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一、导语设计 ‎(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92‎ 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 ‎(2)释义: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92‎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 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2)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2)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3)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4)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 92‎ 上的状态 ‎(5)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涛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明确: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四、研读,探究品味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合作探究:‎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1)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3)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 92‎ 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 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 ‎2.学生集体深情诵读全诗,自由续诗。‎ 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 ‎2.①时间缓慢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92‎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更能体会出祖国命运与个人命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面对凝聚着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不幸而悲伤、为祖国不幸而忧虑,同时又有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表达诗人这种理念与心声的动人乐章。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 七、布置作业 ‎《水乡》是一首好诗,请写一段文字,说说它好在哪里?可以评析全诗,也可以评一个方面;字数不少于200字。‎ 屋是小岛/浪中摇;‎ 人是小岛/河上漂。‎ 篙挨篙/桥接桥;‎ 鱼网给桥栏/穿上黑纱袍。‎ 夜半起大潮,站在门口捞一瓢;‎ 一半是星星,一半是鱼苗。‎ 八、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 人民的痛苦与希望 回溯历史贫困落后 献身祖国的热望 92‎ ‎2.《梅岭三章》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难点:‎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旌旗 悬 当纸钱 应有涯 即为家 遍种 ‎2.熟读这三首诗,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人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1.朗读这三首诗(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 ‎2.请一个学生读小序,谈谈小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小序告诉我们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写 作背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 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3.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 革命精神?试填表说明。‎ 内容概括 表现的革命精神 第一章 第二章 92‎ 第三章 ‎4.提问:第一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回首平生,豪情无限。身经百 战,部下多有牺牲。后两句生发奇特的想象,如果我今日牺牲必去阴间 召集旧部,率十万精兵新杀阎王。这里的阎罗,影射反动的首颌。一个 “斩”字,沉着痛快,笔力千钧。‎ ‎5.提问:第二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回首南国革命战争已进行了十个年头,仍未成功我死不瞑目,面对断头的今日,叮咛后死者,奋勇杀敌,频传捷报。“烽烟”是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此头须向国门悬”是汪精卫《狱中杂感》的原句。煤山云树总凄凉,荆棘铜驼几变迁。行去已无干净土,化来徒唤奈何天。瞻鸟不尽林宗很,赋鹏知伤贾傅年。”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6.提问:第三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投身革命,革命就是我的家。“血雨腥风”借喻反动当局对革命人民的屠杀和镇压。“应有涯”是作者的诅咒,也是预言。“取义成仁”是引用典故《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 ‎7.提问:这三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 ‎(1)用词准确、形象。‎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用“招”,旗帜鲜明,有声势,有感召力。用“收”,有动作无声势,比较平淡;用“率”,不包括招集过程,显得突然;用 “集”,意与招略同,但旧属厌声,不含七律格律,续作平声也不如“招”字 响亮。‎ 如:旌族十万斩阎罗。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蒿临下的气势,声调也猛烈高亢。用“杀”褒贬不分;用“伐”,用力太过;用 “打”,与诗意不合。如:捷报飞来当纸钱。用“飞”,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用“交”,破坏诗的意境。(2)借助想象和幻想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轨阎罗。借助迷信说法,抒写情怀、反映生活、表达理想,可不排斥天国地获等虚幻境地和牛鬼蛇神之类的怪异现象。下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比直接说一定要革命到底的好处在于:(一) 直观性。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具体形象,使人感到鲜明生动,印象深刻。(二)含蓄性。阎罗是人人知晓、人人憎恶的阴间暴君,拿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的首领,耐人寻味。(三)深刻性。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鞠躬尽瘁,死 92‎ 而不已--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诗意,这是直说其事和空讲道理所达不到的境界 四、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92‎ ‎3 短诗五首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第1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月夜》‎ ‎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92‎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目标导学二:《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明确: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三、板书设计 品味新诗的美《月夜》: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第2课时 《断章》《风雨吟》《统一》‎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 92‎ ‎——《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断章》‎ ‎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明确: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目标导学二:《风雨吟》‎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 92‎ 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目标导学四: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三、板书设计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雨 大地 “我”‎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可取之处 ‎  这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 92‎ 的内在主旨,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  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对比阅读,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展开细品,讲解得比较宽泛,学生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见解,收效不大。‎ ‎4.《海燕》教学设计 92‎ 教学目标:‎ ‎1、 充满激情地诵读课文,体会海燕的形象。‎ ‎2、 理解烘托等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 领会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目标1、2、3都是重点,领会文中的象征手法是难点。‎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斗争蓬勃兴起,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讴歌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感受经典,从经典中获得生活的启迪。(幻灯片展示1)(板书:《海燕》高尔基)‎ 高尔基简介:请一位同学读幻灯片。(幻灯片展示2)‎ 二、展示学习活动(幻灯片展示3)‎ ‎1、 体会形象 ‎2、 评说作用 ‎3、 探究含义 三、学习活动一:体会形象(幻灯片展示4)‎ ‎1、 这篇文章塑造了怎样的海燕形象?请给“海燕”加修饰语,并从课文中找到根据。(读:教师引导学生重读有关词语,读出海燕的精神。)‎ 教师小结:从课文对海燕的叫声和飞行姿态的描写中,我们可以说 矫健的海燕、勇敢的海燕(“黑色的闪电”、“箭一般”:比喻,表现海燕的勇敢矫健,锐不可当。) 自信的海燕、乐观的海燕(“高傲”:拟人,表现海燕的自信和自豪。‎ ‎“叫喊”“大笑”“号叫”:拟人,表现海燕的自信,豪放)‎ 无畏的海燕(“碰”、“冲”“穿过”“掠起”:动作描写,表现海燕的勇敢无畏。)‎ 智慧的海燕、有敏锐洞察力的海燕(“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了困乏”:拟人,表现海燕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2、男生齐读第1、2、3、9、10、11段,读出海燕的形象。‎ 四、学习活动二:评说作用(幻灯片展示5)‎ ‎1、 教师提出问题:课文的题目是“海燕”,课文赞美的是海燕的精神,但是文章却用大量篇幅写了海上景象和海鸥、‎ 92‎ 海鸭、企鹅的表现,这些内容是否离题了?‎ ‎2、 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第1、7-8、12-13、4-6段,(希望同学们读出情景来,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唤醒沉睡的文字,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朱熹先生说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在朗读中,走进文学作品构建的艺术王国。)‎ ‎3、 这环境有什么特点?(沉闷,压抑,险恶)‎ ‎4、 海鸥、海鸭和企鹅面对这样的环境,是怎样的心理和姿态?(胆怯,逃避)‎ ‎5、 三处景物描写和对海鸥、海鸭、企鹅的描写有何作用?‎ 教师点评总结:①三处写景,都以险恶的环境烘托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和乐观无畏的豪情。 ②海鸥、海鸭、和企鹅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对比、烘托出海燕勇敢和无畏的精神。‎ ‎6、 归纳烘托的作用:‎ 对陪衬事物的描写,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幻灯片展示6)(板书:烘托——鲜明)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花需要绿叶扶”。‎ 五、学习活动三:探究含义(幻灯片展示7)‎ ‎1、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文中的海燕、海鸥、海鸭、企鹅,仅仅是几种海鸟吗?狂风、乌云、雷电、‎ 闪电、暴风雨,仅仅是天气现象吗?解决这问题,需要弄清楚课文的写作背景。)‎ 学生齐读写作背景(幻灯片展示8)‎ ‎2、 学生默读课文,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幻灯片展示9)‎ 海燕和海鸥、海鸭、企鹅各指当时的哪两种人?‎ 狂风、乌云、雷声、闪电和大海各指当时的哪两种力量? 暴风雨又指什么?‎ ‎3、 教师讲解象征手法,学生齐读象征定义。(幻灯片展示10)‎ 我们探讨的这一问题,是散文诗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象征。‎ 什么是象征呢?(借助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包括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象征可以使作品的内涵变得深刻,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委婉表达出来。)(板书:象征 92‎ ‎→深刻)‎ ‎4、 学生齐读课文的象征义。(幻灯片展示11)‎ 海燕——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形形色色害怕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的人;‎ 狂风、乌云、雷声、闪电——象征着反革命势力;‎ 暴风雨——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大海——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 ‎5、 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和生活,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进一步理解海燕的形象。‎ 举例:(幻灯片展示12)‎ 海燕就是——鲁迅《雪》中的“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升腾地闪烁;海燕就是——鲁迅,他的一生都在和黑暗势力作斗争。