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五次调研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833.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五次调研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五次调研试卷(附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试卷综评】‎ 试卷由小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和作文写作五部分组成,基本模式与高考相同。亮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阅读的断句内容,考查学生的语感句读能力。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并且四个选项都是对同一个句子的不同断法,难度不大。‎ 二是背诵部分出现了理解性的情景背诵,既要熟背,而且要理解才能得分。这就避免了死记硬背,鼓励学生理解性记忆。‎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关注:‎ 一是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难度较大,区分度强。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涉及道德记忆方面的知识。若学生背景知识欠缺,则不易理解。‎ 二是文言文的实词题,告诉考生:既要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有总结归纳一定答题技巧,备考难度和范围有所加大。‎ 三是作文是材料作文,材料结合社会,有思、有变、有选择,考生只有具备了对生活的思辨能力和慧眼识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份成熟,方能解读材料的真谛和灵魂。这则材料的亮点在于考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体性。‎ 总体来说,这套题没有在难度不大,考生如果备考充分,解答这套试题应该不存在较大难度。‎ 第1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题文】M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 向玉乔 ‎ 作为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道德记忆显示的是人类具有记忆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人类在过去的时间里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构成道德生活经历,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或印记,从而使其拥有了道德记忆。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和“集体人”‎ 21第 页 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发生在个人身上。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集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是人类以家庭、民族、团队、国家等集体形式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一种道德记忆。‎ ‎ 集体道德记忆的发生机制不同于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通过个人头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发生和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但它还会受到个人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的深刻影响。一个人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深刻地影响着个体道德记忆的内容和方式,并使个体道德记忆具有选择性特征。集体道德记忆需要通过人类集体的“头脑”来发挥作用,但这种“头脑”是一种抽象物。它是由从属于人类集体的所有个人的“头脑”整合、统一而成的;因此,它是基于集体性记忆思维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记忆。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在个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集体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个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个人是主动的,他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记忆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而当集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集体是主动的,它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个人是集体道德记忆的参与者,但他的参与是被动的,因为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不是在独立自主地展开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是和集体的所有人一起展开道德记忆活动。‎ ‎ 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对家规、家训和家风的集体性记忆。家规、家训和家风是反映家庭道德生活的镜子,也是家庭集体道德记忆的主要内容。而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该民族的所有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一个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主要记录该民族的过去,它是该民族建构其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07月02日)‎ ‎1.下列关于“道德记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德记忆是一种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思维能力显示的内容是人类记忆其道德生活的经历。‎ ‎ B.由于人类会以“个体人”和“隼体人”的两种身份存在。所以道德记忆也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 ‎ C.个人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对道德记忆的体会最深刻、最直接;对道德记忆的价值维度认识最全面、最系统。‎ D.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的过程中拥有道德记忆,它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和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 21第 页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扩大范围。