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上海市静安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 读(80分)‎ ‎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书与画的关系     启功 ‎①书与画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大马蜂窝,不可随便乱捅。因为稍稍一捅,即会引起无穷的争论。但又不能避而不谈,只好说说纯粹属于我个人的私见,并不想“执路人以强同”。‎ ‎②我个人认为,“书画同源”这个成语最容易为“书画相关论”者所引用,                。‎ ‎③我认为写出的好字,是一个个富有弹力、血脉灵活、寓变化于规范中的图案,一行一篇又是成倍数、方数增加的复杂图案。写字的工具是毛笔,与作画的工具相同,在某些点划效果上有其共同之处。最明显的例如元代柯九思、吴镇,明清之间的龚贤、渐江等等,他们画的竹叶、树枝、山石轮廓和皴法,都几乎完全与字迹的笔划调子相同,但这不等于书画本身的相同。‎ ‎④书与画,以艺术品种说,虽然殊途,但从审美欣赏的角度看,却有共同之处。一幅画供人欣赏,一幅字也无二致。我曾误认文化修养不深的人、不擅长写字的人必然只爱画不爱字,结果并不然。一幅好字吸引人,往往并不少于一幅好画。书法直到今天还在受国人爱好,必有它的特殊因素。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并不使用这种文字的兄弟国家民族的艺术家们注意。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⑤我认为如果能找到书法艺术所以能起如此作用,能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把这个“因”和画类同样的“因”相比才能得出它们的真正关系。这种“因”是两者关系的内核,它深于、广于工具、点划、形象、风格等等外露的因素。所以我想与其说“书画同源”,不如说“书画同核”,似乎更能概括它们的关系。‎ ‎⑥有人说,这个“核”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包括哪些内容?甚至应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一、民族的习惯和工具:许多人长久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由于种种条件,使他们使用共同的工具;二、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教育内容;三、共同表现方法:用某种语辞表达某些事物、情感,成为共同语言。用共同办法来表现某些形象,成为共同的艺术手法;四、共同的传统:以上各种习惯,日久成为共同的各方面的传统;五、以上这一切,合成了一种“信号”,它足以使人看到甲联想乙,如“对竹思鹤”,同时它又能支配生活和影响艺术创作。合乎这个信号的即被认为谐调,否则即被认为不谐调。‎ ‎⑦所以我以为如果问诗书画的共同“内核”是什么,是否可以说即是这种多方面的共同习惯所合成的“信号”。一切好恶的标准,表现的手法,敏感而易融的联想,相对稳定甚至寓有排他性的传统,在本民族以外的人,可能原来无此感觉。但这些“信号”是经久提炼而成的,它的感染力也绝不永久限于本土,它也会感染别人,或与别的信号相结合,而成新的文化艺术品种。‎ ‎⑧当这个信号与另一民族的信号相遇而有所比较时,又会发现彼此的不足或多余。所谓不足、多余的范围,从广大到细微,从抽象到具体,并非片言可尽。姑从缩小范围的诗画题材和内容来看,如把某些诗歌中常用的词汇、所反映的生活,加以统计,它的雷同重复的程度,会使人吃惊甚至发笑。某些时代某些诗人、画家总有爱咏、爱画的某些事物,又常爱那样去咏、那样去画。彼此影响,互相补充,也常出现新的风格流派。‎ ‎⑨这种彼此影响,互成增减的结果,当然各自有所变化,但在变化中又必然都带有其固有的传统特征。那些特征,也可算作“信号”中的组成部份。它往往顽强地表现着,即使接受了乙方条件的甲方,还常能使人看出它是甲而不是乙。‎ ‎⑩再总括来说,前文所谓的“核”,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上                       ‎ ‎             的一种“信号”。