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海燕就是扑火的飞蛾,海燕就是逐日的夸父;海燕就是《雷电颂》中的风、雷、电„„‎ ‎7、师生一起激情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象征义,把握海燕的形象。‎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海燕的描写中,体会到海燕的英雄形象;从对海面景象和其它海鸟的描写中,明白了烘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深化作品内涵的一个重要方法——象征。‎ 同学们,不是每只鸟儿都可以翱翔蓝天;不是每条小溪都可以流过险滩,不是每一株幼苗都可以长成大树,不是每个人的旅途都可以舒适平坦„„‎ 同学们,愿你就是人生暴风雨中勇敢的海燕!当生活中的暴风雨来临时,我们要像海燕一样大声地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下册第二单元   人物画廊 92‎ ‎5 孔乙己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的人。(穿长衫)‎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的人。(好喝懒做)‎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为傲但又______的人。(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的人。(偶有偷窃)‎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的人。(从不拖欠酒钱)‎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的人。(屡遭冷遇)‎ ‎【教学提示】‎ 92‎ 由于孔乙己的性格具有很深的矛盾性,因此,教师宜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提示性句子宜在教学课件中有所展示。‎ ‎3.根据上述已分析的孔乙己形象,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明确:(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但他“穿长衫”是因为他自视清高,自以为有地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2)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而“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染,好逸恶劳。(3)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4)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而“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5)孔乙己“从不拖欠酒钱”说明他质朴、忠厚。(6)孔乙己热心教“‘我’‘茴’字写法”表明他也有热心的一面,对于“我”的不屑又感到深深遗憾,这里既表现了他存在的某种热心、善良,又从教法上体现出了他的迂腐;而“屡遭冷遇”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教学提示】‎ 学生研讨回答,教师归纳。‎ 目标导学三:学习本文描写方法,把握人物鲜明性格 ‎1.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让人如此印象深刻,除了文章记叙事件本身具有典型性外,更得益于文章中精彩的人物描写。请你在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说说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赏析:出场时运用了肖像描写,青白脸色、乱蓬蓬的胡子,都揭露着孔乙己的生活条件相当差;穿着长衫却又脏又破,这是他自命清高的有力铺垫,又是他穷困潦倒,生活无法自理的有力表现,简单的几句描写,都已明显地暗示着他的性格。‎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赏析:这是他第二次出场的肖像描写,“黑而且瘦”,这是贫困与被打后病痛的折磨所致,而孔乙己的穿着与姿态,更是生动诠释了这个时代贫苦之人仅能做到的一点医疗保护。简短的描写中,更多的是体现了孔乙己命运的悲苦。‎ ‎【语言描写】‎ ‎(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赏析:“窃”和“偷”自然是同一个概念,说“窃书不能算偷”,是强词夺理;“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体现的是自命读书人的清高之态。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一直是孔乙己身上的显著特征,作者用一句话便将其表现出来,可见此处语言描写功力之深厚。‎ ‎(2)“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92‎ 赏析:孔乙己身上保留着封建腐儒的迂腐是作者在前文提到了的,这里同样表现着一种迂腐之气。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就只有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却愿意将它们分给孩子,而孩子们再次把“眼睛都望着碟子”,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竟也“着了慌”哼起了《论语》里的调子直哀求。这里的语言描写,使一个拥有善良与透明心性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 ‎【神态描写】‎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赏析:这是孔乙己为自己的偷窃作辩解时的神态描写。可以想象,“涨红了脸”,既是酒客的讥笑戳痛了他内心的伤疤,也是他极力为自己争辩的最好表现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他的内心中仍旧有着文人的一丝尊严,对该行为有不屑,也有羞愧。由此神态描写,我们可知此人此时的复杂心理。‎ ‎【动作描写】‎ ‎(1)便排出九文大钱。‎ 赏析:这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付钱动作,一个“排”字,表现出的是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他要向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表明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他掩饰自己虚荣的心理。‎ ‎(2)摸出四文大钱。‎ 赏析:这是孔乙己再次出场的付钱动作,一个“摸”字,表明孔乙己穷酸潦倒到了极点,从“排”到“摸”的动作变化,说明孔乙己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穷酸潦倒至极,也再无显摆之意。‎ ‎(3)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赏析:“走”本来只适用于脚,而孔乙己却用“手”来“走”,说明了孔乙己只能用手来支撑身体的全部,腿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严重,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此时的孔乙己已全无人的尊严,更突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教学提示】‎ 本文在刻画孔乙己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且用得十分准确,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合适的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刻画出孔乙己的形象气质与性格特征。上述分析只是部分示例,教师宜引导学生在文中多做分析,深入把握。‎ ‎2.请你结合上述分析,概括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读书人,追求功名,深受封建思想毒害。他穷困潦倒,又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却又要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但是他也有热心、善良的一面,非十恶不赦,却终究因身份卑贱而沦为被嘲弄的对象。‎ 目标导学四:分析社会环境,把握文本主旨 ‎1.探究:有人说,一个人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样子,孔乙己的形象让大家略觉可笑,同时又满满的都是同情,这是否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结合下列提示性问题,说说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问题提示:‎ ‎(1)阅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你能从中看出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92‎ ‎(2)孔乙己在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刻不成为他人的笑料,你如何理解众人的“笑”?‎ ‎(3)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你如何看待他的悲剧?作者仅仅在文中写了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剧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1)作者在前三段简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反映着形形色色的人,但重要的是长衫和短衣的区别,昭示着这是一个阶级分层的封建社会。而“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也凸显出这个社会的薄凉。‎ ‎(2)“笑”是贯穿文中始末的一个关键词,首先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的基调开始,孔乙己便已然注定是众人的笑料;果然,辩别盗窃,“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质疑他是读书人,“众人也都哄笑起来”;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他最后一次出现,也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然而,这个“笑”字在文中只是“轻松活泼”的假象,它是森然的,沉重的。“笑”里面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世态人情的薄凉。而也是从这“笑”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在其中的怒,对社会于苦人的薄凉的控诉。‎ ‎(3)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写得一笔好字,能知道回字的四样写法,站在今天的立场,这绝非毫无本事之人。但他确也有自己的迂腐,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死要面子,可以说,是封建文化教育造就了他的悲剧。但是他在文中,并不是唯一的悲剧,不难想象,在这个阶级分层的社会,每个笑别人的人都会成为被笑者,薄凉是社会的本色。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冷酷无情,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孔乙己只是这悲剧中的典型。‎ ‎2.请你根据上述分析,简要说说本文主旨。‎ 明确: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目标导学五:把握文本写作技法 这篇文章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事,说说以该角度叙事的好处。‎ 明确: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我”实际上又是以一位对社会人生有着丰富体验和深刻认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口吻,回忆着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一幕幕景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当年的小伙计早已人到中年,并远离了鲁镇和咸亨酒店,却仍然对穷困潦倒中的孔乙己及自己在当时对待孔乙己的态度念念不忘,其中复杂的内心隐曲是可想而知的,但作者又刻意隐藏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只是以一种含蓄平淡的口吻徐徐道来,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教学时从小说文本文体特征入手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并对小说发展及高潮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初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此外,本文的人物刻画十分具有个性特征,‎ 92‎ 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十分巧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描写方法的分析,从而把握人物形象。本文的主旨理解起来较难,但是通过系列探究性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对文章理解亦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不足之处 ‎  本文知识点众多,有许多知识点尚有缺漏,宜视情况作相应补充。此外,由于学生难以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教学过程中还宜添加部分时代背景的解说,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92‎ ‎6 变色龙 ‎1.学习概括情节,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该形象把握“变色龙”的含义,感受其社会意义。‎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对比、夸张手法,体会文本运用此类手法达到的讽刺效果。‎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变色龙是什么吗?(展示变色龙图片)‎ 变色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爬行动物,样子十分奇特,它最大的特征是能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不过,今天我们的任务可不是认识这种动物,而是认识一种像变色龙一样的人。大家也许会问,难道人也会变色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的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作品背景:《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在这个时代,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目标导学二: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故事围绕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探究狗的主人是谁展开的。‎ ‎2.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左右摇摆,请你结合课文思考探究第一题,梳理本文故事情节。