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九江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391.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届九江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届九江市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 瓷碗破碎 B.‎ 石蜡熔化 C.‎ 纸张燃烧 D.‎ 湿衣晾干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 ‎ ‎2.(2分)(2013•湖北)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体呼吸的是(  )‎ ‎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考点:‎ 氧气的用途..‎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呼吸作用可知,人类生存需要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来解答.‎ 解答:‎ 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人类在呼吸时吸收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则氧气可供我们呼吸.‎ 故选A.‎ 点评:‎ 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学生应明确呼吸作用,并认识氧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 ‎ ‎3.(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 A.‎ 点燃酒精灯 B.‎ ‎ 过滤 ‎ ‎ C.‎ 量取液体体积度数 D.‎ 称量NaCl固体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4.(2分)“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 ‎ A.‎ 晚上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 ‎ ‎ B.‎ 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 C.‎ 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 ‎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并关闭煤气的阀门;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久未开启的菜窑,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煤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解答:‎ 解:A、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并关闭煤气的阀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煤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久未开启的菜窑,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防止爆炸的措施、氢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等,一定要好好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其中常见气体的性质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一定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进行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 ‎ ‎5.(2分)(2013•南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 B.‎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 ‎ C.‎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 ‎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考虑;B、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进行分析;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D、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 B、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块属于混合物,故C错;‎ D、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是中子,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中子不带电,熟悉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 ‎ ‎6.(2分)(2012•潍坊)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 B.‎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 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 D.‎ ‎“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考点:‎ 物质的微粒性;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微观粒子运动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通过分析找出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的化学问题,应用化学相关知识解答此题.‎ 解答:‎ 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错误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解释错误 C、“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解释错误 D、“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含有蔷薇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 成语和古诗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许多都蕴含着化学原理,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它们.‎ ‎ ‎ ‎7.(2分)(2013•乐山)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 ‎ A.‎ 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 B.‎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 ‎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 ‎ D.‎ 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 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解答:‎ 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C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a表示2个钠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S2﹣中的2表示1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8.(2分)(2013•金华)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 ‎ ‎ A.‎ ‎﹣4‎ B.‎ ‎﹣1‎ C.‎ ‎﹣3‎ D.‎ ‎+3‎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9.(2分)(2014•丰台区二模)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xAl+Fe2O3Al2O3+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Al2O3为氧化物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 C.‎ 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 D.‎ 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进行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进行分析,‎ C、根据题中的叙述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氧化铝中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满足氧化物的定义,故A错误,‎ B、反应物中铝是单质,氧化铁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氧化铝是化合物,铁是单质,满足置换反应的定义,故B错误,‎ C、先将方程式进行配平是:2Al+Fe2O3Al2O3+2Fe,所以X是2,故C正确,‎ D、从题中可以知道,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搞清置换反应的定义和氧化物的定义,然后依据定义和学过的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 ‎ ‎ ‎10.(2分)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 ‎ C.‎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D.‎ 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加热高锰酸钾会产生氧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变化分析.‎ B、根据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分析;‎ C、根据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分析.‎ D、根据锌反应完后不再产生氢气分析.‎ 解答:‎ 解:A ‎、因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变化,而图中氧气的质量一直在变大,故错误.‎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增加的,故不正确;‎ C、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8:1,而图象中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却为1:2,故不正确.‎ D、锌反应完后不再产生氢气,最后图象平行于横轴,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结合图象的分析题,解题时注意分析清楚转折点即可较快做出判断.‎ ‎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号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铜用于制造导线 B.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焦炭能用于 冶炼金属 .‎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A、铜用于制造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焦炭具有还原性,能用于冶炼金属,主要是用焦炭与金属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金属,所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冶炼金属.‎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 ‎ ‎12.(3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B .‎ A.氯酸钾 B.