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二单元.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共有 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9 鱼我所欲也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 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2课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1.解题。‎ ‎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 2.时代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 2.点名朗读并点评。‎ ‎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 (1)字词注解补充。‎ ‎ 得兼:同时得到。‎ ‎ 有甚于:比……更重要。‎ ‎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 非独:不仅仅。‎ 辟:同“避”,躲避。‎ ‎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 奉:侍奉。‎ 穷乏:贫穷。‎ ‎ (2)通假字。‎ ‎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一词多义。‎ ‎ ①为:‎ ‎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 ②得:‎ ‎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 ③是:‎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 ①之:‎ ‎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 ②而:‎ ‎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 ③于:‎ ‎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 (5)翻译重点句子。‎ ‎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 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 5.“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 ‎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 3.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 “富贵不能淫”,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 5.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后世,特别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 (1)比喻论证:‎ ‎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 (2)正反对比论证:‎ ‎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 9.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 10.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11.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在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 本心”罢了。‎ ‎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恶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2自然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本课的教学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2.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能力的运用应更加全面。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注意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 其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10 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文言知识疏通文义。‎ ‎2.多种方式诵读文章,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对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在对比冲突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对话的意思,借助读出潜台词的过程揣摩人物心理。‎ 难点 在矛盾冲突中对比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唐雎的力量。‎ ‎1.情境教学法:本课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使其充分进入故事情境,达到熟悉文本、体会人物的目的。‎ ‎2.对比教学法:在对唐雎和秦王对话和形象的把握上,将矛盾作为主线,将对立作为比较点,紧密结合文章来探究人物,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理解能力。‎ 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 ‎2课时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其中秦国因为实施了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到了秦王嬴政在位时,已雄视诸侯,并灭了韩、魏两国。雄心勃勃的嬴政这次又把目光转向了弱小的安陵——这个弹丸之地。结果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约前77-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官终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赋。典校时,又撰有《别录》。其后,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见于《楚辞》。刘向的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刘向的散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此外,他还编著了《新序》《说苑》《古列女传》三部历史故事集,是魏晋小说的先导。‎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的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时间前后跨越约二百三四十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1.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叙,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述和展开情节。‎ ‎1.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2.如何理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在炫耀武力,那意思是说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了秦王的骄横。‎ ‎3.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的“轻寡人”?‎ 秦王希望唐雎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他不能用武力夺取安陵。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实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4.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何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5.秦王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6.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辞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7.秦王最初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最初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8.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巍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9.