‎ 不知是谁家的狗——错在狗——弄死狗,惩罚主人 将军家的狗——错在人 不是将军家的狗——错在狗——教训狗及其主人 也许是将军家的狗——错在人 不是将军的狗——错在狗——弄死狗 是将军哥哥的狗——错在人——恐吓赫留金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从上述情节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从上述情节中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势利警官形象。‎ 92‎ ‎【教学提示】‎ 辨析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2.文中为了刻画奥楚蔑洛夫的趋炎附势及其势利形象,运用了大量人物描写方法,请你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1)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明确:运用外貌描写,句中“军大衣”是沙皇警官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2)“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明确:运用语言描写,强调狗是自己找到的,这是邀功的小人的谄媚姿态,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当面说谎的特点。‎ ‎(3)“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明确:运用语言、神态描写,句中“洋溢”是充分流露的意思,形象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 ‎(4)“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明确: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又不无难堪的感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沙皇走狗夹着尾巴狼狈而逃的形象。‎ ‎【教学提示】‎ 文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地方很多,这里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教师宜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多角度把握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四:把握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也是本文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脱穿大衣的细节描写,想想这些细节表现了什么。‎ 明确:(1)当人群里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警官奥楚蔑洛夫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个脱大衣的动作,一句“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掩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 ‎(2)当人群里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警官又吃了一惊,赶紧叫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窘态的动作……‎ ‎(3)文末写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恐吓了赫留金,裹紧大衣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大衣,与开头相呼应。文章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也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 ‎2.文章几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想想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1)赫留金“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血淋淋的手指头”表明赫留金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身份。把“手指头”比作“一面胜利的旗帜”,因为赫留金把它作为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要求赔偿的证据。(2)奥楚蔑洛夫听人群里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就对赫留金的手指头做了新的结论。“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想得到一笔“赔 92‎ 偿费”,这判断使赫留金由受害人转眼成了敲诈者。(3)在人群里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时,奥楚蔑洛夫训斥赫留金“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蠢”“不好”的冒犯名种狗的罪证。(4)奥楚蔑洛夫当着普洛诃尔的面赞美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活该被咬的对象,由于将军的权势,不但狗成了可爱的,连咬人都成了美德。‎ 小结:总之,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它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目标导学五:分析讽刺艺术,把握文章主旨 ‎1.作为一篇讽刺小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讽刺艺术?‎ 明确: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2.自然界中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确: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在众人面前拿腔作调、作威作福。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的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透过这条变色龙,我们看到了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 ‎3.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从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示例:甲生: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乙生: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丙生: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 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92‎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和愚昧。‎ 三、板书设计 变 色 龙细节描写脱穿大衣 赫留金的 手指头 讽刺艺术夸张 对比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 附势、媚上欺下 沙皇俄国:社会黑暗,‎ 沙皇走狗灵魂丑恶 小市民麻木、庸俗、愚昧 可取之处 ‎  本文是一篇极富讽刺意味的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和夸张、对比突显人物性格,刻画了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我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通过人物前后的态度变化来探究人物形象,进而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总结出这篇小说的主题。环节设置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中揭示主题。‎ 不足之处 ‎  在设计教案及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在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思想,其实在本课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却因为时间有限没有给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以后在这方面需要改进。‎ 92‎ ‎7. 溜 索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概括人物形象 ‎1.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马帮的首领、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明确:马帮的首领。‎ ‎2.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1)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明确:“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2)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明确: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3)(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92‎ 明确: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 ‎(4)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明确:首领打着尖细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行为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总结: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目标导学三:跳读课文,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明确: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明确: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3.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明确: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里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非同寻常的险恶。‎ 总结: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沉着稳重。‎ 三、板书设计 92‎ 溜索环境:险恶 牛:哀叫、恐惧 首领、汉子们:沉着、果断对比 烘托 可取之处 ‎  将小说的三要素分为三个目标一一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足之处 ‎  本文意蕴深刻,如鹰、马、牛三种动物形象的隐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没有展开深入研究,还有作者的情感取向: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等都没有探讨分析。‎ 92‎ ‎8.蒲柳人家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 92‎ 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 投影:擀(gǎn)    剜(wān)   腌赞(ā zā)   到气(dáo)  ‎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坠地   ‎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 如坐针毡(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 ‎ ‎(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 ‎(1)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 92‎ ‎ (2)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 ‎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 ‎ ‎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 ‎ 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 ‎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 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句中“官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精彩的语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 ‎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 教师提示: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联系熟悉的占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92‎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六、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板书设计】  蒲柳人家   刘绍棠 ‎ ‎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民族作风 ‎ ‎“何大学问”:民族气派 侠肝义胆 仗义轻松 慷慨豁达 爱打抱不平 ‎ ‎【教后反思】 ‎ 下册第三单元   家国之思 92‎ ‎9 鱼我所欲也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92‎ ‎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本文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四: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 92‎ 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三、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 论证 方法正面: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 受万钟对比 论证 可取之处 ‎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反复的诵读训练中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同时,注重文本对比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的分析,强化学生对古文议论文的认知。而对文章内容的解读,更加让学生们懂得了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不足之处 ‎  本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点深奥,教学时容易让学生陷入枯燥乏味的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课堂容易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另外,文章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没有趣味性衔接,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宜在其中引入趣味话题,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92‎ ‎10.