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实验探究试卷(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0539.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5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实验探究试卷(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实验探究试卷(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实验探究试卷(人教版)‎ 物理 ‎1.(2014重庆,6,19分) (19分)(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题6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 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 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题6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_ V,说明________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题6图1‎ 题6图2‎ ‎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题6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________(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 题6图3‎ 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 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的拉力大小TP和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加‎10 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 ‎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________ cm,该曲线为________(选填:TP或TQ)的曲线。‎ ‎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_______(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③在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________‎ ‎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________。‎ 题6图4‎ ‎[答案] 1.(1)①11.5(11.2~11.8之间的值均可) 蓄电池 ②小灯 (2)①60(56~64之间的值均可) TP ②Q ③4.30(4.25~4.35之间的值均可) ‎ ‎[解析] 1.(1)①由题图2可知,直流50 V挡的最小分度为1 V,故按“十分之一”估读法可知读数应为11.5 V左右。由于测得的电压基本等于蓄电池电动势的标称值,说明a、c两点与电源之间是通路,只能是此电路之外的保险丝、开关、小灯中出现了断路故障,但故障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②同理可知,两表笔接c、b时测得结果仍等于电源电动势,说明多用表、开关、保险丝、蓄电池形成了一闭合回路,故只能是与多用表并联的小灯发生了断路故障。‎ ‎(2)①由题图4可读出,Ⅱ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60 cm。此时以C点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竖直方向TP sin θ1+TQ sin θ2=mg,水平方向TP cos θ1=TQ cos θ2。当TP=TQ时,cos θ1=cos θ2,即θ1=θ2,若C点左移即减小,则θ1增大,cos θ1减小,θ2减小,cos θ2增大,=>1,即TP>TQ,故Ⅱ为TP的曲线,Ⅰ为TQ的曲线。‎ ‎②由题图4可知图线Ⅰ对应的极值最大,故受到最大拉力的是Q点所在的立柱。‎ ‎③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为4.30 N。‎ 此时满足关系:TP=TQ=T0‎ TP sin θ1+TQ sin θ2=mg TP cos θ1=TQ cos θ2‎ sin θ2=‎ 解得:θ1=θ2‎ T0=‎ ‎2.(2014福建,34,18分) (1)(8分)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22(a)所示,R0为保护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 ‎①用电压表测量A、B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 V挡,示数如图22(b),电压值为______V。‎ ‎②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应先置于________端。‎ ‎③要使输出电压U变大,滑片P应向________端滑动。‎ ‎④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________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 图22‎ ‎(2)(10分)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①如图23(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 m/s2)‎ 砝码质量(g)‎ ‎50‎ ‎100‎ ‎150‎ 弹簧长度(cm)‎ ‎8.62‎ ‎7.63‎ ‎6.66‎ ‎②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23(b)所示;调整导轨,当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_______。‎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 ‎④重复③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23(c)。由图可知,v与x成_______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_______成正比。‎ 图23‎ ‎[答案] 2. (1)①1.30 ②A ③B ④短路(每空2分)‎ ‎(2)①49.5~50.5 ②相等 ③滑块的动能 ④正比 x2(每空2分)‎ ‎[解析] 2.(1)①由图(b)知电压表0~3 V挡的最小分度为0.1 V,故由“十分之一”估读法可得读数为1.30 V。②因外电路并联在AP间,要使外电路接通时获得的电压最小以保证电路安全,应使滑片P先置于A端。③输出电压U等于A、P间的电压,故P向B端滑动时A、P间分得的电压增大,输出电压增大。④当P滑到B端时,若输出电路所接负载的阻值极小,则电源就有可能被短路。‎ ‎(2)①由f=kx得Δf=k·Δx,代入表中数据可得出k值。②滑块滑行过程中无摩擦阻力,自由滑动时导轨已调整到水平状态,故滑块此时匀速运动。③当不考虑空气阻力、摩擦等因素且导轨又调到水平状态时,释放滑块的过程中只涉及弹性势能与滑块的动能,即能量只在这两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④v-x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v∝x。因Ep=Ek=mv2∝v2∝x2,故Ep∝x2。‎ ‎3.(2014山东,21,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图甲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G/N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F/N ‎0.59‎ ‎0.83‎ ‎0.99‎ ‎1.22‎ ‎1.37‎ ‎1.61‎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 图乙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答案] 3. (1)如图所示 ‎(2)0.40(0.38、0.39、0.41、0.42均正确)‎ ‎(3)‎ ‎[解析] 3.(1)见答案。