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 题
第20章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是磁体。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现象。
2、 过程和方法:观察磁现象,感知磁体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玩中学,学中玩,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磁极间相互作用
难点:磁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 件
教 具
磁铁、(铜、铁、铝、木)立方体、铁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引入
一、同学们在玩吸铁石时很快乐,你们在玩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大家分享一下。
由故事引入增强学生的感知性
新授
甲:……………
乙:……………
丙:…………..
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
1.司南和指南针是——————————的工具,是————————制成的。
(二):通过做实验解决下面的问题:
1.磁体能够吸引你桌上的哪些东西?
2.磁体上各处吸引铁钉数量一样吗?
3.“指南针”是如何得名的?
4.磁体之间相互靠近,有什么现象发生?
教师总结
1.磁性: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4.磁极的作用: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学生思考
1):怎样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检测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2):如何来判断一个物体的两个磁极中哪个是N极,哪个是S极
(三)磁化
联系学生玩耍中看到的现象,初步感知磁现象。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研究的求知欲
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归纳交流合作的能力
60秒记忆,限时限量记忆,高效教学
扩展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
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用条形磁铁使铁棒磁化;用细导线缠绕铁钉使铁钉磁化.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很多物体容易被磁化。我们可以用磁化的方法获得人造磁体。但是磁化现象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例如:机械手表磁化后,走时不准;彩色电视机显像管被磁化后,色彩失真。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
参照教材想想做做,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观察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里磁铁?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1. 3. 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2.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