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人教必修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人教必修一)》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本课概述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新的制度由理论变为现实,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过程、性质、特点和国际国内意义。另外,学习本课可联系必修Ⅱ第20、21课,注意整体的概述和联系。‎ 思路设计 ‎1.本课的重点是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本课的难点是对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的理解和对十月革命的性质的理解。‎ ‎3.本课应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介绍。‎ ‎4.可按问题形式一一讲解。‎ ‎5.注意十月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6.另外注意史论结合,探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7.可采用多媒体、讨论、比较等多种手段和形式讲解,突出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首先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2)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国际、国内意义。‎ ‎(3)熟悉并理解苏维埃俄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性质。‎ 过程与方法 ‎(1)从俄国的特殊性角度分析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提高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一系列政策、法令内容及其作用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实施这些政策的必然性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辩证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通过对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或建设的方针政策要结合本国的国情,要实事求是,要按经济发展规律来进行。‎ 导入设计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多媒体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十月革命对中国和世界有何影响?‎ 多媒体显示:《毛泽东论十月革命》片段 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 提出问题:你对列宁和列宁主义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点评。‎ 推进新课 问题情境1: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问题探究: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首先成功?(即革命爆发的条件有哪些?)‎ 自主学习:结合问题,学生阅读革命前的沙皇俄国的相关知识和图片。‎ 师生互动 回顾一战前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在学生回顾1861年改革的基础上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具有帝国主义的各种基本特征;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苦,各种矛盾尖锐。‎ 合作学习:结合多媒体出示的材料和教材知识,讨论归纳出十月革命爆发前的各种矛盾。‎ 多媒体显示:‎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 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材料三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卷 学生讨论材料,总结认识。‎ 矛盾:沙皇专制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西方列强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过程评价:在学生讨论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并指出一战对矛盾的激化,革命势在必行、一触即发;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只要有一点儿火星就能烧毁沙俄帝国;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另外,教师可适当引导主观条件进行分析。‎ 客观条件:‎ ‎(1)各种矛盾尖锐。‎ ‎(2)催化剂:一战给发展落后的俄国人民带来比先进国家更大的灾难,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3)二月革命(1917年3月)。‎ 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相关资料和教材知识,思考二月革命的特点和性质。‎ 过程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要结合任务去分析,特点要注意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果注意对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特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二月革命过程中,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前者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后者掌握着实际权力。‎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规律总结:结合国际、国内背景,结合主观和客观条件分析相关的问题,注意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现实原因。各种矛盾的尖锐导致二月革命的发生,二月革命的发生又为十月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主观条件:‎ ‎(1)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2)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正确领导。‎ ‎(3)广大农民的支持。‎ 合作探究: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主要不同点。‎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考虑比较,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多媒体显示:‎ 思想上: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俄国受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影响。‎ 经济上:法国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受封建制度阻碍;俄国处于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政治上:法国资产阶级要求推翻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俄国无产阶级要求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问题情境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资料和教材思考相关问题。‎ 多媒体显示:‎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四月提纲》‎ 合作探究:《四月提纲》发表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材料中提到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指什么?“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有何意义?‎ 合作学习:每一组同学讨论一题,教师进一步进行总结。‎ 规律总结: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革命向何处去,布尔什维克党应采取什么路线、方针和策略,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1)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2)意义: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前进指明了方向。‎ ‎2.七月流血事件 过程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原因、经过、影响等角度去思考,特别要关注影响,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 规律总结: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俄军在前线惨败,1917年7‎ 月,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口号。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 多媒体显示:‎ ‎(1)“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片。‎ ‎(2)“攻打冬宫”图片。‎ 师生互动: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介绍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到‎11月7日,起义军已占领主要经济部门、交通要塞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革命工人和士兵向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发动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4.结果: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 过程评价: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俄国革命走的是一条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发展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问题探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规律总结:(1)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俄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问题情境3: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问题探究:结合“学思之窗”讨论苏维埃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 合作学习:同学们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学思之窗”总结措施,分析其性质和得到广大工农支持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措施内容: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措施的性质(略)‎ 措施的意义(略)‎ 过程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措施分析其性质是无产阶级的性质,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 ‎2.