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b.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7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铜川市第一中学南校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红涛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60 分) 一、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 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 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 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 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 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 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 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 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引进出版, 该书作者阿辻哲次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 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 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 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 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 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 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 为基础而形成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而与汉字、汉学有 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 国中原,传播到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 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 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 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 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 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 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 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 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 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 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 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 “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 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2 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 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而且是能够超 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 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 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 正在逐步增长。 B.“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 化圈交流的结果。 C.“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 字文化圈”的一部分。 D.“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 们的“政治圈”。 2.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A.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 化圈。 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 化断层。 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文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 思想的贫困。 D.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 沟通与交流。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 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 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 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 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 不难发现汉字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重新 认识汉字的魅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节选) 埃德加-斯诺 笔录 回转长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动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我的大 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我是湖南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编者,这 个报纸对于湖南的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在长沙,我帮助成立文化书社,这是 一个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趋向的团体。这个社和新民学会都激烈反对当时的湖南都 督大混蛋张敬尧。新民学会更是厉害,领导了一次学生大罢课来反对张,要求将 他撤换,同时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动反对张敬尧。当时孙中山在西南 活动,张为报复起见,就禁止《湘江评论》出版。 这件事过后,我代表新民学会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组织了一个反军阀的运动, 新民学会将反张的斗争扩大而为普遍反军阀的运动了。在北平我做了一个新闻社3 的社长,来推动反军阀工作。在湖南,这个运动得到了相当的成功。张敬尧被谭 延闿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个新政府。这时学会中开始分成两派,左翼和右翼 ——左翼主张来一个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彻底改革。 1919 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的碰到陈独秀。我和他第一次 相见是在北平,当我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我的影响也许比那里任何人所给我的都 大。那时我也见过胡适,访问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学生斗争。在上海我和陈独秀 讨论我们的计划,组织一个湖南建设协会。过后我回长沙,开始组织这个协会。 我在那里得到一个教员的位置,同时继续我在新民学会里的活动,那时协会有回 湖南“独立”的计划。 1920 年冬,我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 苏联革命史的影响下,领导他们。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 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儿共产主义书籍。三本书特别深印 在我的脑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 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过动摇。这几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第一本以中文 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1920 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 自认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同年我与杨开慧结婚。 4.下列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毛泽东在政治生涯中始终是做了更加直接的活动,他不仅仅是运动的参与者,更是运动 的领导者。 B.1919 年,毛泽东和陈独秀第一次在北平相见,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毛泽东的影响比那里 任何人所给的都大。 C.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他组织活动积极活跃,工作周密, 范围扩大,而且有组织有计划。 D.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呈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他一旦认定马克思主义的 正确性,则工作目标更清晰,活动更有战斗力。 E.这篇传记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事件更真实可信,自传贴近人物心灵,字里行间流 露着自然、亲切与真切,传主在回忆中的叙述饱含情感,易打动人,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 离。 5.毛泽东这段时间主要从事了哪些活动?(6 分) 6.对这个时期自己政治活动的叙述表现出毛泽东怎样的性格特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兼 爱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 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 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 调,此由天下之害也。”