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 课 提 要 课 时 ‎13 猫 ‎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14 母鸡 ‎  《母鸡》一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态度转变,最后作者体会到母爱的伟大。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动物的可爱、可敬。‎ ‎2‎ ‎15 白鹅 ‎  《白鹅》一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地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2‎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2‎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学生能够感悟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识字加油站:进一步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词句段运用:能准确运用常用的词语来表达一类人;运用冒号来引起下文,具体分述写;进一步体会语气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书写提示: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日积月累:朗读、背诵唐代诗人罗隐的古诗《蜂》。‎ ‎1‎ 教法与学法 授 课 方 法 探 究 ‎13 猫 ‎  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 ‎14 母鸡 ‎  让学生通过与《猫》的对比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15 白鹅 ‎  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抓住关键词自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典案 ‎13 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贫”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尽职”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1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贫”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尽职”等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着老舍先生家的猫是怎样的吧。‎ ‎3.老舍简介。‎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圈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讲解多音字:‎ 屏 bǐnɡ pínɡ 折 zhē zhé shé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猫讲了哪几层意思,在课文中画出关键句。‎ ‎4.课件出示:(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这两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第一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总起句,第二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小结:作者围绕猫讲了两层意思:1.猫的性格古怪;2.满月的小猫们的可爱。‎ 设计意图:‎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体会猫的性格古怪。‎ ‎1.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围绕猫的古怪讲了哪几层意思?‎ 它老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贪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尽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课文在描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接起来的?‎ ‎(用“可是”来连接,意思上起转折作用,语句上起连贯作用。)‎ ‎2.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和它一样?‎ ‎3.总结: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大又胆小,它的性格这么矛盾,只能称它(师生齐说)古怪了。‎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总结。‎ 这样性格古怪的猫,作者对它怀有什么感情?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3 猫 ‎1.猫的性格古怪。‎ ‎2.满月的小猫们的可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继续体会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只性格古怪的猫,那么谁能概括一下猫的性格特点?这样性格古怪的猫,作者对它怀有什么感情?‎ 填空: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由复习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品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对性格古怪的猫的喜爱。‎ 小组合作学习:默读课文1—3自然段,举例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画出相关语句批注你的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汇报。(只要有道理即可)‎ ‎(1)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①学生抓关键词“乖”谈体会。‎ ‎②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③老师: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2)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①“几个钟头、非……不可、屏息凝视”可以看出猫的尽职。‎ ‎②出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屏息凝视”(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③让学生模仿猫的表情。‎ ‎④这个词写出了猫工作时的什么态度。(专心)‎ ‎⑤“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说明了猫的什么特点?(有决心和耐心)‎ 小结:猫在捉老鼠时尽职的表现:“屏息凝视”表示专心;“一连……”表示有耐心;“非……不可”表示有决心。‎ ‎⑥这么尽职的猫作者怎能不喜欢呢?让我们带着对猫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吧!(学生齐读。)‎ ‎(二)从情绪变化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交流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1.重点词:蹭、摩擦 老师: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一个“蹭”字,蹭出了猫的可爱、温柔,也蹭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比较句子:‎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脏脚印。 ‎ 你觉得哪句写得好?为什么?(第一句好,因为从“小梅花”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通过对“蹭”和“小梅花”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心有所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交流句子: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三)体会作者对满月小猫们的喜爱之情。‎ ‎1.小猫有什么特点?(淘气、可爱)这样淘气、可爱的小猫,老舍先生喜欢吗?‎ ‎2.出示句子:枝折花落,绝不舍得打它们。‎ 补充:老舍先生爱花,爱养花,小猫们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却舍不得打它们。‎ ‎3.相反,这么淘气的小猫,老舍先生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4.读了课文,你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吗?说一说。(喜欢、喜爱)‎ ‎5.一起读一读第6自然段,注意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老舍先生用词的准确性,体会作者蕴藏于文字间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体会不同作家是怎样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家同样的情感不同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课外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把观察所得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习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板书设计】‎ ‎13 猫性格古怪 老实贪玩   尽职高兴时……不高兴时……‎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4 母  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疙、瘩”等10个生字,会写“讨、厌”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讨厌、警戒、忠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情感变化。‎ ‎3.通过与《猫》的对比,体会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研读,品味重点语段,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抓住特点、具体生动地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疙、瘩”等10个生字,会写“讨、厌”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讨厌、警戒、忠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带有“鸡”字的成语吗?‎ ‎(板书:鸡)‎ 出示带鸡的成语让学生认读。‎ ‎2.自古以来,鸡就深受大多数文人墨客的喜爱,那么文学大师老舍先生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呢?‎ 设计意图:‎ 勾连旧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情感。‎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 ‎2.认真朗读课文,能够读流利、读正确。 ‎ ‎3.找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用“  ”画出来。 ‎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三、检查预习,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课文,学习课文之前,你愿意接受新词朋友的挑战吗?出示词语:讨厌 理由 心事 反抗 忠厚 毒手 成绩 警戒 预备 汤圆 ‎2.快速浏览,理清条理。‎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分别是在第几自然段写的。‎ ‎(1)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并相机板书:‎ ‎1—3自然段:一向讨厌(一直、从来都讨厌)‎ ‎4—10自然段:不敢再讨厌(对母鸡的尊敬,是感情的升华)‎ ‎(2)读这两句话,体会“一向”“不敢”,理解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3.质疑: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那就让我们去深入了解这只母鸡吧!‎ 设计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透过质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本篇文章在情 感表达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先抑后扬,这两个句子是课文板块划分的线索,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句,提纲挈领,建构出简约的教学框架。‎ 四、深入品读、感悟母爱。‎ ‎(一)默读第1—3自然段,了解“我”厌恶母鸡的原因。‎ ‎1.学习提示:默读第1—3自然段并思考:“我”为什么“一向厌恶母鸡”?画出相关语句批注体会,然后小组交流,选出代表汇报。‎ ‎2.根据汇报相机出示:‎ 出示:“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学生抓住“没完没了”“扯长了声”“如怨如诉” 谈体会。‎ 课件出示: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猫》‎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母鸡》‎ 老师:同样是写叫声,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交流:猫的叫声并不好听,可是在喜爱猫的老舍先生眼中,猫的叫声是那样丰富多腔,犹如美妙的音乐。而母鸡的叫声却让人感到讨厌。 ‎ 老师小结:是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我们听来差不多的叫声,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让我们体会到完全不同的情感。‎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出示:“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练习:讨厌——你这只    的母鸡! ‎ 你        。 ‎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凶狠)‎ 课件出示:“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1)引导学生抓住“发了狂”“吵得受不了”谈体会,感受母鸡的发狂炫耀。 (板书:发了狂)‎ ‎(2)聋子听得到声音吗?这里为什么说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老师:可见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真是让人——讨厌!‎ ‎(3)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母鸡的发狂和炫耀。‎ 设计意图:‎ 找到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明确我讨厌母鸡的原因。‎ 五、总结回顾。