石油 C.干冰 D. 空气 .‎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A、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石油中含有煤油、柴油、汽油等很多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B;空气.‎ 点评:‎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 ‎ ‎13.(3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B ‎ A.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红磷过量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差异﹣﹣﹣﹣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进行分析;‎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氧气过量会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故分析不合理;‎ B、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易发生爆炸,故分析合理;‎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应在瓶中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分析不合理;‎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选B;补充: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氢气燃烧以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的注意事项即可顺利解答.‎ ‎ ‎ ‎14.(3分)下列各组变化中,符合“1+1=2”的事实是 B ‎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B.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C.1g镁与1g氧气反应得到2g氧化镁 ‎ D. 1g氢氧化钠稀溶液和1g硫酸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g .‎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B、根据硫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分析;‎ C、根据镁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1L水与1L酒精混合时,分子相互占据了空隙,总体积小于2L.故不符合题意;‎ B、由S+O2SO2可知,硫粉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32=1:1,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符合题意;‎ C、由2Mg+O22MgO可知,镁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48:32=3:2,1g镁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小于2g.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气体生成,因此1g氢氧化钠稀溶液和1g硫酸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g.‎ 故选:B;补充:1g氢氧化钠稀溶液和1g硫酸稀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在化学反应中,只有反应物间的质量关系符合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比时,物质都恰好完全反应,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 ‎15.(3分)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 ‎ 混合物 试剂或方法 A 铜粉 (铁粉)‎ 磁铁吸引 B CO (CO2)‎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氧化铜(炭粉)‎ 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 D CO2 (CO)‎ ‎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将混合气体点燃,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炭粉与氧化铜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氧化铜不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故答案为:A;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6.(7分)(2013•如东县模拟)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55 ,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 3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Al3+ .‎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 ‎(1)根据元素名称分析以及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3)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解答:‎ 解:(1)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又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3;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 ‎(3)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属于第三周期,故C错误.‎ 故答案为:(1)金属;55;相对原子质量;(2)3; 失去;Al3+;(3)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 ‎ ‎17.(7分)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还可用 煮沸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 AD (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用洗衣水冲厕所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3)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 电 能转化为化学能.‎ ‎(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N2 .‎ 考点:‎ 硬水与软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方法选择试剂,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节约用水的措施是: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等;‎ ‎(3)根据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 和氯气进行解答;‎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 解:(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将硬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2)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等属于浪费水的行为;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等属于节约用水行为.故填:AD.‎ ‎(3)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由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氮气的化学式为N2.‎ 故答案为:(1)肥皂水;煮沸 ‎(2)AD ‎(3)2NaCl+2H2O2NaOH+H2↑+Cl2↑;电 ‎(4)N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节约用水、溶液、能量转化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 ‎ ‎18.(3分)今年“两会”期间,北京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大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 C 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②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③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①雾霾天气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大量增加;‎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工业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以;‎ 解答:‎ 解:①雾霾天气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大量增加,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 故答案为:C;‎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故答案为:吸附;‎ ‎③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有很多,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对工业产生的废气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以.‎ 故答案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点评:‎ 此题所考查知识虽然简单但都是很重点的知识点,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与应用与生活的基本理念,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 ‎ ‎19.(5分)‎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并于14日软着陆月球,15日晚嫦娥三号着陆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Au)、银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银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的金属是 金、银 .‎ ‎(2)下列实验证明了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①② (填序号).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不易 (填“易”或“不易”)生锈.‎ ‎(3)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现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写出CO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钛铁矿生成单质钛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TiO22CO2+Ti .‎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以及铁生锈的条件来解答.‎ 解答:‎ 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在氢的前面能够和酸反应,金银在氢的后面不能和酸反应,故剩余固体是金银.‎ ‎(2)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①中有氧气和水铁能够生锈,②中没有氧气铁能够生锈,故必须要做的实验是①②.月球上没有氧气和水,月球上铁制品不易生锈.