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 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10.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1.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压倒性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12.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世上历来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迷信暴力和强权,总是恃强凌弱,不可一世。课文中的秦王是这样,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美国也是这样。可是,弱小不等于胆小,小国自有小国的勇气、尊严和抗争方式,让我们再一次与唐雎同行。‎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蛮横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3)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4.文中的秦王、唐雎各是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妄、狡诈、色厉内荏。唐雎:沉着、镇定、坚强无畏、有胆有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5.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6.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放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7.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我们在赏析唐雎说话技巧的同时,也走近了唐雎的心灵,为他的聪慧机智、能言善辩所启发,为他的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所感染,为他的浩然正气所激励,我们要学习唐雎这种自主自强、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品质。‎ 课文一共写了三个回合的斗争。第一个回合时,秦王率先发问,气势咄咄逼人,一面以一副施恩加惠的面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就范。唐雎义正辞严地重申“安陵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立场,断然拒绝“易地”,使得矛盾开始激化。秦王“怫然怒”引出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骗局被唐雎揭穿后,秦王极力描绘“天子之怒”引起的可怕后果,企图恫吓唐雎。对此,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进行反击,并引出了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示要仿效以上“三士”,对秦王发出警告,特别是“挺剑而起”这一行动让秦王意识到唐雎要与他拼命,这也是斗争的高潮。第三个回合是斗争的结局,其实已没有什么斗争,只不过是在风过气清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秦王表示屈服。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的行动和“先生坐!何至于此”的语言与刚刚出场时的态度判若两人,文章到此戛然而止。‎ 文章用人物对话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1)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2)运用衬托对比,塑造人物形象。‎ 一是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二是唐雎和秦王之间的对比。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让读者认识得更清楚。本文把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3)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 对话极富外交色彩,加之文言虚词运用恰当,使人物说话的语气突出,从而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形象、逼真。‎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出使原因:秦王——交换为名,欺骗为实 开端:安陵君——识破阴谋,婉言谢绝 针锋相对 文言文教学中,疏通字词疑难是学习的关键和基础,我在本课教学时,基于学生情况和课文篇幅及难度的考虑,没有采用串讲、小组翻译的形式,而是由学生先利用注释、工具书和积累大胆自译,再对照文章译文自己加以辨析和纠正。这个过程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知其然之后讲其所以然的提升过程,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适合在教授篇幅较短和知识点不太密集的文言文时使用。11 送东阳马生序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虔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浙江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他在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 国文臣之首”,被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擅长传记的写作,他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全集》。‎ ‎1.题解 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明朝属于金华府。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作者当时已经69岁。“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这篇序的作者,有名望有地位,但并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如话家常,质朴亲切,令人容易接受。‎ ‎2.背景资料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在太学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 ‎4.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1.重要词语的解释。‎ ‎(1)即:就。‎ ‎(2)嗜:喜欢,爱好。‎ ‎(3)致:得到。‎ ‎(4)每:常常。‎ ‎(5)怠:懈怠,放松。‎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期限。‎ ‎(8)既:已经。‎ ‎(9)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11)趋:疾走,跑。‎ ‎(12)填:挤满。‎ ‎(13)降:和缓。‎ ‎(14)辞色:言辞和脸色。‎ ‎(15)援:引,提出。‎ ‎(16)质:询问。‎ ‎(17)请:请教。‎ ‎(18)或:有时。‎ ‎(19)叱咄:训斥,呵责。‎ ‎(20)至:周到。‎ ‎2.一词多义。‎ ‎(1)和:缓解、暖和(久而乃和);谦和(言和而色夷)‎ ‎(2)冠:天下第一(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古时男子20岁成年(既加冠)‎ ‎(3)请:请让我(战则请从);请教(俯身倾耳以请)‎ ‎(4)再:第二次(再而衰);两次(日再食)‎ ‎(5)患: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忧患(无冻馁之患)‎ ‎3.古今异义。‎ ‎(1)汤:古义:热水(媵人持汤沃灌) 今义:菜汤 ‎(2)走:古义:跑(走送之) 今义:行走 ‎(3)趋:古义:疾走,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义:趋势 ‎(4)或:古义:有时(或遇其叱咄) 今义:或者 ‎(5)卒:古义:最终(卒获有所闻) 今义:士兵 ‎(6)假:古义: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今义:假期 ‎(7)博士:古义:古代传授经学的官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8)县官:古义:朝廷,官府 今义: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4.词类活用。‎ ‎(1)腰: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腰白玉之环)‎ ‎(2)缊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袍、破衣衫(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手:名词作状语,用手(手自笔录)‎ ‎(4)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自笔录)‎ ‎(5)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主人日再食)‎ ‎(6)岁:名词作状语,每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5.