‎ ‎ ‎ ‎(选自《启功全集》第三卷《论诗书画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略有改动)‎ ‎ ‎ ‎1.解释第①段加点词“马蜂窝”在文中的意思。(2分)‎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书画同源”的含义。(3分)‎ ‎3. 第⑥段说“信号”能“由甲联想乙”,如“对竹思鹤”,下列与此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望梅止渴      B.饮水思源       C.见鞍思马      D.见花思蝶 ‎4.概括上文内容要点,填入第⑩段空缺。(2分)‎ ‎5.依据全文内容,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按神话说,人类同出于亚当、夏娃,源相同了。‎ ‎②可见“当流说流”是现实的态度。‎ ‎③因此,源不等于流,也无法代替流。‎ ‎④但同“源”之后,当前的“流”还同不同呢?‎ ‎⑤为什么后世还有国与国的争端,为什么还有种族的差别,为什么还要语言的翻译呢?‎ A.①⑤②③④   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③②④    D.④①③②⑤‎ ‎6.分析本文的结构思路。(4分)‎ ‎ ‎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麻雀·猫     布封 ‎①先说麻雀。在荒漠或远离人群的地域内,几乎从来见不到麻雀的踪影。这些鸟同鼠类一样,总是眷恋人类的住所。它们不喜欢树林,也不愿生活在广袤的原野上。它们追寻有人群的地方生存,懒惰而且贪嘴,总是靠吃别人现成的东西生活:一切收藏或分发谷物的场所,如粮仓谷囤,鸡舍鸽楼,都是它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 ‎②麻雀最招讨厌的地方不仅是它们数量多,而且在于它们诡计多端:狡狯多疑,冥顽不化,从不舍弃呆惯了的老地方。麻雀很狡猾,胆大不怕人,难以引诱它们上当;它们能轻而易举地逃避设下的陷阱,让捕捉者白费心机,磨掉耐心。麻雀窝外用干草,内铺羽毛,如果将其毁掉,一天之内它们就可以另搭一个。麻雀窝里的蛋通常是 5-6 枚,或者更多,一旦窝毁蛋打, 8 -10‎ ‎ 天内还能再产一窝。假如它们在树上或屋槽下遭到袭击,便会更隐蔽地躲藏在粮仓的屋顶内。麻雀耗粮惊人,有人通过笼养的麻雀计算过,两只成年麻雀每年需要消耗约二十斤谷物。每当农民耕地撤种,开镰收割,打谷入仓时,甚至当农妇撒食喂养家禽时,它们总是紧随其后,巧取豪夺。‎ ‎③麻雀也吃蜜蜂,喜欢毁灭对我们唯一有益的昆虫。正因为麻雀如此作恶多端,无法无天,缺乏教养,所有的人皆想方设法消灭它们。‎ ‎④一般来说麻雀栖息在舍瓦下,屋檐内,墙洞里。有时也常在枯井内或在有百叶窗护栏的窗台上做窝。有的麻雀还把窝搭在树上。麻雀把窝搭在树梢,同样外用干草,内铺羽毛。也有个别的麻雀窝比较特殊,其顶部加一个盖,用以遮风挡雨,盖子上留有一个出入口。但如果窝是搭在洞内或已有遮挡的地方,麻雀便不去费力做这个没用的窝盖。从这一点倒也可以看出麻雀有些理性:它会比较两种不同的情况。不难发现,麻雀的习性多种多样,性情比其他鸟类更复杂完善,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经常与人为伍,近似驯化却从未屈从或依赖人类。‎ ‎⑤再说猫。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这种动物尽管挺可爱,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这种动物本来是窃贼,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只会像骗子那样变得曲意逢迎了。猫和骗子都同样机灵,同样精明,都具有同样作恶的爱好,同样搞小诈骗的倾向。猫也像骗子,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隐藏自己的意图,窥探机会,等待并选择行动的时刻,然后逃避惩罚,跑开,在远处等待人们重新呼唤它们。‎ ‎⑥它们很容易养成同人交往的习惯,但是绝不接受人的习俗。它们的依恋仅仅是表面现象:从它们侧身行走的姿态、恍惚不定的眼神,就能看出这一点。猫从不正面看它所喜爱的人:不知是出于戒虑还是虚假,它总绕着弯接近人,寻求爱抚。