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题
《陈情表》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初读文本,把握大意,整体感知,划分结构。
过程与方法
自读法、研讨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重点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部分重点字词
难点
1、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 2、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
臣以险衅(xìn) 终鲜(xiǎn)兄弟 期功强(qiǎng)近之亲 应(yìng)门 逮(dài)奉圣朝 猥(wěi)以微贱
刘病日笃(dǔ)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ǎn)
更(gēng)相为命
二、导入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三、整体感知课文
结合“表”的文体特征(陈:陈述。“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提问:
1. 是谁陈情?
学生回答后,介绍: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 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 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四、分析课文
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
臣以险衅:因为。 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不幸的事
慈父见背:代词,我。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躬亲:亲自去做。 至于:直到。 终鲜:没有
臣侍汤药:侍,侍奉,服侍;汤药,名词作动词,吃汤药。
3.古今异义词
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
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 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4.成语
孤苦伶仃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5.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6.内容分析
(1)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出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
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身世孤苦悲凉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7.指导学生朗读全段,提醒学生注意此段的感情基调―凄苦,悲凉。
8.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一段。
第二段
1.齐读第一段。
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
奔驰:奔赴上任。
臣之进退: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进,就职;退,辞职养亲。
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猥以微贱:自谦之词,犹“鄙”。
臣具以表闻:详尽。
3.特殊句式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4.内容分析
(1)思考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
晋对李
陈情
李对晋
察臣
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举臣
拜臣
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除臣
责臣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进退两难
催臣
(2)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3)指导学生朗读全段,提醒学生注意此段的感情基调――感激,恳切。
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二段。
五、布置作业
背诵一、二段。
教学
小结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