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 元 导 语  本单元有 4 个例题,例 1 主要研究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例 2 是研究一 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例 3、例 4 都是在研究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整数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了分数, 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 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 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对于小数的认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 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利用以前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迁移到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并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丰富 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以元、角、分 等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 数大小的方法、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算法探究,教 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 己总结算理,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 学 设 计第 1 课时 认 识 小 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 91~92 页的内容及第 92 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 1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并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教 学一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米为单位时小数的实际含义。 2.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解决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方法的教学方法:结合日常生活 实际感受小数,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来掌握小数的意 义。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出示超市中一些物品的价格 (都是小数)。师:这些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哪些不同?课件播放暂停,由问题导 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复习:分数的初步 认识。 如 :2 7读 作 七 分 之 二,十分之三写作 3 10。 学 习 : 认 识 小 数 的 意义及读写法。 如 :30.8 读 作 (    ),二点三五 写作(  )。 延学:小数比较大小的 方法。如:在 里填上 “>”“8,因此 0.9>0.8。 师:原来比较小数大小也可以用以前我们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先从小数 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地来比较。 【品析:本环节首先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带着讨论去发现问题,其次让学 生由理论到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起到了作用。】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 2 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质疑:如果小数的位数比较多又该如何比较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 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 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后面依次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实际是对比较一位小数大 小方法的一个补充,也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多位小数的加 减法打下基础。】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 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后面依次类推。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在本课的教学中,以米作单位的小数来说是比较 抽象的知识,在教授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时,教师设计与其有关的实 践活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解小数大小 的比较方法。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本节课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没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练习,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0.8 米       1.2 米       1.1 米      0.9 米 8 分米       1 米 2 分米     1 米 1 分米   9 分米 1 米 2 分米>1 米 1 分米>9 分米>8 分米 8 分米      12 分米    11 分米      9 分米 12 分米>11 分米>9 分米>8 分米 1.2 米>1.1 米>0.9 米>0.8 米 第 3 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 96 页例 3,及第 98 页练习二十一第 1 题。 内容简析 例 3 主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也 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够准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并能列竖式计算。 3.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师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采用的是 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本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经历小数加、减法 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及合作精神和创新能 力。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小明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 出示学习用品的价格图片。课件播放暂停,出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由问 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熟悉环境、熟知情景,让学生分析信息, 提出问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问题导入法:红红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今天她的笔用完了,打算去 文具店买一支笔和一瓶墨水,来到文具店一看,笔 1.2 元一支,墨水 1.4 元一 瓶。那么她需要花多少钱才能买一支笔和一瓶墨水呢? 【品析:问题辅助教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 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并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学 习。】 故事导入法:小动物们的体检开始了,小动物们排队去测身高, 小狗高 0.4 米,长颈鹿高 2.3 米,大象高 4.2 米……长颈鹿比小狗高多少?小 复习:小数的大小 比较。 如:3.2 3.19 学 习 : 简 单 的 小 数 加、减法。 如:计算 2.3+5.6= 7.9-3.3= 延学:简单的小数加、减 法应用。 如:一桶纯净水连桶共重 5.5 千克,喝掉一半后连 桶重 3 千克,桶重多少千 克?狗比大象矮多少米呢?同学们,你们能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 【品析: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物故事入手,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展开对小 数加、减法的学习。】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 96 页例题 3 中的主题图片,探究小数加法。 师:通过你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 1:一本练习本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钱? 生 2:一个书包和一个卷笔刀一共多少钱? ……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钱?”的问题,要求 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用加法计算。 师:0.8 和 0.6 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好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加法。 