《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例 ‎ 教学目标: 1、借助文言语气词有个性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性格。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畅谈感受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影片,请看! 思考: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观看影片,然后谈自己的看法,老师相机点拨。 二、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过渡:说话是一门艺术,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跟随唐雎的脚步,再次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思考:文中秦王(或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证据。 提示:采取圈点勾画与批准的学习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相机点拨。(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修辞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朗读技巧等。) 师出示例句分析: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从“秦王”“寡人”这两个称呼可以看出秦王是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人,因为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就自诩为王。又如其许一词,让人毋庸置疑,就是一定要答应的意思,可以看出秦王是个蛮横无理的人。 学生试读,如果理想,可由他生评价,自己再来陈述朗读理由,并领读;如果不理想,则由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首先要结合注释了解秦王乃是秦始皇,是历代帝王中的虎狼之君,是强秦之王,其威严倨傲可以想象,所以要读得声音响亮、慢条斯理,读出“帝王范儿”;其次要关注语气词“其”的作用,用“其许”,秦王的言外之意就是要让安陵君乖乖送上,所以要读出轻视、命令、咄咄逼人的语气,读出势在必得的骄横。 ‎ 92‎ 如秦王的解读:有的抓住标点解析,如“!”可见秦王语气强硬、态度坚定,不容争辩,把秦王的霸气表现无遗;有的抓住字解析,如“谢”,堂堂一个国王最后道歉,可见他是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人;有的抓住词解析,如“色挠”可见秦王欺弱怕强,关键时刻丑态百出;有的抓住句子解析,如“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这句话绵里藏针,实质是傲慢的威胁…… 朗读指导预设: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秦王施以诱饵,巧取不成,问“何也”,并非询问原因,而是问罪,可见其倨傲狂妄。说安陵之所以能够存留,是因为“故不错意也”,将自己粉饰为仁义之君,由此可见其虚伪狡诈。比较两个“也”,读出抑扬不同的语调。“与”是疑问语气助词,秦王并非问,实际是在指责威胁——安陵君胆敢违背、轻视我。)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首先,唐雎果断地予以否定,要读得坚定干脆;然后,以情理表达维护国土尊严的严正立场,用强硬的语气予以反驳,这是他有胆有识的表现。体会“哉”与“岂”同用增强语气的作用,删掉朗读,比较表达效果。)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对照注释理解“怫然”,揣摩秦王的心理变化。“乎”可重读略带颤音,声音高且大,读出威胁之意。可加入动作,如先拍案再伸手点指。)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对照秦王的盛怒,应读出唐雎的不以为然与沉着镇定。)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天子”“百万”“千里”可重音重读。)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乎”对应前一个,可读得轻且略长。)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耳”相当于“而已”,可先添加一声冷笑再读。体会秦王的轻蔑。)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今日是也。” (排比句要读出气势,越读越快,越读越重。“挺剑而起” 这一动作,是使整个对话情节发生转变的关键所在,充分表现其决绝果断、视死如归的胆量。最后可辅以挺剑的动作。 ‎ 92‎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指导用颤音和谦卑的语气,可用反复的方式及加入双手的动作,读出秦王的情态。) 三、大胆质疑,激发思维 过渡:我们在对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赞叹的同时,你是否发现本文也有与历史真实情况不相符的地方?  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你认为哪些情节不合情理呢? 合作学习,自由汇报。 1、唐雎为什么能佩带宝剑进殿? 2、唐雎行刺秦王时,秦王身边难道没有侍卫吗? 3、唐雎真的能保住他的国家?安陵国被灭亡的历史真的可以改变吗?等等 四、归纳方法,写作演练 过渡:是的,文章内容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但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礼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如果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进行改写,你会怎样来写呢? 1、学生自由述说,老师适当点拨。 如:可以依据以上情节,通过悬念、对话展开情节,将文章改写为四回目的章回体小说,可以通过添加舞台提示、人物台词将文章改写为剧本,可以以随行史官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唐雎使秦的经过,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针锋相对——我与秦王战斗的日子》,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唐雎向安陵君汇报与秦王交锋的情况,抒写为国捐躯的赤诚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2.学生改写课文。 3.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简评。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对比唐雎 骄横狂暴对话不畏强暴 阴险狡诈有胆有识 外强中干凛然正气 前倨后恭不卑不亢 92‎ ‎11 送东阳马生序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 ‎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作品资料: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3.小组内同学合作,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92‎ ‎1.宋濂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明确:(1)家贫,少年得书之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年从师叩问的艰难:趋百里外,从师叩问。(3)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2.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已经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所以并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3.“今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儿时求学有何不同?作者写“今诸生学于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诸生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不必手录书籍,这都是与作者儿时读书所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劝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好好珍惜,用心学问,不可荒怠岁月。‎ ‎4.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送东阳马生序》,然而文章一开篇就大肆叙说作者自己的求学之苦,有人说作者写作该赠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夸耀自己,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明确:作者在开篇便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切入,又兼及有关对比,用种种具体实在的事实说话,深寓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告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年轻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自然不是对自己的夸耀,正如文中结尾所说:“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写作特征 ‎1.阅读第二段,说说哪些语句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作用:写天气寒冷侧面烘托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勤奋,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任举一例赏析其作用。‎ 示例:“同舍生皆被绮绣……缊袍敝衣处其间”,将自己的求学生活条件与同舍生进行对比,用同舍生的华丽富有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目标导学五:发表观点,个性表达 ‎1.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示例:(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示例: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有了主观的勤奋,持之以恒,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勤奋求学,这样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三、板书设计 得书之难——借书抄书、录毕送之 从师之难——立侍左右、俯身倾耳 求学之苦——负箧曳屣、四支僵劲 92‎ 生活之艰——食无滋味、缊袍敝衣勤且艰 可取之处 ‎  本文感情深切,适宜朗读,本文教学也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本文的教育意义十分明显,因此,并未详细解读,只是稍做提示,便能引导学生感悟宋濂的学习条件和勤奋求学的精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最后表达的观点,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其好好学习的热情,达到本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不足之处 ‎  本文生僻字词并不少,但是由于感情极深,因此,究竟是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知会文意,还是在解读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知会文意,需视情况做出选择。‎ 92‎ 江城子密州出猎 ‎1.集体背诵。‎ ‎2.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 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 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 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1) 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2)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 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 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4) 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4.内容与形象分析。(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 形象?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 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 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92‎ ‎ 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 “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 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5.以本词为例,概括豪放词风格。‎ 课后记:学习这首词,不能撇开词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点,而要紧紧围绕词,让学生从词出发,去体会,去感悟。‎ ‎6.联系学习《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四、课堂训练 ‎1.熟背二词。(让学生再体会、感悟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词风。)‎ ‎2.根据《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数、字数、调数,任选其中一个词牌试着填词一首。‎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初步接触风格迥异的宋词两大流派,对诗词的意境、形象、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六、布置作业 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思想、风格自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后记:训练1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做到;训练2只要求有能力有兴趣者完成即可。‎ 92‎ ‎《满江红秋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  1、导入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 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92‎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12.