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874.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卷》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卷 ‎【2014·日照·1】1.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山东比新疆的学生起床时间早 B. 日照市春夏秋冬四季转换 C. 东北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 D. 太阳每天都东方升西方落 ‎【答案】B ‎【解析】山东比新疆的学生起床时间早(时间差异)、太阳每天都东方升西方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故A、D不符合题意;日照市春夏秋冬四季转换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东北冬季漫长海南岛长夏无冬,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造成的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不同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考点】地球的公转 ‎【知识储备】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 三、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 四、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2014•枣庄·5】枣庄市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分别在一年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刻测量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并运用地图的有关知识绘制了图1和图2。读图完成2题。‎ ‎2.‎6月12日正午,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最接近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6月12日的北半球是夏季,所以是乙。‎ ‎【考点】地球的公转 ‎【误区剖析】学生不能根据旗杆影子长度正确判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知识储备】一、正午日影朝向 ‎(一)正午日影朝向规律 简而言之,正午日影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表面上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那天正午日影缩为一点(即日影与物体重合)。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如图:太阳光从正南方向来,物体AB的日影CB朝正北方),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极夜地区和极点除外,极夜地区正午无日影,而极点处日影只有一个方向)。现把全球各地正午日影具体朝向总结如下: ‎ ‎1. 北回归线往北至北极圈的地区,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北方。‎ ‎2. 北极圈至北极点地区,有白昼期间时(即除极夜期间外)正午日影朝正北方。‎ ‎3. 北极点上,‎3月21日(春分日)至‎9月23日(秋分日)的半年间(即出现极昼期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南方向。‎ ‎4. 南回归线往南至南极圈的地区,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南方。‎ ‎5. 南极圈至南极点地区,有白昼期间时(即除极夜期间外)正午日影朝正南方。‎ ‎6. 南极点上,‎9月23日(秋分日)至次年3月21日(春分日)的半年间(即出现极昼期间),正午日影始终朝正北方向。‎ ‎7.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随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间来回移动,物体正午时的日影有时朝正北方,有时朝正南方。当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南,该地正午日影朝正北方;当太阳直射点在该地以北,则该地正午日影朝正南方。‎ ‎(1)太阳直射地点,正午日影缩为一点(即日影与物体重合)或为零。‎ ‎(2)赤道上一年中正午日影大约半年朝向正北,半年朝向正南。‎ ‎(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多于朝向正南的时间;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正北的时间少于朝向正南的时间。 ‎ ‎(二)正午日影朝向的应用 ‎1.根据一天中日影朝向情况,判断当地地方时。‎ 当日影朝向正北或正南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 ‎ ‎2.根据正午日影朝向,判断当地所在半球及大体纬度范围。‎ ‎(1)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或南极点。‎ ‎(2)一年中在有白昼的时期,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方,则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南极点除外)或北极点。 ‎ ‎(3)一年中正午日影有一段时间朝向正南方,有一段时间朝向正北方,则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 ‎ ‎(一)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规律 ‎ ‎   受太阳高度的影响,地球某地日影长度随太阳高度的增加而减短。‎ 一日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所以日出和日落时的日影为一日中最长,地方时12时的日影最短。‎ ‎   一年中,随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地球上同一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在发生变化,正午日影长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增大而减短。(如图:某地某日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α时,物体AB的正午日影长为CB,而他日当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为β时,物体AB的正午日影长为缩短为DB。)总结如下:‎ ‎1.一天中: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最长,正午时的日影最短。 ‎ ‎2.一年中:‎ ‎(1)‎6月22日(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的一天,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即南回归线往南到南极圈之间)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的时刻。‎ ‎(2)‎12月22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的一天,北半球有白昼期的地区(即北回归线往北至北极圈之间)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的时刻。‎ ‎(3)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日影缩短为零,达全年最短。 ‎ ‎(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的应用 ‎1.若某地在‎6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为冬季;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为夏季。 ‎ ‎2.若某地在‎12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在北半球,为冬季;正午日影达全年最短,则该地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为夏季。 ‎ ‎3.若某地在某日正午日影为零,该地在南北回归线(含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 如果我们牢牢掌握了正午影子的朝向及长短变化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的解题,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2014•龙岩·3】3.2014年3月,我国渔民在117°E、16°N附近海域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我国渔政船立即从F地出发前往事发海域维权,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发点位于东半球 B.事发点位于北温带 C.事发点位于F点的东北方向D.事发点所在的纬线比F点所在的纬线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事发点的经纬度是(117°E、16°N)。A.