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选择题专题训练(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0476.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5年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选择题专题训练(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选择题专题训练(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选择题专题训练(有解析)‎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试说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 ‎ (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 (2)启蒙运动 ‎ 考情分析:本专题是世界近代思想史,主要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2013·广东文综·19;2011·广东文综·38考查文艺复兴、2012·广东文综·18考查宗教改革、2010·广东文综·19考查启蒙运动)这部分内容,其实就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来讲,在高考题目中还是比较多见的,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经常涉及。要注意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启蒙运动与中国明清进步思想的比较,在上升一个高度就是中外思想文化的比较,总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关注启蒙运动的方方面面。‎ 课堂演练:‎ ‎ 文艺复兴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强调的是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而不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就此我们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其它选项强调的都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与发展,都排除,答案为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注意题干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把握准确了其强调的主旨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答案就不难选择了。‎ ‎2.(2013·广东六校联考)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试题分析:材料中“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即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不再把希望寄托于飘渺的来世,提倡追求今世的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据此可以判断这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选B。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经济根源: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必要前提)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为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残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③文化因素:意大利保留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古希腊名言是( )‎ A.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重要 ‎ C.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是强调人的作用,突出人的尊严和地位,A突出人的作用,故A正确。‎ ‎【答案】A ‎4、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 绘画技法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 B. 构图和表达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C. 蒙娜丽莎的微笑体现了精确和含蓄的辩证关系 ‎ D.绘画成功塑造了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的形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答案选D。。《蒙娜丽莎》就表现了人的感情和愿望。这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5.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竖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装服饰;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 A.违背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 ‎【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1497”“薄伽丘”“火葬台”等可知题目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期间,天主教会的神学地位和传统宗教观念遭到打击,天主教会进行的反攻,故A符合题意。‎ ‎6、“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 ‎【答案】C ‎7、“当定格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③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④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考点】‎ ‎【解析】此题应由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变化而来。‎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文艺复兴的影响。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依据时间来判断。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之一,排除②。新航路的开辟、伽利略(生活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之间)、莎士比亚,均属于文艺复兴时间的内容或影响,都符合题目要求。正确选项是 A。‎ ‎【答案】A 宗教改革 ‎ ‎1.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 )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B 答案解析:‎ ‎ 试题分析:西方在16世纪进行了宗教改革,对罗马教皇的腐败、慵懒等习气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纯正、廉洁”的新教会。材料中反应的中国的一些旧的思想习气和宗教改革前的欧洲的情况差不多,因而才有了材料中的感慨。故选B。A项只是思想领域里的解放运动并未上升到以行动的高度;C项主要是思想方面,上升到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高度。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建立了相对廉洁的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2、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 A.否定教皇的权威 B.思想出现了倒退 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 ‎【解析】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 ‎【答案】A ‎ ‎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意思是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救赎,成为“义人”。 从材料中的“‘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等信息可知宗教改革是反对教会垄断与上帝沟通的权力,主张人人都能直接与上帝沟通。因此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宗教改革只是在信仰范围之内进行的改革,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依然带有神学的印记。排除A选C。‎ 考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点评:马丁路德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君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4、(2013·珠海模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仰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役制”是指(  )‎ A.“人皆上帝” B.“人皆僧侣”‎ C.“因行称义” D.“理性至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信仰得救,指人可以不通过教会和教皇即可和上帝交流,故选B。A观点错误。C是罗马教会的主张。D项“理性至上”是启蒙思想的主张。‎ ‎5、中国史学家马克垚认为:“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信徒皆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其中马丁·路德对文艺复兴的深化表现为 A.将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B.主张将世俗权力置于教会之下 C.带有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 D.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观点是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印记”可理解为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继承,“深化”则可理解为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发展。依据所学,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追求个性自由是二者的共同点,故排除A、C。