难点:2 三、教学步骤:‎ ‎1.导入:同学们,大家每天拿着语文书,你可曾注意到封面上的那幅画?如果觉得画太小看不清楚的,可以把书翻到×××页。那画中人是谁?他在干什么?他又在想什么?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解开这个疑问,大家把书翻到×××页。‎ ‎2.词的常识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Q: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Q: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Q: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92‎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3.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4.(2~3位学生朗读)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再看书,我请同学逐词逐句地讲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大家能说出来吗?“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92‎ 根据大家总结的,我们可以归纳出词眼“壮”是雄壮的意思。到底是不是呢?我想我们与另一位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对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录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态来表现自己年老体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首诗。‎ 我年老体衰却不感到悲哀,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 ‎6.这是陆游在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他在年老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希望为国出力,甚至在梦里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对照这首诗,我们来看《破阵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义。‎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他还要上战场;那么,当辛弃疾说“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吗?‎ 不能!‎ 那么他可惜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可惜自己不能为国尽力;也可惜因为不能指挥战斗统一国家,从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么,再回到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7.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我请大家带感情地朗诵作为本课的结尾。‎ ‎8作业: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 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左右的短文。‎ 92‎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越多越好]‎ 一、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学习《渔家傲》:‎ 92‎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视觉上悲凉]‎ ‎“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92‎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 ‎“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 9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92‎ 下册第四单元   读书鉴赏 ‎13 短文两篇 ‎1.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理解文章的思路。‎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导入新课 读书有径。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两篇》,看看培根和马南邨又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思路,把握观点 ‎1.《谈读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明确: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的。‎ 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谈读书》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表达了什么?‎ 明确:主要介绍了三种具体的读书方法,即浏览、精读和摘要。“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运用了比喻论证。极为生动地说明书经提炼后就容易丧失掉大量的精华,读者能获取的知识、信息、价值就会减少、降低。‎ ‎3.《不求甚解》一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批驳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4.《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5.《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92‎ 明确:驳论文。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目标导学二:分析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两篇文章各自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谈读书》:(1)运用比喻论证。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运用对比论证。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不求甚解》:(1)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2)运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3)运用对比论证。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 目标导学三:对比阅读,品味探究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 目标导学四:畅所欲言,抒发感悟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示例: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三、板书设计 谈读书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 ‎ 正确目的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 ‎ 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 ‎ 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可取之处 ‎1.‎ 92‎ 从读书方法导入文本,起到了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2.比较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避免了先入为主的议论文知识的机械传递,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培养议论文论证能力。‎ ‎3.巧设问题,激发对话。巧妙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好地在对话中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以及对正确的读书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不足之处 ‎  对课文中关于读书的名言,未能做详细分析。教学过程中也缺少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语言的品析。‎ 92‎ ‎14 山水画的意境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92‎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92‎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可取之处 ‎  本文教学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学过程中所设置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 ‎  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学生来说,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现,亦是本教案需要改进之处。‎ 92‎ ‎15.《无言之美》教案 ‎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 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 比较 A 与 B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 句,虽然 B 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 A 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 法像 A 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 教师再问:明明 B 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 A 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 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 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 二、教学新课 ‎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 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他以自己深 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 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 沟 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 沟通中外的 “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 手研究? ‎ 明确: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 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 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 92‎ 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 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 ‎4.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 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 能否满足这个条件? 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 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 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 ‎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 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 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 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 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 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 明确: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 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 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 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间断的几句话,但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绘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 92‎ 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的无言之美。‎ 1. 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的“五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体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鸭子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需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我们在脑海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篇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复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92‎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 92‎ 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明确: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 92‎ 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教学提示】‎ 教师可在诗歌、散文、小说中多取几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想象力在文艺鉴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板书设计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易于把握,可作为一般议论文进行教学;此外,对于学生赏析阅读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分别设了赏析内蕴深刻的语句及按文章思路进行延伸赏析两个栏目,有助于培养学生赏析文艺作品的能力。