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岳阳楼记第2课时教案(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岳阳楼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全文。‎ ‎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 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背诵 二、研讨课文:‎ ‎1、朗诵全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 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 3 -‎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 3 -‎ 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 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3、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箴之意。‎ ‎14、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 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 3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