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这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错误,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6.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本则材料中“因为他(教皇)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斗争性质,本题选D项。A项错误,与材料意思相反;B项错误,民主革命是在启蒙运动后出现的;C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未上升到革命的阶段。‎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主张信仰得救,信仰的依据是《圣经》,而不会教会,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建立了相对廉洁的教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 启蒙运动 ‎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牛顿的近代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新的方法,即理智的科学的方法,故选B。A项错误,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方法是在文艺复兴时期;C项是现代相对论的分析方法;D项是现代热辐射理论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产生与发展的相关因素 ‎2、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法国启蒙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概括为狄德罗主张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但是根据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反映的并不是要否定君主制,故应该排除联邦共和,因为联邦共和是与君主制相对立的主张,自然是否定君主制。‎ ‎【答案】B ‎3、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 ‎【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可以看出作者反对间接民主,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变式备选】法国大革命中卢梭的思想上升成为了国家意志。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宣布“整个主权来源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这主要体现了卢梭的(  )‎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浪漫主义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 ‎【解析】选A。从材料中的“整个主权来源于国民”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其他选项材料中未能体现。‎ ‎4、“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的“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的关键信息。启蒙运动是反封制,要求推翻君主专制,而宗教改革是反封制与宗教神学,故A项正确;BCD项的法制与理性都应属于启蒙运动,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排除。‎ 考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5、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与上述材料表达的精神相似的思想家有可能是 A.朱熹 B.苏格拉底 C.黄宗羲 D.康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可以看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因此AC项很容易的排除;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重视知识在认识世界中的地位;康德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的思想家,主张人非工具,人是自身的目的。故选D。‎ 考点: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 ‎6、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 君主立宪的观点 B. 三权分立的学说 ‎ C. 社会契约的理念 D. 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观点的核心之一。他认为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大家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撕毁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材料中布拉德肖的言论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C。A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权的思想;D项错误,天赋人权认为权利是天赋予的,任何人都不能无条件的剥夺,与材料中心思想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 ‎7、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兴土木”‎ 含义属于建设范畴,结合史实可知启蒙思想家们试图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即国建资本主义的民主法治社会,答案选D,A C两项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而非建设理论,B项出现在启蒙运动之后的工业革命时期。‎ 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试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1)新航路的开辟 ‎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 ‎(3)工业革命 ‎ 考情分析:本专题属于世界近代经济史部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会涉及到,其实是围绕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来展开的,在复习时要注意捉住这一主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时期是新航路开辟(2013·广东文综·38; 2012·广东文综·38, 2011·广东文综·3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是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2012·广东文综·38);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分别是二次工业革命(2013·广东文综·38; 2012·广东文综·38, 2011·广东文综·38;2010·广东文综·39)一般考查点都集中在这几块知识,新航路开辟哟啊注意理解原因与影响,两次工业革命要把时间,标志记清楚,不能模糊,还要注意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建议两次工业革命要全面把握,基本每年高考都会有题目,是常考不衰的.‎ 课堂演练:‎ ‎ 新航路的开辟 ‎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能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答案】D ‎2.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使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西方传教士在明朝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出现了“西学东渐”,同时也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到西方,出现“东学西渐”。C项时间不符合。故选A。‎ ‎【答案】A ‎3、“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①项“夸大”说法错误;③项无从体现;从题干的“欧洲人”、“新旧大陆”、“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等体现了②④。‎ ‎4、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故选B。‎ ‎【答案】B ‎ ‎5、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 C.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处于地中海东部亚历山大港贸易量也就锐减。‎ 答案:C ‎6.(2013·安徽六校模拟)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世界范围的移民潮。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对美洲人口的变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 《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 A.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B.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 C.外来移民数量超过土著人口 D.形成新兴的美利坚民族 ‎【解析】选C。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欧洲白种人移民到美洲,可以判断A、B是正确的;白种人及黑种人移民到美洲,与当地土著人不断融合,共同构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为美国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外来人口在1700年时并没有超过土著人口,因此C不正确。‎ ‎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2013·河北名校模拟)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 ‎ ‎【解析】选C。17世纪荷兰经济实力强大,通过海外殖民和贸易,盛极一时。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判断选C。‎ ‎2、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荷兰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是指 ( )‎ 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綮 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解析】本题主要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B是英国的贡献,c是荷兰的贡献,D是美国的贡献。