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单元导语本单元共包括两个知识点:按给定标准进行分类统计、自选标准进行自主分
类。本单元的两个例题的教学意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并能够对数
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1.按给定标准进行分类统计
例 1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给出既定标准,掌握分类计数的方
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
2.自选标准进行自主分类,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例 2 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例 1 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分类,并会
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这是以后学习统计的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如整理书包、
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
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分类思想;教材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
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
简单地渗透给学生了。通过具体操作知道分类的方法,能用表格把分类结果记录
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性和实用性。初步认识用简单的统计表进行分类整理,并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例 1 和例 2 在进行教学时注重采用自主学习法,统计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
的过程,两个例题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用统计
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 27、28 页内容及练习七。
内容简析
例 1 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体
现了分类数学的目的。
例 2 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组,并将分类的结果整
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继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体会分类
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统计表的简洁明了。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按规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分类。
3.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
教法与学法
1.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3.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与讨论交流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
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出示了两个书架,让学生们观察两个书架有
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要看《365 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
架上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品析:这个环节可以在学生们心里为分类和整理做下铺垫,整理过的书架
更容易找到我们需要的书籍。】
活动导入法:课前让部分学生把自己的文具放到讲台上,上课之初
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这些文具分分类,分好以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鼓
励其他同学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活动导入课题。
【品析:设置情景,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初步感受分类的过程和不同的分类标
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例 1。
(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很多漂亮的气球)这么多气
球放在一起很乱,我们能不能给气球分分类呢?
直接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2)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按形状来分一分,可以分成几类,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3)动手操作,表示结果。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
以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
(4)认识象形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3 个 4 个 5 个
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哪种气球最多?哪种
气球最少?
记录数据的方法。
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按其他标准分类:
提示:还可以怎样分类呢?例如:按颜色分类,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讨论汇报。
【品析:通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所得结果也不同,体验分类标准的
多样性。通过记录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的数据更清楚,
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例题 2。自主探究
阅读例 2 情景图,提出问题:
(1)操场上有什么?
(2)根据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举例:参加做游戏的有多少人?大人比小孩多几人?小孩比大人少几人?
合作交流,数一数,参加做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按什么方法数呢?
提示:按男、女数一数,按大人和小孩数一数,再指导学生把结果整理汇报。
男 女
人数 6 6
大人 孩子
人数 8 4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品析:通过观察活动,提取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找出的分类标
准进行分类统计,充分体会到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引领学生自主学完例 1 和例 2 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引领学习巩固对知识的
认识,完成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质疑:在解决例 2 中的问题“数一数,参加做游戏的一共有多少人?”时,开
始不用分类方法进行统计为什么容易数错?
学生讨论后总结得出:不分类直接统计,没有顺序性,容易漏数、错数;分类
后再统计,有目的性和条理性,不容易出错。
【品析:通过质疑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能更好的把分
类统计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地方理解的不是很明
白呢?
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用图或者表的形式呈现,对这些事物能了解的
更清楚,把握的更准确。
你能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分类整理的事例吗?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在教学用统计表汇报统计结果时,先让学生不分类进行统计,就会出现不同
的统计结果,然后再引导学生分类统计,正确率就提高了。这样能让学生直观感
受分类统计是非常必要的,能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练 习 七
题型结构分析
题号 题型 建议
1 涂色题
组织学生在课堂完成,根据图示,理解题意完
成涂色。
2 不同标准分类计数
不限定计算方法,可以在课堂上集中完成并
交流计算结果。
3 分类计数
先引导学生给同一类的叶子作上同样的标
记,再分类数一数。
4 分类计数
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按要求解答,在课堂
上完成。
5 不同标准分类
可先让学生介绍这些动物的特性,便于分类,
再独立完成。
6 统计表
先让学生观察本题象形统计图并找出信息填
写统计表,再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7 统计表 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在课堂上完成。
8 解决问题 学生在课下完成。
习题立体分析
第 1 题:可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并进行简单的计数,把所有的“车”找出并涂
上颜色。
第 2 题:是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计数的巩固练习,对同一组卡片按不
同的标准即可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又可让学生独立用象形统计图呈现计数结果
的方式,同时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第 3 题:是按单一标准分类的题目,题目中叶子杂乱地摆放在一起,分类计数
有一定难度,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如在同一类上作同样的标记等。
第 4 题:第(1)题给定了分类标准,学生能很容易解决。第(2)题自选标准进
行分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并按自选标准设计
简单的统计表。
第 5 题:直接让学生自选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例如:天上飞的和地上跑的两
类,分类结果用统计表呈现。
第 6 题:让学生读懂象形统计图,并从中提取数据改写到简单的统计表中,其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和呈现数据的方式。
第 7 题:要求学生按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
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中隐藏的信息。
第 8 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学生自行选择标准
整理书包时,整理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把语文课本和语文练习本放在一起、数
学课本和数学练习本放在一起;也可以把语文课本和数学课本放在一起;语文练
习本和数学练习本放在一起等等。从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
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分
类的实际意义。
习题参考答案
1.把“车”涂上颜色即可。
2.涂一涂略 (1)5 4 6 (2)6 5 4
3.涂一涂略 6 4 3 3
4.(1)涂一涂略 4 3 3 5 3 4 6
(2)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个数 15 13
(3)略
5.(1)
天上飞的 地上跑的
个数 3 6
(2)一共有多少个动物?
6.略
7.(1)
打乒乓球 踢足球 踢毽 跳绳
人数 4 5 3 6
(2)男生 女生
人数 11 7
(3)答案不唯一,例如:男生比女生人数多。
(4)答案不唯一,例如: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8.自己制定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 27~32 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按指定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
自选标准进行分类
统计表 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
复习目标
1.能熟练准确地按给定的标准或自选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呈现分类结果。
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地分析并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复习重难点
1.按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自己制定分类标准并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复习方法
1.《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力求把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分类知识的复习,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
用途,运用数学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再次感受分
类的过程和分类方法的不唯一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充分体现在“做
中学”的理念。3.讨论学习法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培
养了学生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提高了表达能力。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问题引入法:在分类与整理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今
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本单元所有知识。
【品析:用问题直接导入的方式,能让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明确本节
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
课件引入法:播放课件第 16、17 张,让学生应用所学分类与整
理的知识解决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再进行全班交流。
【品析: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整理与应用,并在小
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时,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
知识的整理,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二、探索交流,回顾整理
解决课件中的分类问题。
1.按课件中卡片的形状进行分类。
卡片的形状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因此可以分为三类,分类结果可以
用象形统计图或自制简单的统计表呈现。
【品析: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按指定标准分类的方法进行了复
习。】
2.对课件中的物品,你还可以怎样分类呢?
让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可以按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苹果、桃、梨分
为三类,可以先小组内讨论整理,然后在全班说一说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结果。
【品析:学生自己制定分类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分类知识的应用能
力。】
三、巩固实践,强化提高
播放课件第 17 张,问题:分类整理下面的图形。1.如果把这些图形分为两组,怎样分?
2.请把分类结果表示出来。
题目中所给图形看似杂乱无章的排列,引导学生识记每个图形的名称,有
的图形是“形”,有的图形是“体”,据此可以得出这些图形可以分为“平面
图形”和“立体图形”两类。
分类标准已经确定,按类别数出图形的个数,完成统计表。
【品析:此题没有直接给出分类标准,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既对平面图
形的认识进行了回顾,又让学生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让学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回顾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和收获,你觉得在生活中能用到分类整理的知
识吗?
2.你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活中用到分类整理知识的事例吗?
【品析:通过学生搜集交流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
更加深刻,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