‎ ‎(2)因弹簧秤示数稳定后滑块静止,由题意知此时滑动摩擦力f=F,又因滑块与板间压力N=G,故由f=μN得F=μG,即F-G图线的斜率即为μ,由图线可得μ=k=0.40。‎ ‎(3)设最大速度为v,从P下降h高度到滑块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0-mv2=-μmg·(s-h),故有v=。‎ ‎4.(2014重庆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6(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用打点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6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A点到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则:‎ ‎①图中五个数据中有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一组数据应改为_______cm;‎ ‎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根据以上②问计算结果可以估计纸带是该同学最可能做下列那个实验打出的纸带是     ‎ A.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B.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C.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D.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④根据以上③问结果,为了求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  (用字母表示并说明含义)。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表达式为f =___________。(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4.(1)①2.00;②9.79;③C;④物体是质量m, m(g-a)‎ ‎[解析] 4.(1)解析:①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2.0,应改为2.00. ②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 由△x=at2可知,加速度:a=‎ ‎=≈‎9.79m/s2‎ ‎; ③由加速度a=‎9.79m/s2;可知,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该实验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选C; ④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阻力f=m(g-a)。‎ ‎5.(2014山西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22)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测定正方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开始之前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正方体边长,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的边长为         cm。‎ ‎(2)如图丙所示为该组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 2,3, 4,5, 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3.20cm,=‎4.52cm,=‎8.42cm,‎ ‎=‎9.70cm,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该组同学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素=          (重力加速度为g,木块的加速度为)‎ ‎[答案] 5.22. (7分)(1)9.015 (2)1.3   (3)‎ ‎[解析] 5.:(1)由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知,主尺示数为‎9.0cm,游标尺示数为3×‎0.05mm=‎0.15mm=‎0.015cm,游标卡尺示数为‎9.0cm+‎0.015cm=‎9.015cm. (2)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0.1s,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可得, 加速度a====‎1.3m/s2;‎ ‎(3)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a, 解得:μ=。‎ ‎6.(2013辽宁大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2)如图所示,图甲中弹簧秤的示数为       N;图乙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答案] 6.22.2.60;23.35‎ ‎[解析] 6.:图甲中弹簧秤的示数为2N+0.60N=2.60N ; 图乙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3mm+0.05=‎23.35mm。‎ ‎7.(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23)在“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测定一个额定电压U=6V、额定功率为3W的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1)请根据实物连接图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动机用 表示)‎ ‎(2)实验中保持电动机两端电压U恒为6V,重物每次匀速上升的高度h均为‎1.5m,所测物理量及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3)在第5次实验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________;可估算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____________Ω。‎ ‎(4)从前4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UI     (填“>” 、“‎ ‎[解析] 7.:在第5次实验中,由图看出,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0,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Ω=2.4Ω;从前4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UI=6=4.8W, =,故UI> 。‎ ‎8.(2014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3)某毫安表的量程为I0=50mA,内阻为r0=50Ω,其表盘刻度线已模糊不清,要重新通过测量来刻画出从零到满刻度的刻度值,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毫安表mA B.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 C.滑动变阻器R1(0~10Ω,‎2A)‎ D.滑动变阻器R2(0~100Ω,50mA)‎ E.标准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5Ω)‎ F.标准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0.01Ω)‎ G.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 H.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 I.