‎ 正是因为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所以作者说“我一向讨厌母鸡”,但是为什么后来老舍先生的态度又改变了,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14 母  鸡 ‎1—3 一向讨厌 ‎4—10 不敢再讨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及作者态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 ‎1.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的特点。‎ ‎2.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写的?(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3.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 回忆导入,使学生能很快地走入文本。‎ 一、研读“我不敢再厌恶母鸡了”。‎ ‎1.出示第9自然段,学生齐读。‎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第5—8自然段)‎ ‎3.学习提示:我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反馈出示:‎ ‎(1)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并带着理解读句子。‎ ‎②理解两个“警”: 警戒(警惕);警告(提醒)。‎ 前方山体滑坡,警察正在危险路段保持(  )。一有人靠近它,它就发出(  )。‎ ‎③教师引导:“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用词语来概括就是——挺身而出,高度警惕,目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女;“看看前,看看后”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瞻前顾后,“咕咕地”好像在警告孩子们       。 ‎ 师:它是个多么负责的母亲啊,为了保护孩子,它真勇敢!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 ‎(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①为什么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这样对比你读懂了什么?(慈爱、辛苦)‎ ‎②哪些词还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一点儿、紧叫、马上)‎ 师:多么慈爱,多么伟大的母亲啊!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①你能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勇敢)‎ ‎②可是,在它还不是鸡母亲的时候——永远不反抗公鸡。是什么力量让它变得如此勇敢呢?‎ 师:曾经欺软怕硬的母鸡,当它成了一位母亲,母爱的力量让它变得不再畏惧,‎ 难怪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①这个情景让你想到了什么?‎ ‎②抓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着”体会母鸡的辛苦。‎ 出示:据专家研究,母鸡要教会小鸡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啄”,它一天必须至少重复7次,而且至少得重复70天(7×70=490次),“啄食”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母鸡就得教490次,小鸡才能真正学会。‎ ‎③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对母鸡说些什么?‎ ‎④老师指导朗读。‎ 师:它为了儿女,任劳任怨,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辛苦)带着这种感受,学生比赛朗读。‎ ‎(5)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①“顶尖锐”“顶凄惨”中的“顶”是什么意思?(很、十分)从两个“顶”你体会到了什么?(很凄惨)为什么要叫得这么凄惨呢?‎ ‎②小结:白天照顾鸡雏,连晚上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多么辛苦啊!母鸡的这些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③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老舍先生仅仅是在写母鸡,赞美母鸡吗?(母爱)‎ ‎4.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鸡的伟大。‎ 让我们带着敬佩、崇拜的语气再次感受母鸡的伟大,男女生比赛读以上句子。‎ 设计意图:‎ 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二、布置作业。‎ ‎1.母鸡对孩子的感情让我们动容,让我们学会和这些可爱的动物和谐相处,共筑美好家园!‎ ‎2.课件出示资料袋,并布置课外阅读。 ‎ ‎《麻雀》——屠格涅夫 ‎《柱子上的母鸡》——普里什文 ‎《母鸡》——列那尔 设计意图:‎ 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的能力。‎ ‎【板书设计】‎ ‎14 母  鸡 一向讨厌:没完没了 如怨如诉 欺软怕硬 发了狂‎    ‎不敢再讨厌: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15 白  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嚣、吠”等13个生字,会写“促、颇”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高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抓住关键词语自主感悟,体会语言的趣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知鹅的高傲。‎ ‎2.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课堂导入。‎ ‎1.老师:同学们,丰子恺先生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这就是他家的鹅,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看插图,之前这个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应该是平等的,所以这个字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这样的,同学们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板书:鹅)‎ 师:丰子恺不仅把它画了下来,还专门为它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白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丰子恺简介。‎ 设计意图:‎ 抓住汉字的构字特点,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里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2.检查预习效果。‎ 出示:高傲 狂吠 一丝不苟 侍候 供养 空空如也 ‎(1)指名读(相机指导“供养”中“供”;“狂吠”中“吠”;“侍候”中“侍”的读音。)‎ ‎(2)齐读所有词语。‎ ‎(3)指名几个学生轮读课文。‎ ‎3.提问:课文里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学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引导学生理解:高傲。