‎ ‎(3)CO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钛铁矿生成单质钛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TiO22CO2+Ti.‎ 答案:‎ ‎(1):金、银 ‎(2):不易 ①②‎ ‎(3)2CO+TiO22CO2+Ti 点评:‎ 此题具有综合性,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生锈的条件,以及有关化学方程的写法,同学们要打好基础,问题迎刃而解.‎ ‎ ‎ ‎20.(8分)A、B、C、D、E、F是初中化学上册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F含有另一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试推断:‎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H2O或O2 ,F CO2或CO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 2H2+O22H2O;或2H2O2H2↑+O2↑ D→E: 2C+O22CO或C+O2CO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利用对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进行分析:由于其中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F含有另一种相同的元素.利用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可猜想A是双氧水,B是氧气,C是水,而E是一氧化碳,D是碳,F是二氧化碳,而后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由于其中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F含有另一种相同的元素.利用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可猜想A是双氧水,B是氧气,C是水,而E是一氧化碳,D是碳,F是二氧化碳,由于双氧水分解可以生成水和氧气,而氧气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水;碳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故猜想正确;‎ 因转化关系为对称图形,故左右对应圆圈中的物质可对调.但书写方程式时要注意(1)中所填物质和(2)中反应的对应关系.‎ ‎(或…)‎ ‎(1)C是水,化学式为H2O;F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或C是氧气,F是一氧化碳;‎ ‎(2)B转化为C的反应是氧气助燃产生水或水电解产生氧气的过程,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2H2O2H2↑+O2↑‎ D转化成E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或C+O2CO2;‎ 故答案为:(1)H2O和CO2(或O2和CO等其他合理的答案);‎ ‎(2)2H2+O22H2O;或2H2O2H2↑+O2↑;‎ ‎2C+O22CO或C+O2CO2.‎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可依据所学的物质的性质,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最后验证猜想结果即可.‎ ‎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5分)‎ ‎21.(10分)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 ‎(2)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处,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到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若用该装置制CO2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 ;若用该装置制取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如果要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可将燃着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 ,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收集装置是 E (填编号).‎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2)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现象;‎ ‎(3)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 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 ‎(2)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B装置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故答案为:浸没长颈漏斗下端;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CaCO3+2HCl=CaCl2+CO2↑+H2O;2H2O22H2O+O2↑;‎ ‎(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故答案为:放在集气瓶口;‎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是应选A;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收集装置应E.‎ 故答案为:A;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二氧化碳的验满以及装置的选择问题,难度较大.‎ ‎ ‎ ‎22.(8分)(2013•十堰)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只有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温度达到着火点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不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先变大,后缩小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 .‎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白磷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分析回答;‎ ‎(2)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分析气球的变化;‎ ‎(3)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及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 解答:‎ 解:(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又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缩小;‎ ‎(3)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又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30mL,那么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为46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减去46mL,因此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 故答为:(1)温度达到着火点,不支持,4P+5O22P2O5;‎ ‎(2)先变大,后缩小;‎ ‎(3)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实验的现象,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 ‎ ‎ ‎23.(7分)景德镇家用燃料正逐渐由管道煤气向天然气更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的燃烧是否会引起污染呢?现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认为 丙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燃烧不能生成氨气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否 .‎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空气中含有CO2和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 丁 同学猜想成立.‎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氧气充足 .‎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与能源.‎ 分析:‎ ‎[猜想与假设]:‎ 甲烷和氧气反应时,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氮元素;‎ ‎[实验探究]:‎ ‎(1)如果A、B装置的顺序颠倒,无法验证是否生成水了;‎ ‎(2)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影响对生成物的检验;‎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反思与交流]:‎ 含碳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时不能生成一氧化碳.‎ 解答:‎ 解:【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燃烧不能生成氨气,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故填: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燃烧不能生成氨气. ‎ ‎【实验探究】‎ ‎(1)如果A、B装置的顺序颠倒,无法验证是否生成水了.‎ 故填:否. ‎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CO2和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故填:空气中含有CO2和H2O干扰对产物的鉴别. ‎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生成物中含有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故填:丁. ‎ ‎【反思与交流】‎ 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故填:氧气充足.‎ 点评:‎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 ‎ ‎24.(10分)(2011•鄂州)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 ‎(1)生成CO2的质量 3.3g .‎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只放出一种气体二氧化碳使反应前后质量出现差异,因此,使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由反应前后质量差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由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碳酸钙质量与样品的质量比可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50.0g+10.0g﹣56.7g=3.3g;‎ 故答案为:3.3g;‎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 x=7.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5.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0%‎ 点评:‎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反应中任一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出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