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侵害敢说“不”》
◆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为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危害之中有法护第十六课面对侵害敢说“不”。本课内容主要从学会防范和敢于面对两方面讲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掌握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自我保护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掌握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感悟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进行自我保;遵纪守法;学会分享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应对灾害事故,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搜集预防灾害的措施,课上大家分享。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4岁的花季少女马某,在观看流星雨的夜晚,
4
被歹徒骗至偏僻处残忍地杀害了。后据歹徒交代,在将马某带走的路上,曾不止一次遇到行人,当时他心里很紧张,但马某并没有呼喊求救。
悲剧提醒我们,不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尽力避免不法侵害。
二、学会防范
1、看101页情景图,然后思考:
如果遇到以上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2、不法侵害是利用犯罪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一定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名言思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谚语
4、资源链接:
我们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健全,缺乏社会经验,一些犯罪分子常常把魔爪伸向我们我们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防止不法侵害的发生。
我们应该做到不随意与陌生人说话,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拒绝“黄赌毒”,拒绝网络诱惑……永远记住:生命第一,财产第二;紧急避险,果断逃生。
5、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不叮能时时刻刻保护我们。我们只有自己加强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防止不法侵害的发生。同时,不受利诱、不占小便宜、遵纪守法,也是防范不法侵害的有效手段。
6、镜头回放:
校门口一个“免费抽奖”小摊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一名初中生决定去试试手气。按照规则,只要不摸到“八号球”,就可以免费得到各种奖品,否则就要买一瓶洗发水该学生恰好摸到“八号球”,摊主让他花128元购买一瓶洗发水。该学生表示没带这么多钱,摊主竟然对他拳脚相加。无奈之下,他只好掏钱买下了这瓶“昂贵”的洗发水。
三、敢于面对
1、看103页情景图,然后思考:
l 生活中还可能有哪些类似的情况?
l 遇到这些不法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
2、当我们遭遇不法侵害时,要依靠智
4
慧迅速、准确做出判断。关键在于沉着冷静,及时求助。不要胆怯,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特别是在自己处于弱势时,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寻求脱身的方法,力求比较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制伏歹徒。如果鲁莽行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侵害。
3、镜头回放:
女孩毛毛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3名歹徒绑架上车。车子开了一阵后,毛毛慢慢地镇静下来,她明白绝对不能和歹徒硬拼,只能靠智慧取胜,几个小时后,歹徒递给了毛毛几个小面包,虽然平时不爱吃面包,但是为了生存,毛毛很快将食物吃光了。她决心一定要坚持到警察叔叔来营救自己的那一刻。夜幕降临了,毛毛被关在一间又破又脏的小屋里,毛毛开始主动和歹徒聊天,说些无关紧要的闲话,还管歹徒叫叔叔,使歹徒逐渐放松了警惕。毛毛被绑架了近50个小时后,被成功解救,3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
4、以巧妙的方式迷惑歹徒,设法稳住对方,向周围群众大声呼救,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
5、名言思考:
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护自救。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6、资源链接:
面对不法侵害,要机智勇敢,采用正确的方法避开侵害。
正面暗示法。以权威人士的名气,镇住对方。遇到坏人,你可以巧妙地说:“我叔叔是警察,他就在附近巡逻。”或者说:“我爸爸是公安局的,前几天还抓了个大强盗。”借以暗示对方不要伤害自己。
大声呼救法。在有人出现的地方,如果遇到有人抢你的东西或者伤害你,你可以大声呼救,以便引起他人注意,让他人帮助你,或者代你报警。
7、创意空间:
防范侵害指南
不法侵害时有发生,了解并学习防范侵害的方法非常重要:分组查找资料,创编《防范侵害指南》,与同学交流共享。
具体方法:
同龄人的故事:
◆ 教学反思
4
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