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课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第一目“全民族的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
历来高中历史教科书都以不少于四课时的篇幅来讲述抗日战争,新课程标准安排只用一课时来讲述。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抓住核心问题是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信息,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目标分析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联系时事分析历史。
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教学手段
导入新课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结果几乎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下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展示(“日本裕仁天皇宣读日本投降诏书”“战俘营中的日军俘虏在收听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日本投降仪式”“备受日军14年蹂躏之苦的中国东北人民热烈欢庆光复”)。这是令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场景。请同学们看教材的引言,“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和日本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反思: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
争,究竟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6课抗日战争。(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抗日战争)
探究新课
将本课分成三个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主题一 野蛮侵略;主题二 众志成城;主题三 以史为鉴。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一主题探究的主要问题:
1.你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吗?
2.20世纪30年代,日军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侵华期间,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探究1 你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吗?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史料)
材料一 日本“大陆政策”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田中奏折”
材料三 1936年,日本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既确保日本在东亚的地位,又向南方海洋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材料四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7%,一时陷入绝望的境地。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从军政头目到法西斯团体,都蓄势待发。
材料五 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1931~1939年,苏联曾多次建议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引导学生研究史料,分析日本一步一步侵略中国的原因。
从材料一、二、三中可看出,自明治维新以来,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材料四反映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日本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逐步建立;材料五反映了当时的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再加上当时中国的国内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为日本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时机。
探究2 20世纪30年代,日军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师:我们首先进行一个师生互动的环节,我给你们提供材料,猜一猜分别是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有关史实)
史实一:此事发生在1931年,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
史实二:此事发生在1932年1月的上海,日本侵略军袭击该地,驻守淞沪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史实三: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政府。
史实四:7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此后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
史实五: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生:自由回答,答案分别是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日军侵华地图)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充分说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尤其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已经处于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从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迅速灭亡中国。
日军在抗战期间的暴行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探究3 日本侵华期间,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师:多媒体演示日军在抗战期间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暴行,播放纪录片剪辑: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齐齐哈尔毒气事件。
下面有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刚才纪录片中记录了日军的哪些罪行。
师:听完同学的介绍,不知大家有何感受。(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分钟)
师:(总结)日本的残酷侵略是中华民族永世不能忘记的,同时也使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而今日本右翼势力对侵略战争的粉饰是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的表现,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同时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它严重伤害了曾受其侵略的亚太地区人民的感情,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不利于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也违背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但是我们要注意,日本右翼势力不代表日本全体国民,不要产生简单的盲目仇日的倾向。
强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内部的团结。面对日军的血腥屠杀,全国人民奋起反抗;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严重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一首激昂的《保卫黄河》把我们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多媒体播放《保卫黄河》)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一主题探究的主要问题:
1.国难当头,国共两党作出了什么决策?他们是如何抗战的?结果如何?
2.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
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最终取得胜利?
探究1 国难当头,国共两党作出了什么决策?他们是如何抗战的?结果如何?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国共两党的抗战活动示意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课件演示的图文资料介绍抗战情况:
学生1: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的会战,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学生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学生3: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除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国外战场。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学生4: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人民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不断进行反抗,共有65万人壮烈牺牲。
师:(总结)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姚子青、谢晋元、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人物照片及简介)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中国人民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进程中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载入了史册!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抗战胜利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切感悟抗战的伟大胜利!
探究2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
出示一组图片:《南京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出示一组文字资料:
材料一 罗斯福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就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 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从史料中获得历史认识。
生:对于国内来说,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国际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师:(总结)抗战的胜利使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了,因为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那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赢得这个“第一次”呢?
探究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最终赢得胜利?
(出示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上的讲话)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中国共产党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生2: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生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生4: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师:(总结)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要以失败告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支援是打败日本的重要因素,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能取胜的根本原因。
师:回首往事,我们无限感慨;关注现实,我们愕然彷徨。二战已经结束六十余载,和平的种子深植于各国人民心中,和解的推进与积累也不断结出希望之果。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60
多年后的今天,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依然阴魂不散,少数冥顽不化的追随者和一些极右势力和组织,仍处心积虑地妄图歪曲、否认罪恶历史,挑战人类良知。已经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内容要点梳理如下: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材料一 2013年日本内阁多名阁僚和168名国会议员先后参拜靖国神社的照片;
材料二 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探究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极力掩盖罪行、美化侵略,针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径,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结束灾难的日子,值得全人类永远铭记。然而——纪念,决不仅仅是再一次温习60多年前胜利的欢欣,而是为了记住教训,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当今的时代更加和平与和谐。60多年过去了,亲身经历过当年战争与伤痛的人正越来越少。今天,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显得更为必要。
本课小结
本课《抗日战争》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面临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两大任务,抗日战争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而这一大步又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堂巩固
1.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正式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3.日本近代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 ②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4.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
A.中国战场扩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牵制
答案:1.D 2.D 3.D 4.D
课外作业
曾当选“200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打官司的原告团团长中国人王选,正在全国各地深入民间,寻找当年细菌战的幸存者、见证人。课后我们也可以参与实践活动,请大家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或者直接采访受害人等方式,收集当年侵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伤害中国人民的事实,来分析侵略战争带来的长期危害,并创作一张呼吁和平谴责战争的海报,图文形式不限,漫画、简笔画等形式皆可,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还历史以真相。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深感把握课标、分析教材、选择教法较为困难。我们的体会是在领会课标的前提下,教师要高度宏观整合教材,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这一课中,老师有意识地使用史料铺垫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而不是仅把结论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所以历史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本课比较注重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同时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新教材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许多历史知识对教师是陌生的,不少教学内容是现学现用,这要求教师平时就要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