‎ 不足之处 ‎  如何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来鉴赏文艺作品,于理论比较好呈现,于实践较难,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延伸设计难度过大。‎ 92‎ ‎17.《屈原》教案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 一 ) 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 ‎( 二 ) 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 ‎( 三 )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 四 ) 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 五 ) 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 ‎( 六 ) 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 七 ) 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 ‎【指点迷津】‎ ‎( 一 ) 必知点:‎ ‎1 .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 ( 1892—1978 ) ,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 . 屈原简介:‎ 屈原 ( 约前340—约前278 )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92‎ ‎3 . 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 背景见预习提示。‎ 写作意图: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作者“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 ‎( 二 ) 重点:‎ ‎4 . 作者笔下的屈原形象及其它人物形象 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5 . 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 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6 . 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 ( 《雷电颂》 )‎ ‎( 1 ) 结构层次 ‎《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风 ! 你咆哮吧 ! ”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 ”‎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 ! ”到篇末。‎ 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 2 ) 艺术特色 ‎①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它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 92‎ 暗。这样,就使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耀夺目。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 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7 . 一些物象的象征义及蕴含义 ‎( 1 )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 2 )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 3 )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 4 )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 5 ) 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 三 ) 运用点:‎ ‎8 .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 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 . 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释义 提示:诡谪 咆哮 潸然 痉摩 稽首 踉跄 睥睨。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尚飨 ( 注音、释义自己动手查工具书 )‎ ‎2 .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3 . 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 92‎ 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 . 郑袖、勒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 ”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 提示: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 .学本文,要有感情地准确朗读《雷电颂》部分,准确地体会屈原的情感。所以,首先要注意朗读中的节拍停顿。下面两段对白,节拍停顿正确的项是:‎ ‎( 1 ) A .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B .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C .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D . 啊,我/思念那/洞庭胡,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提示:D 92‎ ‎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 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92‎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提示】‎ 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 92‎ 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目标导学四: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 分析: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 92‎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2.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三、板书设计 ‎“福聚德”的衰落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可取之处 ‎  从梳理情节入手进行把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本文内容背后所揭示的社会主体,从而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与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话剧的重要特征,如从体会“京味”语言把握话剧语言的真实性特征,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话剧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特征。教学过程符合话剧教学。‎ 不足之处 ‎  本文人物众多,学生很容易弄糊涂,此方面的引导梳理明显不足。此外,本文为节选话剧,人物形象虽能从本文中见出,但未必见得深刻,这都需要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补充与阅读工作。‎ 92‎ ‎19.《枣儿》教案 教学依据 戏剧是一种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剧本欣赏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剧本丰富的想像。‎ ‎《枣儿》是一篇呼唤亲情、渴望温馨的作品,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作为剧本,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渴望与企盼的矛盾上,虽然不激烈,但也可凸现剧本的社会意义与主旨。人物对话平实、简洁,而且极富表现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孩子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该剧本能让学生体会剧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与能力:a.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b.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a.引导学生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b.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像在剧本欣赏中的作用。c.指导学生从对话中品析人物形象。d.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b.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c.在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教学方式 ‎1.剧本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对话的品析及剧本冲突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得当。‎ ‎2.剧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从主题理解、人物对白、矛盾冲突、舞台揭示等角度入手,鼓励学生参与,并充分发挥其想像力。‎ ‎3.剧本教学中,老师也要善于创设情境,巧搭“舞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体验戏剧的艺术魅力,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 ‎4.根据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安排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表演、理解。‎ 教学构思 ‎1.学生准备,老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整理与剧本有关的常识资料,做好学习准备。‎ 92‎ ‎2.学生初读,老师指导。通读全文,注意概括剧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特点、基本情节。‎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组织。在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学生边读边悟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 ‎4.学生品味,老师点拨。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之上,通过人物对话、舞台提示,欣赏人物的特点及其蕴藏的社会意义。‎ ‎5.学生表演,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领会人物形象特点。‎ ‎6.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剧本的主要戏剧冲突是什么,(即“为什么?”)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指引学生掌握戏剧冲突在戏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7.学生反思,教师归纳。通过本剧本及前面几课的学习,你认为欣赏剧本是在欣赏哪些内容?如何欣赏?教师组织同学围绕问题展开辨析与反思,归纳出剧本欣赏的重点与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基本方法。‎ 课堂实录 师:大家好。说到儿歌,我们都会充满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下面请大家唱几句儿歌,让我们共同回忆美好的童年。‎ 生1:我唱的是《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通过儿歌导入,既与剧本内容接近,又与学生实际相通,此谓一举两得。 □专家点评 生2:还有《丢手绢》:“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生3:还有《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生4:还有《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 ‎……‎ 师:看来大家会唱的关于童年的歌还真不少呀。不过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与大家有不一样童年的小朋友和一位有着不一样经历的老爷爷。请大家翻开第十五课《枣儿》。初读一遍,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初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及人物。□专家点评 生5:主要讲了一位老爷爷、一位男孩与枣儿间发生的事儿。‎ 师:能否说说是什么事吗?‎ 生6:是两个人都通过吃枣、说枣来企盼自己的亲人归来。‎ 师:说得很对,能再说说老人与男孩分别有什么企盼吗?‎ 92‎ 生7:老人盼望自己的名叫枣儿的孩子回来,而男孩则希望自己在城里的父亲回来。‎ 师:说得不错,那老人与男孩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8:孤独 ‎ 再分角色读剧本,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专家点评 全面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生9:寂寞。‎ 生10:对亲情的渴望。‎ 生1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看来,大家读得都很仔细,也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全文,请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语气。‎ ‎(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2读老人,生13读男孩,生14读舞台提示 )‎ 师:大家说说三人读得怎么样?‎ 生15:不错,有一点电影对白的味道。‎ 生16:读男孩台词的同学读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种天真但又无奈的心情读出来了。‎ 生17:读舞台提示的同学读得也不错,将人物动作、神态都读出来了。