通假字。‎ ‎(1)支:同“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 ‎(2)被:同“披”,穿着(同舍生皆被绮绣)‎ ‎6.虚词辨析。‎ ‎(1)以:介词,用(以衾拥覆)‎ 介词,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连词,来(无从致书以观)‎ ‎(2)之:代词,他(录毕,走送之)‎ 助词,的(无鲜肥滋味之享)‎ 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弗之怠)‎ ‎7.重要句子的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庭贫穷,没有办法找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3)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皮肤冻裂了我也不知道。‎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与我同住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有白玉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子,浑身光闪闪的,就像神仙一样。‎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的学业要是还有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那不是天资低下,而是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8.学生结合注释和教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了文言字词,整体把握了文意。本节课我们进一步精读课文,理解课文运用的对比手法,理解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的劝勉之情。‎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本。‎ ‎1.读1~2自然段。讨论探究:‎ ‎“我”求学时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如何克服的?取得的效果如何?‎ ‎(1)致书之难。因为家中贫寒,没有钱买书。解决的办法是向藏书人家借,亲自抄写,并且从不超过约定的期限归还,坚守信用。在抄书过程中,天寒地冻,砚池中的水结成冰,手指都不能伸直,但依然不敢懈怠。因为讲信用,所以大家乐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有机会博览群书。‎ ‎(2)从师之劳。所居之处无名人硕师和“我”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不能得到解答。解决的办法是跑至百里外求师,且对待老师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老师要察言观色,等到他休息好了,还要等到他怒气消了,心平气和了,才敢去请教。所以最终结果是“卒获有所闻”。‎ ‎(3)奔走之苦。奔走的路途遥远,季节是寒冬腊月,路又崎岖不平,还有大风大雪。走到目的地后,手和脚被冻裂了而全然不知,四肢都冻僵了,要旅店的人用热水温,用棉袄覆盖才能暖和过来。‎ ‎(4)生活之艰。‎ 比较 ‎“我”‎ 同舍生 吃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多食,有鲜肥滋味之享 穿 缊袍敝衣处其间 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感受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2.读第3自然段。讨论探究:‎ 太学生和“我”年幼时的求学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 比较 ‎“我”‎ 太学生 吃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廪稍之供 穿 冻馁之患 岁有裘葛之遗 从师 奔走之劳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问学 未尝稍降辞色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 书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结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3.本文最后一自然段表明了写作原因及目的,写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马生得到前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是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4.揣摩语言,赏析本文的语言美。‎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形象地写出了抄书的艰难。‎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借写先达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反衬自己虚心求学、百折不回。‎ ‎(3)“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这几句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自己受冻的苦状,反衬出作者求学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 ‎5.教师请语文课代表主持讨论会,以“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为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生1:逆境成才,这是个亘古常新的命题。困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成功以至成才的关键。‎ 生2:要想自学成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宋濂从小就“嗜学”,成人以后,“益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 生3:“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要有正确的苦乐观,要善于苦中作乐,苦中求乐,化苦为乐,宋濂“以中有足乐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叙述幼时求学之苦,用心之专,以及成年后从师之艰,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渴望与决心。‎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叙述从师时的旅途之苦、生活之艰,得出要勤奋求学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用对比手法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作者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勤奋与专心,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勉励马生利用太学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殷切期望。‎ ‎1.记叙、描写、议论的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加以渲染和描写,为文章增添了文采。比如,写到趋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门人弟子填其室”;写了先达的表现:“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俟其欣悦”,‎ 对先达庄重、严肃的态度写得有声有色。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插入议论,突出文章的思想。在对比自己同那些“被绮绣”“腰玉环”的同舍生之后,点出了甘于敝衣粗食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简要的议论,表现了人物的志趣。‎ ‎2.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中心。课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即今太学生的“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与自己的“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形成对比,今太学生的“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自己的“行深山巨谷中”形成对比;今太学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与自己“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形成对比;今太学生的“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自己“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课的学习以读为主,通过“听读——朗读——诵读——品读”来理解内容、领悟主旨。