【答案】C ‎3.“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解析】选C。结合材料很容易判断应是指三次英荷战争。关键信息:“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 ‎4.(2013·武汉模拟)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商业资本的代表 B.政治制度的先进 C.工业资本的先锋 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能力。A属于荷兰的特点;经济决定政治,B、C中C是主要原因;D与当时英国史实不符。‎ ‎5.某个时期,贸易活动的特色“商业、战争、海盗三位一体”。这时国家认为谁能独占价格最贵的商品,谁就能够成为最富强的国家;各国未获得珍贵商品,经常不择手段,贸易往往沦为抢劫行为,这种行为甚至与国家权力相连,而变成一种爱国行为。最符合该描述状况的是(    )‎ A.13世纪,威尼斯与阿拉伯的贸易关系 B.15世纪前期,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朝贡贸易 C.16至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荷兰的贸易竞争 D.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中国沿海的贸易策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误,13世纪,威尼斯与阿拉伯的贸易关系并未涉及到海盗与战争;B项错误,朝贡贸易并不会为了最贵的商品不择手段;C项正确,16、17世纪是早期殖民扩张的时期,英国等国对外扩张掠夺的手段主要有海盗掠夺、殖民战争等手段。D项错误,19世纪中期,掠夺的手段主要是商品交易。‎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殖民扩张的相关情况。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主要手段是赤裸裸的暴力掠夺。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为荷兰,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黑奴贸易成为掠取财富的重要手段。黑奴贸易对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不同影响需要掌握。‎ ‎6、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 ‎1739‎ ‎1756‎ ‎1779‎ ‎1790‎ ‎1815‎ 英国 ‎100‎ ‎124‎ ‎105‎ ‎90‎ ‎195‎ ‎214‎ 法国 ‎120‎ ‎50‎ ‎70‎ ‎63‎ ‎81‎ ‎80‎ 西班牙 ‎/‎ ‎34‎ ‎/‎ ‎48‎ ‎72‎ ‎25‎ 荷兰 ‎66‎ ‎49‎ ‎/‎ ‎20‎ ‎44‎ ‎/‎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从材料时间以及欧洲各国海军规模变化可以判断A、B、C正确。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中叶,17世纪荷兰人在海上称霸,故D不正确。‎ ‎【答案】D ‎ ‎7.“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圣经》代表了欧洲文化,“500年后,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说明非洲人接纳了欧洲文化,是一种欧洲和非洲文化融合的表现,而不是文化冲突,排除D。而象牙只是一种贵重物品,不代表任何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象牙的持有者从非洲人变成欧洲人并不能说明欧洲和非洲在经济上融合了,排除B和C。‎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主旨正确理解,明白象牙和《圣经》代表的确切含义。‎ ‎ 工业革命 ‎1.(2013·广州模拟)“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 ‎【解析】选C。由材料中“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用木头建造的房屋”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支持。故选C。‎ ‎2、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法、德等国确立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④‎ ‎【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大变动”是指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①③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故可排除;②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④属于工业革命政治方面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3、“……(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B。根据所学史实19世纪初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而海上交通工具汽船得益于蒸汽技术,故此题应该选择B。‎ ‎4、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 A.女权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革命使妇女就业机会增加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技术革新丰富了人们的物资生活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世纪中期女工的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和所学史实决定服饰变革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工业革命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了方便工作因而出现了服饰变革。‎ ‎【答案】B ‎5、以下是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结果死亡的平均年龄。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 )‎ 区域 城市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业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撕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A.曼彻斯特成为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B.工人遭受沉重的压迫 C.工业革命深刻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 D.工业革命加速了人口流动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843年曼切斯特市工人、技工平均寿命17岁,农民、商人平均寿命20岁、士绅、专业人员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8岁。这是受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故正确答案为C项。其他选项从表格中体现不出。‎ ‎6、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份是( )‎ A. 地主 B.资本家 C.工人 D.农民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从时间轴上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逐步实现工业化,带来城市化现象,因此,D项正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主阶层分化,资本家和工人应呈现增长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答案】D ‎7.(2012·福建文综·T21)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选B。图示信息中的两项指标可以整合为英国19世纪40-70年代出口数值的显著增长,结合所学英国19世纪中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判断其出口显著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实现了工业化,对外贸易推行自由化。据此可以判断B最符合题意。‎ ‎8、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 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 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  )‎ 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 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A。材料中“贵族”“新兴的工厂主”等不同的生活表现,反映出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 ‎9.“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选A。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新兴行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本题选A。‎ ‎10.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A.18世纪末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德国 C.1920年代的苏联 D.1930年代的美国 ‎【考点】垄断生产的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末开始出现的垄断企业的理解能力。材料中表明出现的是垄断企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产生。ACD三项时间不正确。‎ ‎【答案】B ‎11.(2013·安徽六校模拟)尼尔·福格森在《文明》一书中说:“到1913年,西方帝国主宰了世界。仅占世界土地面积10%的11个宗主国,管辖着超过一半的世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侵略与扩张 B.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 C.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变革加强世界联系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列强主导了世界 ‎ ‎【解析】选D。材料描述的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主导世界的现象。D是对材料的总结和概括,而不是分析原因。