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沧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417.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年沧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年沧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新人教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 A.‎ 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B.‎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 ‎ C.‎ 用干冰作制冷剂 D.‎ 用葡萄酿制葡萄酒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作制冷剂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葡萄酿制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2.(2分)(2013•庆阳)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 冰水 B.‎ 果汁 C.‎ 碘盐 D.‎ 食醋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冰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蔗糖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C、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 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 ‎ ‎3.(2分)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 ‎ A.‎ 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 ‎ C.‎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该原子核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由于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为1的原子是氢原子;‎ B、由于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为1的原子是氢原子,故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的原子核电荷数为1;‎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对原子结构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原子中质子、电子和核电荷数等关系的掌握.‎ ‎ ‎ ‎4.(2分)(2012•潍坊)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 ‎ A.‎ B.‎ C.‎ 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解答:‎ 解:A、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B、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C、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D、该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阴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了解原子及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5.(2分)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 ‎ A.‎ ‎1、2、3‎ B.‎ ‎2、4、1‎ C.‎ ‎4、8、2‎ D.‎ ‎4、4、1‎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已知条件可得,x=4,y=4×2=8,z=2×4+4﹣2×5=2.‎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 ‎ ‎6.(2分)(2013•崇明县二模)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 ‎ A.‎ CO2‎ B.‎ SO2‎ C.‎ CO D.‎ H2O(气)‎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溶液呈酸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CO2,故选项错误.‎ B、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选项正确.‎ 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CO,故选项错误.‎ D、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是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7.(2分)(2012•衡阳)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 ‎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 C.‎ 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 ‎ D.‎ 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考点:‎ 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分析:‎ 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根据肥皂水遇到硬水和软水出现的不同现象分析解答;‎ 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 解答:‎ 解: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故说法正确;‎ B、分子由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C、滴加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水是软水,浮渣较多的水是硬水,故可根据肥皂水滴加到水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 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纯净的水﹣﹣﹣﹣蒸馏水,故净化程度最高,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了解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方法、水的净化原理及作用等知识,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 ‎ ‎8.(2分)(2014•松江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A.‎ 塞紧橡皮塞 B.‎ ‎ 加热液体 C.‎ ‎ 取用液体 D.‎ ‎ 读出液体体积 考点:‎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塞紧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时,为防止液体倒流腐蚀胶头,吸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 ‎9.(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 A.‎ C+O2CO2‎ B.‎ Zn+H2SO4═ZnSO4+H2‎ ‎ ‎ C.‎ ‎4Fe+3O22Fe2O3‎ D.‎ C+CuOCu+C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 A、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 B、根据生成物中气体需要标气体符号进行分析,‎ C、根据铁在点燃时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D、根据方程式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A、该反应应用的原理正确,化学式书写符合客观规律,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 B、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的气体需要标气体符号,正确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B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正确的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C错误,‎ D、该反应方程式没有进行配平,正确的方程式为:C+2CuO2Cu+CO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检验.‎ ‎ ‎ ‎10.(2分)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 A.‎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 ‎ B.‎ 点燃CO时,先检验其纯度 ‎ ‎ C.‎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 ‎ ‎ D.‎ 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注意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要先预热;‎ B、点燃C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其纯度;‎ 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D、CO还原CuO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在加热,防止一氧化碳不纯,爆炸.‎ 解答:‎ 解:A、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操作正确,故A正确;‎ B、点燃CO时,先检验其纯度,操作正确,故B正确;‎ C、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容器壁,操作正确,故C正确;‎ D、CO还原CuO开始时,先加热,再通CO,操作错误,会因为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 ‎ ‎11.(2分)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 ‎ ‎ A.‎ HClO B.‎ O3‎ C.‎ H2O D.‎ MgO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该分子的原子构成.‎ 解答:‎ 解:A、HClO中含有氢、氯、氧三种元素,不符合第三位同学的描述,因此排除选项A.‎ B、O3中只含氧元素,不符合第三位同学的描述,因此排除选项B.‎ C、H2O能表示水这种物质,能表示1个水分子,能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还能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共3个原子,因此选项C正确.‎ D、MgO是离子化合物,不符合第二位和第四位同学的描述,因此排除选项D.‎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 ‎ ‎ ‎12.(2分)(2013•赤峰)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 ‎ A.‎ 隔绝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 C.‎ 清除可燃物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 A、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 B、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分析判断;‎ C、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 D、依据嘴吹蜡烛时带走蜡烛火焰的热量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用嘴吹蜡烛并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周围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故选D.‎ 点评:‎ 应在熟知灭火原理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规范的合理的解释.‎ ‎ ‎ ‎13.(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 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 ‎ B.‎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 ‎ C.‎ 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 D.‎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工业中可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故选项说法正确.‎ B、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 ‎ ‎14.(2分)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 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 A.‎ Z>X>Y B.‎ X>Y>Z C.‎ Y>X>Z D.