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师说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师说》‎ 三维目标 ‎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 ‎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 学习“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师说》,去感悟韩愈的精神。‎ 二、作者及相关知识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2)古文运动 8‎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解题。 ‎ ‎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研读文本,梳理探究 ‎(一)指导诵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二)梳理知识结构 ‎(1)逐段探究分析 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分析第2段:‎ ‎(1)学生以5人为小组讨论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8‎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圣益圣  愚益愚 人(纵比)‎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 爱其子 于其身 小学而大遗 身(自比)‎ 择师而教 耻学于师 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8‎ ‎3.百工之人与士 百工之人 士大夫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 大夫(横比)‎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之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 ‎ 分析第3段:‎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概括归纳 归纳以上的分析,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表如下:‎ 8‎ 段落 论点  ‎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 上两个分论点 ‎(3)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8‎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研读文本,拓展延伸 ‎(1).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2)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讨论)‎ 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1.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2.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3.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五、深入探究,学生质疑 质疑1:‎ 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明确: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质疑2:‎ ‎《师说》怎样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8‎ 明确:唐“古文运动”倡导:①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师说》将“学者有师”、“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第一段的正面阐述、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的例证得以系统而严密的阐发,是文(形式)道(内容)统一的典范。‎ ‎②作家人面对现实,表见解、抒真情。《师说》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恶习,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因此,《师说》是唐“古文”的代表作。‎ 六、回味升华,概括总结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老师应让学生进行探讨。‎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