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囹圄(wǔ) 祓除(fú) 编篡 众口铄金
B. 拎包(līng) 讪笑(shàn) 饥馑 万事具备
C. 粳米(jīng) 傩戏(nuó) 讴歌 栉风沐雨
D. 揶揄(yú) 酒馔(xùn) 讫今 高屋建瓴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经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因而防治艾滋病的行动,也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B. 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C. 保护知识产权不可能一挥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
D. 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各种活动课应运而生,给学校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
3. 2013年,上海出租行业兴起一款“手机打车软件”,用户在网上下载软件后,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则可根据线路、是否有小费等选择接受订单。随着“滴滴”和“快的”等打车软件竞相调高打车补贴,引起恶性竞争,一些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出台监管措施,以此发挥打车软件长处的同时,减少副作用。请分析手机打车软件的长处和副作用各有哪些。(4分)
4.端午节将至。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请写出与端午节有关的三个民间习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忠告善道 道: ②垂光百世 垂:
③以众人待我 众人: ④庶几复悟 庶几:
6.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方孝孺对豫让以死报智伯的行为的评价。(2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本来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败后又投身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让都没有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
B.方孝孺认为,豫让之不忠,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任智伯因贪欲而亡,却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C.方孝孺认为豫让没能为智伯报仇,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为国士。
D.豫让之所以不惜以死来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以其忠义来教育后人。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分)
⑵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3分)
⑶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律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⑴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本诗的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但表达的意境却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异同。(4分)
⑵这首诗的颈联两句都是用典的写法。“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了“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典故,请说出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⑶律诗的首尾讲究回护照应,试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是如何照应的。(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舞幽壑之潜蛟,
⑵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⑶明月松间照,
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⑹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⑺刑天舞干戚,
⑻上善若水,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月兰
季羡林
⑴一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⑵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⑶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⑷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⑸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⑹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⑺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⑻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⑽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婉如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有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炎凉者在。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一直到今天。
⑾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⑿到了今天,天运转动,否极泰来,不知怎么一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⒀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⒁我年届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一日
(有删改)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2、文中两次描绘了二月兰“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3、第5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两个亲人和两只猫,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季羡林先生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有哪些。(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中国年轻人为何不敢晃荡青春
陈方
飞机上,座位旁边坐着一位外国年轻人,他刚刚参加完湖南卫视“汉语桥”的比赛,要飞到石家庄找他在德国结识的朋友。
他是波兰人,在德国学习工作了很多年,这一次代表德国参赛。比赛的成绩不是特别好,但他正好可以利用参赛完的时间在中国和朋友一起旅行。波兰小伙说这一次可以在中国待90天。我好奇:“你不用工作吗?”他说他还没有固定工作,在德国打工挣点钱,然后就去周游世界。他说他去过很多国家,认识了很多人,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继续好奇,我问他多大了。他说,现在已经28岁了,不过还可以再尽情晃荡几年,然后再把生活固定下来。
一个28岁的波兰小伙还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过着“年轻人”的生活,让人好生艳羡。在中国,一个28岁的小伙子该是什么状态?28岁的中国年轻人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在着急地恋爱结婚生子,着急地买房买车,着急地拼事业。我们在焦虑着如果30岁还不能出人头地,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我依旧好奇于波兰小伙的“晃荡”状态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很另类,他对我的问题表示很惊讶,他说在他生活的环境里很多年轻人都是这个状态。他问我难道没有出国旅行过吗,没有看过世界吗,那你年轻时都做了些什么?