‎ Y>Z>X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专题:‎ 实验推断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根据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规律,利用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的反应,推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解答:‎ 解:由反应Y+ZCl2═Z+YCl2,可得Y的活动性比Z强;由反应X+ZCl2═Z+XCl2,可得X的活动性比Z强;由反应Y+2HCl═YCl2+H2↑,可知Y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由X+HCl→不反应,可知X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后;‎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Y>X>Z;‎ 故选C.‎ 点评:‎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 ‎15.(2分)(2012•乐山)“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 ‎ ‎ A.‎ Cr2(SO4)3‎ B.‎ CrCl2‎ C.‎ Cr2O3‎ D.‎ K2CrO4‎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A、SO4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 B、氯元素显﹣1,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2=0,则y=+2.‎ C、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3=0,则z=+3.‎ D、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w+(﹣2)×4=0,则w=+6.‎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 ‎ ‎16.(2分)(2012•潍坊)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 B.‎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 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 D.‎ ‎“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考点:‎ 物质的微粒性;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微观粒子运动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通过分析找出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的化学问题,应用化学相关知识解答此题.‎ 解答:‎ 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错误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解释错误 C、“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解释错误 D、“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含有蔷薇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 成语和古诗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许多都蕴含着化学原理,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它们.‎ ‎ ‎ ‎17.(2分)(2011•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 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 ‎ C.‎ 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 ‎ D.‎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 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 由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能否变成饱和溶液;可以确定降温后是否有晶体析出.‎ 解答:‎ 解: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仍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由于甲乙两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无法比较所含溶质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18.(2分)(2012•眉山)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A、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反应的类型;‎ 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分子的种类.‎ 解答:‎ 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中有一种是单质,故A错误;‎ B,由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可知:反应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由分子的构成可知,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 ‎ ‎ ‎19.(2分)(2008•芜湖)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 ‎ A.‎ 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 ‎ B.‎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 C.‎ 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 ‎ D.‎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所以CO2是酸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水的组成;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概念关系型.‎ 分析:‎ A、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即可,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B、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即可,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D、根据酸的概念及酸的通性分析即可,酸的概念: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 酸的通性:(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PH值<7;‎ ‎(3)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起置换反应;‎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5)跟碱起中和反应;‎ ‎(6)与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盐.‎ 解答:‎ 解:A、MnO2是能够加快H2O2分解制氧气的速率,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催化剂都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的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故错误.‎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灭火就是把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破坏,故正确.‎ 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这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碳酸属于酸,所以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CO2,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在谈论物质的构成时要注意,宏观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微观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水本身就是纯净物,所以水中根本就没有氢气和氧气,若水中由氢气和氧气,则水就是混合物了,这是很荒谬的.‎ ‎ ‎ ‎20.(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 ‎ B.‎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 ‎ C.‎ 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9:21‎ ‎ ‎ D.‎ 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反应后甲的质量.‎ 解答:‎ 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待测值=4+1+42+10﹣20﹣6﹣31=0;‎ 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可以判断反应物为:甲和丙,而生成物为乙和丁,所以可以判断该反应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故A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4g﹣0g):(42g﹣6g)=4:36g=1:9,故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知道,参加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跟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积的比值,由于不知道反应中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所以无从判断反应中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故C错误;‎ D、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34分)‎ ‎21.(4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对应的化学符号或所表达的含义:‎ ‎(1)2个氮原子 2N ,(2)3Fe3+ 三个铁离子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 H2 ,(4)五氧化二磷中磷+5价 +5‎ P2O5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考查内容简单,主要根据各种化学符号的意义,和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来解决本题.‎ 解答:‎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故3Fe3+三个铁离子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氢分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故应填H2; ‎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五氧化二磷中磷+5价:;‎ 答案为:(1)2N;(2)三个铁离子;(3)H2; (4)‎ 点评:‎ 考查内容简单,主要根据各种化学符号的意义,和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来解决本题;要熟练掌握化学用语.‎ ‎ ‎ ‎22.(10分)(1)请用C、H、O、Na、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 ‎①易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C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CO2 ;‎ ‎③汽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 H2CO3 ;④司机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 C2H5OH ;‎ ‎⑤构成氯化钠固体的微粒 Na+、Cl﹣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O .‎ ‎(2)利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作反应物,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②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C2H5OH+3O22CO2+3H2O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符号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即可.‎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1)①石墨是易导电的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C.‎ ‎②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 ‎③碳酸是汽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其化学式为:H2CO3.‎ ‎④酒精是司机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2H5OH.‎ ‎⑤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为:Na+、Cl﹣.