本课的教学,注重运用情境创设法、讨论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境,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求学之苦。设计教学环节时,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学习重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品读人物,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一句话“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不若人也”,思考作者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动力所在,理解作者的苦乐观。12 词四首 ‎ ‎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并当堂流畅地背诵。‎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蕴及其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中国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通过关键字词的解读来把握诗歌的主旨。‎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 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词语言之精美,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教师:诗歌的音频朗读材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通读诗词,初步感知词意,并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2课时 ‎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大漠边关,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战马嘶鸣、狂风呼啸声,令人心寒。倘若置身此处,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词人范仲淹笔下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将爱国情怀、思乡之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融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边塞秋歌。今天我们就一起吟诵《渔家傲·秋思》,感受将士们爱国思乡的情怀吧!‎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宝元三年(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上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有《范仲淹全集》。‎ ‎ ‎ ‎1.听朗读音频,注意字音,注意朗读节奏。‎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词的大意。‎ ‎3.这首词分为上下阕,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上阕:写景,展现了一幅荒凉凄清的边塞秋季风光图。‎ 下阕: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情怀。‎ ‎1.上阕的景物紧扣哪一个字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异”。渲染了战地苍凉萧瑟的气氛。描绘了衡阳雁去、边声四起、落日中孤城紧闭的画面。‎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谈一谈在词中的作用。‎ 画面:在崇山峻岭之中,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 作用:描写出边塞地区孤寂荒凉之景,也暗示出宋朝军队不利的军事形势。‎ ‎3. 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句运用了《后汉书》中窦宪的典故。正面揭示了将士们矛盾的心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4.“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词中有何作用?‎ 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借景抒情,写出了戍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 ‎5.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征人无法入睡。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 流下了眼泪。诗句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守边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6.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戍边将士们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 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戍边将士的忧国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 格调苍凉,慷慨悲壮。‎ 词的上阕主要写边塞秋景的萧瑟。在词人的笔下,既有所见之景——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又有所闻之声——号角、边声。这些所见所闻被词人连缀在一起,组成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触目无比萧瑟荒凉。下阕从人物的行为和心情写起,“浊酒一杯”写行为,“家万里”自然是写思乡,但一杯浊酒如何消得了乡愁?接着词人再用“悠悠”的笛声与满地的浓霜来渲染边塞的悲凉气氛,加重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思乡却不能归,因为“燕然未勒”。将军壮志难酬,壮士归乡无计,词的情调自然是无比的凄凉悲壮。‎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御敌立功、报效国家是永恒的主题,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奔赴沙场,用万丈的豪情、浴血奋战的勇气铸就了令人荡气回肠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感受一代文豪苏轼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吧!‎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著称。“三苏”均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其中以苏轼成就最高。他的散文辨析说理精辟透彻,富有气势,后人有“韩潮苏海”之说。他的诗题材广阔,意境深邃。他对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在词的创作上“开豪放一派”,使宋代词坛为之一振。有《苏东坡集》传世。‎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祭常山回来,与僚属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1.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节奏。‎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大意。‎ ‎4.学生自由谈论,教师点拨。‎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图?哪一句刻画了一个太守形象,体现了苏轼豪放的风格?‎ 太守出猎图。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典故?‎ 亲射虎 遣冯唐 射天狼 ‎1.词的上阕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阕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2.“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都体现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3.“鬓微霜,又何妨”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鬓微霜,又何妨”言外之意是说:我即使年事已高,又有什么关系呢?表达了作者不服老的心境。‎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词的下阕运用典故“射天狼”,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射天狼出自《晋书·天文志》,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通过描写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和爱国之情,也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1)语言质朴,风格豪放。