开关K及导线若干 ‎⑴应选用的器材有         (只需填写所选器材序号,‎ 如ABCD... )‎ ‎⑵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并在图上标出各器材的字母代号(如mA、E... )‎ ‎⑶待测电流表的电流刻度值的表达式I=           ,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的意义分别 为                                                                                                   。‎ ‎[答案] 8.23. (1)ABCEGI ‎ ‎(2)电路图如图所示:‎ ‎(3)‎ I1为标准电流表A1的读数, r0为待测毫安表的电阻,R3为定值电阻阻值.‎ ‎[解析] 8.:由于标准电流表量程远大于待测电流表的量程,所以应将待测电流表扩大量程,考虑将待测电流表与5Ω的定值电阻并联,总电流应为: =50mA+500mA=0.55mA,与标准电流表量程接近,所以可行;由于校正电流需要从零调,所以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应选阻值小的变阻器R1,所以应选的器材是:ABCEGI ‎9.(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6分)如图甲所示,实验桌面上O点的左侧光滑,从O点到实验桌的右边缘平铺一块薄硬砂纸并固定。为测定木块与砂纸纸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按照该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O点时,沙桶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M点,待B稳定且静止后释放,A最终滑到N点。测出MO和ON的长度分别为h和L。改变木块释放点M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  (1) 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问题解决后,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h-L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的斜率为k1,实验中已经测得A、B的质量之比为k2,则动摩擦因数=_________(用k1、k2表示)。‎ ‎[答案] 9.22.(1)增大A的质量、减小B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等;(2)‎ ‎[解析] 9.(1)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解决。故解决方法有: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 (2)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B下落至临落地时根据动能定理有Mgh=(M+m)v2,在B落地后,A运动到N有μmgL= mv2,又因为=K2,=K1,所以解得μ=。‎ ‎10.(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二调考试) (7分)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图(a)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图(b)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1)断开K1,用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I曲线如图(c)所示。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        Ω。‎ ‎(2)在答题卷虚线框内画出与图(b)对应的电路原理图。‎ ‎(3)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1和K2‎ ‎,用表笔A和B分别对图(a)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        (在“1和2” 、“1′和2′” 、“2和3” 、“2′和3′” 中选填一项)。‎ ‎[答案] 10.23.(1)571;(2)如图所示 ‎[解析] 10.(1)由图c所示图象可知,电热线的阻值:R=≈571Ω; (2)由图b所示电路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 ‎11.(汕头市2014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1)(8分)用图a的装置研究物体的落体运动,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主要操作如下:‎ ‎   A、接通电源,释放纸带,然后关闭电源;‎ ‎   B、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数据如图b.‎ ‎①测物体下落过程的加速度a,为减少误差,计算式应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的a值比当地g值_____(填“大” 或“小” ),若要使a值接近当地g值,下落物体应选用________(填“‎50g钩码” 或“‎1kg砝码” ).‎ ‎②验证物体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若选取A、B为研究点,则要验证的关系式为:          . ‎ ‎③测物体下落过程阻力的大小Ff,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2)(10分)如图c,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5Ω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    使F与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再转动    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    使F固定后读数. (填仪器部件字母符号)‎ ‎②根据原理图连接图d的实物图. ‎ ‎③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    的位置,得到几组 U、I、L的数据,用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后作出R–L图线如图.取图线上两个点间数据之差ΔL和ΔR,若电阻丝直径为d,则电阻率ρ=         .‎ ‎[答案] 11.34. (1)①或,‎ ‎    小,‎1kg砝码.‎ ‎ ②或 ‎   ③下落物体的质量.‎ ‎(2)  ①D、H 、G ‎②如图 ‎③线夹P(P点或P), ‎ ‎[解析] 11.点之间有两个时间间隔,因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2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则有a==,由于物体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阻力,因此测得的加速度的数字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在选择物体时要选择质量大的,故物体要选择‎1kg砝码。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A=,vB=;根据功能关系可得:mg(s3+s4+s5) ,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32gT2(s3+s4+s5) =(s5+s6) 2−(s2+s3) 2;物体下落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即mg-Ff=ma,因此要想测得Ff,需要测量出下落物体的质量。‎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电阻丝的直径时,先转动粗调旋钮D使F与A间距稍大于被测物,放入被测物,再转动细调旋钮H到夹住被测物,直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拨动固定旋钮G使F固定后读数; 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③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线夹P的位置,测出几组  U、I、L的数据;电阻丝阻值 ‎,解得率。‎ ‎12.(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2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  2W” 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  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  B.