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之间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祖孙之间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祖孙之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大家庭这一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反映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和抨击旧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欣赏小说的美。‎ ‎2.把握两种思想文化观念冲突。‎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介绍家族小说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往往是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 ‎ 家族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 中国传统家族是“父之家”的专制型家族。 《清律辑注》云:“祖在则祖为家长,父在则父为家长。” ‎ ‎ 两千多年来,由于父亲在血缘伦理中占有天然的尊崇地位,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父权”文化,它强调的是对“父亲”的绝对服从,因此,血缘伦理和文化伦理的双重屏障,使得父亲在家中说一不二,具有绝对的权威。 ‎ 家族小说代表作: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老舍的《四世同堂》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陈忠实的《白鹿原》 阿来的《尘埃落定》‎ 莫言的《红高粱》……‎ 二、走进巴金 ‎ 讲真话的一面旗帜 ‎ 二十世纪的良心 ‎ 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 ‎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 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1982年获得意大利但丁学会颁给的国际荣誉奖 ,1983年又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奖章。‎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 三、作家作品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随笔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四、导入新课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 ‎ 家,在人们的眼中,往往都是爱的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地,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幸福温暖的处所,它就是爱。‎ ‎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透过现当代作家巴金的笔触,我们一起通过《祖孙之间》这个节选,来窥探这个“家”。‎ 五、关于《家》‎ ‎《家》以作者巴金青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为基本素材,带有自传性质。‎ ‎ 巴金曾说:“要是没有我的最初二十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但《家》又不单纯是一部自传,而是对中国当年典型的旧父权制家庭败落史的现实主义的再现。 ‎ ‎《家》中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 ‎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瑞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瑞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 巴金先生的《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不同遭遇以及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惨命运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一代的摧残,深刻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热情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典型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但小说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高觉新的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具有典型性。他是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觉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种命运——即应该反抗而没有反抗,既不甘心维护旧制度,又没有勇气走新道路,由此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家》的主题 ‎1、通过高老太爷形象揭露了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本质特征. ‎ ‎2、通过描绘高家第二代的腐败和第三代的叛逆展示了宗法大家族崩散的图景. ‎ ‎3、“家”的守墓人——高觉新式的长子形象 ‎ ‎(1)一个封建专制重压下灵魂扭曲、病态的形象 ‎ ‎(2)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 ‎ ‎(3)软弱、屈从、忍让、 “愚忠、愚孝” ‎ ‎(4)觉新身上也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 ‎ ‎ 觉新的悲剧揭示了封建专制和礼教杀人不见血的罪恶本质,并让人进一步反 思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消极面。 ‎ ‎4、通过觉慧的形象歌颂青年一代的叛逆精神 ‎ ‎(1)“家”的第一个掘墓人 ‎ ‎(2)觉慧的叛逆性 ,性格热情、大胆、倔强,充分体现了“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的反抗性格和斗争精神。 ‎ ‎(3)觉慧在文本中的作用:揭示主题,成为高公馆内部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 ‎ ‎5、通过女性形象控诉了宗法制度与礼教“吃人”的罪恶 ‎ ‎(1)三类悲剧女性形象: ‎ ‎①、鸣凤、婉儿代表的丫环 ‎ ‎②、梅、瑞珏代表的小姐、少奶奶 ‎ ‎③、周氏、沈氏等代表的太太、姨太太老一辈女性。 ‎ ‎(2)鸣凤:聪明美丽、纯洁善良 ,外柔内刚 ,是封建礼教牺牲品。‎ 六、节选涉及的有关情节 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九章。在此之前,觉民、觉慧兄弟积极参加学校的演剧活动,热心地阅读《新青年》等杂志,从心底里对新文化产生了热切的渴望。就连他们的大哥觉新也受到了感染。但作为高家这一封建大家族的长子长孙,觉新背负着继承家族发展的重负,他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 当地的督军无故殴打学生,引发了学潮。在交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开始罢课。觉慧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这时高老太爷把觉慧叫去训话,不许他参与外面的“胡闹”,并派人把觉新喊来,让他约束觉慧,不许他再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觉慧万分苦闷,只有婢女鸣凤的淳朴与真情给他以安慰。但鸣凤在听到他的表白之后却在有意地躲着他,因为她心中充满恐惧,害怕被太太知道。觉慧靠读报与写日记打发着这一段寂寞的生活。‎ 过年了,学潮渐渐地平息了。觉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常态。‎ 七、理清选文结构 ‎1.觉慧被唤到高老太爷房里接受训话。‎ ‎2. 趁祖父瞌睡觉慧研究祖父。‎ ‎3.高老太爷训斥觉慧,觉慧分辩。‎ ‎4.高老太爷吩咐觉新管束觉慧。‎ 八、解读选文 ‎1.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高老太爷的? ‎ 明确:外貌、神态与动作、语言等。‎ ‎2.请画出表现神情的语句和有关心理描写的语段,仔细品味人物性格。‎ ‎⑴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明确:年迈衰老、面目可憎、严厉专横的老人。——封建制度的统治者 ‎ 外貌描写: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里微微发出来一点声息。‎ ‎  (祖父)身体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 ‎  (祖父)的年老的模糊的眼光无目的地向四处游动,后来他便把眼睛闭上了。‎ ‎——年迈衰老 神态与动作描写: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  祖父忽然睁开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惊讶的眼光,好像不认识他似的,挥着手叫他出去。‎ ‎  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 ‎ 祖父的严厉的眼光射在他的脸上。