‎ 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渲染,把词中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满怀豪情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叙事上有点有面,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有力地突出了主题。用语刚劲有力,简洁质朴,用典自然,意境浑厚,抒情、议论畅快淋漓。‎ ‎(2)善用典故,内涵丰富。‎ ‎“亲射虎,看孙郎”,是以孙权自比。孙权曾亲自射虎,马被虎伤,孙权把双戟掷过去,虎倒退。表现了词人的豪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苏轼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这样把典故用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的描写,也有侧面的烘托渲染,把词中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满怀豪情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感受辛弃疾的英雄豪气。‎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陈亮是辛弃疾政治、学术上的好友。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排斥、打击的人物。淳熙十五年(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会于江西鹅湖,纵论天下大事。十余天后,陈亮别去,此后二人多唱和。这首词大约作于这次约会前后。‎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理解诗句的含义。‎ ‎3.学生讨论下面问题。‎ ‎(1)本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雄壮的军营生活、壮烈的战斗场面、豪壮的雄心壮志。‎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 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事。‎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词人想杀敌报国而不得,只能在醉梦里回忆当年领兵杀敌之快意的落寞。‎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喝酒吃肉、奏乐豪迈的气氛。‎ ‎3.“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有何作用?‎ 点明出征的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4.词的上片写军营生活的三个场面,分别是什么?描绘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分牛肉,听乐曲,点兵。展现了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诗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采用了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出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位抗战英雄的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悲愤之情。‎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有意用“壮词”,“壮”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请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 ‎(1)“壮”在场面,“壮”在军营生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沙场秋点兵的壮大场景。(2)“壮”在人物超常的本领:骑飞快奔驰的“的卢”马,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风驰电掣,勇猛雄健。(3)“壮”在志向:率师北伐,统一南北,为朝廷立功,成就英名。“可怜白发生”,不是一味地嗟叹,而是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这首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军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抑郁悲愤之情。‎ ‎1.结构巧妙奇变。‎ 这首词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往事消逝,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于是形成了前九句是一层意思,末句为一层意思的奇特结构。而前九句的追忆往事,都是为了衬托最后画龙点睛的那一句。这种奇特的结构形式是词人的独特创造,强烈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让人读后不能不为词人的不幸而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2.虚实有机结合。‎ 词人追忆当年抗金义军的军旅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豪情,而军营、犒军、军乐、阅兵、战马、弓弦,则是在追忆中以虚拟之笔写成的多彩画面。然而现实并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故以“可怜白发生”来点明实情,猛然回到眼前,将词人的忠君之念、对个人功名的向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得含蓄而又直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秋瑾《满江红》‎ 今天我们学习秋瑾的《满江红》,了解一位巾帼英雄怀揣革命的崇高理想,冲破家庭的牢笼,踏上新的人生征途,创下一番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的艰辛历程。‎ 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时所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时,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定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便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1.读准字音。‎ 为(wèi) 拭(shì) 侬(nóng)‎ ‎2.听音频朗读,读出节奏。‎ ‎3.师生共译,理解大意。‎ ‎4.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明丽秋色,并表现自己的矛盾心理。下阕写由慷慨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 ‎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表达喜悦之情的内容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中表达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的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 2.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喊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心声;用“身”与“心”的对比,突出了英雄气概;用“身”与“心”的近音,“烈”与“列”的同音,形成了整齐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使人一咏不忘,成为震撼心灵的警策名句。‎ ‎3.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词作加以分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加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 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上阕主要写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下阕主要写自己冲破家庭牢笼,但不为世俗所理解,难觅知音,隐约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1.本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真切感人。‎ ‎2.善用典故抒写心绪。词中有直接化用,也有反说其语,写出作者的彷徨苦闷之情。‎ 满江红 学生接受古代诗词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中我插入了较多的讲解和背景介绍,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能投入到诗歌中去,课上得比较活跃。