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 ‎  D.定值电阻R1=3kΩ ‎  E.定值电阻R2=15kΩ ‎  F.滑动变阻器R(10Ω,‎2A)‎ ‎  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 ‎  H.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定值电阻应选用        (均用序号字母填写);‎ ‎(2)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3)根据实验做出P-U2图像,下面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12.23.(1)A,D;    (2)如图所示;(3)C ‎[解析] 12.(1)由题意可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8V,而给出的电压表中有15V和3V两种,选用15V的电压则误差较大;而选用3V的电压表,则量程偏小,故可以串联一个电阻进行分压;由题意可知,选择3KΩ的电阻可以使量程扩大2倍,故选用D即可;故可以选取3V的电压表和3kΩ的电阻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 (2)因题目中要求多测几组数据进行作图,故实验中选用分压接法,并且将R1与电压表串联充当电压表使用,电流表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3)由功率公式可得:;若R为定值的话,则P与U2应为一次方程;但因为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功率随温度不再是线性关系,而是随着电压的增大,而使功率减小,故P与U2图象应为C。 ‎ ‎1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8分) (1)(4分)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①游标卡尺的读数_________mm;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_______mm。‎ ‎(2)(4分)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21cm、69. ‎31cm、‎76.80cm、‎84.67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 。‎ ‎[答案] 13.22.①‎10.55mm;②3.615‎‎-3.618mm ‎[解析] 13.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cm=‎10mm,游标尺上第11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11mm=‎0.55mm,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10mm+‎0.55mm=‎10.55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1.6=‎0.116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3.5+0.116=‎3.616mm。‎ ‎14.(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18分)(1)(8分)如图(a) 所示是一位同学测福州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图。重物自由下落时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某一点标以“‎0”‎ ,并依次标出其余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s2……sn,并在纸带上标出,sn表示第n-1个计数点到第n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b) 所示。‎ ‎①打点计时器应使用       电源(填“交流” 或“直流” )。‎ ‎②实验时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合理顺序是     (填“A” 或“B” )。‎ A.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③图(c)是依据纸带上实验数据绘制的sn-n图象(n为计数点序号),其中A、B两点的 坐标分别为A(0,0. 75),B(7,11.‎ ‎ 65)。设福州重力加速度为g,计数周期为T,则该直线斜率k与g、T的关系是k=          。若T=0.04s,则福州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10分)要描绘一个标有“3 V  0.8 W”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源(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Ω) : ‎ 电流表(量程为0~300 mA,内阻约5Ω) ;‎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 A)‎ 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①为便于实验操作,并确保实验有尽可能高的精度,则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图中的 ‎         (填字母代号) 。‎ ‎②图(甲)是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①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甲)中实物间的连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③测量结束后,先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先移到      (填“左端” 或“右端” ),然后断开开关,接着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 ‎④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 所示。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      (填“不变” 、“增大” 或“减小”) 。‎ ‎[答案] 14.(1)①交流(2分)②B(2分)③gT2(2分)  9.73(2分)‎ ‎(2)①C(3分)‎ ‎②如图所示(3分)‎ ‎③左端(2分)‎ ‎④增大(2分)‎ ‎[解析] 14.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直线斜率k与g、T的关系是k== gT2,解得g=。‎ 因做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要求电流与电压从零调,故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又小灯泡的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故电流表应用外接法,既满足实验要求,又要减小误差的实验电路图应选C;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测量结束后,先把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先移最小值处,即移到左端,然后断开开关,接着拆除导线,整理好器材;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 所示。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15.(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_mm。另一位学生用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___mm。‎ ‎[答案] ‎15.11.2‎. 705(2分),  50.15(2分)‎ ‎[解析] 15.金属丝的直径d=2.5mm+20.5=‎2.705mm; 工件的长度L=5‎0mm+0.05=‎50.15mm.‎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