十月革命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规律总结: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社会主义革命。‎ ‎3.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规律总结:国内意义突出对广大人民的保障:初步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颁布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法令,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国际意义突出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对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的鼓舞;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等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由空想到科学,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由理论变为现实。‎ 问题探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学习: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讨论分析。‎ 过程评价:要指导学生从客观和主观等多种角度考虑分析,特别要关注主观原因。‎ 规律总结:是客观和主观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多媒体显示:‎ ‎(1)俄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易于工农结盟。‎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 ‎(4)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课堂小结 ‎20世纪初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充满了危机。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之下,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刚刚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待不断地完善。‎ 学生讨论: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比较分析(结合本国国情)以及相关的启示。‎ 答: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大农村,这就是“城市中心论”。这条革命道路只适合俄国,中国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 规则:以同类事物为依托,展开多角度的思考,以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在。‎ 相同点:‎ ‎(1)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 ‎(2)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 ‎(3)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4)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俄国有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则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不同点:‎ ‎(1)从革命发展过程看,十月革命基本上采取了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中国革命一开始就把建立武装、建立政权和争取群众结合起来。‎ ‎(2)从武装斗争的位置看,十月革命直到最后夺取政权才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了战争,胜利“取决于这两三天的斗争”;中国革命则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长达几十年。‎ ‎(3)从夺取政权的形式看,十月革命以总暴动形式首先占领中心城市,很快波及农村;中国革命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4)从取得胜利的时间看,十月革命取胜相对迅速而容易;中国革命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启示:必须按照本国的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本课测评 思路引领: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板书结构,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去深刻思考和分析,注意国际、国内的环境,注意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综合结果。‎ 答案提示:客观条件:‎ ‎(1)各种矛盾尖锐。‎ ‎(2)催化剂:一战给发展落后的俄国人民带来比先进国家更大的灾难,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3)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主观条件:‎ ‎(1)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广大农民的支持。‎ 学习延伸 思路引领: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材料分析列宁的思想,特别是从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具有什么性质等角度思考。另外可通过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突出苏俄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提示:(1)确认了俄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的国家性质。‎ ‎(2)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3)广大人民管理国家,并通过法律使多数人受到最大的尊敬和民主。‎ ‎(4)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比较完善和具体的规定,同时规定了逐步扩大物质保障的措施,体现出国家、社会利益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即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在国内人民内部引发一定的骚动。正当人民不知道何去何从之时,列宁同志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对人民作了及时的指导。列宁在‎1917年4月17日(俄历四月四日)的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因发表在四月,故又称《四月提纲》)的报告。‎ ‎《四月提纲》的内容:①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无产阶级和贫苦人民的专政。②提出了新建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③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性战争,要停止战争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提出“不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⑤规定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实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和平法令》(Peace Decree)‎ 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列宁起草,‎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法令还向各交战国人民建议,特别向英、法、德三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和平法令》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 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和意义 就社会制度的发展演进而言,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的胜利开辟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开始形成‘一球两制’世界政治大格局。”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新纪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新的见解,认为“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这一传统看法的基本点应当肯定”,然而也应该指出,以往的解释有片面性,甚至存在误区,“表现之一是:对于新纪元、新时代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估计不足;表现之二是:对新时代的起点和内容阐述不够全面。十月革命固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开创新纪元的并不只是十月革命这一个事件”。‎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十月革命震撼了帝国主义后方,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并推动了这一斗争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而言,其“最大的作用是启蒙,是给正在探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进世界观,指示了一个发展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课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该教学设计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抓住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列宁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苏维埃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等重难点知识,设计一系列连锁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补充的多媒体材料进行思考、讨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互动,共同体验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