原文“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是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而非道德记忆。‎ ‎【思路点拨】概念解释题,传统的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做题的基本方法是要回归原文。首先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2.下列对“个人道德记忆与集体道德记忆”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个人道德记忆发生在个人身上。而集体道德记忆的载体是家庭、民族、团队、国家等集体形式。‎ ‎ B.个人道德记忆发生时,个体是主动的;而集体道德记忆发生时,集体是主动的,个体的参与是被动的。‎ ‎ C.关于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个体道德记忆是选择性的,而集体道德记忆不同,是意向性的。‎ D.在不同的道德记忆框架内,个人主导着个人道德记忆思维活动,而集体主导着集体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曲解文意。根据原文“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可知,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只是带有意向性特点。‎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的人,就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并受个体道德记忆思维意向性的影响。‎ ‎ B.集体道德记忆中的“头脑”是种抽象概念。它是指人类集体的所有人的“头脑”统一整合 而成的产物。‎ ‎ C.家规、家训和家风体现的是家庭的集体道德记忆,它是家庭成员道德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这种记忆的主要内容。‎ D.民族的集体道德记忆是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记载的是该民族的过去,是该民族道德生活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21第 页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这只是一种推测,并不是绝对的说法。‎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题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 【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惧,欲走。太祖日:“彼以骑蹴我,走将安焦!堡煎垫甚萱!招谕已定,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其帅欲他属,聚还报。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遂从取灵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既定江东,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入寇,击败之。召领宿卫。援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仍副炳文为指挥同知。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随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进指挥使。汤和讨方国珍,聚以舟师从海道邀击。浙东平,复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 ‎ 洪武二年会大军取西安,改西安卫指挥使,进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三年,封平凉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聚颇耽酒色,无所事事。又以招降无功,召还,切责之。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达里麻。云南平,进取大理。未几,诸蛮复叛,命副安陆侯吴复为总兵。授以方略,分攻关索岭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蛮地始定。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聚署司事。十八年命为总兵官,帅指挥丁忠等征广南,擒火立达,俘其众万人。还镇云南。二十三年召还。李善长败,语连聚。帝日:“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竞坐党死,爵除。‎ ‎ (选自《明史·列传十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祖先归,留聚俟之 俟:等待 ‎ B.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 副:辅佐 ‎ C.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 次:处所 D.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 课:考核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21第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次:驻扎。‎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 B.士诚复人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 C.士诚复人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D.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原文标点:士诚复人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思路点拨】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费聚貌伟尚武。费聚自幼学习武术,太祖因其相貌壮伟,与其结下深厚的情谊。他在行 军打仗中,毫无畏惧,屡立战功。‎ ‎ B.费聚处事果断。对于张家堡的民兵,采用恩威并重的谋略,费聚洞察忠奸,及时向太祖反馈。他偕同太祖机智地擒获其首领。‎ ‎ C.费聚战功显赫。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费聚自始至终独挑大梁,使其闻风丧胆。在拦击海盗时,势如破竹,同样表现出色。‎ D.费聚未得善终。他沉迷酒色,且又招降无功,曾受皇帝指责。又因李善长谋反之事而受牵连,以致落得未能善终的下场。‎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费聚自始至终地独挑大梁”错误。根据原文“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 21第 页 可知,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一直辅佐耿炳文,直到消灭了叶、陈二姓海寇,才独挑大梁。‎ ‎【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步卒惧,欲走。