学生再一次熟悉本节课知识脉络。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我国的地域差异,通过秦岭——
淮河线这条地理界线,进而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划分界线及划分依据。通过对比记忆的方法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先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了解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进而概括分析人文地理环境。本章内容的学习,不止要学习知识,也要达到能够很好的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学习,从而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图,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并能熟练应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掌握地理学习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