A、B、C均是对原因的分析。‎ ‎12..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的着眼点在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程 B.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考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线 ‎【解析】选C。由材料中“地中海、欧洲、大西洋”这些地理名词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这种划分方法强调了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心地位。‎ ‎13、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 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解析】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现象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② 是早期的殖民扩张;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依据时间先后答案应该是B。‎ ‎【答案】B ‎14、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依据所学知识。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的原因是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使得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原因是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使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空前膨胀。答案D符合题意。‎ ‎【答案】D 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 ‎ 考试说明:.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 ‎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 ‎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考情分析:本单元属于世界近代政治史部分,也是世界近代政治史的主干知识,打破课本的脉络,实际就是讲4个国家,考查方向比较多,一般选择题和主观题都有涉及,像2011·广东文综·20考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1·广东文综·38考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2·广东文综·39的考查涉及到代议制的确立; 2013·广东文综·20考查到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从今后备考重点看,“光荣革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等考查的频率较高,命题多集中在英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斗争、《权利法案》以及英国民主政治演进历程和特点上;美国共和制确立应是明年备考的重中之重;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及体制创新的影响角度。‎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1.(2013·茂名一模)“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 A.1688年的“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解析】选A。抓住问题关键信息“不深刻”,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A虽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但是保留君主制和贵族制;B《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扩大选举权,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剥夺国王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故选A。‎ ‎2、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有人这样评说英王: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张起风帆的桅杆。对该评说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完全丧失统治国家的权力 B.英王利用自己的声望调节政治矛盾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英王在国事礼仪方面仍然发挥作用 ‎【考点】君主立宪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权力变化的理解能力。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 ‎【答案】A ‎3、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考点】英国代议制:内阁责任制 ‎【解析】题干“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说明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C项正确;AB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答案】C ‎4、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考点】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故A不正确。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力图控制政府财政大臣、首相的权力,这本质上说明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故选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答案】B ‎5、‎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 ‎①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 君主立宪制。根据规定,英国首相,首先应该是多数党的领袖,之后在国会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然后由英王任命。‎ ‎【答案】B ‎6、“在英国,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材料中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是 A.专制王权阻碍了社会发展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议会改革的结果 ‎【考点】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 ‎【解析】本题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故选项是C。‎ ‎【答案】C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 ‎【考点】 美国的联邦制制度 选B。据题干材料信息“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反映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点,这属于联邦制的影响,故选B。‎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联邦制、共和制、代议制、三权分立等概念的区别。联邦制是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共和制是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机构行使民主权利;代议制是选举代表民意的议会间接行使民主权利;三权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原则。‎ ‎2、‎2012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前俄亥俄州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随后发表声明,称奥巴马绕开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史无前例的越权行为。按照美国的制度设计,下列属于越权行为的是:‎ A.国会立法经复议以⅔多数通过后生效 B.国会对总统可以行使监督权 C.总统可以单独提名并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D.最高法院宣布国会立法违宪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特点的理解。美国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故选项C属于越权行为。‎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考点】 美国1787年宪法 ‎【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 项全面反映了二者的权力平衡,C、D 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二者的妥协。根据材料,联邦政府只能行使宪法授予的某力权力。‎ ‎【答案】 A ‎4、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乡巴佬,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二百多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作者意在 A.说明美利坚民族缺乏创新精神             B.赞赏美国宪法非常完善 C.强调美国宪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D.肯定美国宪法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更邪门的是,二百多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即可判断出材料认为美国宪法有较强的稳定性。‎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5、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对两种评价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两党制形成时期 B.“最美妙的杰作”:邦联制赋予政府权力 C.“最先承认了人权”:世界上最早实行代议制 D.“有色人种奴隶制”:体现该宪法反民主 解析:选D。A项时间不正确;B项中“邦联制”应为联邦制;英国的议会制也是代议制形式,C项不正确。D项反映了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这正是它反民主的表现。