太祖日:“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5分)‎ ‎ (2)帝日:“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竞坐党死,爵除。(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 步兵恐惧,想逃走。太祖说:“他们用骑兵追击我们,将往哪里逃?”于是向前抵达军营。‎ ‎ (2) 皇帝说:“费聚以往出使姑苏不符合圣意,我曾经责备他,于是想谋反啊!”最终因为朋党获罪处死, 爵位被削除。‎ 解析:(1)关键词:“蹴”追击,“走”逃跑,“安”哪里,“遂”于是。1字1分,大意1分。‎ ‎(2)关键词:“曩”以往,“称”符合,“詈”责备,“坐”因为。1字1分,大意1分。‎ ‎【思路点拨】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亲费德兴,凭借才能勇气成为游徼兵。费聚年少时学习武术。太祖在濠州遇到他,因为他的容貌壮伟,与他深深结交。‎ 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归属,郭子兴想招纳他们,思虑没有可出使的人。太祖尽力急切请求出行,偕同费聚骑马前往,步兵九人一起随行。到了宝公河,望见对方军 营甚是整齐有序,弓箭都向外。步兵恐惧,想逃走。太祖说:“他们用骑兵追击我们,将往哪里逃?”于是向前抵达军营。招抚告谕已定,约定三天。太祖先返回,留下费聚等候。他们的将领想归属其他人,费聚回去报告。太祖又偕同费聚率三百人前往,设计捕获他们的将领,收降士兵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多人,费聚又招降了他。于是跟从太祖夺取灵璧,攻克泗、滁、和州。被授予承信校尉一职。 ‎ 平定江东以后,攻克长兴,让费聚辅佐耿炳文,担任元帅。张士诚进犯,费聚击败了他。奉诏统领宿 卫。援救安丰,两次平定江西,攻克武昌,都跟从太祖。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仍然辅佐耿 炳文而任指挥同知。张士诚又前来侵犯,费聚捕获他的统帅宋兴祖,第二次击败张士诚。张士诚失去勇气,‎ 21第 页 ‎ 不敢再来窥视长兴。随太祖征战淮安、湖州、平江,都立有战功,晋升为指挥使。汤和讨伐方国珍,费聚 率领水军从海道拦击。浙东平定后,又从海道夺取福州,攻破延平。回来在昌国驻扎,在兰秀山消灭了叶、 陈二姓海寇。到此时,费聚才独自率军。‎ 洪武二年,恰逢大军夺取西安,改任西安卫指挥使,晋升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洪武三年,被封为平凉侯,每年俸禄一千五百石,赐予世券。当时各位将领在边境屯田募军,每年都有固定的考核。费聚十分沉迷酒色,没有什么作为。又因他招降无功,召他还京,严厉责备他。第二年,费聚跟从傅友德征伐云 南,大战白石江,擒获达里麻。云南平定后,又进攻夺取大理。不久,各少数民族又叛乱,命他作为安陆 侯吴复副手,任总兵。授予他谋略,分军攻打关索岭及阿咱等寨,全部攻下。蛮地才平定。设置贵州都指 挥使司,让费聚署理司事。洪武十八年,费聚被任命为总兵官,率领指挥丁忠等征伐广东云南,擒获火立 达,俘获士兵达万人。返回后镇守云南。洪武二十三年被召还京城。李善长谋反之事败露,话语牵连到费聚。皇帝说:“费聚以往出使姑苏不符合圣意,我曾经责备他,于是想谋反啊!”最终因为朋党获罪处死, 爵位被削除。‎ ‎【题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题文】K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岭南江行④‎ 柳宗元 瘴江②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睛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③巧伺游人影,飓母④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十年,作者因谗被贬柳州。②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③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④飓母: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 ‎8.请简要分析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意象的共同内涵。(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意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诗中借岭南的特异风物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 (3 分)也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抒写了自己被贬后政治处境的险恶。(2 分)‎ 解析:这是岭南的特异风物,结合注释,分析环境特点;点明手法,结合作者身世去回答这些意象的作用。‎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只有在感知并领悟意象的基础上才能把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21第 页 ‎9.请比较“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不同点:柳诗意志不消沉,情感不低回,欲趁暮年有所奋发;(3分)苏词从“故国神游”跌入现实,自感苍老无为,壮怀莫酬,思绪深沉,自伤自叹。(3分)‎ 解析: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经历先概括出两首诗的情感,然后再从中找出它们的不同。‎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进入今广西以后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当时作者因谗被贬柳州,溯湘江进入岭南,继续乘船经灵渠入岭南水系到达柳州刺史任所。‎ 这首诗的大意是:江水南去隐入那茫茫云烟,遍地黄茅的尽头便是海边。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蛭浮现。射工阴险地窥伺行人身影,飓母不时地惊扰旅客舟船。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 此诗写出了岭南的特异风物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飓母,曲折地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环境的险恶,发出了“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的感慨,蕴含着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有所建树。‎ 诗中“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两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都提到“华发”,但情感有所不同。从两者相比较可知,此诗意志并不消沉,情感并不低回,作者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 对于此诗,众人纷说不止,‎ 21第 页 ‎《木天禁语》:三字栋梁。《唐诗鼓吹注解》:此叙岭南风物异于中国,寓迁谪之愁也。言瘴江向南,直抵云烟之际,一望皆是海边矣。雨晴则象出,日暖则蛟游,射工之伺影,飓母之惊人,皆南方风物之异者。是以所愁非一端,而华发不待流年耳。《初白庵诗评》:律诗掇拾碎细,品格便不能高,若入老杜手,别有熔铸炉鞲之妙,岂背屑屑为此?虚谷谓柳州五章比杜尤工一言,以为不知览者,母为所惑可也。