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期中试题(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历史上期中试题(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n,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 开阡陌”。上述现象 A.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促使新兴阶层的发展壮大 C.标志新的社会制度诞生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产生 ‎2.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棊本以粮 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 C.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 ‎3.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 C.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 ‎4.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 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B.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 C.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5.明清时期平均每年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超过18次,农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从 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 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却增加了近3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     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D.政府推行以土地为主的赋税政策 ‎6.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7.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旨在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    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 ‎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人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岁收的 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人几占岁人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传统社会经济的衰败 ‎9.据史料记载,在湖南岳州等地,“自近年(指1899年以后)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宗,尤为畅销。业此者现仅有四五家,而每日所获,综计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一现象表明当地 A.近代民族纺织业缓慢发展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C.对外贸易数量的日益萎缩   D.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10.清代光绪时期的荒灾救助集前代之大成,近乎完备周密。但据《申报》记载,1906 年湖南发生水灾,江西安义县等地出现禁止米谷出省救济湖南事件。几年后,湖南邻省发生水灾,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人邻省灾区。这反映了 A.灾荒造成省际矛盾逐渐激化    B.地方政府賑灾能力的下降 C.吏治腐败破坏荒灾救助机制    D.封建朝廷的权威面临挑战 ‎11.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D.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12.近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出现“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念,甚至“隶卒倡优之徒,服饰艳丽;庶人之妻,珠玉炫耀,虽经禁约,全不遵守”,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A.沿海地区习俗逐步西方化    B.沿海地区正经历剧烈的变革 C.男尊女卑的观念遭到摒弃    D.求奢成为一种主流社会意识 ‎13.近代学者潘鸿声在1920-1924年,对长江、黄河流域12省区3000余户农家使用农具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査,发现这些地区的农具在构造和形制上没有多大改 进,仍停滞在古老、简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说明当时中国 A.农业技术受西方影响有限    B.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受工业革命影响甚微    D.民族工业引进机器困难重重 ‎14.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C.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    D.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15.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 72. 58%;农村人口则由48402万增加到54704万,仅增加了 13. 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 ‎16.下表是1960年和1978年世界各国GDP总值与中国的对比(各国倍数以中国当年GDP总值为基数),由此表可以推知 ‎ ‎ ‎1960 年 ‎1978 年 中国 ‎597亿美元 ‎2164. 6亿美元 美国 ‎9.1倍 ‎10. 6 倍 日本 ‎0.74 倍 ‎4.6倍 西德 ‎1.21 倍 ‎3.4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法国 ‎1.05 倍 ‎2.3倍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B.法德和解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左”的思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17.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辑出控告。这些做法 A.进一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利 C.表明雅典民主制度日趋成熟    D.有利于减少直接民主的失误 ‎18.唐德宗曾云:“通商惠人,国之令典。”大臣陆贽也认为:“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唐宪宗令:“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这反映出唐朝中期后 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 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 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 ‎19.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20.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 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21.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市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 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 ‎  A.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B.雅典民主并未影响现代民主 ‎  C.雅典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     D.雅典民主有性别和种族歧视 ‎22.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     B.国王“统而不治”,是妥协的结果 ‎  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23.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 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 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    A.代议制民丰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24.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  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 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2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 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义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26.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27.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它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 ‎    A.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B.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   D.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 ‎28.《长征组歌》中唱道:“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全党全军齐欢庆”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式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    B.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    C.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路线 ‎    D.着力解决了红军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29.抗日战争时期,贵州贵阳人口从12万猛增至35万,商号8年间增加2.82倍,资本扩大115.9倍。1941年7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贵阳由县升格为市。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    A.贵阳是抗战时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 ‎    B.近代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 ‎    C.抗战时期民营企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 ‎    D.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和发展经济的态度 ‎30.1955年 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 的美国飞行员。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 ‎    A.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      B.中美两国都试图缓和紧张关系 ‎    C.美国改变了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8分,32题22分,)‎ ‎3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一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加上40万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口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口岸,从19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又增加了27个,至1917年前再增加47个,总数达到97个,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广州、宁波等通商口岸城市建造了一些为商贸和交通运输服务的近代工厂,……除矿治业外,中国近代工业大都设在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等沿海、沿江开埠城市。‎ ‎——赵津、李菁《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材料三 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以广东省为例,1982—1987年,镇吸纳了乡-镇迁移人口的41%,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迁移尚不多见。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 ‎——殷江滨、李邭《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府繁荣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6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4分)‎ ‎32.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二、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 材料三、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2分)‎ ‎(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4分)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的)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B A B D C 6---‎10C A A B D 11-----‎15C B A A B 16----‎20A D D C C 21----‎25A B D A B 26----30B D C C B ‎(1)原因:①大运河密切了经济交流,交通便利;②政府对商业管理的松动(或答北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的军事、政治中心;④人口数量庞大。‎ ‎ (2)特征:①近代城市主要集中于通商口岸,带有半殖民地色彩;②近代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③近代城市更多具有经济功能(或近代工业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发展)。‎ ‎(3)特点:人口流动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人口流动从乡村转移到小城镇。‎ ‎32.答案:‎ ‎(1)新特点:过度消费;追透时髦;违礼逾制。(6分)‎ ‎“世异”: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2分)‎ ‎(2)规定: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4分)‎ 因素: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6分)‎ ‎(3)移植性指;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流行。变异性指: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任一例2分)‎ ‎(4)习俗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任l点,2分) ‎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