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事发点的经度117°E可知,事发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故A正确;‎ B.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根据事发点的纬度16°N可知,事发点位于23.5°N﹣23.5°S 之间,属于热带,故B不正确;C.读图可知,F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因此可知,事发点(117°E、16°N)位于F点的东南方向,故C不正确;D.赤道的纬度为0°,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即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此可知,事发点所在的纬线比F点所在的纬线长,故D不正确,故A选项正确。‎ ‎【考点】地球仪、经纬网极其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2014•抚州·1】4.小明从北京去新疆乌鲁木齐出差,在北京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飞行几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时他发现太阳也刚好升起,产生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是( )‎ A.四季的变化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故小明从北京去新疆乌鲁木齐出差,在北京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飞行几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时他发现太阳也刚好升起,故C选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为夜半球。由于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周期约为24小时。 2.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的日出时刻就会有早晚,产生地方时。 3.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江西·1~3】‎2014年2月7日~23日,第二十二届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回答5~7题。‎ ‎5.大高加索山脉南、北两侧分别是( )‎ A.亚洲、欧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非洲 D.南美洲、北美洲 ‎6.我国运动员乘飞机从北京(116°E,40°N)前往索契,合理的飞行方向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7.索契冬奥会举行期间,江西省( )‎ A.高温多雨 B.昼短夜长 C.台风肆虐 D.漫山杜鹃绽放 ‎【答案】5. A 6.B 7.B ‎【解析】5.考查大洲分界线的知识,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的分界线,故选A;6.考查经纬网和地图的知识,从图中可读出索契大致的位置(位于40°E,北纬40°附近),可知其位于北京的西边且稍偏北方向,因此较合理答案为B;7.考查地球的运动知识,从题干中知道索契冬奥会举办期间为‎2月7日~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正往北移动,北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昼在变长。题中高温多雨为夏季,台风肆虐为夏秋季节(台风只发生在沿海地区),杜鹃花绽放在春天(4、5月份,井冈山每年春天都会举办国际杜鹃花节)。‎ ‎【考点】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经纬网的应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纬线的特点是: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2)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 ‎【2014•淄博·1】8.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巴西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期间,地球公转到如图中哪个位置附近( )‎ ‎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巴西世界杯开幕期间,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故B选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技巧】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日:(1)根据地球运动在轨道上的位置,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夏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二分日。(2)根据地轴倾斜方向,若地轴向右倾斜,轨道最右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右倾右冬至”; 若地轴向左倾斜,轨道最左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左倾左冬至”。‎ ‎【知识储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2014•淄博·3】9.据报道,2013年第12号台风“潭美”的中心‎8月20日‎17时位于北纬23.1°N,127.5°E,该台风中心在如图的大致位置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根据台风“潭美”的中心‎8月20日17时位于北纬23.1°N,127.5°E,可知,其位于180°经线以西,赤道以北.读图可知,符合此点位置的是b点,故B选项正确。‎ ‎【考点】地球仪、经纬网极其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纬线的特点是: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2)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 ‎【2014•烟台·1~2】(2014•烟台)今天是‎6月20日,你正在参加的是烟台市初中学生地理学业考试,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图回答10~11题.‎ ‎10.在你阅读此题时,地球大致位于( )‎ A.A点附近 B.B点附近 C.C点附近 D.D点附近 ‎11.在地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烟台由春天演变到夏天;②烟台由秋天演变到冬天;‎ ‎③我们校园每天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④我们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保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0.B 11.B ‎【解析】10.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阅读此题时(‎6月20日)位于A春分日与B夏至日之间,且接近B夏至日。故B选项正确。11. 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在地球由春分日运动到夏至日的过程中,北半球由春天演变到夏天;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短,获得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故B选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技巧】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日:(1)根据地球运动在轨道上的位置,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夏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二分日。(2)根据地轴倾斜方向,若地轴向右倾斜,轨道最右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右倾右冬至”; 若地轴向左倾斜,轨道最左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左倾左冬至”。‎ ‎【知识储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2014•厦门·1】12.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是( )‎ A.自西向东、一天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东向西、一年 ‎【答案】A ‎【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为夜半球。由于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周期约为24小时。 2.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的日出时刻就会有早晚,产生地方时。 