‎ 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 生15:有,我觉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 ‎(众生大笑)‎ 生16:读男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师:对,从两位同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与舞台提示,仔细分析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生18: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如剧中他讲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的。‎ 生19: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如剧中老人见男孩想吃枣儿,就把自己的枣儿拿出来给男孩子吃。‎ 师:那男孩有什么特点呢?‎ 生20:他很天真、可爱。特别是开始捡枣儿吃的那一段。‎ 生21:他也很孤独,因为缺少父亲的爱。‎ 从剧本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师:对,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主要是从哪些地方来分析的? □专家点评 ‎ 生22:从人物的对话。‎ 92‎ 师:除这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人物形象特点? ‎ 生23:可以从舞台提示中看出来。比如写老人神态,剧本先写“威严”“自豪”再写“大笑”“心事重重”“激动不已”,将老人孤单无助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生24:写男孩也有许多舞台提示:吃枣的时候“喜出望外”“津津有味”,想念父亲时“垂头丧气”。这些都可以看出男孩天真可爱又可怜的形象特点来。‎ 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之上理解社会意义。 □专家点评 ‎ 师:分析得好。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我们在认识人物的基础上想想,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生25:现代社会中老人与孩子更需要关爱。‎ 生26:现实生活中老人与孩子常缺少亲人的关心,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 生27:这部作品实际上在呼吁我们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希望与温馨,不再孤独与寂寞。‎ 师: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生28:有利于剧本情节的发展。‎ 生29: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 生30: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师:嗯,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从表演的角度去读剧本,可以将剧本中许多对白及提示形象化、直观化。‎ 生31: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31: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生32:我认为是最后结尾部分,因为在这个地方老人与男孩的共同期望表现得最为明显。‎ 师:好,分析得不错。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众生举手跃跃欲试)‎ 92‎ 表演剧本部分内容,这是学生剧本学习最有特色的地方,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剧本学习就应该体现这种特色,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剧本人物形象、情节与主题。‎ 师:在表演之前,我有个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 师: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大胆表演,我想正是你们的真诚与勇敢给了我们亲身感受的机会。下面我们就请我们的观众同学来谈感受。‎ 生33:表演很自然,动作也不错。‎ 生34:演得很投入,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生35:“男孩”演得比“老人”要好些。可能是“男孩”与我们差不多吧。‎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剧本的理解,这种形式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剧本。‎ 生36:如果有背景就更好了。这样表演起来就更能身临其境。‎ 生37:老人的语气太快了,不能把他的沧桑感表现出来。‎ 生38:老人的动作也不要太拘束,应该夸张一些。‎ 引入剧本冲突的理解,这样便于学生从宏观戏剧的角度去理解本剧本的特色,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及作用。‎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好,我想我有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人们都说矛盾冲突是剧本的核心,你们发现本剧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生39:应该是老人与男孩吧,因为男孩想偷枣儿,老人是看枣儿的,他们间的矛盾是剧本的矛盾。‎ 生40: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老人与男孩的矛盾并不在剧本中占主要地位,而且最后老人与男孩相处得非常好呀。‎ 生41:对,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剧本的冲突是不是应该理解为老人与男孩在现实中的状况与他们所期盼的情形之间的矛盾?‎ 师:很好,同学都很善于从剧本实际出发来分析剧本的矛盾,而说得很有道理。我很同意现实与期望间的矛盾是剧本的主要矛盾的说法,因为无论是剧本主要故事情节还是剧本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来看,都是围绕这种矛盾展开的。‎ 师:分析完剧本的矛盾冲突后,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剧本学习,可以让学生直接质疑,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生42:剧本从头至尾都有儿歌,这有什么作用吗?‎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大家帮他想想,儿歌有什么作用?‎ 92‎ 生43: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 生44: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生45:用唱歌的形式更能表现人物的期盼与希望的心情。‎ ‎……‎ 师:回答得很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剧本到生活,建立生活的哲学观。 □专家点评 生46: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 生47: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 生48: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老人与孩子。‎ 生49:我们也可以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 师:我很高兴我们班有如此多善良、有爱心的同学,我也深信剧本所希望所呼吁的温馨世界一定会实现的。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 ‎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3.从戏剧的角度读剧本。剧本是文学的,也是戏剧的。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学习剧本时,一定让学生在欣赏剧本中理解冲突的作用及意义,这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戏剧基本的欣赏方法与主要欣赏内容。‎ 总之,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下册第六单元   浩然正气 92‎ ‎20 曹刿论战 ‎1.了解作者和《左传》。‎ ‎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疏通文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仁人之心。‎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作品简介:《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本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中常见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一词多义】‎ ‎①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②以:何以战(凭、靠)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③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古今异义】‎ ‎①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②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③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92‎ 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④必以情(古义:诚心;今义:感情)‎ ‎⑤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又一次)‎ 目标导学三: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1.本文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条。(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哪些事,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先讨论了“何以战”,再记叙了胜战过程,最后评战。‎ 目标导学四:详细解读,体会“论战”智慧 ‎1.阅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要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但他“位卑未敢忘国忧”。一句“肉食者鄙”,表明他已经观察到了君主身边未有长策的弊端;而“未能远谋”不仅是对自己深谋远虑的充分肯定,而“远谋”二字,也正是整个论战的核心。‎ ‎3.“何以战”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这句话引出了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鲁庄公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6.阅读第二段,说说在进行具体的反攻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做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反攻,但是被曹刿阻止,等待齐人三鼓之后才肯发起反攻战;而在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作了充分的判断后才发起追击战。‎ ‎7.鲁国战胜齐国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了自己决策的原因。请你阅读第三段,结合曹刿的解释,谈谈你对他战略决策的领悟。‎ 明确:按照曹刿的说法,这次战役是把准了两个时机,一是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 92‎ 终于化劣势为优势。二是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正所谓兵不厌诈,这是不可不提高警惕的。直到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目标导学五:把握人物形象 请你结合上述分析,说说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 曹刿形象: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形象: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这是他政治思想上的缺陷;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没有很好的军事指挥能力。但他又并非昏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顾及学生在译读先秦史料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于是首先注重文言现象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尤其注意理解词语古今义的差别。此外,在具体感知内容的过程中,以提问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关注曹刿在整个论战过程中的智慧表现,感受先民寓于战争中的智慧。‎ 不足之处 ‎  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知识点未能提及,如赏析本文的语言精练特征,探究本文为“论”战为何表现为记叙文记事。诸此知识点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宜被提及。‎ 92‎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 ‎3.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劝谏技巧。‎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作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目标导学二: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④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特殊句式】‎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②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⑥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目标导学三: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 ‎1.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92‎ 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骗的?‎ 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劝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目标导学四:把握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 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目标导学五:赏析文章讽谏艺术,把握文章写作特点 ‎1.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 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 ‎2.