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 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 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 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4 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 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 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於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 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 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 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勾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 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 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何以易之 易:改变 D.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碎:聚集 8.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 )(3 分)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9.下列语句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 /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B.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 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C.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 有黧黑之色是/故何也 D.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 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 10.将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译文: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 11~12 题。 闻捣衣 元 赵孟頫①5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要褭,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注】①赵孟頫:宋朝皇室子孙,亲历亡国之痛,后来又到元朝做官。诗中的南渡指的 是宋朝南渡。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捣衣”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 是玉关情”,将思妇对“良人”的浓浓思情呈现在月夜秋风里的捣衣声中。 B.首联借用露珠滴落梧桐叶、捣衣砧声不断以动写静,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也烘托出诗人 内心的思情。 C.“苜蓿总肥宛要褭”中“宛要褭”是大宛能日行万里的骏马。此句说产自西域的苜蓿虽 然在汉朝也传进了中原地区,却也在塞外喂肥了大宛更多的铁骑。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 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 D.“琵琶曾泣汉婵娟”句采用了用典抒情和拟人的手法,借幽幽的琵琶曲为汉朝与匈奴和 亲的王昭君流露出伤感之意,表达了作者为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 E.尾联在作者的俯仰古今的喟叹伤感之中收束全诗,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又有对个人 心绪的表达。 12.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的思想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 ) 韩 愈 在 《 师 说 》 中 点 明 老 师 的 职 责 或 作 用 的 句 子 是 “ 师 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 3 ) 孟 子 在 《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 》 中 阐 述 了 国 家 灭 亡 的 道 理 , 是 因 为 , 。” 第Ⅱ卷 表达题(6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 ) A、驱除 躯壳 屈服 趋炎附势 曲意逢迎 B、濯洗 着急 酌情 擢发难数 精雕细琢 C、腻烦 溺水 睥睨 弥天大谎 逆来顺受 D、间断 栈道 蜜饯 从谏如流 直栏横槛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 ) A、流言蜚语 迷天大罪 仰天而吁 名副其实 B、消声匿迹 强词夺理 秘而不宣 励精图治 C、矫揉造作 声名狼藉 略见一斑 各行其是 D、至高无尚 尾大不悼 卑躬屈膝 明火执杖 16.下边句子中加线的熟语,能够替换为括号中成语的一项是(3 分) ( ) A.教育局的人是不来薄弱的农村学校的,雪中送炭也就成了奢望。他们就是那 样高高在上,让人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望尘莫及)6 B.体育竞赛,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老将们英雄迟暮本在意料中,但如 此多的老将卷土重来却值得深思。(青出于蓝) C.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过程,企图毕其功于 一役,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一锤定音) D.您看,还给我的文章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 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牵强附会)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为了推动读好书,《中国青年报》文化生活部、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中 华千字歌》征文活动。 B、这两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利用农闲时间在全乡范围内互相巡回演出,受到了当 地群众的好评。 C、共和党不会因在克林顿弹劾案上的失利而罢休,而将会调整战略,继续与民 主党较量。 D、体育专业的师生积极锻炼,努力培养一批高材生,在完成体育比赛任务的前 提下,积极向高校输送合格新生。 1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楷 书 的 “ 楷 ” 当 “ 楷 模 ” 讲 ,“ 楷 书 ” 的 原 意 就 是 可 以 作 为 楷 模 的 字。 , , , , , 。长期的使用证明它是实用 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一种书体,因而一直是官方所采用的正式字体,也成为书 法史上一个最大的流派。 ①它就代替了隶书的正统地位 ②字体端庄,书写方便 ③楷书保留了隶书的结构 ④进入南北朝后 ⑤去掉了隶书的波挑 ⑥楷书形成于汉魏之际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19. 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 确,语言连贯,简洁明了。(5 分) 四、写作(40 分) 20.家风是对中国数千年来优良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传承。家庭教育比学校 教育更为重要。一个人在家庭里受到的熏陶比学校里接触各种人受到影响对性格 的形成会更重要。家风就像基因一样,是一个家庭独有的特色,这样的家风才体 现了一个家庭的独立性、特殊性。亿万个家庭,亿万种家风,这样凝聚为一体便 是优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你的家庭有怎样的家风,你在家庭中受到了哪些熏陶和教育呢?阅读以上文字, 请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班级姓名。 铜川市第一中学南校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答题纸7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3 分) 题号 1 2 3 7 8 9 14 15 16 17 18 选项 一、现代文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6 分) 4.(4 分) 5.(6 分) 6.(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10.(1)(5 分) (2)(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11.(5 分) 12.(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3. (1) 。 (2) , 。 (3)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9.(5 分)8 四、写作(40 分)9 700 800 铜川市第一中学南校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10 1.C 2.D 3.B 4.DE 5 答案 (1)编辑《湘江评论》发表文章推动学生运动。(2)文化书社、新闻社及 湖南建设协会组织宣传推动政治活动。(3)领导学生大罢课运动来反军阀,用马 克思主义组织领导工人。(任意三点即可) 6 答案 思想上坚定,政治活动有热情,对未来充满信心。(符合文意即可) 7.B(贼:残害) 8.C(③⑥不能直接表现) 9.D 10.(1)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墨子先生说:“用互相关爱, 互相使对方得利这种方法改变它。”(关键词:非,易,交相利。句意 2 分) (2)这又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人不 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关键词:何难之有,特,故。句意 2 分) 11.(双选,共 5 分)C,2 分;D,3 分(C 批评汉朝统治者——错;D 作者为 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错) 12.(6 分。分析诗句 2 分,鉴赏情感 4 分:伤感世事变迁,伤感大宋江山变化 +大宋臣民思宋。大宋统治着苟且偷安) 颔联写到大宋的北方遗民历尽劫难,还保留着过去的(捣衣)风俗,而南逃的大 宋君臣苟且偷安,这种风俗大不如前(“思情”被淡忘)。(2 分) 作者借捣衣风俗在南北的不同,抒发了自己面对历史的变化而怅然若失、伤感身 世的情感,也沉痛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忘记江山沦落、求和苟安的愤懑之情。 (4 分。只批评自己苟且偷生到元朝做官,也可以,适当降档给分) 13.(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4、A 15、c(A 弥 B 销 D 上 掉 仗) 16、B/“青出于蓝”则多用于师生之间,但也比喻后人超过前人,与“长江后浪 推前浪”相同。A 中“可望而不可即”形容与目标相距太大,难以实现,而“望 尘莫及”比喻远远比不上,一为“做不到”,一为“赶不上”,意思差别大;C 项中“毕其功于一役”指幻想一举解决所有问题,而“一锤定音”则比喻凭一句 话把事情最后敲定。D 项中“强不知以为知”意为不懂装懂,而“牵强附会”形 容生拉硬扯,强作解释。 17、C(A“推动”的宾语残缺;B“互相”多余;D 主语“师生”与谓语“培养” “输送”搭配不当) 18.C 19.(5 分,意思接近即可) 考生查分后,查询分数线。同时上国家线和学校线的考生进入复试,复试成功则 准备入学。如考生仅未上学校线通过调剂可参加复试。所有考研不成功的考生可 以选择其他出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