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堂测试题(含解析新沪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初三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堂测试题(含解析新沪科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三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堂测试题(含解析新沪科版)‎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 了 (  )‎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2.(2012·安顺中考)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  )‎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 4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6.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       热。‎ ‎7.(2012·茂名中考)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     、‎ ‎       和        相同。‎ ‎8.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三、简答题(5分)‎ ‎9.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所示。镜面背后有连接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12分)‎ ‎10.(2012·南宁中考)图甲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 4 -‎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汽化现象。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是因为其中液态的水一部分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故选D。‎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现象。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A说法正确。冬天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空气中形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气”,故B说法正确。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树木内的水分,故C说法正确。烧开水后,温度很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D。‎ ‎3.【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在时间一定时,可以节省燃料,C对。‎ ‎4.【解析】选C。本题考查“白气”的理解。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用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所见的“白气”‎ - 4 -‎ 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温度低,冰棍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就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外的温度比壶内温度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选C。‎ ‎5.【解析】选D。本题考查液化的条件。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温度低,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6.【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特点,露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 放 ‎7.【解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分别为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液体的表面积,因此要想探究与液体种类有关就要保证这三个因素相同。‎ 答案: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8.【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氯乙烷是气态有机物,为了方便使用、储存和运输,要加压液化;使用时,液态氯乙烷迅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答案:液化 汽化 吸收 ‎9.【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浴室内水蒸气非常多,镜子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转化为液态,即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这一过程是液化过程;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是小水滴,接通电源后,金属薄片发热,小水滴吸热,产生汽化现象,小水滴由液态变为气态,故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答案:浴室内镜子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镜面背后的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镜子的温度升高,镜面上的“白雾”加速蒸发,变成气态,回到空气中,从而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10.【解析】本题考查“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图乙中,A图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大,说明水在不停地汽化,所以A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由丙图知水被加热时水温不再升高的温度为‎98℃‎,故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故沸腾时吸热;“白气”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答案:(1)96 A (2)98 (3)吸收 不变 (4)液化 - 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