‎ ‎12、“代议制”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A.分权与制衡 B.制定宪法或法律 C.实行政党政治 D.民选产生国家元首 ‎【考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准确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代议制政体之下分为国家元首民选和世袭两种:民选如美国国家元首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世袭如英国国家元首由君主皇族家族担任。故选D。‎ ‎【答案】D ‎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请根据下列条件推断出该宪法的名称是 ‎①它以保护私有财产为神圣职责 ②它是一部近代颁布的成文宪法 ‎③它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④经过长期斗争,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完善和扩展 ‎【解析】②可以排除A项,《权利法案》不是成文宪法、③‎ 可以排除C项,德意志国家元首是皇帝、④可以排除B项,美国1787年宪法不符合经过长期斗争,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选择D项 ‎【答案】D ‎2、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起代议制资产阶级政府 B.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德意志帝国已经走上近代化道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是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工业上已经走向近代化。因此BCD均正确。A项错误,政府保留有明显的封建残余。‎ 考点:1871年宪法的特点 点评: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3、俾斯麦在1890年因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国王罢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这一做法 A.合法 B.不合法 C.说不清 D.屠戮功臣 ‎【考点】德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德皇是国家元首,由德皇任命内阁首相,首相对德皇负责。故选A。‎ ‎【答案】A ‎4.下表内容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史 实 推 论 A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B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英国国王丧失行政权 C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 ‎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原则 D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德国继承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解析】选D。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错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但是国王还具有一定的权力,其行政权是逐渐失去的,B错误;三权分立是指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相互牵制,1787年联邦制原则适用于中央与地方,C错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即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D正确。‎ ‎5. 2011年9月以来,以法、德两国为主的北约国家先出兵利比亚,随后又援助利比亚,决策复杂让人迷惑。假如类似决策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时代,两国决策的程序是(  )‎ A.德:首相经议会同意执行; 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B.德:皇帝直接决策; 法:总统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C.德:议会直接通过; 法:议会直接通过执行 D.德:皇帝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法: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 ‎【解析】选B。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法两国政体。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行政权及最高决策权;而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总统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选B。‎ ‎6、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但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确立的政治体制来看,又呈现出同中有异,影响呈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因素不包括( )‎ A.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B.各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 C.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D.各国殖民霸权的强弱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模式各不相同,这与本国国情、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资本主义确立方式有关。这从英美法德建立民主政治模式中可以获得认识。‎ ‎【答案】D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 考试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 ‎(1)《共产党宣言》 ‎ ‎(2)巴黎公社 ‎ 考情分析:本专题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来展开的,主要是讲无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这部分是无产阶级革命部分非常重要的知识,高考为了全面考查知识,这部分知识会占一定的分数,而这部分知识很少以主观题出现,因为命主观题的角度不多,所以学生可以着重把握选择题部分,假如是考了主观题,难度也不大,基本是考查识记能力,捉好基础即可。注意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还有和巴黎公社的意义等,在2012年的广东文综,2010·广东文综·21,2009·广东单科·29‎ 都考查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11·广东文综·21, 2009·广东单科·20则考查了巴黎公社,主要都是选择题为主,总之这部分知识不难,同学们要在复习中力求做到快准狠。‎ 课堂演练:‎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恩格斯说:“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主张通过改良资本主义实现理想社会 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 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D.当时尚未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社会上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主要体现在实现的手段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社会理想。B、D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答案A。‎ 考点:空想社会主义 点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社会不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思想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一些并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而是寄托在富人和国王的身上,注定要失败。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科学社会主义等也需要掌握。‎ ‎2、日本学者指出:“过去读马克思的书,是要从马克思那里寻找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今天是把马克思的书当成探讨资本主义之后将出现的新世界的教科书。”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指引 B.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 C.不再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D.只适合共产主义新世界 ‎ ‎【解析】选B。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是遵守客观规律的科学真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国情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3、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 ‎【解题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改造旧社会的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死刑。 ‎ ‎【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宣布资本主义死刑的应该是指1848年马克思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而且迅速蔓延。所以正确选项是A。‎ ‎4、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 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迁移能力。解题是首先注意题干命题意图是考查“深远的影响”。A、B两项不是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答案选C ‎【答案】C ‎5、“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与材料中“两个学说”的产生都有关的是( )‎ A.工业革命 B.牛顿经典力学的产生 C.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D.