《唐诗别裁》:中二联俱写风土之异,不分浅深。《一瓢诗话》:诗有通首贯看者,不可拘泥一偏。如柳河东《岭南郊行》一首之中,瘴江、黄茆、侮边、象迹、蛟涎、射工、飓母,重见叠出,岂复成诗?殊不知第七句云:“从此忧来非一事。”以见谪居之所,如是种种,非复人境,遂不觉其重见叠出,反若必应如此之重见叠出者也。《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虽亦写眼前现景,而较元、白所叙风上,有仙凡之别,此由骨韵之不同。五、六旧说借比小人,殊穿凿。许印芳:五、六果有忧谗畏讥之意,旧说不为穿凿。[‎ ‎【题文】(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题文】L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 。‎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自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泊秦淮》“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 ”,又如杜牧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与诸侯(2)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3)别时茫茫江浸月 烟笼寒水月笼沙 解析:注意“苟”“侯”“浸”“笼”等易错字的书写,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思路点拨】三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学习态度、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优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学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题文】乙选考题 ‎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g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题文】N2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老实人老张 赵心瑞 下了好几场连阴雨。家住六楼的老张,已是满脸愁云。房子漏雨,老伴儿叨叨着让老张想法子修房顶。‎ ‎ 老张是单位办公室的普通科员。老张的父亲在“文革”期间,由于说错话,站错队,被批斗,后打入牛棚。父亲的教训,让他刻骨铭心,环境的压抑,使他没了说话的底气,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 这几天房子的事情搞得老张心烦意乱。有一天临明,老张忽然想起朋友的儿子是泥瓦工,‎ 21第 页 眼睛一亮,抓起床头电话就拔,一旁老婆发话:“天还没亮,你发什么神经?”老张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放下电话又钻进被窝复了个二觉。‎ ‎ 泥瓦工来了,爬上六楼顶察看,谈妥工钱,议定下周日来处理,临走嘱咐老张,一定让楼下的住户把太阳能热水器拆卸下来,否则不能挑油毡,抹泥灰。‎ ‎ 老张送走了泥瓦工,阴沉着脸,好像又有一场雨到来了。‎ ‎ 安这太阳能热水器的,是从办公室提拔起来的付副局长家。让人家付局长拆卸热水器,老张犯难了。‎ ‎ 上班时间,他不好意思找付局长谈自己的私事,下班又怕打扰人家休息。每次上下楼路过付局长的门口,他都尽量放慢脚步,想碰巧遇到付局长走出家门,借机说出自己的要求。‎ ‎ 修房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张愣没瞅中个机会。眼看着第二天工人要来了,晚上老张决定去一趟付局长家。他看着墙上的挂钟,算计着局长吃晚饭看电视的时间,时钟指到九点,老张硬着头皮下了楼,站在局长门前。他先深深地长出了一口气又咽了一口唾沫,这才抬起手用指头肚慢慢地敲了三下门。他敲得太轻太轻,医院的大夫敲病人的肋条,也不过是这种样子。等等,没人来开门。他在指头上加了些力,又敲了四下,还灵机一动地咳嗽了两声,然后前合着身子侧起耳朵听。好的,里面有脚步声过来了。他稍微地直了直腰,脸笑笑地做着说话的准备。‎ ‎ 付局长在单位值班,太太正集聚了一伙人打麻将。付局太太一贯骄横,老张平日里见着她就躲着走,今儿个面对面,很简单的事情,吞吞吐吐说了好半天。这时,正巧赶上付局太太输了牌,心里乱乱糟糟的,老张的话.让她气不打一处来,柳眉倒竖,说:“这大晚上的,明儿个再说!,,‎ ‎ “咣当!”老张被冷在了门外。站了半天.灰头土脸上了楼。‎ ‎ 第二天一大早,泥瓦工带着一帮人来了。老张向他们道歉,说往后推推修顶日期。泥瓦工急了,好容易纠集齐人,怎能说推就推呢?问清楚原因.是楼顶上的热水器没拆卸。泥瓦工说这好办,咱给拆了,抹好灰后,再安上不就得了。‎ ‎ 老张担心地说:“那是局长家的.不能随便拆。”‎ ‎ 老张示意泥瓦工一帮人稍坐坐,自己忙不迭地跑下楼,再次敲开付局长家的门。付局太太打了一夜牌,临明才钻进被窝里,敲门声搅了她的好梦,不情愿地爬起身,睡眼惺忪地开了门。老张急切地询问拆卸热水器的事·付局太太给了一句:“问我家老付去吧。’’说完打着哈欠转身回屋里。‎ ‎ 老张如实地向泥瓦工做解释:“局长不在家,太太不管事,能不能改天干?,,‎ ‎ 泥瓦工不依不饶发了话:“局长咋啦,局长也得让百姓过日子吧!老伯,你别管了。有事找我!”‎ ‎ 泥瓦工有一副侠义直肠,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一帮弟兄上了六楼顶,嘁哩喀喳拆下热水器,挑开油毡千开了。‎ ‎ 也不知谁多事,跑去报告付局的太太。付局太太披头散发满脸怒容冲下楼,一把拽住老张说:“平常看你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就这样办事?啊!走!和我家老付说去!,,‎ 21第 页 ‎ 众目睽睽之下,老张涨着红脸,慌忙挣脱她的纤纤玉手,惶恐地跟着她上了楼。‎ ‎ 付局太太拨通付局长的电话,连珠炮似的向线的那头传达着不满。‎ ‎ 老张听得汗珠子也渗出来了。‎ ‎ 这些日子,单位的正局长离休了。班子要调整,付副局长一心想把副职转成正局,正等着单位搞民主测评,在这节骨眼上,他可不想出半点纰漏。‎ ‎ 电话那头传来轻描淡写的声音:“拆就拆吧,省得我们找人,过后让他们安上就是了。”一旁的老张听得清清楚楚,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一下子跌到肚里。‎ ‎ 接着付局长让老张听电话.“老张,给你添麻烦了。还是我关心你不够啊,请多多原谅。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咱们是邻居嘛。’’‎ ‎ “给您添麻烦了。给您添麻烦了。”老张诚惶诚恐,点头哈腰,感激涕零。还有就是.仿佛那个太阳哟,照得自己浑身热乎乎的。‎ ‎ (选自赵心瑞《祈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老张是单位办公室的一名普通科员,由于受父亲文革时经历的影响,他的性格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 B.“老张送走了泥瓦匠,阴沉着脸,好像又有一场雨到来了”.老张的表情反映了老张不想惹怒局长,影响自己升迂。‎ ‎ C.“那是局长家的,不能随便拆”,说明老张的心里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观念,这也是导致其老实为人的本质原因。‎ ‎ D.局长太太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出现使得小说矛盾冲突激烈,也使主人翁的形象变得鲜明、突出。‎ E.付局长是一个官场老将,面对老张的“鲁莽”行径,他并没有动怒,而是抓住时机,打出了一张“亲民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 答D得3分,E得2分,A得1分;答B C不得分。