学生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上课的时候,大部分是学生自学,教师讲解的较少,但因为是几首词组合在一起,学生接连学习略显困难,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思考、接受;但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效果却很好。第三单元写作 布局谋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 ‎2.能运用恰当的顺序和新颖的结构形式进行写作,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习作、佳作在结构上的探讨,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2.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训练内容,结合学过的课文所运用的谋篇布局的方法,让学生尝试为文章布局谋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作文修改、交流的过程中,领悟作文布局谋篇的妙处,体会写作的快乐。‎ ‎ 重点 通过讲解、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难点 掌握布局谋篇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结构上力求创新。‎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汉高祖刘邦曾赞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汉代刘向说道:“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军事战争中需要运筹帷幄,事先对整体战争进行布局指挥。作文中也需要布局和谋篇,事先为作文建立骨架,文章若没有骨架,血肉必没有依附,‎ 文将不成章。所以,在作文前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合理布局,这样,文章才能一脉贯通。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作文的布局和谋篇。‎ 二、布局谋篇精讲 ‎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布局谋篇”,整体感知内容。‎ ‎2.分组讨论问题,教师点拨归纳。‎ ‎(1)什么是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2)怎样才能更好地布局谋篇?‎ 首先,要围绕中心和所选择的材料,拟出全文的框架。框架合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才会清晰,材料的使用也才能各得其所,即所谓“言之有序”。‎ 其次,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列提纲是在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全貌,包括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部分怎样展开、如何承接与过渡等,要尽可能考虑清楚。‎ ‎(3)在布局谋篇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学生结合平时的作文,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多媒体出示:‎ ‎①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常常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写作时,中途岔出别的话题;②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哪,思路缺乏条理性;③层次不清,分段失当,三段式屡次出现,结构严谨欠缺;④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伏笔;⑤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 三、技法点拨 回忆第二单元所学课文,探讨课文所运用的布局谋篇的方法。‎ 学生以《孔乙己》 为例,通过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后,全班同学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孔乙己》运用一线穿珠法,以时间为序,以“我”(即小伙计)为线,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记叙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其中写“孔乙己”断腿之前,又采用了片段组合法,通过描写孔乙己5个生活片段,即①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②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③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④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⑤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再现了一个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吃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质朴善良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文章在写孔乙己断腿之前到断腿之后,用“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过渡。‎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1.要围绕“在路上”,确定合适的立意。‎ ‎2.“在路上”可能引发你很多联想。构思时要思考材料与立意的契合度,恰当选取材料。‎ ‎3.根据布局谋篇的要求,先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互相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再根据同桌的建议,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写作。‎ ‎【佳作欣赏】‎ 在路上 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路上。这是一条人生的大路,但它由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不管是什么样的路,我们都要带着快乐、带着坚强、带着责任前行。‎ 在路上,需要一颗快乐的心。《绿野仙踪》这个老童话就很好地提示了这一点。童话中的铁皮人跟随陶乐丝,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心。铁皮人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心。其实,他应该早已有一颗心了。在旅途中,朋友们共患难,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些奇遇中,每个人一定都有一颗乐观的心,才能在这样的挑战下一路向前,到达终点的。找不找得到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路上,他已经有了一颗乐观的心,并凭借它走到了终点。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一颗快乐的心,相信在路上遇到任何困难终将迎刃而解。‎ 在路上,需要一双坚定的眼。坚定地看着目标,才能笔直走向终点。一个叫作《赤色狂奔》的故事中,少年秋就在向着自己的终点——一条红丝带前进。在路上,医生的好心相助,神父的指点和其他人的嘲笑,都不能改变秋坚定的信念。秋最终到达了红丝带。秋的故事也许很抽象,但它却告诉我们:在路上,要确定下自己的目标,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在路上,只有有一双坚定的眼,才能排除路上的一切杂念。‎ 在路上,需要一个有责任感的背。在路上,我们是负重的旅者,一切都可以丢,就是责任不能丢。一位银行家曾因银行被抢而破产,储户们也遭到了巨大损失。但是,银行家通过艰苦创业等各种渠道,还清了所有储户的钱。而他在自己仍然贫穷时,却说:“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在这条路上,银行家丢掉了一切,而拾起无人领取的责任。他虽然在背负责任时丢失了许多,但有所失必有所得,在前行中,银行家一定能得到许多。责任是我们在路上走的根本,有一个有责任感的背,必定能到达终点。‎ 在路上行走,最需要的就是这几样东西。带着快乐、坚定和责任前行,一定会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 ‎【名师点评】 作者从人生之路谈起,通过《绿野仙踪》中的铁皮人、《赤色狂奔》中的秋、银行家等事例阐发了在人生之路上快乐、坚定和责任是前行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文章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互支撑,使作者的观点让人信服,且作者在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并发出倡导,颇具教育意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