(板书:高傲)‎ ‎(1)让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围绕“高傲”,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第2自然段,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联系上下文,体会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学生互助解决)‎ 老师:这句话的前半句与第1自然段相关联,后半句概括了后文的内容,作者用一个“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出示:‎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过渡句。这一句统领全文,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从结构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总写后分述的形式。这样布局,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层次清晰。(板书:总—分)‎ 设计意图:‎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中白鹅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自由阅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15 白  鹅 高傲:叫声 步态 吃相 ‎ 总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语言的趣味性,了解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全文知道了白鹅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写它的高傲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品味词句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使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品词析句,具体体会白鹅的高傲。‎ 老师:文章围绕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请学生读读第3—7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的。‎ ‎(一)出示学习要求。‎ ‎1.画一画:画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句。‎ ‎2.读一读:有滋有味地读读画出的句子。 ‎ ‎3.品一品:仔细体会其中的情趣,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在感受较深的词句上做上记号或写上旁注并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小组间交流。 ‎ ‎(二)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三)汇报交流。‎ ‎1.品读“叫声”,体会鹅的高傲、尽职。 ‎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1)生:“厉声呵斥”平时都是人去呵斥别人或者小动物,可这里是白鹅呵斥“人”,正好反过来了,可见鹅是多么高傲啊!‎ 老师:你愿意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吗?指导“厉声叫嚣”怎么读?‎ ‎(2)引导学生理解“引吭大叫”, “吭”是“喉咙”的意思,也就是放开喉咙大叫。‎ ‎(3)抽学生读,相机评价。‎ ‎(4)本段除了写鹅的叫声还写到了什么动物?(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对比)‎ ‎(5)融入情景、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 ‎(6)我是“鹅语”小翻译。‎ 老师听出了白鹅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一员了,除了主人谁也不能进来。多么勇敢、尽职呀,如果鹅会说话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当陌生人进来时,鹅厉声叫嚣好像在说:“            。”‎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鹅引吭大叫好像在说:“          。”‎ ‎(7)小结:这段内容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从表面上看作者好像在批评他的鹅凶狠,实际上是赞美它的尽职、勇敢。(板书)‎ ‎(8)指导学生读出鹅的高傲、尽职以及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2.研读步态。(第4自然段)‎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引导学生抓住“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等词语感受鹅走路的“高傲”。‎ ‎(2)学生表演然后观看“净角”出场的短片,再次感受鹅走路的“高傲”。‎ ‎(3)指导学生读句子,要读出鹅走路“大模大样、从容不迫”的特点。(板书:从容 神气)‎ ‎(4)了解鸭子走路的样子,通过表演理解“局促不安”的意思。‎ ‎(5)作者除了写鹅的步态,还把它与鸭进行比较,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有些许差别,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样写准确地描写出了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说明 他平常观察得多么仔细啊!)‎ ‎(6)分角色表演鹅和鸭的步态,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 ‎(7)老师: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两个四字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的不同特点描写得这么准确、形象!‎ ‎(8)鹅的步态是如此高傲,那它站着又是什么样呢?高傲吗?(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9)小组对读。‎ ‎3.品读鹅的“吃相”,体会它的高傲、尊贵。‎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1)引导学生找出最能体现鹅吃饭特点的四字词语。(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2)理解“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3)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鹅吃法“三眼一板”的句子,进一步感受白鹅不会变通的特点。‎ 预设:‎ ‎①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 ‎②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 ‎③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④小结: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不能变,这就是“三眼一板”!‎ ‎(板书:三眼一板 从容不迫 架子十足)‎ ‎4.有感情地朗读。‎ 老师:鹅吃饭的“三眼一板”给了谁偷吃的机会? ‎ 比较句子: ‎ 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只白鹅的脾气。 ‎ 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 ‎ 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家中的地位尊贵及主人对鹅的喜爱。)(板书:喜爱)‎ 小结:作者采用反语、对比等写法让我们体会到语言的诙谐有趣。