我和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一样,毕业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生活。一个28岁的中国小伙,如果还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还没有结婚成家,整天晃荡来晃荡去,那他一定是主流社会舆论里的另类,甚至还会被贴上“社会青年”的标签。
“主流“了,“正常”了,不能说不好。但必须得承认,很多中国年轻人还是渴望能拥有一段“晃荡的青春”,否则,我们也不会一看到别人在“晃荡”内心就心生感慨。那位波兰小伙对语言感兴趣,便开始学习汉语,他从不考虑学习汉语能不能为将来谋生。而我们不行,上大学选择专业时就必须考虑将来的就业情况。
中国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毕业就被庸常的生活绑架了,为什么我们失去了“晃荡青春”的勇气?一方面,传统意义上按部就班进入主流轨道的“社会习惯”主导着我们;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继续晃荡”的机会。世俗社会中,“剩男剩女”所带来的家庭压力还可以抗争,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必须寻得谋生的饭碗。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后如果不尽快占领一个“坑”,等你晃荡够了,这个“坑”早就被别人占了。社会上那些待遇较好的单位,在招聘时一般都只对应届生开门,往届生乃至“社会青年”是很少有机会的。找一个待遇一般甚至能勉强谋生的工作,又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养老前景。
波兰小伙并不完全理解这样的“纠结”,他在德国认识很多中国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状态和他也有些相似。但从他的讲述中我能体会到,他眼中的那些中国年轻人之所以敢晃荡,大抵都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宽裕,晃荡完青春,并不影响他们以后稳定的生活。这和家庭背景一般的波兰小伙的晃荡状况绝然不同。
一毕业就“老”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你可以在内心晃荡青春,但不能以生活的姿态晃荡,你必须找一个主流的外壳来保卫你晃荡青春的内心冲动;如果说你想像波兰小伙这样以生活的姿态“晃荡青春”,那么必须付出有可能“晃荡一辈子”的风险代价。
如果哪一天中国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晃荡青春了,那一定是中国的社会问题存在最少的时候。
(有删改)
1、文中所说的“晃荡青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中国年轻人为什么渴望晃荡青春?(6分)
2、中国的年轻人不敢晃荡青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3、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前几天母亲节,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到处都是祝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沸沸扬扬的。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对此,有人看不惯了,问这些刷屏者,“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他们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并非为了让母亲知道,而是在社交网络上,让同学、同事、朋友看——这是在晒孝顺吗?更有甚者批评说,一群把妈妈拉进朋友圈黑名单的人,在朋友圈里疯狂地刷着母亲节快乐。
就上述现象,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谈谈你的看法。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附加题 (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 西 伯 幽 而 演 易 周 旦 显 而制礼不 以 隐约 而 弗 务 不 以 康 乐 而 加 思 夫 然 则 古 人 贱 尺 璧 而 重 寸 阴 惧 乎 时之过已。(曹丕《典论·论文》)
20.文中的“翰墨”指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21.文中提到的“周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请列举有关他的事迹(至少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朗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C.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D.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E.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用一些言简意赅的诗句,表达了“梵”即万物之本的泛神论思想,泰戈尔从这种“梵”“我”合一,万物一元的思想出发认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就是和谐和协调。
23.简答题(10分)
(1)简述《边城》中翠翠母亲的故事及其作用。(4分)
(2)《子夜》吴荪甫所说的“三线作战”是什么?(6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诗人这个群体,在精神层面上说应该是强势者,而在物质层面貌似成为了弱势者,这几乎是诗人的宿命。苦难和反思,这些都是诗歌的重要元素,诗人在抨击黑暗和解放人性方面,天然要领先于其他文体。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反诗性的时代,或者说最堕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病态社会里,诗歌的式微也是必然的,诗人的从俗也是命定的。诗歌不揭露现实,不批判恶世,而仅仅是附丽于虚张浮华之中。80年代,中国诗歌曾经出现过“黄金时代”,但眼下似乎不太可能回归,就像文艺复兴也就一去不返一样。社会转型的激烈时刻,诗歌可能再次爆发,涌现一批天才巨匠。但真正转型成功之后,诗歌依旧还将归于沉寂。今天的西方和平社会,诗歌和诗人依旧是特别边缘的。而中国正处于全民娱乐时代,触目都是各类选秀节目,但几乎没有关于当代诗歌。诗歌本来的属性就是小众的,不太可能借助于大众传媒。至于未来,凡是号召要做大做强的什么,都与诗歌无关,因为其精神本质,是反诗歌的。
“诗意”被经常用来描绘人或事物的美好,在我看来,“诗意”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所理解的诗意,自由是第一本质。一切不自由的领域,都没有诗意。诗意是与真善美同源的,是与人性同体的,诗意是极权的敌人。诗性无国别,语言有特色。如果诗歌走上这样一种钦命的道路,那就是诗歌的死亡。