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提出 ‎ 巴黎公社 ‎ ‎ ‎ ‎1、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考点】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巴黎公社 ‎【解析】“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首次尝试就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答案】B ‎2、《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 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直接选举的措施古希腊雅典就有,义务教育的措施之前的一些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措施中已经颁布,社会主义政权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故排除ABC,选D。‎ ‎【答案】D ‎ ‎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 ‎ D.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说明了巴黎公社政权属于人民,即人民是政权的拥有者,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征,所以结合所学可以判段最能体现人民主权特点的措施是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答案选B,A C D三项能够说明巴黎公社政权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特点。‎ 考点: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政权的实质 ‎4.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不要忘本……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这点千万不可忘记。”这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 A.团结联合的精神 B.普遍的民主精神 C.关注民生的精神 D.甘为公仆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强调的公仆的本色,始终把自己成为劳动者的一员。故选D。A项中的团结合作的问题、BC项的民主与民生的问题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终失败。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也需要掌握。‎ ‎5、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 )‎ A.伴随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法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 C.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公社社员接受,而且缺乏革命政党领导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A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B、C分别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故选D。‎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 五、.近代科学技术 ‎ 考试说明:近代科学技术 ‎ ‎(1)经典力学 ‎ ‎(2)进化论 ‎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考情分析:本专题属于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的世界近代科技包括经典力学(2008·广东单科·21),进化论(2013·广东文综·21,2011·广东文综·38,2010·广东文综·2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这个内容与两次工业革命重叠)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很少涉及,但偶尔会出现一题涉及到古今中外的科技的相关知识的主观题,主要是以这样的角度命主观题,在记忆本专题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后面的现代科技打破近现代的时间限制,直接记忆从16世纪——20世纪,每一个世纪各有什么新的突破。这样记忆可能还比较容易,同学们需要从以下角度把握,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 课堂演练:‎ ‎1、.‎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列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的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A. 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力学体系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体系 ‎ B. 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探究精神 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典力学是牛顿创立的,与达尔文无关,并且达尔文的研究领域不涉及物理学,所以A和C都错误,人们把达尔文葬在牛顿墓旁,并不表明他的研究掩盖了经典力学的辉煌,而是两人在不同的领域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答案为B。‎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解题关键是学生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启蒙运动的两个关键的概念是进步和理性。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可以利用理性的力量保持不断的进步,从黑暗进入阳光。“理性”概念的形成受到了下列哪一因素的直接影响?(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渐建立 B.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 C.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 D.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解析】主要是考查启蒙运动的背景,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教会的说教不攻自破,人们对自己有了更大的自信,相信自己的理性,而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 ‎【答案】B ‎3、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思路分析】题干强调哲学与科学的相互作用,根据时间信息(1772——1801),最佳的为A项,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答案】A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与此观点一致的科学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考点】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题干话语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观点,B项正确。‎ ‎【答案】B ‎5、有学者对19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  )‎ A.经典物理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现代信息技术 ‎【解析】选B。由材料中“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综合分析选B。‎ 考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点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其影响:‎ ‎(1)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并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2)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3)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4)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7.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 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为了摆脱宗教神学统治,向宗教神学宣战,为真理而斗争”中可知,近代自然科学起着思想启蒙的作用,所以选B。A项是文艺复兴的特点,属于思想文化领域;C项是在17、18世纪,而近代科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D项说法错误,近代科学极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近代自然科学 ‎7.为达尔文研究物种变异提供了重要资料的我国古代科研成果是 ‎ A.《本草纲日》 B.《农政全书》 C.《石氏星夷》 D.四大发明 ‎8、“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出现是在1850年,这些人当时被称为“前进之人”“自然的征服者”。当时,有专利局的官员亦称“蒸汽船是比《伊利亚特》还要辉煌的史诗,傻瓜都看得出来……”这些都说明(  )‎ A.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的巨大作用 B.“工程师”在社会上地位较高 C.当时蒸汽船的发明人都是“工程师” ‎ D.蒸汽船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 ‎ ‎【解析】选A。材料表明社会对机器及其发明人在社会“前进”与“征服”中的重要作用的认可,这说明当时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技术的巨大力量,故正确答案为A。B、D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C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理解。‎ ‎9.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所阐述的关键信息,“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联系所学,这实际是指电灯的发明,答案为D。‎ 考点: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化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