师: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列式? 生:0.8+0.6= 师:同怎样计算呢?把你的解答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交流。 生 1:0.8 元表示 8 角,0.6 元表示 6 角,8 角+6 角=14 角,14 角表示 1 元 4 角,用元作单位,用小数表示是 1.4 元,也就是 0.8+0.6=1.4(元)。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2:我用竖式计算。 师:能不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用竖式计算的? 生 2: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点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 齐。 师: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呢? 生 3:我想小数点对齐,跟整数加法中的相同数位对齐是一个道理吧。师:是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在小组里说一 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汇报。  生 4: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 5:小数点对齐,从最右边算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从最右边算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一,和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品析:本环节学生学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知道,整数加法 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 齐,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竖式时只要 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探究小数减法。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减法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其中一个,如: 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怎么列算式? 生:0.8-0.6= 师:如何计算呢?先自己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生 1:0.8 元表示 8 角,0.6 元表示 6 角,8 角-6 角=2 角,2 角用元作单位 是 0.2 元。所以 0.8-0.6=0.2(元)。 生 2:用竖式计算。 师: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和小数加法一样,从最右边算起,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是的。一支带橡皮的铅笔比一支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你能用 竖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 师:计算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差的小数点也要对 齐。【品析: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主动迁移过 去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情,让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 3 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质疑 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质疑:计算小数加法时可以从最左边算起吗? 小数的计算方法和整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相同数位要对齐,都要从 右边算起,特别是在计算进位加法时,满十还要向前一位进一。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实际是对整数加、减法 与小数加、减法的区别的一个总结,在对比中强化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帮助学生加深算理的理解、应用。】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师生共同总结,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①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 位要对齐);②从最低位开始计算;③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④ 得数中的小数点要和加数或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本课时主要是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学习、知识 迁移训练方式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学得比较开心。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数位还对不齐,要加强 这方面的练习。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例 3:(1)0.8+0.6=1.4(元) 0.8-0.6=0.2(元) (2)1.2-0.6=0.6(元)    总结: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 第 4 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 97 页例 4,及第 97 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 4 延续了例 3 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 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2.根据实际问题,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尝试多种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师通过演示法、课堂讨论法,指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在 生活中的应用。 2.本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讨论,体验小数加、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 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承前启后链 复习:简单的小数加 减法。 如: 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单 应用。如:爸爸从家到单 位要走 2.4 千米,他走了 0.5 千米后发现有一份文 件忘了拿,于是又回家取 文件,这样他比平时上班 要多走多少千米? 延学:稍复杂的小数 加减法。 如:刘勇在计算一道 小数减法算式时,将减数 5.4 错看成了 4.5,算出 的结果为 7.6,正确的结 果是几?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小丽带 10 元钱去文具商 店买东西,她皱眉思考,分别提出问题:买一个铅笔盒、一本练习本和一支铅 笔,带的钱够吗?由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尽快的融入情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 法。】 游戏体验法:上课了,老师出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口算习题,请 学生老师,看看哪些同学口算得又对又快。 游戏停止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小数加、减法 解决实际问题呢? 【品析:通过这个口算练习的游戏,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数学从生活 中来”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 97 页例 4 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 师:仔细观察主题图片,你知道哪些信息? 生 1:小丽有 10 元钱。 生 2:她想买一个铅笔盒、一本笔记本和一支不带橡皮的铅笔。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她带的钱够吗? 师:你想怎么计算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 生 1: 我 们 组 是 先 求 出 买 这 三 种 文 具 一 共 要 花 多 少 钱,6.8+2.5=9.1(元),9.1+0.6=9.7(元),9.7 元3.1 元,因此她带的钱够。 生 3:先算出买完文具盒后,还剩下多少钱,10-6.8=3.2(元),用剩余的钱 再去买一本笔记本后,还剩下 3.2-2.5=0.7(元),0.7 元>0.6 元,因此她带的 钱够。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来解答,都可以说明,小丽带 的钱是够的。 【品析:让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 性,让学生体会思考的思路不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同。】 ◎如果把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带的钱还够吗? 师:你想怎么计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 己的算法,比一比哪个组的算法最多。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生 4: 先 求 出 买 这 三 种 文 具 一 共 要 花 多 少 钱 ,6.8+2.5=9.1( 元 ), 9.1+1.2=10.3(元),10 元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