24.作者认为中国诗歌的“式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这种“式微”的原因是什么?(6分)
25.文中的“诗意”有哪些本质特征?(3分)
26.根据文章分析,中国80年代为何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后来为何又沉寂了?(6分)
参考答案
1.C。A.囹圄应读yǔ;编篡应写作“纂”B.拎包应读līn;万事具备应写作“俱”D.酒馔应读zhuàn;讫今应写作“迄”
2. D。“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过分指摘或称赞的,事情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 “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非常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应运而生”,现指顺应客观需要而生。A项“无可厚非”
多用来表示虽有缺点,但尚有可取之处,可以原谅;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勿庸置疑”。B项“披肝沥胆”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撕心裂肺”。C项“一挥而就”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一蹴而就”。
3.长处:1、打车软件本身有利于提高出租车行业整体效率。2、方便用户,更体现出新技术对既有行业的改进和促动作用。
副作用:1、打车软件分散司机注意力,存在安全问题。2、对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中老年乘客造成不公。3、存在黑车可能会因为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而进入市场的漏洞。(各答出两点,合理即可)
4.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写出一个1分,写出两个3分,写出三个5分)
5. 道:引导。垂:流传。众人:常人,一般人。庶几:或许,差不多。
6.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仇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7.C。方孝孺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是因为不能谏主,而非不能报仇。
8.⑴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致使他更快地灭亡。
⑵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⑶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他们又都是豫让的罪人了。
9.⑴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1分)但与杜诗的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意境(1分)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2分)
⑵阮籍,(1分)善为青白眼。(1分)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1分)
⑶“万里归船”既照应了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又写出了作者心中对归隐而去的冀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的对人生忘机的超然和洒脱,又很好地诠释了“痴儿了却公家事”从烦琐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欢快之情。
10.⑴泣孤舟之嫠妇 ⑵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⑶清泉石上流 ⑷剑阁峥嵘而崔嵬 ⑸圣人无名 ⑹贫贱不能移 ⑺猛志固常在 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1.“悲”是指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成为“不可接触者”,成为人中的异类,因此感到悲愤;“欢”是指在家中受到亲人和小猫的心灵慰藉,感受到世态炎凉中的温暖,因此感到欢乐。“欢”是指自己文革后平反,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受到欢迎;“悲”是因为亲人逝去,小猫离开,自己感到寂寞与凄凉。
12.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1分),将成片的二月兰比作一团紫气,“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夸张地描写了二月兰开放的气势非凡(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二月兰勃勃的生机,也点出了二月兰虽然不择地而生,非常普通,但却又具有积极昂扬的不平凡的精神(2分)。
13.从内容上讲,这些文字所写都是寻常琐事(1分),描写了亲人、小猫和二月兰难解难分的关系(1分),营造出了家庭温馨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家庭温暖和团圆的思念,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二月兰的深厚情感(1分);从结构上说,这些描写是在表现情感中的“欢”,(1分)与下文写失去亲人和小猫后的凄凉与寂寥构成对比(1分),为后文进一步写与二月兰相关的世事沧桑,悲喜交加做铺垫(1分)。
14.有对二月兰的喜爱;有对二月兰以不变应万变的羡慕;有对温暖的家庭生活的深切思念;有亲人失去后的寂寞与凄凉;有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的感慨;有对人生悲喜交加,难以分辨的怅惘。(每点1分)
15.具体表现:没有固定的工作,选专业不必考虑就业,年龄大了也不结婚成家,到处旅行(4分,每点1分)。原因:认为年轻就应该有年轻的状态,不屈从于世俗的压力,能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和兴趣生活(2分,意对即可)。
16.社会习惯、主流社会舆论的压力,要结婚成家的家庭压力,就业、未来养老的压力。(6分,每点2分)
17.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之所以不敢随心所欲晃荡青春,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的生存的压力,社会对年轻人提出了种种世俗的要求;而只有当年轻人面对的社会压力减少,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随心所欲地生活;只有到年轻人能够晃荡青春的时候,才能以此证明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最少。(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