‎ 解析: A“由于受父亲文革时经历的影响”不准确,还有现在环境的压抑;B“不想惹怒局长,影响自已升迁”于文无据;C“说明老张的心里有很强的封建等级观念”有拔高之嫌,“这也是导致其老实为人的本质原因”属主观臆测。‎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①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②‎ 21第 页 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③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 ‎ (2)请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6分)‎ ‎【知识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身为办公室普通科员的老张,因为六楼的房子漏雨想要翻修房顶,(1分)经过工人的检查,要先拆卸六楼的太阳能,而这太阳能是副局长家的(1分),老实的老张多次谨慎地跟局长夫人沟通未果,(1分),最后,工人径直将太阳能拆下,进行房屋维修,(1分)副局长太太得知消息后揶揄老张,并电话通知副局长,(1分)因为副局长面临升迁的机遇,对此,并未责怪老张,老张最终也如释重负。(1分)‎ 解析:根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去概括有关内容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透过它,不难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②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特别是结尾)。“开篇点题”与“画龙点睛”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前者多半是采用议论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带有概括性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后者是抓住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 (3)请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部分。(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关键句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文中画线部分采用了描写的手法。(1分)作者主要从动作描写的角度揭示人物心理、性格。(1分)“长出了一口气又咽了一口唾沫”写出老张的紧张,(1分)“敲得太轻”写出老张的谨慎,(1分)“咳嗽”写出老张的不失灵活,(1分),“直了直腰,脸笑笑地”写出老张的谦虚。(1分)‎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去写赏析句子,可抓住关键词“长出了一口气又咽了一口唾沫”,“敲得太轻”,“咳嗽”, “直了直腰,脸笑笑地”,结合语境去分析人物性格。‎ 21第 页 ‎【思路点拨】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方法: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重要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往往起关键作用,在注意句子结构的同时,须考虑它在文章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如果是结尾句一般是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括全文、深化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启人思索等。‎ ‎ (4)你是否赞同老张的这种“老实”行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8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次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观点一:赞同。老张的“老实”里透着传统的本分和朴实,他的谦虚谨慎,他的低调隐忍正是中华文明中传统千年的美德,老实,虽然看似吃亏,但能收获和谐。一个人如果有这种老实的精神,就能做到有礼有节,问心无愧,如此“老实”,未尝不可。‎ 观点二:不赞同。老张的“老实”裹挟着功利主义、本本主义和好好主义。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加上长期在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老张深谙保身之道,因此,他的“老实”本质上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生存法宝,长此以往,老张的“老实”就会演变为不知变通盲目跟随的本本主义,“老实”的老张就会变成一个不敢发表任何意见的好好先生。因此如此“老实”不敢恭维。‎ 解析:这道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 ‎【思路点拨】首先,阅读小说,整体感知内容,确立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第二,结合文本具体阐述理由,自圆其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 ‎【题文】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题文】O1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国学大师饶宗颐 ‎ 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 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 ‎ 21第 页 ‎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 ‎ 21第 页 ‎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 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人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 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泛的兴趣爱好 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 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答C得3分,D得2分,E得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E从上下文来看,准确地说应源自他的“求阙”精神。A没有反面。B前面一层因果关系牵强。‎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世界知名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②20岁出头整理发表了《潮州艺文志》,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③治学,涉猎领域很广。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④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⑤在学术追求上永不知足,有一种“求阙”精神。