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2015届高三历史1月阶段测试卷(人民版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2002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
A.棉 B.麻 C.毛 D.丝
2.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对于“良工”认识无误的是:
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
4.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5.明清之际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右图他的这幅作品属于①宫廷画②工笔画③文人画④花鸟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
A.③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6.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知行合一
7.比较宋代和元代书院分布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①元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书院数量剧降②北方书院增量较多与元朝定都北方有关③南方书院减少说明经济文化重心北移④朝代更替打断文化发展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②④
8.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②④
9.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
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10.1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请求变革服饰习俗:“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A.变易服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推动中国发展
B.近代服饰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C.断发易服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
D.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过程
11.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毛泽东曾在1945年说:“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1949年他又说:“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马克思,前后矛盾
B.国民党不讲马克思主义,前句错误
C.马列主义并非十月革命送来,后句错误
D.十月革命前国人并未理解马列主义真谛,前后不矛盾
12.中共的某次会议上做出如下决议:“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大 D.遵义会议
13.近代有一本回忆录写到:“师长又问我为什么要参加红军。我说红军来了以后,我们家乡解放了,除了给我们家分了地,还分了茶山,每年可以收到几百斤油茶子。”可见作者参加红军是为了
A.推翻资产阶级 B.改变社会性质 C.消灭阶级压迫 D.保卫胜利果实
14.对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表(单位:万元)解读正确的是: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
B.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
C.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
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
15.学者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
B.没有近代化,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C.可以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毕其功于一役
D.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
16.严复曾说:“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强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严复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包括 ①启蒙思想的传播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清末新政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19世纪末美国国民运动(Populist 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提出土地法、“单税法”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耕者有其田
18.西方哲学史上有一段名言:“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f the things that are, that they are, and of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that they are not。”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B.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18世纪启蒙思想源头 D.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19.当前,美国正在进行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的革命,而中国仍处在以石油取代煤炭的阶段。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相当于:
A.18世纪的英国 B.19世纪的英国 C.19世纪的日本 D.20世纪的美国
20.机器(Machine)的定义是:”由零部件组装成的装置,可以运转,用来代替人的劳动、作能量变换或产生有用功。一般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下列属于机器的是:
A B C D
21.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这段话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项主张
A.人人有权读《圣经》 B.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权威
C.简化宗教礼仪 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23.爱因斯坦的意大利同学贝索是马赫信徒,他有次手拿马赫的《力学》对爱因斯坦说:“既然空间、时间与任何事物都没关系,你又怎么知道存在空间和时间呢?”爱因斯坦大赞,于是发誓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论神坛上拉下来。爱因斯坦把时空绝对论拉下神坛的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4.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写道:“从战争(一战)的最初一刻起,我已在内心深处决心要当一个世界公民。”下列属于同一理念的话语是:
A.“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一次战争中宣布自己为‘拒服兵役者’。”
B.“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
C.“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D.“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25.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这主要是指这部作品
A.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
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D.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26.“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7.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8.“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A.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29.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30.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见答题卷
东阳中学高三阶段性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 请答在机读卡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在华盛顿的主持下,通过了联邦宪法。这部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宪法规定:总统负责行政权,任期4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参议员任期6年,每州两名;众议员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这部宪法没有废除黑奴制度,带有种族歧视色彩。
——据人民版必修一改写
(1) 指出材料一的错误,并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孙文《国父全书•民权主义》
(2) 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异同(7分)。
材料三 《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四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 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 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3) 据材料三、四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与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妥协”的智慧?(7分)
32.(20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下左图)与宋代丝绸之路(下右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12分)
材料二 下图:新航路开辟图 材料三 下图亚欧大陆桥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
(3)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2分)
历史答案
相同:都借鉴西方,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或法治)色彩(3分)
(3)《临时约法》未充分体现革命派意外其他社会势力的利益和要求,造成《临时约法》执行困难,遭遇巨大阻力,未能真正制衡权力,名存实亡,并成为民国初年一系列冲突的根源。(表现2分,影响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