‎ ‎⑦它们喜欢窥伺,攻击、咬死弱小的动物也不在乎,像小鸟、小家兔、小野兔、老鼠、青蛙、壁虎和蛇,都是它们攻击的对象。猫不追赶已经看不见的动物,它们并不出猎,而是守候,再突然袭击。它们抓住小动物,耍戏好长时间,然后就咬死,即使毫无必要。它们吃得极好,根本不用吃这种猎物充饥。猫虽然住在我们家中,却不能说它们完全是家畜,甚至可以说,它们完全是自由的。它们随心所欲,若是想离开一个地方,怎么也留不住,多留一会儿也不行。‎ ‎⑧不过,猫的样子好看,身子轻盈敏捷,爱清洁和享乐,喜爱舒适,总选择最柔软的家具,在上面休息或者打闹。小猫活泼欢快,看着又可爱,如果爪子还不可怕的话,也非常适于逗孩子乐。猫喜欢晒太阳,总找最暖和的地方趴着,如壁炉后身,或者炉灶里面;它们也喜欢香味。猫的睡眠很轻,睡眠的时间也不像给人的印象那么多。它们走路脚步极轻,几乎总是悄无声息。它们到远处,躲藏起来排泄,并且用土盖上。它们爱洁净,皮毛总是干的,亮晶晶的。‎ ‎(选自《布封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有改动)‎ ‎ ‎ ‎7.第②段列举了“麻雀最招讨厌”的原因,概括原文内容,填写下面空缺。(3分)‎ 第一,它们数量众多,诡计多端;第二,狡猾:胆大不怕人,不会轻易上当;‎ 第三,                      ;第四,                              。‎ ‎8.第④段对麻雀做窝的细节描写,目的是什么?(3分)‎ ‎9.第⑦段画线句的含意是            。(3分)‎ ‎10.第⑧段内容对刻画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11.对本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说麻雀吃蜜蜂毁灭了有益的昆虫,文中“有益”或“无用”是以人为核心的评判。‎ B.第⑤段说对猫“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与后文说猫善于曲意逢迎的特点相印证。‎ C.第⑥段说猫“寻求爱抚”,强调了猫内心对人的极不信任,即使接近人也只是为己所用。‎ D.布封本是博物学家,他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细节描写,使他的文章成了优美的文学作品。‎ ‎12.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任选下面一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6分)‎ ‎(1)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见原文第①段)‎ ‎(2)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见原文第⑤段)‎ ‎ ‎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倩何人,                ,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4)                ,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6)青天有月来几时,                    。               (李白《把酒问月》)‎ ‎(7)                    ,客有可人期不来                   (陈师道《绝句》)‎ ‎(8)无情最是台城柳,                    。                    (韦庄《台城》)‎ ‎ ‎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①    唐 刘长卿 ‎  三年谪宦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迟:淹留。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 ‎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            在古代是押韵的。(1分)‎ ‎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16.