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选择题
1.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与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 )
A.基本一致 B.相互矛盾
C.毫不相关 D.相互冲突
解析:选A。一方面,朱熹强调“知为先”,孙中山强调“行”以“知”为指导;另一方面,两者都强调“知”与“行”结合的重要性。
2.下图是民国元年九月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中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是指南京临时政府
B.“革命有功者”是指袁世凯
C.讽刺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
D.褒扬了袁世凯为革命所做的贡献
解析:选D。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漫画讽刺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并不是褒扬袁世凯为革命所做的贡献。
3.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解析:选D。从材料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没有解决,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4.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解析:选D。材料中很清楚地说明了孙中山认清了过去失败的根源,但并没有提出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5.孙中山曾题一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个!”此挽联是为了悼念( )
A.陆皓东 B.秋瑾
C.宋教仁 D.黄兴
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作民权保障”“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个”。
6.“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A.领导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
C.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选C。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标志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A项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但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去世;B项“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说法错误,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共同革命;D项袁世凯1916年在全国人民唾弃声中离世,与本题无关。
7.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纲领
B.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C.四大革命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革命纲领
解析:选B。新三民主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仅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故A的说法正确。
8.国民党一大期间,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大会就毫无意义。这表明孙中山( )
①把反帝作为国民党一大主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目标结合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说明其反帝主张,同时与具体的反帝目标结合,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但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二、非选择题
9.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写了《民权初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2: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
材料3: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4: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材料5: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一人不能讲二回。一人所讲,不能过五分钟之久。……如有言过其时者,主座当起立敲案或摇铃,且曰:“言者之时间已过”,以止之。
(1)孙中山认为开会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循规则?
(2)根据上述材料,孙中山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内涵的?
(3)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开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
解析:本题所用材料新颖、角度独特,设问精巧,是个不错的题目。因为本题采用了大量的材料,设置了一个全然不同于课本的新知识平台,因此,回答时就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作答。
答案:(1)会长的职责;会员的义务;表决规则;发言规则。
(2)遵循规则;少数服从多数;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
(3)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通过开会行使权力。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习思考
1.《临时约法》是如何约束和削弱袁世凯的权力的?(教材P70)
提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仿效的是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则采取的是责任内阁制的政治体制,目的是以此来限制和削弱袁世凯的权力。
2.为什么孙中山坚持捍卫《临时约法》的权威?(教材P7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提示:《临时约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是民主共和的象征,是当时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所换来的革命成果,也是孙中山追求的目标,因此孙中山要极力捍卫它的权威。
3.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73)
提示:“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感到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统一的组织,才能避免单纯依靠军阀力量,从而保证革命的彻底成功。
4.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73)
提示: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的失败在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革命力量。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他看到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希望,五四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更使他看到了中国的动力所在。因此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为国民党增加新鲜血液和生命力。
5.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教材P75)
提示:(1)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并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2)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提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二、自我测评(教材P76)
试分析孙中山从旧三民主义转向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原因。
提示:(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不断革命又不断失败,使其不得不重新寻求革命出路。(2)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对孙中山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愿意联合苏俄的力量,以实现改造中国的目的。(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和组织才能,使孙中山决定联合共产党、扶助农工。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76)
这是孙中山临终前口述的《国事遗嘱》。议一议,这篇遗嘱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体现了孙中山作为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哪些高尚品质?
提示:遗嘱道出了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在于追求中国的统一、独立和富强,其道路和方法就是唤起民众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奋斗。
孙中山的这篇遗嘱展示了一代伟人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