‎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句交流白鹅的特点,在交流过程中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总结写法,升华情感。‎ ‎1.看着板书,总结课文内容和写法。‎ 作者写鹅叫声凶猛、严厉,实际上是赞扬它的勇敢、尽职;作者写鹅走路大模大样,实际是想表现它的神气、有派头;作者写鹅吃饭三眼一板、架子十足,实际上是想表现鹅的尊贵。作者就是用这样的反语明贬实褒地表达了他对鹅的喜爱之情。(板书:喜爱)‎ ‎2.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来赞美一下美丽的白鹅吧。‎ 全班齐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设计意图:‎ 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反语等手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细腻地描写、风趣幽默的语言才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趣味十足的鹅老爷。同学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有没有对它说过这样的话?你也可以运用丰老先生的这种语言和写作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写出来并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15 白鹅叫声:尽职 勇敢步态:从容 神气(对比)‎吃相:三眼一板 从容不迫‎  架子十足(拟人)‎喜爱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教学目标】‎ ‎1.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写动物。‎ ‎【教学难点】‎ ‎ 把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有条理地写出来,突出小动物的显著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习作主题。‎ ‎1.老师:同学们,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邀请了许多淘气可爱的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猜猜都有哪些淘气的朋友呢?(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 ‎(1)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老鼠)‎ ‎(2)大耳朵,大嘴巴,吃起饭来吧嗒吧嗒,细尾巴,胖嘟嘟,吃罢就睡呼噜呼噜。(小猪)‎ ‎3.老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些谜语之所以这么好猜,主要是因为这些谜语抓住了小动物的什么特点?(外形、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 猜谜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自读课本,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课本59页,整体感知。‎ ‎2.交流:‎ ‎(1)习作内容:选择或自创一个情境,写写自己的动物朋友。‎ ‎(2)你认为本次习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动物呢?我们可以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也可写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可写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趣事。‎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读课本,学会筛选信息,明确习作要求。‎ 三、学写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 ‎1.三只羊图片(其中一只左眼圈是黑色的),学生指认哪只是星期天“我”丢失的羊。‎ ‎2.小结:因此,我们要想一下子找到我们想找的小动物,必须抓住它的外形特点。‎ ‎3.(1)出示范文,学生读后,汇报如何写动物的外形。‎ ‎(2)抽学生说,其余学生评价,老师相机引导学生总结:描述时要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如可按“全身—耳朵—脸—四肢—尾巴—整体印象”)介绍。‎ ‎4.交流生活习性:结合本组课文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写动物的生活习性,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1)生讨论后汇报:生活习性可以从小动物喜欢吃什么、脾气特点、生活环境、怎样嬉戏、怎样休息、怎样活动等方面来写,注意在描写时要说清楚。‎ ‎(2)引导学生介绍小狗的生活习性。‎ ‎5.同桌之间讲讲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互相评议。‎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老师点拨引导,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写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四、由点到面,实现方法迁移。‎ ‎1.在大千世界里,有成千上万种动物,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介绍不同的动物,要抓住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来看看我们班的同学们有哪些亲密的动物朋友吧!‎ ‎2.配乐欣赏本班同学和自己的动物朋友的合影。‎ ‎3.小组内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可以介绍它的外形,也可以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或相处趣事。‎ ‎4.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 在初步领悟了本次习作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及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使思维的角度适时打开,走出文本介绍生活中的多种动物,实现学法迁移。‎ ‎【板书设计】‎ 我的动物朋友 ‎1.外形:胖(瘦)、大(小)……‎ ‎2.生活习性:喜欢吃什么、脾气特点、生活环境、怎样嬉戏、怎样休息、怎样活动……‎ ‎3.相处趣事:一起玩、散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出示优秀作文。‎ ‎1.说说这次作文的习作要求。‎ ‎2.教师范读优秀作文,说说这篇作文的优点,为什么会吸引人。‎ 二、出示有问题的作文。‎ ‎1.投影出示有问题的习作,学生读后说说该如何修改。‎ ‎2.师生共同修改。‎ 三、小组修改作文。‎ 四、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设计意图:‎ 通过投影将评改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每位同学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评改活动中,同学们评价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大家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每个学生学会了评价,学会了修改,学会了反思,进而学会习作。‎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2.进一步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能准确运用常用的词语来表达一类人。‎ ‎4.会运用冒号引起下文,具体分述写。‎ ‎5.进一步感悟语气词的用法对我们习作的表达效果。‎ ‎6.欣赏书法,规范写法。