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2.7《探索勾股定理》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 cm和4 cm,有下列结论:①斜边长为25 cm;②斜边长为5 cm;③周长为12 cm;④面积为6 cm2;⑤面积为12 cm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三边一定为10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三角形的面积为48 D.第三边可能为10
3.在△ABC中,∠A∶∠B∶∠C=1∶2∶3,则BC∶AC∶AB的值为)
A.1∶2∶3 B.3∶2∶1 C.1∶∶2 D.1∶2∶
4.在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 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A.49 cm2 B.98 cm2 C.147 cm2 D.无法确定
5.有六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4,6,8,10,12(单位:cm),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相接,能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是()
A.2,4,8 B.4,8,10 C.6,8,10 D.8,10,12
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则此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不能确定
7.以△ABC的三边长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则△ABC的形状为()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8.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和2,若要使这个三角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边长为3 B.第三边的平方为3 C.第三边的平方为5 D.第三边的平方为3或5
(第9题)
9.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以AB为边画直角△ABC,使点C在格点上,满足这样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
A. 6 B. 7 C. 8 D. 9
二、填空题
10.在△ABC中,BC=4,AB=9,AC=7,则∠C=_____.
11. 某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5 cm,其周长为24 cm,则此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cm2.
12.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n+1,n+2,n+3,当n=____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3.如图,在△ABC中,AB=AC=12,BC=12,则BC边上的中线AD=_____.
(第13题) (第14题)
14.如图,∠ACB=90°,AB=5,AC=3,CD是AB边上的高线,则CD=_____.
(第15题)
15.如图,P是等边△ABC内一点,PA=6,PB=8,PC=10,则∠APB=_____.
16.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 cm和4 cm,高为5 cm.若一只蚂蚁从点P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点Q,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cm.
(第16题)
三、解答题
17.已知|a-3|+(b-)2与c2-8c+16互为相反数,问: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点F在DC上,且DF=DC,试判断BE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18题)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AB,BC=1,AB=AC=AD=2.求BD的长.
(第19题)
(第20题)
20.如图,在等腰Rt△ABC中,∠BAC=90°,P是△ABC内一点,PA=1,PB=3,PC=.求∠CPA的度数.
21.如图①,一架梯子AB长2.5 m,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 m,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如图②所示,测得BD=0.5 m,求梯子顶端A下滑的距离.
(第21题)
22.如图,在Rt△ABC中,∠C=90°,分别以AC,BC,AB为直径向外画半圆,则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22题)
参考答案:
1.B2.D3.C4.A5.C6.B7B.8.D9.C
10. 90°11. 2412. 213. 614. 15. 150°16. 13
17【解】 根据题意,得
|a-3|+(b-)2+c2-8c+16=0,
即|a-3|+(b-)2+(c-4)2=0.
∵|a-3|≥0,(b-)2≥0,(c-4)2≥0,
∴a-3=0,b-=0,c-4=0,
∴a=3,b=,c=4.
∵a2+b2=9+7=16=c2,
∴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8【解】 BE⊥EF.理由如下: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
由题意,得AB=4a,AE=2a,DE=2a,DF=a,CF=3a,BC=4a.
在Rt△ABE中,BE2=AB2+AE2=20a2.
在Rt△DEF中,EF2=DE2+DF2=5a2.
在Rt△BCF中,BF2=BC2+CF2=25a2.
∴BE2+EF2=BF2,∴△BEF为直角三角形,∠BEF=90°,即BE⊥EF.
显然PQ′的长即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
在Rt△PP′Q′中,
PP′=2+4+2+4=12(cm),P′Q′=5 cm,
∴PQ′===13(cm).
19【解】 过点A分别作AE⊥BC,AF⊥BD,垂足分别为E,F.由于△ABC和△ABD均为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知E是BC的中点,F是BD的中点.
在△ABE中,AB=2,BE=BC=,∠AEB=Rt∠,
∴AE== .
在△ABD中,∵AB=AD,∴可设∠ADB=∠ABD=α.
∵DC∥AB,∴∠CDB=∠DBA=α.
∴∠CDA=∠CDB+∠ADB=α+α=2α.
∵AD=AC,∴∠ACD=∠ADC=2α.
∵DC∥AB,∴∠CAB=∠ACD=2α.
由三线合一可知AE平分∠CAB,
∴∠EAB=∠CAB=α=∠FBA.
又∵∠AFB=∠BEA=Rt∠,AB=BA,
∴△AFB≌△BEA(AAS),
∴BF=AE= .
∴BD=2BF=.
20【解】 将△AP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到△AQC位置,则易得△APQ为等腰Rt△,且有△AQC≌△APB,
∴QA=PA=1,QC=PB=3.
∵△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Q2=PA2+AQ2=2,∠APQ=45°.
在△CPQ中,PC2+PQ2=7+2=9=CQ2,
∴∠QPC=90°,
∴∠CPA=∠QPC+∠APQ=135°.
21【解】 在Rt△ACB中,
AC2=AB2-BC2=2.52-1.52=4,
∴AC=2.
∵BD=0.5,∴CD=2.
在Rt△ECD中,EC2=ED2-CD2=2.52-22=2.25,
∴EC=1.5.
∴AE=AC-EC=2-1.5=0.5(m).
答:梯子顶端下滑了0.5 m.
22.【解】 设以AC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为S1,
则S1=π
=πAC2.
设以AB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为S2,
则S2=π=πAB2.
设以BC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为S3,
则S3=π=πBC2.
在Rt△ABC中,
∵AC2+BC2=AB2,
∴S1+S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