‎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2)①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②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1)①C;②CO2;③H2CO3;④C2H5OH;⑤Na+、Cl﹣;⑥O;(2)①CO2+Ca(OH)2═CaCO3↓+H2O;②C2H5OH+3O22CO2+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符号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 ‎ ‎23.(15分)化学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 混合物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今年京津冀雾霾天气比较严重,这是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的原因,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有害气体 与 粉尘 两大类.‎ ‎(2)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C (选填序号).‎ ‎ a.黄铜     b不锈钢    c.铁矿石 ‎(3)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隔绝空气 .‎ ‎(4)目前;石家庄所有的出租车和大部分公交车使用的燃料都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H2O+CO2 .‎ ‎(5)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制品很容易生锈,其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水、空气同时接触 ,实验室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6)人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 过滤 (填操作方法)、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实验室可以用 电解水 (填实验名称)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水的净化;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 ‎(2)根据合金的含义进行解答;‎ ‎(3)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来回答;‎ ‎(4)根据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5)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空气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6)净化水的方法有:自然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蒸馏等.‎ 解答:‎ 解:(1)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混合物;空气污染物主要有害气体和粉尘.‎ ‎(2)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混合是比较均匀的.而铁矿石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物质,但不具有金属特性,故不属于合金,故选c;‎ ‎(3)根据燃烧需要氧气可以知道,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5)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空气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6)净化水的方法有:自然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蒸馏等;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答案为:(1)混合物;有害气体;粉尘;‎ ‎(2)c;‎ ‎(3)隔绝空气;‎ ‎(4)CH4;CH4+2O22H2O+CO2;‎ ‎(5)铁与水、空气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 ‎(6)过滤;电解水; 2H2O2H2↑+O2↑.‎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 ‎ ‎24.(5分)(2012•河北)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丙是红色固体,E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D.(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 CO ;‎ ‎(2)甲的化学式可能为 SO2 (只写一种);‎ ‎(3)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 ‎(4)写出A的一条用途: 供给呼吸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首先根据题干描述,判断出A为氧气,丙为三氧化二铁,D为铁,E为氢气,丁为水,乙为一氧化碳,C为碳;然后根据甲为氧化物,是B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这个条件,推断甲可能为什么,然后根据已有知识,写出氧气的用途等.‎ 解答:‎ 解:根据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可推知A为氧气,又因氧化物丙为红色固体,故丙为氧化铁,即D为铁;‎ 又因E是清洁燃料,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被称为清洁燃料,故E为氢气,故丁为水;‎ 又因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D,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生成的铁的氧化物为一氧化碳,故乙为一氧化碳,则C为碳;‎ ‎(1)故乙的化学式为:CO;‎ ‎(2)只要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的单质都符合题意,故B可能为硫,则甲就是二氧化硫,其化学式为:SO2;也可能B是白磷,则甲就是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 为:P2O5;等等.‎ ‎(3)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4)A为氧气,其用途有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 故答案为:(1)CO;(2)SO2;(3)Fe2O3+3CO2Fe+3CO2;(4)供给呼吸;‎ 点评:‎ 本题属于文字叙述加图示型推断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反应过程,要求考生推出单质和氧化物分别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5.(10分)相关资料:‎ ‎(一)盐酸是一种挥发性的酸,它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氯化氢溶于水既得盐酸;盐酸的挥发性随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而减弱.盐酸和醋酸一样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二)硫酸钙微溶于水.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发生.‎ 请你和小明仪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 组别 药品 ‎ 实验现象 ‎ ‎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③‎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反应太快,不便于收集 .‎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操作简便,不需加热,安全. .‎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为其他气体如“氯化氢”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 考点:‎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另外,还要考虑反应速度等.二氧化碳的性质包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与水反应.‎ 解答:‎ 解:(1)回忆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制取二氧化碳使用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化学反应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第③组药品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2)回忆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支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制取氧气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操作简便安全 ‎(3)学会区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验满方法.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只是: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是不正确的,因为生成气体中可能混有HCl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 ‎(1)CaCO3+2HCl═CaCl2+CO2↑+H2O; 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2)操作简便,不需加热,安全.‎ ‎(3)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4)不正确,生成气体中可能混有HCl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点评:‎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主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验满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物质化学性质的研究从实验入手,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 ‎26.(10分)(2013•河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未用玻璃棒引流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①⑤②③⑥④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玻璃棒的用途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 ‎(2)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的主要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再根据要求适当地增减步骤;‎ ‎(4)蒸发时不能把水蒸干;‎ ‎(5)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 解:实验一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 故填:加速溶解.‎ ‎(2)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并且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取药品、称量药品、把药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故填:①⑤②③⑥④.‎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故填:出现较多固体.‎ 实验二:‎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时,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时,会使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①②③.‎ 点评:‎ 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分析操作不当的原因是难点,这类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 ‎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6分,(1)2分,(2)4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7.(6分)(2012•河北)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3.2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因此完全反应后,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气体质量;‎ ‎(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1)中计算出的氧气的质量,就可计算出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126.0g﹣122.8g=3.2g;‎ ‎(2)解:设25.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3.2g 解之得:x=6.8g,‎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00%=27.2%,‎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