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题组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015广东文综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解析:A 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项错误。
(2014广东文综卷)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图1
图2
2.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解析:C 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在1 500~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1 700 m之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坡度<2°或≥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2013海南地理卷)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3~4题。
3.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4.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解析:3.D 4.C 第3题,材料中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似紧邻河岸容易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故A项错误。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故B、C项错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陡坡易发生崩塌、滑坡,聚落的选址应避开,故D项正确。第4题,在农业社会,决定川地聚落发展规模的是地形条件,地形越平坦越开阔,农业和聚落的发展受限越小,聚落发展的规模越大,因此选项C正确。川地一般都具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
题组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6浙江文综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l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5.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B 由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分布北界向高纬度扩展,说明期间北美气温升高。乙到丙时期,云杉分布北界整体略向南移,说明期间北美气温略有下降。太阳辐射强度主要和纬度、天气状况、海拔、日照时间等有关,据图文信息不能判断太阳辐射是否持续增强。北美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是否加强无从判断。
(2016上海地理卷)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6.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A 全球变暖会导致陆地上的冰川融化,故欧亚大陆的冰川会后退;冰川融化后的水注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故太平洋部分海拔低的岛屿会逐渐消失;A项正确。全球变暖,北美中高纬地区气温升高,小麦会增产;随着全球变暖,西北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升高,台风出现的频率会增加,故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会增多。
(2015海南地理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7.A 8.B 7.根据材料中“北半球比南半球大”可知,位于南半球的巴西高原升温幅度不会是最大的;再根据“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纬度较高的蒙古高原的升温幅度应大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和纬度较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8.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远大于海洋,而陆地的比热容较小、易升温,故北半球升温幅度比南半球大。
9.(2014广东文综卷)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解析:B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流出北冰洋的寒流增强,暖流减弱,导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致欧洲西部冬季温度偏低,故选B。上升流是寒流,上升流减弱应该导致温度上升,故不选A。极地东风带北移应该导致影响欧洲西部的偏北风减弱,故不选C。全球气候变暖应该导致中纬度降水减少,故不选D。
(2014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完成10~11题。
10.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11.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10.A 11.C 第10题,西北地区的冰川面积缩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因此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导致冰川面积的缩小,因此B、C、D三项错误。第11题,如果冰川快速减少的趋势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冰川面积急剧缩小,必然会导致冰川融水量的减少,使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干旱程度加剧,C项正确。冰川面积减少,冰蚀作用减弱。因此A项错误;短期内冰川融水量增加,从长远看则会减少,因此绿洲面积会减小,B项错误;从长远看河流水量会减少,河流长度会缩短,流域面积会缩小,D项错误。
(2013江苏地理卷)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完成12~13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12.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体积分数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13.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体积分数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12.B 13.A 第12题,对比四图中两个曲线的变化可知,四个地区CO2体积分数都呈上升趋势,其温度变化也呈波动上升趋势,二者呈正相关,而非正比关系。第13题,图中四个地区CO2的体积分数都呈逐步上升趋势,其温度变化总体也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各地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CO2的体积分数不是影响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14.(2013广东文综卷)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解析:B 植树造林可增加对CO2的吸收,缓解全球变暖,所以A错;森林可增加大气相对湿度,故C错;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球变暖关系不大,所以D错;冰雪覆盖层的反射能力比较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少,气温低,而森林的反射能力弱,所以地面得到的热量多,有可能加剧全球变暖,故选B。
题组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5.(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海水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据此回答下题。
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解析:C 开采海冰资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没有大规律开采。
(2014四川文综卷)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题。
1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B ①③两地风功率密度等级低,可供利用的有效风能资源少,A、C项错误。④地虽等级高,但距广东太远,建设成本太高,D项错误。②地等级高,分布广,距发达地区近,故B项正确。
(2014大纲全国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题。
17.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解析:B 由经纬网及海陆轮廓特征判断甲地所在国家为吉布提,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故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2013安徽文综卷)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18.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解析:C 水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量的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能,故选项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大多是由缺氧环境下迅速被掩埋的死亡微生物生成的,而不是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故选项B错误;伏尔加河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油气开发,比如将河水注入油井和气井,可降低油气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往西欧主要依靠管道,或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往其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输往西欧,故排除选项D。
题组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9.(2015广东文综卷)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解析:C 优化城区雨污管网,疏浚城区河流水道,二者均可以加大暴雨积水排泄量;扩大城区湖泊面积可以扩大城市容纳暴雨积水的能力,上述三方面均对减轻城市内涝灾害起积极作用。城区防洪大堤主要是对流经城区河流的洪水具有防御作用,而对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基本无效。
20.(2015广东文综卷)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D 由图可知,丁区域远离断裂带,地震破坏程度最弱,次生灾害发生频率最低,重建城市最安全。
(2014重庆文综卷)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解析:21.B 22.C 第2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多的6、7、8月份,滑坡发生的频率较高,尤其是7月份滑坡频率最高。所以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夏季降水多,B项正确。年降水量多是滑坡多发的诱因,年降水量少不会引发滑坡多发。冬季降水量少,不容易引起滑坡,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所以A、C、D项错误。第22题,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涨落不定,水位上涨时,库岸受到水的浸泡,容易发生滑坡现象,C选项正确。水流速度快容易引发滑坡现象,A选项错误;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下降,B选项错误;水库修建后,水位涨落,D选项错误。
(2014天津文综卷)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23.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解析:C 断裂带附近的城市易发生地震,制定建筑防震标准的目的是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而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烈度是表示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的破坏程度,因此烈度是制定建筑防震标准主要考虑的因素。
24.(2014广东文综卷)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解析:B 由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台风、海岸侵蚀、地表下沉比较严重;由于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寒潮冰冻很少发生。
25.(2015浙江文综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解析: 该地区地势低平,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旱涝灾害较多;该地区人口和城市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密集,经济发达。
答案: 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