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4分)‎ ‎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窦  婴    颜之推 ‎①汉窦婴,字王孙,汉孝文帝窦皇后从兄子也。封魏其侯,为丞相,后乃免相。及窦皇后崩,婴益疏薄无势,黜不得志。与太仆灌夫相引荐,交结甚欢,恨相知之晚也。‎ ‎②孝景帝王皇后异父同母弟田蚡,为丞相,亲幸纵横,使人就婴求城南田数顷。婴不与,曰:“老仆虽弃,丞相虽贵,宁可以势相夺乎?”灌夫亦助怒之。蚡皆恨之。及蚡娶妻,王太后诏列侯宗室皆往贺蚡。灌夫为人狂酒,先尝以醉忤蚡,不肯贺之,窦婴强与俱去。酒酣,灌夫引酒至蚡,蚡曰:“不能满觞。”夫因言辞不逊,蚡遂怒曰:“此吾骄灌夫之罪也!”乃缚夫谓长史曰:“有诏召宗室,而灌夫骂座①不敬。”奏其在乡里豪横,处夫弃市。窦婴还,谓其妻曰:“终不令灌夫独死,而婴独生。”乃上事具陈灌夫醉饱,事不足诛。帝召见之,婴与蚡互相言短长,帝问朝臣,两人谁是?朝臣多言婴是,王太后闻,怒而不食,曰:“我在,人皆凌藉②吾弟。我百岁后,当鱼肉之!”及出,蚡复为婴造作恶语,用以闻上。天子亦以蚡为不直③,特为太后故,论婴死。‎ ‎③婴临死,骂曰:“若死无知则已,有知要不独死!”后月余,蚡病,一身尽痛,若有打击之者,但号呼叩头谢罪。天子使祝鬼者瞻之,见窦婴、灌夫共手笞蚡,蚡遂死。‎ ‎(选自[南北朝·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 ‎[注] ①骂座:谩骂同座的人。②凌藉:侵陵,欺侮。③直:有理。‎ ‎ ‎ ‎17.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亲幸纵横         ⑶先尝以醉忤蚡 ‎ ‎⑵当鱼肉之         ⑷论婴死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乃缚夫谓长史曰    乃上事具陈灌夫醉饱 B.而灌夫骂座不敬    王太后闻,怒而不食 C.奏其在乡里豪横    窦婴还,谓其妻曰 D.宁可以势相夺乎    天子亦以蚡为不直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与太仆灌夫相引荐,交结甚欢,恨相知之晚也。‎ ‎(2)及出,蚡复为婴造作恶语,用以闻上。‎ ‎20.本故事出自《史记》,《还冤记》对此进行了改写,鲁迅称其“引经史以证报应”,结合第③段,试作分析。(2分)‎ ‎21.概述本文第②段内容,不要超过50字。(3分)‎ ‎ ‎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 游鯈亭记①    欧阳修 ‎①禹之所治大水,岷山导江,其一也。江出荆州,合沅、湘,合汉、沔,以输之海,其为汪洋诞漫②,蛟龙水物之所凭,风涛晦冥之变怪,壮哉,是为勇者之观也。‎ ‎②吾兄晦叔为人慷慨,喜义勇而有大志,能读前史,识其盛衰之迹,听其言,豁如也。困于位卑,无所用以老,然其胸中亦已壮矣。‎ ‎③夫壮者之乐,非登崇高之丘,临万里之流,不足以为适。今吾兄家荆州,临大江,舍汪洋诞漫壮哉勇者之所观,而方规地为池,方不数丈,治亭其上,反以为乐,何哉?盖其击壶而歌③,解衣而饮,陶乎不以汪洋为大,不以方丈为局,则其心岂不浩然哉!夫视富贵而不动,处卑困而浩然其心者,真勇者也。然则水波之涟漪、游鱼之上下,其为适也,与夫庄周所谓惠施游于濠梁之乐,何以异?乌用蛟鱼变怪之为壮哉!故名其亭曰:“游鯈亭”。‎ ‎ ‎ ‎   [注] ①游鯈(tiáo):游动的白色小鱼,语出《庄子》濠梁论辩故事,此处寓自得其乐意。②诞漫:广阔无垠。③击壶而歌:语出《世说新语》:“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 ‎22.第①段“其为汪洋诞漫”中的“其”指          。(用现代汉语回答)(2分)‎ ‎23.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24.根据上下文和相关注释,推测第③段吾兄欧阳晦叔“击壶而歌”的原因。(2分)‎ ‎25.联系全文,对第③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段首强调,在一般人意识里,“壮者”不必登上高山临近大河,就能体会山水之乐。‎ B.欧阳晦叔家居荆州,“临大江”,却“规地为池,方不数丈”,这种选择,令人赞叹。