‎ ‎7.积累并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教学难点】‎ 体会反语的作用,并能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写的都是动物,它们在写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交流平台。‎ ‎2.学生读交流平台,说说写法。‎ 学生汇报:表面上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3.这样的写法就是反语,现在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4.平时遇到过反语这种写法和说法吗?‎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平时见过的这种说法)‎ ‎5.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写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计意图:‎ 感悟反语的写法。并引导学生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二、识字加油站。‎ ‎1.平常我们认字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介绍自己记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 ‎2.说说下面这些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记忆的?‎ ‎3.学生通过读这些字,可以发现这些都是通过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的。‎ ‎4.你还知道哪些字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 ‎5.老师再出示其他的形近字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 由大家熟知的记字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的兴趣。‎ 三、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词语指的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1.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小组交流说说你们知道的这些词语代表哪一类人。‎ ‎2.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词语所代表的一类人。‎ ‎3.教师进一步补充点拨学生。‎ ‎(1)千里马:比喻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胸怀,能成大事者,可以是得到重用的。‎ ‎(2)老黄牛: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3)百灵鸟:声音动听,人缘好的人。‎ ‎(4)领头羊: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5)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6)旱鸭子:指在陆地上饲养的鸭子统称为旱鸭子。旱鸭子最早的喻义不是指下了水却不会游泳的人,而是指从来没下过水的人。现在,人们把寓意引申了,用来泛指不会游泳的人。‎ ‎(7)变色龙: 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8)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小气的人。‎ ‎(9)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10)哈巴狗:通常是比喻甘心当奴才的人,比如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仗势欺人、欺软怕硬、摇尾乞怜、小人得志等等。‎ ‎4.教师再引导说说其他的词语指的是哪一类人。‎ 如:小蜜蜂、替罪羊、机灵猴。‎ ‎5.学生再读记,试着背下来。‎ 设计意图:‎ 感悟汉语的奇妙,并能学以致用。‎ ‎(二)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1.学生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冒号的用法。‎ ‎2.教师点拨:(冒号用于总结性的话语之后,引起下文。)‎ ‎3.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运用冒号写一段话并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例:粗心的小亮 小亮总是很粗心:在做作业时,他不是多写一笔,就是少写一笔;去上学时他有时会忘了戴红领巾,忘了带作业本,甚至忘了带书本;轮到他值日时,有时忘了该自己值日了;考试时,他有时会看错题……这些事情经常让他哭笑不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冒号的用法,把这种用法巧妙地应用于习作中。‎ ‎(三)如果去掉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学生读读这些句子,并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学生汇报。‎ ‎3.教师点拨: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某种语气。去掉这些语气词读起来生硬,而且这些语气词能够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 ‎4.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填一填,感悟语气词的用法。‎ 四、书写提示。‎ ‎1.学生欣赏这些字体。‎ ‎2.说说我们写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试着写一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写字的好习惯。‎ 五、日积月累《蜂》。‎ ‎1.学生读古诗。‎ ‎2.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小组交流诗的意思。‎ ‎4.教师点拨。‎ ‎(1)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蜜蜂采取花蜜。‎ ‎(2)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忙碌,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前两句诗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后两句诗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6.说说你此时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 ‎7.诗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怜悯之情,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公平的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 ‎8.学生背诵古诗《蜂》。‎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朗读,体会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作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愤恨之情。‎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反语)‎ ‎(二)识字加油站。(换偏旁)‎ ‎(三)词句段运用。(冒号语气词)‎ ‎(四)书写提示。(规范书写)‎ ‎(五)日积月累:《蜂》‎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