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 _ 考试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 三 数 学 2013.11
第一部分(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
1.一元二次方程x2+kx-3=0的一个根是x=1,则另一个根是(▲)
A.-3 B. -2 C. -1 D. 3
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等于(▲)
A.1 B.2 C.1或2 D.0
3.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3,-8)和(-5,-8),则此拋物线的对称轴是(▲)
A.直线x=4 B.直线x=3 C.直线x=-5 D.直线x=-1.
4.在锐角中,已知,且AB=4,则的面积等于(▲)
A.4 B.2 C. D.
5. 下列命题:①所有锐角三角函数值都为正数;②解直角三角形只需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③Rt△ABC中,∠B=90°,则sin2A+cos2A=1;④Rt△ABC中,∠A=90°,则.其中真命题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 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B.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C.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D.一元二次方程x2+4x+5=a(a≥1)有实数根.
7.若把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则(▲)
A.b=2,c=-2 B.b=-6,c=6 C.b=-8,c=14 D.b=-8,c=18
8.上午9时,一条船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9时30分到达B处,从A、B两处分别测得小岛M在北偏东45°和北偏东15°方向,则在B处船与小岛M的距离是(▲)
A.20海里 B.20海里 C.15海里 D.20海里
2
-1
O
x
y1
x=1
y2
y
9.已知直线y1=kx+m和抛物线y2=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 a>0,b<0,c=0,Δ=0;
⑵ a+b+c>0;
⑶ 当x>1时,y1和y2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⑷ 当x>0且x≠2时,y1·y2>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题9
10.已知和是的两个根,则的值(▲)
A.4 B.-4 C.0 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
11.方程的解是 ▲ .
1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轴x轴上,则b的值是 ▲ .
13.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3、b,则a+b= ▲ .
14.若二次函数有最小值,且图象经过原点,则= ▲ .
15.某手提电脑,原售价10000元/台,经连续两次降价后,现售价为4900元/台, 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 .
16.如图,在平地上种植树时,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为4m.如果在坡度为0.5的山坡上种植树,也要求株距为4m,那么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约为 ▲ m .
题16
17.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关于的二次函数有最 ▲ 值,该最值为 ▲ .
18.在Rt△ABC中,∠C=900,∠A、∠B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则tanA等于 ▲ .
第二部分(共76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
19. 计算:(本题满分5分)
20、解方程:(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
(1) (2).
21.(本题满分6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tan∠B=cos∠DAC.
(1)求证:AC=BD;
(2)若sin∠C=,BC=12,求AD的长.
22.(本题满分8分)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程的两个根;
(2)写出不等式>0的解集;
(3)写出随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求的取值范围.
23.(本题满分6分)如图所示,在一块长为32米,宽为15米的矩形草地上,在中间要设计一横二竖的等宽的、供居民散步的小路,要使小路的面积是草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请问小路的宽应是多少米?
A
B
C
D
E
24.(本题满分6分)如图所示,小杨在广场上的A处正面观测一座楼房墙上的广告屏幕,测得屏幕下端D处的仰角为30º,然后他正对大楼方向前进5m到达B处,又测得该屏幕上端C处的仰角为45º.若该楼高为26.65m,小杨的眼睛离地面1.65m,广告屏幕的上端与楼房的顶端平齐.求广告屏幕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距离(≈1.732,结果精确到0.1m).
25.(本题满分7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和.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的值.
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
26.(本题满分8分)抛物线,它的图象与x轴交于A和B,与y轴交于C点
(1)求;
(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若存在,请求出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本题10分)抛物线经过,两点,与轴交于另一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点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求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连接,点为抛物线上一点,且,求点的坐标.
28.(本题10分)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其中,,.将该纸片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交于点,与边交于点.
(1)如图1,若折叠后使点与点重合,求点的坐标;
(2)如图2,若折叠后点落在边上的点为,设,试写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的取值范围;
(3)如图3,若折叠后点落在边上的点为,且使平行,求此时点的坐标.
图1 图2 图3
学校 考场号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装-----------订-----------线-------------------------------------------------------------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纸
初三数学 2013.11
第一部分(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______ 18.
第二部分(共76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9. 计算:
20、解方程:(1) (2).
21.(1)
(2)
22.
(1)
(2)
(3)
(4)
23.
A
B
C
D
E
24.
25.(1)
(2)
26.(1)
(2)
27.(1)
(2)
(3)
备图
28.(1)
图1
(2)
图2
(3)
图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初三数学 2013.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C
D
B
B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12. 2或-2 13. 5 14. 3
15. 30% 16. 17. 小 ,0 18.
考场号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装-----------订-----------线-------------------------------------------------------------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
19.
解:原式=………………(4分)
=…………… …(5分)
20.(1) (2).
解:………(3分) 解:……(1分)
…(5分) ……(2分)
……(3分)
……(5分)
21.(1)证明:∵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
∴,
∴tanB=,cos∠DAC=… …(1分)
∵tan∠B=cos∠DAC.
∴AC=BD… …(2分)
(2)在直角△ADC中
∵sin∠C==,设,则… (3分)
∵AC=BD ∴
∴… (4分)
∴… (5分)
∴AC=8… (6分)
22.(1) (2分)
(2)-3<x<1 (4分)
(3)X>-1 (6分)
(4)<4 (8分)
23.解:设小路的宽为x米,依题意可列方程:
(3分)
解方程得x=1,x=31(不合题意舍去) (5分)
答:小路的宽为1米 (6分)
24.解:∵∠CBE=45º CE⊥AE ∴CE=BE………… ……………(1分)
∵CE=26.65-1.65=25 ∴BE=25
∴AE=AB+BE=30 ……………………………… ………(3分)
在Rt△ADE中,∵∠DAE=30º
∴DE=AE×tan30 º =30×=10………… ………(5分)
∴CD=CE-DE=25-10≈25-10×1.732=7.68≈7.7(m) …… ………(6分)
答:广告屏幕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距离约为7.7m
25.解:(1)由题意有, …(2分)
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3分)
(2)由得. (4分)
若,即,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5分)
若,即 ,由(1)知.
故当时,. (7分)
26.(1)∵∴ (1分)
∴AB=3 (2分)
∵OC=2 ∴ (4分)
(2) =6 而AB=3∴h=4 即M的纵坐标为-4或4 (5分)
当m=-4时 而=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