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静电场章末总结教案(人教版选修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一章静电场章末总结教案(人教版选修3-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章 静电场》章末总结 ‎ ‎ ‎【教学过程】‎ ‎1.本章知识是高考的热点,考查频率较高的是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尤其是与力学知识的结合构成力电综合题,能力要求较高,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2.对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等势面、平行板电容器等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对概念理解要求较高。‎ ‎3.本章知识与生产技术、生活实际、科学研究联系密切,如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示波器原理、静电分选器、直线加速器等都可以成为新情景命题素材,要密切关注。‎ ‎★知识结构 ‎★重难点一、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比较★‎ ‎1、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比较 电场强度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意义 描述静电场力的性质 描述电场能的性质 描述电场做功本领 描述电荷在电场中的能量,表示电荷做功本领大小 定义 E= φ= UAB= Ep=qφ 矢 标 性 矢量,方向与放在该点的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 标量,有正负,正负只表示大小 标量,有正负,正负表示电势高低 标量,有正负,正负由电势正负和电荷正负共同决定,简记为: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 决 定 因 素 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 由电场本身决定,其大小有相对性,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与试探电荷无关 由电场本身的两点决定,与参考点的选取及试探电荷无关 由电荷量和该点电势两者决定,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 联系 匀强电场中UAB=φA-φB=Ed;电势沿电场强度方向降低得最快;‎ φ=,UAB=;WAB=ΔEpAB=EpA-EpB ‎【特别提醒】‎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电势能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能一定为零;电势能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一定为零。‎ ‎2、三个电场强度表达式的应用 ‎3、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呢?‎ ‎(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 由定义式E=F/q决定;‎ 方法二: 在点电荷电场中,E=kQ/r2;‎ 方法三: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处处相等;‎ 方法四:电场线密(疏)处强大(小)。‎ ‎(2)判断电场强度方向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根据规定,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方法二: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方法三: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4、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电势的高低呢?‎ 方法一: 根据电场线方向判断,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方法二: 根据电势的定义式ψ= Ep/q= -W/q,从电势的物理意义上分析判断;如:将+q从无穷远处移至+Q电场中的某点,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越多,则该点的电势越高;‎ 方法三: 根据场强方向判断,场强方向即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方法四: 根据电势差判断,若UAB>0,则ψA>ψB ‎5、如何比较电荷电势能的大小呢?‎ 方法一: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若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正(负)功,则电势能减少(增加);‎ 方法二:根据公式Ey=qφ;WAB=qUAB计算。‎ ‎【典型例题】如图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由单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出该带电粒子()‎ A. 在a、b两点加速度的大小 B. 电性与场源电荷的电性相同 C.在a、b两点时速度大小va< vb D.在a、b两点的电势能Ea >Eb ‎【答案】A ‎★重难点二、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用动力学观点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还可能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在诸多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也可能所受合力不为零,做匀变速运动或变加速运动。‎ ‎(2)处理这类问题,就像处理力学问题一样,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电场力),再明确其运动状态,最后根据所受的合力和所处的状态选择相应的规律解题。‎ ‎(3)相关规律:‎ ‎①力的平衡条件,即F合=0或Fx=0,Fy=0。‎ ‎②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Fx=max,Fy=may,‎ ‎③运动学公式,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平抛运动知识、圆周运动知识等。‎ ‎2、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具有一定的电势能,同时还可能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等,用能量的观点处理问题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以及各力做功的情况分析,再根据做功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律列式求解。常用的规律有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2)常见的几种功能关系 ‎①只要外力做功不为零,物体的动能就要改变(动能定理)。‎ ‎②静电力只要做功,物体的电势能就要改变,且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如果只有静电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和电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总量不变(类似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如果除了重力和静电力之外,无其他力做功,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三者之和不变。‎ ‎【典型例题】下面是一个示波管工作原理图,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经电压为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L,偏转电压为。S为屏,与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也为L。已知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不计电子所受的重力。‎ ‎(1)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是多少?‎ ‎(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量为多少?(用、、d、L表示);‎ ‎(3)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是多少?(用、、d、L表示)‎ ‎【答案】(1)(2)(3)‎ ‎【解析】(1)设电子经加速电场U1加速后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由动能定理有 故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 ‎(2)进入偏转电场后在电场线方向有,‎ 经时间飞出电场有,飞出电场时偏转量为 由以上各式得 故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量 ‎(3)设电子从偏转场穿出时,沿y方向的速度为,穿出后到达屏S所经历的时间为,在此时间内电子在y方向移动的距离为y2,有 由以上各式得 也可用相似比直接求y.即:‎ 故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 ‎★重难点三、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当带电物体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带电物体就处在电场、重力场的复合场中,处理相关问题时要注意电场力和重力的影响.‎ ‎2.相关问题及处理方法 ‎(1)带电小球(液滴、尘埃、微粒)在电场中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必满足F电-mg=0.‎ ‎(2)带电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通过分析其受力,画出受力图,将力分解,由牛顿定律列出方程,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有关解答.‎ ‎(3)若带电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不同,则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可采用将运动分解,运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别列方程求解;也可根据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后者更简捷一些.‎ ‎(4)用细绳拴一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给其一初速度,当mg-F电=0时,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充当向心力,可由圆周运动知识分析解答.‎ ‎3.整体运用功能关系法 首先对带电体受力分析,再分析运动形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公式计算.‎ ‎(1)若选用动能定理,则要分清有多少个力做功,是恒力功还是变力功,同时要明确初、末状态及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量.‎ ‎(2)若选用能量守恒定律,则要分清带电体在运动中共有多少种能量参与转化,哪些能量是增加的,哪些能量是减少的,表达式有几种.‎ ‎①初状态和末状态的能量相等,即E初=E末 ‎②增加能量的总和等于减少能量的总和,‎ 即ΔE增=ΔE减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对非匀变速运动(非匀强电场中)也同样适用.‎ ‎【典型例题】如图,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面成45°角的绝缘直杆AC,其下端(C端)距地面高度h=‎0.8m,有一质量为‎500g的带电小环套在直杆上,正以某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小环离开杆后通过C端的正下方P点,求:‎ ‎(1)小环离开直杆后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环从C运动到P过程中的动能增量;‎ ‎(3)小环在直杆上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 ‎【答案】(1),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或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下)(2)4J(3)‎ ‎【解析】(1)对带电小环受力分析 因带电小环匀速下滑,加之电场强度水平向左,所以小环带负电.‎ 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环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则小环离开直杆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或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下).‎ ‎(2)设小环从C运动到P过程中动能的增量为.由动能定理有:‎ 则电场力做功为零,所以 ‎(3)小环离开杆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所示建立坐标x、y轴 垂直于杆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平行于杆方向做匀速运动:,解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