⑥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每点1分,共6分)‎ 解析:整篇文章体现饶宗颐是个“奇人”,分层概括即可。‎ 21第 页 ‎【思路点拨】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第二,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 (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在赴中大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分)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学问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由此可见:此处的“缘分”是一种机会,它不会凭空而来,是要内外两方面条件的给合。境遇是外部的,自身是内部的,内外结合才能谱写缘分的佳话。(4分)‎ 解析:这段话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相关内容可从下文去找。先结合材料再分析,意思相近即可。‎ ‎【思路点拨】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 (4)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次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经过努力,可以做到。(1分)矛盾的两方面也可以结合在一起。饶宗颐就是最好的证明。(1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缔造了他学术“专精”。(3分)饶宗颐在学术方面有一种“求阙”精神。就是要永不知足。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从而拓展学问的宽度。缔造了他学术的“广博”。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3分)(其他观点只要结合材料,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首先,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写“博与专“的内容逐层概括,第二: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思路点拨】首先,先阅读文本内容,确立自己的观点。第二,依据文本材料,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分条阐述理由,分条作答。‎ ‎【题文】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题文】D0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有些省份的中小学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无证无良的,一骗 ‎ 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 21第 页 ‎ 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 ‎ 供家属挥霍。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可是,众所周知,‎ ‎ 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 ‎ A.冠冕堂皇 肆无忌惮 明火执仗 ‎ B.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 C.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D.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重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明火执仗: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思路点拨】需注意以下几点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题文】E0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事实证明,只有以文化天下,为每一个人塑造更加富有弹性的心灵空间,社会才有可能 在新的经济层面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 B.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逐渐商业化已经是其发展趋势,在拥有这么多用户的平台上做 电商想必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 C.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已传播到海内外,更多的外籍友人想要欣赏中华灿 烂文明的魅力,进而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 D.带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湖南勇于向“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开刀,通过“九条规定” 等规章制度使权力在法律许可的范嗣内。‎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搭配不当,将“塑造”改为“营造”;C语序不当,将“欣赏中华灿烂文明的魅力”与“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互换;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运行”‎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①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②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题文】I0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 。 , 。‎ ‎ , ,且更能赢得成功的青睐。‎ 21第 页 ‎ ①它发自内心,不m尔反尔,不虚伪矫饰。自然而为,率真而作 ‎ ②有着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那样的风度与气质 ‎ ③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 ‎ ④真正好的品德就应是一种没有雕饰的习惯 ‎ ⑤这样的人,举止大气、修养有度、内心高洁 ‎ ⑥可谓是人前不做作,人后不懈怠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⑥②⑤③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这个语段围绕“好品德是习惯”而言,先谈它的特点,再谈实质,最后讲实效。同时注意照应词和代词、关联词语的搭配。