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腾冲六中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新人教附答案)
(全卷有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卷(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并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内。)
1.“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正如歌中唱的那样,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那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吗?(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3.《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4.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
5.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新旧制度更替 B.战争频繁 C.诸侯争霸 D.百家争鸣
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
A.建立县制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8.春秋战国时期,名家辈出,名言流芳。孟子的名言为( )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兼爱,非攻
节俭,尚贤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知已知彼,
百战不殆
A B C D
9.秦始皇在下列哪一次战役中打败赵国,使得六国无力再抵御秦国的进攻(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0.《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电视栏目再次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秦朝全国统一使用的字体是
A B C D
11.小明期末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
①实行“推恩令” ②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鸿门宴遗址位于今天陕西省临潼县境内,现已成为陕西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鸿门宴相关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四面楚歌 D.三顾茅庐
1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
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如右
图模型。它的作用是( )
A.鼓风冶铁 B.灌溉
C.纺织 D.运输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七上历史试卷 第4页(共6页)
16.有一次,华佗给一个病人动手术,可病人因疼痛而无法配合,华佗该怎么办呢?( )
A.打晕他 B.给他打麻醉针 C.给他喝麻沸散 D.强行动手术
17.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18.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品中,那一项是中原原有的( )
19、下列哪种宗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式?( )
21.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23.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位皇帝是( )
A.前秦苻坚 B.北魏孝文帝 C.西夏元吴 D.金太祖阿骨打
2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祖冲之
25.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东晋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形容他的书法“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作品《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这位人
物是(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8分)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6分)
图①:图中的文字是我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上的,被后人成为“金文”。
改正:把 改为
图②:图中的兵马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改正:把 改为
图③:图中的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改正:把 改为
(2)图④为昭君出塞图,王昭君作为西汉政府与匈奴和亲的代表之一,远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为妻,请问她的和亲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3分)
(2)这条路线的在古代的起始点①是哪里?它现在的名称叫什么?(4分)
(3)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4分)
(4)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2分)
(5)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2分)
28.(13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6分)
(2)其中A、B、C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3分)
(3)其中发生在E的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
(4)F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它就是现今的什么地方?(2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______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______《宋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分)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6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2分)
(3)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中,为顺应这种趋势进行改革的皇帝是谁?(2分)这段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项措施?(2分)
2014-2015腾冲县第六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来源:_
C
C
B
A
B
A
A
D
C
C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来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A
B
D
D
B
D
B
D
D
二、非选择题
26、(1)图①:
改正:把_金文___改为__甲骨文__(2分)
图②
改正:把_楚国___改为__秦国___(2分)
图③
改正:把_张仲景___改为__张衡__(2分)
(2)促进了汉匈两族人民的和平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2分)
27、(1)丝绸之路(3分)
(2)长安(2分) 西安(2分)
(3)西汉(2分) 张骞(2分)
(4)西域都护府(2分)
(5)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28、(1)魏国(2分)、蜀国(2分)、吴国 (2分)
(2)曹丕(1分) 刘备(1分) 孙权(1分)
(3)赤壁之战(2分)
(4)台湾(2分)
29、(1)《史记》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比较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
(2)原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2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为安定。(2分)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为后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3)北魏孝文帝(2分)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讲汉语)(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