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案(人教版选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案(人教版选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清单一 改革的准备 改革的酝酿 ‎1.背景 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3.表现 ‎(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 ‎(2)思想基础: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推行改革,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组织基础:‎ ‎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4.结果 不同的改革草案从各地陆续送达中央政府,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拟订了改革法案。‎ ‎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                                ‎ 清单二 改革的内容 “二一九法令” ‎1.签署 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又称解放法令。‎ ‎2.内容 ‎(1)政治: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加强村社制度,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3.时限 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两年后进入土地赎买阶段。‎ ‎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酝酿改革,最终通过了“二一九法令”,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通过高额赎金赎买一块份地,促进了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                                ‎ 清单三 改革的评价 进步与局限 ‎1.性质 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 ‎(1)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3)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地位 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4.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还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 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能依据改革者及其主观目的,而应从其内容和积极作用方面来判断。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                               ‎ 探究点一 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 ‎(1)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策略来推行改革的?‎ ‎[答案] 决择:决心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利益:地主阶级。策略:借助报纸和舆论力量,设立委员会由秘密到公开。‎ 材料二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 改革过程是由封建地主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内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结论形成]‎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 ‎(1)从背景来看,是在战争失败与西方文明冲击下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3)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4)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探究点二 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探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现象: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答案] 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 ‎[结论形成]‎ 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1861年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2)从内容上看:‎ ‎①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 ‎②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不得不进行改革,以维护统治。‎ ‎2.“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了化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须要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项。‎ ‎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所以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与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列宁却说它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农民在改革后的几十年间,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这无疑是对贫苦农民的一次掠夺,所以列宁如此评价。‎ ‎5.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 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解析:选C 1861年改革后,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没有“一切都变了”,他们还受着一定的约束,还要承担繁重的义务。因此,这位官员的话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变化。‎ ‎6.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 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 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选D 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赎买一定的土地,这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大冲击。因此,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内容、影响、意义及实质。第(1)问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去考虑。第(2)问联系改革的内容回答。第(3)问注意关键句“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第(4)问要从改革的内容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考虑。‎ 答案:(1)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意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它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历1861年)3月5‎ 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 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 951‎ ‎327 610‎ ‎1891年 ‎171 994‎ ‎992 210‎ ‎(1)概括材料一中对“解放宣言”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5分)‎ ‎(2)有人对材料一中“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媲美”的观点提出质疑。请阐述其理由。(4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有何关联?(5分)‎ 解析:第(1)问,要抓住两人看到宣言后的不同表情“喜悦”、“愤怒”进行概括;其原因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放(宣言)”、“承担两年的义务……我绝不干”进行分析。第(2)问,从农奴制改革措施的保守性方面回答。第(3)问,抓住表格中两项工业生产指标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结论;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分析得出其与材料一的关系。‎ 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原因: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态度二:愤怒(反对)。原因: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 ‎(2)理由: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奴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 ‎(3)现象:俄国工业产量不断增长(工业发展)。‎ 关联: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