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本文在教学时首先侧重于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字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92‎ 此外,本文在内容上并未过多纠缠,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形象感知与讽谏艺术手法上,有力地剖析了文章的艺术核心,学生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足之处 ‎  本文缺少对朗读环节的强调,而朗读对培养文言语感几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本文教学的失误。‎ 92‎ ‎22 出师表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简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2.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3.教师点拨特殊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②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感到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④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一词多义】‎ ‎①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②效:恐托付不效(奏效,成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③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92‎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④以: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以光先帝遗德(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目标导学三:把握重点,理清脉络 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明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是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意见,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信之”,结尾更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 目标导学四: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章主要向后主进谏,开篇为什么从蜀国形势谈起?既然“益州疲弊”,又为何要出师伐魏?‎ 明确:文章开篇以蜀国形势谈起,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在这种情况下,“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他们不忘先帝遗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是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项治国主张。‎ ‎“益州疲弊”是指蜀国在“三分”中处于不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做准备,主要措施有:①跟吴国通好;②加强内政建设;③平定南方的叛乱。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 ‎2.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二十一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合情合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3.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希望能勉励后主。‎ 92‎ 目标导学五:赏析表文,学习写法 本文是如何把议论、抒情和叙事融为一体的?‎ 明确: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目标导学六:拓展延伸,展示个性 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 明确: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他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代胸有抱负、腹有诗书,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武侯祠前的杜甫、61岁的陆游不就是例子吗?当我们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时,不也深深地体味出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吗?当我们解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句诗时,不也深深地被陆游满腔豪情所感染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报知遇之恩。他只忠于刘备,忠于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行为。如果他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聩无能吗?‎ 小结:《出师表》以“形势”使对方震动,以“情感”使对方感动,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肝胆相照,情深意厚,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封建统治者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之恩,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们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意。作为新世纪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做时代的骄子,做人民的公仆。‎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文言文的教学是以文言字词积累为主还是以理解内容为主。我认为,这并不是矛盾的问题。从学生的长远学习来看,字词的掌握和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融合在一起的。因而,我在讲述本文时,首先重在讲解文言字词,然后再分析本文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文言字词,也能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旨。‎ 不足之处 ‎  这堂课不足的是,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以后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词,又能让学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92‎ ‎23 诗词曲五首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 《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战争总是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十五从军征》,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学会珍惜和平的生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十五从军征》‎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明确: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结构,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目标导学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2.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两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明确:前面重在咏雪,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 ‎3.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的。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 92‎ 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明确: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8.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三、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总写:十五从军八十得归 远望:松柏冢累累 近看:野兔野鸡 旅谷旅葵 泪沾衣裳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咏雪——奇异瑰丽 比喻、细节描写 送别——依依离情 夸张、渲染、留白 第2课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在本册书第三单元中赏析过宋词中豪放一派辛弃疾的词风,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他的词,来看看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词到底有何相似与不同。‎ 92‎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何处望神州”的感叹?‎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到镇江去做知府时所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句是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3.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明确: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4.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明确: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5.再读全词,概括本词的主旨。‎ 明确: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目标导学二:《过零丁洋》‎ ‎1.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此诗是作者的代表作,创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节。‎ ‎2.赏析诗句,把握情感与主旨 ‎(1)诗的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2)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除了运用对偶的修辞以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零丁”‎ 92‎ 反复出现,妙在何处?‎ 明确:“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 ‎(5)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目标导学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1.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及诗歌体裁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文学家。他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散曲:到了元代,出现新兴的体裁——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2.品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说说这首小令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共写了三层。第一层:“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望西都……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抒发怀古情思。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诗人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 ‎(2)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明确:“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3)你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而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在这首小令中是曲眼,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人文关怀,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4)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明确: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2‎ 三、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上片写景:望神州、北固楼、‎ ‎ 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怀古:万兜鍪、战未休、‎ ‎ 谁敌手、孙仲谋 过零丁洋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境况危苦 抒情——舍生取义,名垂青史忧国之痛 为国捐躯 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景 山:峰峦如聚(视觉)‎ ‎ 水:波涛如怒(听觉)‎ 怀古抒情 望:西都 ‎ 意: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做了土 主旨议论 兴、亡 百姓苦 可取之处 ‎  以上五首诗词曲,都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知会文意,并进一步感受诗歌内蕴。在具体的诗歌赏析过程中,以设问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讨以把握诗歌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此外,文中所选五首诗词曲各有特点,因此具体赏析过程亦有所不同,如《十五从军行》作为叙事诗,因此需要把握诗歌的叙事结构;《过零丁洋》是抒情律诗,因此注重诗句赏析。符合诗歌文体的教学特点。‎ 不足之处 ‎  文中许多诗歌都有其特殊的写作背景,对时代背景不甚了解,也就导致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深入。同时,五首诗词曲虽有意识让学生认识诗歌的不同类型,但是由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悟比较低,因此难以把握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 9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