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的含义,掌握工作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会运用树状算图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工作量、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工作效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情景引入
师:(媒体展示)这个学期学校要举行科技节的折纸比赛,我们班打算选出一位选手参加校级的比赛,你会怎么挑选?
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1.观察、猜测
(出示例题)从题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
你认为谁折得快?为什么?
2.验证、比较
小组讨论:
(1)已经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2)根据问题,说说怎样比较?
反馈:
3
由于他们用的时间和做的数量都不一样,所以得算一算他们平均每分钟各折多少个飞机。(引出不完全的工作效率概念)
3.教学生画树状图 理清数量关系
4.师生共同归纳:
当我们遇到工作时间、工作量都不一样时,要比较谁做的快,可以用相同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量进行比较。
5.建立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的概念。
(1)认识例题中的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2)根据所给条件判断各量。
小巧每分钟打60个字
一共打了600个字
打了十分钟
小亚看一本书240页的童话书
每天看24页。
(3)计算:
王师傅5小时种15棵树苗,每小时种( )。
小明3分钟做了90道口算题目,她每分钟做 ( )。
小胖8天读了32页书,平均每天读( )。
④小朋友们学做纸飞机,3小时共做162只纸飞机。每小时做( )只纸飞机。
比较:这些计算出的数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4)引入“工作效率”的定义:
我们把每个小时(每分、每天等)完成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5)你还知道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工作作效率呢?
6.理解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
怎样求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交流讨论得出: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三、内化新知、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6分钟复印108张纸,每分钟复印多少张?
(2)每小时浇27桶水,3小时总共浇多少桶?
(3)每小时折纸鹤65个,折260个需要多少时间?
(4)一本468页的书18天看完,每天看多少页?
要求:①读题后互相说说题目中哪些是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或工作量。
②根据关系式画出树状算图
③列式解答
2.综合训练。
(1)谁最快?
小巧和小胖都做了75道口算题,
小巧做了3分钟,小胖做了5分钟,
师:你还有办法比比谁快吗?
(2)劳技课上四(3)班30个学生做了150面小红旗,照这样计算,60个学生能做多少面小红旗?
四、体验收获,评价发展
1. 思考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本领?
(揭示课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