‎ ‎【思路点拨】做题时要注意:①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②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以及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③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主要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 ‎【题文】I0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 承的记录工具, 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②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 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②宋词的婉转清雅;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 解析: ①先填写与“不仅仅”搭配的词语“更是”,内容参看后文;按事物的发展顺序,②句应填宋词的特点;③句是全文的主旨句。‎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衔接要自然:没有脱节,即没有缺少的词语(含关联词、介词等)和句子;没有冗赘,即没有多余的语句。‎ ‎【题文】I‎0 G117.下面是全国汉字输入大赛的徽标,请结合注解,简要说明该徽标的组成与含义。(5分)‎ 21第 页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及选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上方是红色中国文化的“字”(篆书);下方是代表西方文化的键盘;二者结合在一起,意在表述东西方文化紧紧地结合在一个大圆之中;整个圆形形似大钟。寓意:汉字在电脑时代,要警钟长鸣。‎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考生看清画面结构,展开联想和想象,按一定的顺序去描述,组织语言时要要做到准确、简明,句式的选择要准确。‎ ‎【思路点拨】(1)观察构图,抓住特征。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要根据特征,展开联想,把抽象的徽标图案与其所属的活动组织联系起来。(3)分析寓意,文字表达。根据联想,从徽标的外形探求其内涵,从而组织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 ‎【题文】六、写作(60分)‎ ‎【题文】Q3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 出去吃饭前,用网络搜索附近的饭店,看看哪家比较近、比较实惠,结合网友的好评、差 评,最终确定饭店并选好了菜单。‎ ‎ 出门旅游前,上网先搜索旅游的路线,定入住的宾馆,寻找到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土特 产,然后再背上行囊,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完成一次验q~--C旅。‎ ‎ 搜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快捷,但静下心来,似乎又觉得少了些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21第 页 ‎【材料分析】本则材料的关键词是:搜索。这是时代发展的自然产物。在纸质传媒时代,人们很难拥有快速的搜索渠道,但是在互联网遍地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的惯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搜索。的确,搜索带给我们许多便捷,但搜索也使我们的生活缺失了一些东西。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是未知的惊喜,是陌生的新鲜感,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挫折……‎ 考生在立意时可以肯定搜索带给人们的便利,可以批判搜索带给人们生活的缺失,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在肯定的同时指出弊病,提出自己的思考,给人启迪。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应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容易操控的文体,无论哪一种文体,都需要写出真情实感。‎ ‎【立意解析】作文参考立意:(1)网络带给人们的便利,(2)网络带给人们生活的缺失,(3)网络的利与弊。‎ ‎【例文】‎ 上网的利与弊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来说,上网已经不陌生了。上网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上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上网能使我们在紧张学习后放松一下,上网使我们心情愉快,使我们在远方像近距离一样与亲人交流谈心。我们还可以把网络当作“邮电局”,通过网络收发电子邮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约纸,速度还很快呢!现在的学习不仅要牢记书本知识还有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这些课外知识从哪里找呢。那就要去寻求电脑的帮助,可以通过上网去查找这些资料。上网速度非常的快,几分钟就可以找到了,比起查书要节省许多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成绩。有什么新闻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知道,上网能使我们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网络是中性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与人类只能危害社会。尤其是从1995年起,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利弊就越不能忽视。‎ 互联网使许多同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的是,同学们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互联网不仅满足了同学们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他们在网络里尽情地玩,甚至通宵地玩,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无心向学,耽误了学业,给家长带来无限悲痛,除了网络游戏,还有别的不健康等等不良信息,腐蚀着青年学生的心灵。还有长时间上网会使我们视力下降。‎ 21第 页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有好,也同样有坏,利弊是对立的,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处理好,利大于弊;反之,则弊大于利。网络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只有用敏锐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去观察,去研究,吸收利用对我们有利的精华,排除对我们不利的糟粕,正确利用网络的资源来充实我们的大脑。我们应做到“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 同学们,请正确的上网吧! ‎ 21第 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