3.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莆田·3~4】如图是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四位小朋友站在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小红 B.小明 C.小刚 D. 小兰 ‎14.小红所在的地方,属于地球五带中的( )‎ A.北温带 B.热带 C 北寒带 D. 南温带 ‎【答案】13.C 14.B ‎【解析】13.读图可得,小刚位于0°纬线即赤道上,该同学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故C选项正确。14.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故B选项正确。‎ ‎【考点】经纬网的应用 ‎【知识储备】1.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2.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2014•莆田·5~6】(2014•莆田)‎2014年6月2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 ④段 ‎16.这一天莆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 极昼现象 ‎【答案】15.A 16.A ‎【解析】15.‎6月2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即①段,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故A选项正确。16. ‎6月2日,地球运行中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上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故A选项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解题技巧】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日:(1)根据地球运动在轨道上的位置,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夏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二分日。(2)根据地轴倾斜方向,若地轴向右倾斜,轨道最右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右倾右冬至”; 若地轴向左倾斜,轨道最左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左倾左冬至”。‎ ‎【知识储备】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为夜半球。由于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周期约为24小时。 2.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的日出时刻就会有早晚,产生地方时。 3.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安徽·2~4】读经纬网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A点的坐标是( )‎ A.60°N.60°W B.60°S.60° C.60°N.60°E D. 60°S.60°E ‎18.有关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B.C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C.C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 D.B点位于C点的正南方向 ‎19.关于图中三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阳光直射现象 B.A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C.B点位于东半球 D.C点位于北温带 ‎【答案】17.A 18.A 19.C ‎【解析】17. 据图中经纬度度数的变化规律可得,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60°N,60°W,‎ 故A选项正确。18.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根据题意.‎ 故A选项正确。19. 根据三地的纬度可判断,A地位于北温带,C地位于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B地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A、B、D不正确;‎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B点的经度为0°,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故C选项正确。‎ ‎【考点】经纬网的判断及其应用 ‎【知识储备】(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2014•安徽·5】20.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的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正午时,全国各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放学时间要比冬季晚 C.爸爸凌晨爬起来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家乡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为夜半球。由于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周期约为24小时。 2.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的日出时刻就会有早晚,产生地方时。 3.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福州·31】21.左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观察现象:左图中,夏季楼房影子较 (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 (高/低)。右图中, 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多/少)。‎ ‎(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 (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 ‎ (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 (季节)的光照情况。‎ ‎【答案】(1)短 高 热 多 (2)公转 南回归线 (3)北温 冬季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和五带等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正午影子长短和楼间距等实际问题。第(1)题,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楼房影子较短;在五带中,纬度越低,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所以热带的影子最短,获得的的太阳光热较多;第(2)题, 由于地球是以66.5°的倾斜角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第(3)题,我国位于北温带,在进行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时,应选取冬季正午影子最长的距离,可以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良好。‎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安徽·26】2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A、B、C、D点时节气分别是    ,    ,    ,    。‎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答案】(1)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2)‎ ‎【解析】(1)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 ‎(2)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技巧】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日:(1)根据地球运动在轨道上的位置,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夏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二分日。(2)根据地轴倾斜方向,若地轴向右倾斜,轨道最右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右倾右冬至”; 若地轴向左倾斜,轨道最左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左倾左冬至”。