‎ ‎ 祖父冷笑了一声,威严的眼光在他的脸上扫来扫去。‎ ‎——面目可憎、严厉专横的老人 教师点拨: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严厉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 ‎ 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 ‎⑵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 明确: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青年——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青年 神态与动作描写:‎ 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静静地立——感觉拘束;——更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红着脸;——迟疑——坚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 教师点拨: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同时积极支持觉民抗拒包办婚姻。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 当然,觉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胆叛逆的一面,也有单纯幼稚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虽然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的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他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于矛盾中,下不了最后决心。最后,只是因鸣凤被逼投水自杀,这段爱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动。 ‎ 他虽然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的想法。这想法很幼稚,其实高老大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的隔膜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作者对觉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的。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 ‎⑶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明确:懦弱、忍让、委曲求全 神态与动作描写:‎ ‎ 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的看着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开口。 ‎ ‎  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手势。‎ 教师点拨:觉新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是个“有双重人格的人”‎ ‎。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的人。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他爱表妹梅,但当这段美好的恋情被长辈无理地扼杀后,他并不反抗,对父亲为他与李家订的亲事,也表示顺从,然后回房蒙头大哭一场,与瑞珏完了婚。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小孩。觉新虽然觉得这有如“晴天霹雳”,但还是接受了,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 ‎ 觉新身上虽然有着很严重的旧观念的束缚,但他又是个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恶是非是有着清楚的界限的。他也有过美好的向往,与表妹梅的相恋就是他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他也同情受压制的青年,如暗中帮助觉民逃婚,帮助觉慧离家出走等。新思想虽然触动了他的心灵,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无法喘气,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 他恨旧东西,自己也是旧礼教的牺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但由于他受封建传统观念毒害较深,丧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义”支配下,处处妥协,不自觉地扮演着旧东西的维护者的角色。总之,觉新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某些时代特征。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批评了“不抵抗主义”,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旧观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剧的惟一出路。‎ ‎3.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调和呢? ‎ 明确: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 ‎ 高老大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 九、拓展延伸 作为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家》从《红楼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你能从主题、人物刻画和语言等方面做哪些比较吗?‎ ‎1.主题表现 ‎ 巴金和曹雪芹都是把自己的不寻常经历渗透进小说里,都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家》和《红楼梦》是在不同时期反封建的现实主义典型小说,均具有很强的自传性。‎ 巴金和曹雪芹由于处于不同时代,因此对封建社会的叛逆具有不同的表现。两部小说虽然均取材于封建贵族家庭兴衰之事,但由于社会时代差异,他们思想内容也有所不同。比较看来,《家》的思想内容比《红楼梦》更进步,《家》的思想内容是对《红楼梦》的延续和发展。‎ ‎2.人物形象 ‎ 两部小说虽然都出现了一个典型的叛逆人物形象,但叛逆的道路和思想追求又是有所不同的。《家》中,觉慧是高公馆中第一个觉醒者,是封建制度的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 比较看来,贾宝玉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他的叛逆性只是盲目的自发的。而觉慧则是受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主动自觉的与封建势力斗争。‎ ‎ 两个叛逆者虽各有特点,但终摆脱不了阶级意识的束缚,最终难免失败。‎ ‎3.人物塑造手法 ‎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家》的主要艺术成就,《家》中人物个个形象鲜明生动突出,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作品将一组组性格上有某些相似点的人物进行对比描写,使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对照映衬中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 如觉慧、觉民、觉新是同胞兄弟,有许多共同的遭遇。然而作品通过这三兄弟对学生运动、鸣凤悲剧、觉民抗婚等事件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描写,便将三人各不相同的独特个性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而曹雪芹描写人物时,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地位,分别采取不同手法。对一些主要人物,通过不同情节,从不同角度层层深入地刻画出他们最主要的性格:如宝玉对女孩的同情与热爱;黛玉的孤高自许、多愁善感——对人物其他方面的特征则采取了前后重点不同的补充描写的方法,从而使这些形象表现得十分深刻饱满,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 巴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多地接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其最突出一点就是注重人物深层心理的揭示。作者运用大量的日记、内心独白、梦境和幻觉突出人物个性特征。如觉慧的民主意识觉醒的过程用日记的形式,鸣凤的纯洁和刚直的性格用内心独白来揭示------这些方面是《红楼梦》中所没有的。‎ ‎4.语言风格 ‎ 《家》的语言明快流畅、朴素自然,许多章节用排比句来增强语势,感情充沛、音调委婉,像一首首抒情诗。而《红楼梦》则以典雅优美的诗词见长,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十、小结 这节课主要抓住了课文的焦点——冲突进行探讨,并对人物形象进行把握时代发展到今天,巴金笔下那种封建大家族早已成为历史,但在意识形态中的新旧思想的冲突,今天还依然存在, 联系现实,请你思考,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与“旧”。‎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