‎ C.本段突显“壮”“勇”“乐”“适”等关键字眼,运用对照手法,文气流畅,脉络清晰。‎ D.作者认为欧阳晦叔与享受濠梁之乐的庄周的人生旨趣相通,故名其亭曰“游鯈亭”。‎ ‎26.用一句话概述本文主旨。(2分)‎ ‎ ‎ 二  写   作( 70分)‎ ‎27.作文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新的开始,或许又是一次无奈的挣扎。那些想从日常生活中逃离的瞬间,无法预知;很多时候,逃离的念头很快被日常生活所淹没……‎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比喻可能引发争论的书画关系。‎ ‎2.(1)共同的工具和共同的表现手法:写字和作画都用毛笔,某些书家的画与字笔划调子相同;(2)书与画在人的审美欣赏上有共同之处。‎ ‎3.D ‎4.共同工具、共同好恶、共同方法、共同传统所合成的 ‎5.B ‎6.(1)引出诗画关系话题。(2)展开讨论:作者认为“书画同源”不如“书画同核”概括得准确;“核”是一种共同“信号”;(3)结论:书画相互影响却各自独立。‎ ‎(二)7.(1)麻雀生存、繁殖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2)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大。‎ ‎8.(1)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地认识麻雀窝的地点、构造以及麻雀的特殊能力;(2)增添文章趣味。‎ ‎9.(1)猫的食物充足,(2)但它狡诈邪恶,将伤害弱小动物当成乐趣。‎ ‎10.(1)与第⑤段说猫“挺可爱”照应;‎ ‎(2)与上文的批判性评价形成对照,给人留下关于猫的全面印象,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11.C ‎12.句1:作者明确表示了对麻雀的厌恶,认为麻雀不能“吃”“用”,且给人类带来麻烦,因此一钱不值。句2:作者断言猫天性狡诈邪恶,驯养不能改变其本性,只能使其更虚伪;作者对猫的嫌恶之情溢于言表。‎ 带有情感描写动物,能使文章妙趣横生,增强感染力;但以人类为中心评判其他动物是不妥的;我们应尊重万物、观察并理解它们。‎ ‎(三)13.(1)唤取红巾翠袖(2)砌成此恨无重数(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香雾云鬟湿(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6)我今停杯一问之(7)书当快意读易尽(8)依旧烟笼十里堤 ‎(四)14.迟、时、知 ‎15.D ‎16.都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左诗借西汉旧事,表达了对西晋门阀制度的不满。‎ 本诗①借景抒情(赏析颔联)②拟人、反问(赏析颈链、尾联)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等)。‎ 左诗①比喻:用“松”“苗”比喻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与平庸的世家子弟;②对比:两种人不同身份和不同命运的对照。‎ ‎(五)17.⑴肆意横行⑵违逆,得罪⑶以……为鱼肉,任意欺凌。(意动用法)⑷定罪,判罪 ‎18.D ‎19.(1)(窦婴)与太仆灌夫互相推崇,交往非常融洽,只恨相互了解得太晚了。‎ ‎(2)等到出来后,田蚡又编造一些窦婴的坏话,让皇上听到。‎ ‎20.田蚡仗王皇后之势欺侮窦婴,导致灌夫和窦婴被判死罪,这真实的悲剧;作者将田蚡的死亡与窦婴的冤魂相联系,宣扬了因果报应思想。‎ ‎21.(1)灌夫顶撞田蚡被处死;(2)窦婴上书为灌夫鸣不平,触怒太后;(3)皇上最后判窦婴死罪。‎ ‎(六)22.长江 ‎23.第①段写长江的壮观,是为了和第②段写狭小的游鯈亭作对比;为下文表现吾兄的品格做铺垫。‎ ‎24.(1)吾兄有大志而处卑位,老而无成,与王处仲吟诵曹操诗句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相通;‎ ‎(2)借慷慨悲歌开阔胸襟,在方寸之地寻找内心浩然之乐。‎ ‎25.A ‎26.本文颂扬了作者兄长“处卑困而浩然”的广阔胸襟。‎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