‎ ‎【知识储备】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应先考虑“二至”,再确定“二分”点。判读的关键在于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倾向太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南半球倾向太阳,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确定出春分和秋分点。‎ ‎【2014•云南·26】23.学习地球运动时,老师在暗室里用电灯泡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演示地球运动,读“地球运动演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的地球仪中,①表示的是    。‎ ‎(2)如图中A点的经纬位置是    ,    。此时,A点处于    (白昼或黑夜)。‎ ‎(3)在演示地球自转时,李昆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 A.→,B.←)。‎ ‎(4)若图演示的是地球公转运动,这一天正午时分,昆明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下图甲乙丙丁中    图所示最相似。‎ ‎【答案】(1)地轴;(2)90°E,23.5°S;白昼;(3)A;(4)甲。‎ ‎【解析】(1)结合图示得知:图1中的地球仪①表示的是地轴;‎ ‎(2)读图知,A点的经纬度是90°E,23.5°S;此时,A点处于白昼;‎ ‎(3)站在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故在演示地球自转时,李昆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 ‎(4)根据地球仪的演示情况,可以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北半球出现的影子应该最长,故甲正确。‎ ‎【考点】地球仪;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 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差和地转偏向力。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为夜半球。由于自转,昼夜不断交替,周期约为24小时。 2.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的日出时刻就会有早晚,产生地方时。 3.是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二、地球公转的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做有规律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长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使同一地方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 3.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一年中,随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得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在时间上的的季节更替和空间上的五带划分。 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种种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益阳·31】24.读下列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并于‎5月8日出席了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 ‎(1)李克强总理的专机从北京起飞,降落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机场,其飞行方向是    。‎ ‎(2)现有图幅相同的世界、亚洲、中国、湖南省共四张政区分布图。小阳想知道李总理访问的四个国家在哪?需查阅其中的    图;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是    图。‎ ‎(3)李克强总理在非洲访问期间,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图中①、②、③、④)段上。‎ ‎(4)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我市的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    (长、短);正处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 ‎(5)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还是极夜现象?‎ ‎【答案】(1)西南;(2)世界政区分布;湖南省政区分布;(3)④;(4)长;夏;(5)极昼。‎ ‎【解析】(1)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的中东部地区,在我国首都北京的西南方向,因此,李克强总理的专机从北京起飞,降落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机场,其飞行方向是西南方向。‎ ‎(2)李总理访问的四个国家在都位于非洲,因此,想知道李总理访问的四个国家在哪,应该查阅世界政区分布图;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世界政区分布图、亚洲政区分布图、中国政区分布图、湖南省政区分布图中,湖南省所表示的范围最小,所以选用的比例尺最大。‎ ‎(3)李克强总理在非洲访问期间(‎5月4日至11日),位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④段。‎ ‎(4)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甲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我市(属于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长,我国正处于夏季。‎ ‎(5)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乙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的形成 ‎【解题技巧】在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如何确定二分二至日:(1)根据地球运动在轨道上的位置,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远日点附近为夏至日,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二分日。(2)根据地轴倾斜方向,若地轴向右倾斜,轨道最右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右倾右冬至”; 若地轴向左倾斜,轨道最左侧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分日、夏至日和秋分日,即“左倾左冬至”。‎ ‎【知识储备】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在公转轨道平面图上识别节气应先考虑“二至”,再确定“二分”点。判读的关键在于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倾向太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南半球倾向太阳,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确定出春分和秋分点。‎ ‎【2014•永州·26】25.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纬度是    ;B点的经度是    。‎ ‎(2)C、D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点;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点。‎ ‎(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A、B、C、D四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答案】(1)30°N;90°E;(2)C;D;(3)西北;(4)D ‎【解析】读图可知,(1)A点的纬度是:30°N;B点的经度是90°E;‎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因此位于南半球的是C点;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故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D点;‎ ‎(3)根据经纬网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 ‎(4)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点 ‎【考点】经纬网判断及其应用 ‎【知识储备】(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纬线的特点是: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2)根据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