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二中2015届高三地理1月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5年1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
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下图为夏至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排列顺序是( )
A.由低伟到高纬 B.由北到南
C.由东到西 D.由南到北
2.图中甲地的日落时刻是( )
A.6时 B.15时 C. 18时 D.21时
下图为“二分二至节气中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3~4题。
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5°N,90°E B.23.5°N,90°W C.23.5°S,90°E D.23.5°S,90°W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C、D两地昼长夜短且白昼时间相同
B.B、C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定不同
C.B位于刚果盆地,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C位于阿拉伯半岛,此时气候炎热干燥
读右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是( )
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
6.关于戊地所在半球及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暖锋 ④冷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7~8题。
7.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
A.降水高度集中 B.1到6月的降水量逐月减少
C.终年高温多雨 D.8到12月的气温逐月升高
8.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D.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①、②分别表示该海域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①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D.洋流①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10.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南极地区的科考繁忙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割的时候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
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11~13题。
石灰岩
砂 岩
页 岩
侵入岩
断 层
甲褶皱
乙断层
丙侵入岩脉
⑤
1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2.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13.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遭毁 B.地壳上升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15.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 )
A.水文 B.地形 C.植被 D.气候
读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6~17题。
16.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
A.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高山灌丛草 D.常绿松林
17.玉龙山山麓植被带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
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 ③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 ④河谷地带,地形闭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县/区 姓名 准考证号 科类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19.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城市经济发展很快,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据此回答21~22题。
21.当分析深圳市人口增长时,应重点分析( )
A.人口的自然增长 B.人口迁移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22.深圳市人口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这里( )
A.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B.女性的比例高,寿命长
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年龄结构轻
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工业、住宅 B.商业、住宅、工业
C.住宅、工业、商业 D.工业、商业、住宅
24.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 )
A.商业区范围变小 B.工业区范围变大
C.住宅区范围变大 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
陕西是我国优质苹果产业基地。某果业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生产收购300吨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粉红女士”优质苹果的合同,出口欧洲市场,但由于当地农民生产管理中因苹果套袋、疏果、喷施高毒农药、大量施用氮肥等原因导致苹果着色、果体大小、农药残留量超标、酸度不够,致使合同只完成了30吨的出口订单。据此回答25~27题。
25.该果业公司到陕西生产收购“粉红女士”苹果主要原因是( )
①市场需求 ②消费习惯 ③环境条件优越 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6.陕西苹果出口到欧洲市场主要得益于( )
①欧洲市场需要陕西苹果 ②交通技术进步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苹果生产成本低、质量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7.据新华社11月18日报道,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但从上述现象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有 ( )
①寻找新的出口对象扩大贸易范围 ②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 ③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④果业公司要加强产前、产中的技术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8~29题。
28.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29.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 中、西部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环渤海地区
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完成30~31题。
30. 下列因素不属于修建隧道两侧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 气候寒冷 B. 喀斯特地形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C. 冻土广布 D. 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1. 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比B地纬度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 冬季A地气温低于B地,洋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C. 气温年较差A地小于B地
D. 两地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北京为迎接绿色奥运,禁止在市区使用含硫高的煤炭,推广利用天然气,并与美国合作研究煤炭的液化技术。回答32~34题。
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硫煤燃烧产生大量硫氧化物,易形成酸雨
B.我国的酸雨以硝酸型酸雨为主
C.我国煤储量在逐年减少,北京禁止高硫煤使用量,目的是节约煤炭
D.使用低硫煤不会产生大气污染
33. 采用煤液化技术( )
A.增加交通运输的压力 B.成本高,地区适应性不强
C.便于运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小 D.便于生产
34. 改善环境方面,北京还大力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C.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数量
高三一轮检测地理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4道题,共49分。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规定的Ⅱ卷答题栏位置。
35.读“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等压线P的气压值为 百帕。(1分)
(2)C、D、E三处风向名称分别是 、 、 。(3分)
(3)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4)D、F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4分)
36.读2月某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分析图中A海域等温线为什么比B海域等温线稠密?(4分)
(2)为什么甲、乙两海域等温线凸向不同的方向?(4分)
(3)简述丙地区此时的气候特点及成因。(4分)
37.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1)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4分)
(2)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6分)
(3)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4分)
38.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
表示下列功能区的图例分别是(在横线上填写序号):拟建工业区________,科技开发区________,商业和住宅区________,重点环境整治区________。(4分)
(2)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在重点环境整治区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至少说出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3分)
(4)风(包括风向和风速)是城市规划中需重点考虑的气象要素之一。有专家建议,为了减轻城市大气污染,在进行老城区改造时要重点拓宽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原因是什么?(2分)
高三阶段性检测地理卷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6. D 根据图中各山地垂直植被带的递变规律可知,甲处植被带应与其他三座山地东侧的常绿松林一致。
17. B 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图中所示盛行风应为西南季风。玉龙山山麓之所以气候干热,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加之地处河谷地带,地形闭塞,水汽较少。
18.B 19.C 20.B 第18题,题目表示的是“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而不是能源储量情况,所以A、C、D三选项都要说明是能源消费以什么为主;第19题,从图示的单位GDP能耗就可以直接得知,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是①④;第20题,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矿物能源消费量最大的②。
23.A 住宅区内部,住宅付出租金最高。商业活动受距离影响程度最大,工业活动受距离影响程度最小。
24.C 当L线变成P线时,商业区范围可能变大,住宅区不仅范围变大,而且租金上升,工业区范围变小。
30. B 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在纬度较低地区。
31. B 图中A附近有千岛寒流经过,B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
二、综合题
36. (共12分)【答案】(1)A海域处在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所以水温变化较大(2分),而B海域主要受单一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温变化小。(2分)
(2)甲海域主要受加那利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南凸。(2分)乙海域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向北凸。(2分)
(3)温和多雨。(2分)成因:受西风带的控制。(2分)
37.(共14分)【答案】(1)方式:管道运输;(2分)
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2分,须答出两条以上)
(2)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2分),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2分),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2分)
(3)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2分);服务范围依次减小。(2分)
38. (共11分)【答案】(1)① ② ③ ④ (4分)
(2)人口密集 交通便利(2分)
(3)搬迁 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 设立绿化(卫生防护)带(3分)
(4)东南季风能加快城市大气污染物质的扩散,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分)
【解析】第(1)题,商业和住宅区宜选择距市中心近的地方,即图中③处;工业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图中①处符合条件;图中④处有石油化工厂、印染厂等重污染企业,应重点进行环境整治;图中②处交通便利,靠近高等院校,适宜建科技开发区。第(2)题,中心医院位于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第(3)题,重点环境整治区,应实行搬迁,或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建设卫生防护带。第(4)题,建设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主要是为了利用东南季风加快污染物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