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15届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380.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枣庄市2015届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 枣庄市2015届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卷(新人教有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 ‎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是(  )‎ ‎  A. 建立区域联合机制,发布大气雾霾预警信号 ‎  B. 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排放,提升燃油品质 ‎  C. 多部门齐抓共管,减少扬尘污染 ‎  D. 减少燃煤量,使用清洁能源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的尾气等;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粉尘主要是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PM2.5是首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解答: 解:‎ A、建立区域联合机制,发布大气雾霾预警信号,不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排放,提升燃油品质,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多部门齐抓共管,减少扬尘污染,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减少燃煤量,使用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 ‎ ‎2.(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B. 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  C.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D.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通常最外层少于4个为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B、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 ‎ ‎ C、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根据最外层的电子数分析,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 解答: 解:A、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少于4个,属于金属元素,所以A正确;‎ B、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表示原子,②表示阳离子;故B说法正确;‎ 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它们的质子数有两种,所以它们表示两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最外层的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的性质,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②③化学性质相同不同,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 ‎ ‎3.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火 ‎  C. 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滴至 10mL ‎  D.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连接仪器装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 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故选项A操作不正确;‎ B、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否则容易发生爆炸,故选项B操作正确;‎ C、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滴至 10mL,即先倒后滴,故选项C操作正确;‎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故选项C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属于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掌握可燃性气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 ‎4.(2分)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 ‎ ‎ 实验结论 ‎ 燃烧需要氧气 ‎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燃烧条件分析;‎ B.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D.向放有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 解:A.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烧需要氧气,正确.‎ 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正确.‎ C.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不是二氧化碳,错误.‎ D.向放有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 故选:C.‎ 点评: 实验现象是化学反应的外在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些化学反应的实质,因此要重视实验,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实质.‎ ‎ ‎ ‎5.(2分)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  )‎ ‎  A. FeO+H2SO4═4FeSO4+H2O B. Fe2O3+3H2SO4═Fe2(SO4)3+3H2↑‎ ‎  C. Fe2O3+2H2SO4═2FeSO4+2H2O D.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 ‎ ‎6. ‎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 ‎ 分析: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计算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水的质量及其氢元素的质量,确定物质的组成;‎ ‎②由8.8gCO2,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再计算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已知‎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可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 ‎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已知‎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可计算R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8.8g××100%=‎2.4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水质量为x,2R+3O22CO2+4H2O ‎ 88 72‎ ‎ ‎8.8g x ‎ 则,x=‎7.2克,故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克;‎ 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2.4+0.8<6.4,故R应由碳、氢、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①错误;‎ ‎②由8.8gCO2,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克,再计算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7.5%;故②正确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水质量为x,‎ ‎ 2R+3O22CO2+4H2O ‎ 88 72‎ ‎ ‎8.8g x ‎ 则,x=‎7.2克,故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正确;‎ ‎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2R+3O22CO2+4H2O ‎2R 88‎ ‎6.4g‎ ‎‎8.8g ‎=,解得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错误 故选D.‎ 点评: 要求掌握并理解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作用;求物质中各元素的比值,计算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基本的计算.‎ ‎ ‎ ‎7.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  A. A B. B C. C D. D ‎ ‎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氢氧化钠易潮解,即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 解: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能够观察到固体受潮,逐渐溶解,该选项现象合理;‎ 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能够观察到溶液变红,该选项现象合理;‎ 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该选项现象不合理;‎ 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能够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该选项现象合理.‎ 故选:C.‎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 ‎ ‎8.(2分)“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它物质分解的速率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 ‎ ‎ A.‎ ‎①‎ B.‎ ‎①③‎ C.‎ ‎①②④‎ D.‎ 全部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①根据催化剂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判 ‎②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 ‎③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④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①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不一定能作其它物质分解的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a(OH)2等,故选项类推错误;‎ ‎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金属铁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故选项类推错误;‎ ‎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久置也变稀但质量变大;故选项类推错误.‎ 故①②③④类推均错误.‎ 答案:D 点评: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要熟记氧化物、单质、混合物的概念,并能灵活判断.‎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 ‎ ‎ ‎9.(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 2H ;‎ ‎(2)氦气 He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 ‎(4)硝酸铵的阴离子 NO3﹣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硝酸铵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4)硝酸铵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O3﹣.‎ 故答案为:(1)2H;(2)He;(3)CH4;(4)NO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 ‎ ‎10.(4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 ‎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3)结合如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能再分.‎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1)根据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微粒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反应物的种类判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通过比较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的特点进行判断.‎ ‎ ‎ 解答: 解:‎ ‎(1)通过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是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根据微粒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3)根据微粒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所以元素的种类不变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也保持不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 ‎(1)2H2+O22H2O;(2)化合反应;(3)分子,原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微观粒子模型图的能力及对反应类型、反应实质的认识,解答时弄清微观粒子的构成,并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是解答的关键.‎ ‎ ‎ ‎11.(4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无法判断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 ②③⑥ (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烧杯、 量筒 、 玻璃棒 .‎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溶液的饱和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65℃‎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的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和降温三种方式完成.‎ ‎(3)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进过计算、称量、溶解三步,结合此步骤选择相关的仪器.‎ 解答: 解:(1)溶液的饱和比较明确的表象是溶质与溶液共存,温度降到‎65℃‎时无晶体析出,因此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否饱和应该是无法判断;故答案为:无法判断;‎ ‎(2)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的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的方法完成,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也可采用降温的方式完成.故答案为:②③⑥;‎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三步,称量时要用到天平、取药品的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烧杯,溶解时用到玻璃棒;需要称量固体粉末M的质量是托盘天平. 故答案为:玻璃棒.托盘天平;‎ 故答案为:(1)无法判断;(2)②③⑥;(3)量筒、玻璃棒.‎ 点评: 此题是溶液相关知识的考查题,解决的关键是对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知识的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 ‎ ‎ ‎ ‎12.(6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选项字母),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②③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3)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a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氨气 .‎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气,二氧化碳和氨气不溶于分离.‎ 解答: 解:(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是密度和溶解性.‎ 故填:B;②③.‎ ‎(3)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a导管通入瓶内.‎ 故填:a.‎ ‎(4)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需要加热,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氨气不容易分离.‎ 故填:A;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氨气.‎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13.(10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 ‎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 15% ‎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装置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铜粉的量不足 、 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量;‎ ‎(2)从两种装置的区别来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 解:(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可能漏气,;③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 故答案为:(1)15%;‎ ‎(2)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 本考点是用铜粉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 ‎ 三、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4.(6分)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种补钙保健食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其包装说明如图所示)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00片该食品研碎后放入一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时,共消耗稀盐酸‎200g,(该保健食品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并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32.4g.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参与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然后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然后求出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100片×‎0.5g/片﹣‎232.4g=‎‎17.6g 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 x y ‎‎17.6g ‎,‎ 解得 x=‎40g y=‎‎29.2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4.6% ‎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数据地分析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