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带解析新人教版)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拼音。(2分)
戏曲yuán( )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它会让我们赏心悦目。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是我们的国cuì( ),是我们的国剧。当我们细心地欣赏戏曲时,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 )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 )不已。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他穿上鞋子,大口喝了一口浓茶,于是大彻大悟地自言自语起来。
B.三年来,民间投资政策落实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参差不齐,重点领域政策执行困难。
C.2013年10月21日,2013—2014赛季CBA体测在四川金强篮球训练基地开始,尽管球员使出浑身解数,但众多名将还是倒在两分钟强度投篮的测试中。
D.十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3.(2013·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
10
D.《观舞记》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作。
5.(2013·德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6.(2013·营口中考)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因为天空广阔,鸟儿才可以自由飞翔;因为草原广袤,牛羊才可以闲庭信步; ,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私的包容。
7.综合性学习。(8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的确,只要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无比美好的人间。那就请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吧!
(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2分)
答:
(2)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面就请一试身手吧!(2分)
答:
(3)“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请举出两种与同学交流。(2分)
答:
(4)选择上题中活动形式的一种,说说你在这个活动中做了哪些具体的事。(2分)
答: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6分)
10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中间:
(2)名: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10.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 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 。(2分)
(二)(2013·聊城中考)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11~13题。(6分)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世以为神(以为:把……当作)
B.及守荆南回(及:和,与)
C.坐客罔不叹服(罔:没有)
D.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
10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岂汝先人志邪?
译文:
13.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2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3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4.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2分)
答:
15.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分)
答:
10
16.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①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怎样的情形?(2分)
答:
17.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
18.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将江南水乡的夏夜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4分)
答:
(四)(2013·临沂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5分)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种,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有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哇,笋!笋!”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的睡在泥土里呢!待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父亲说:“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
10
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棵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棵棵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为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鳖……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19.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
10
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20.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4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2分)
答: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2分)
答:
21.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4分)
答:
22.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三、写作(40分)
23.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直前。
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10
答案解析
1.答案:源 粹 suì kǎi
2.【解析】选D。“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间。
3.【解析】选A。B项缺少主语;C项两面对一面;D项“没有……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后又加了一个“不”,表示否定的意思,与前半句的意思不符。
4.【解析】选A。《社戏》不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而是一篇短篇小说。
5.【解析】选A。B项中的问号改为逗号;C项中句号应在引号里面;D项中顿号应改为逗号。
6.答案(示例):因为海洋浩瀚 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
7.(1)答案(示例):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答案(示例):①爱,是人间最纯洁的感情。
②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
(3)答案(示例):①主题班会 ②演讲比赛
(4)答案(示例):活动是主题班会;所做的事有:做主持人、参加小组讨论、发言等。
8.答案:(1)其中夹杂着 (2)说出
9.答案: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10.答案:简单 高超
11.【解析】选B。此项“及”是“等到”的意思。
1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岂”“汝”“志”的意思,这里的“先人”指“死去的父亲”。同时还要注意反问语气。
答案:(这)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1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母亲教训陈尧咨的语言进行分析。
答案: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亲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10
附【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常常是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陈尧咨在荆南一带当官回家探亲,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你掌管郡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吗?”陈尧咨说:“荆南属于军事要塞,每天都有宴会,尧咨每次都用弓箭来助兴,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曾经教导你要以忠孝辅佐国家,可你现在不去努力从事完善的法则政令和特殊的教化事业,而沉溺于卒伍一夫的射箭技艺,(这)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说着,拿起拐杖就打,把陈尧咨身上所佩戴的金鱼(官员的佩戴物)都打碎了。
14.【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及表达作用的把握能力。找出动词后分析这些动词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案:拔、点、磕、架,这些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少年们技术娴熟、机灵能干、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情态。
15.【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从选文内容看,主要写了看社戏前的见闻和感受。
答案:“我”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16.答案:“飞”,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
17.【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把握能力。首先从常用修辞手法中判断出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行船时两岸青山向后退去的视觉感受,很好地烘托出“我”当时去看社戏时急切与兴奋的心情。
18.答案:作者调动多种感觉来写景,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是嗅觉;月色朦胧在水气里、渔火等是视觉;水气夹杂着清香扑面吹来是触觉;宛转、悠扬的笛声是听觉。
19.【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第⑥段,从中寻找竹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句总结。
答案: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②生活的用具;③当作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子的玩具;⑥劳作的工具。(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0.①【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对应句子。紧扣“找到它很不容易”这个语句,从第②
10
段的第二、三句中即可找出。
答案: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
②【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分析画线语句,先找出运用准确的动词“摸”“按”“敲”“掏”等,再联系具体语境,从父亲丰富的经验、挖笋技术方面思考。
答案:“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超的挖笋技术。
2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阅读第③段,“轰轰烈烈的景象”即指本段的第二句内容。第二问要结合春笋顽强的生命力回答。
答案:“轰轰烈烈的景象”是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状态。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壮观景象,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撼了心灵,所以“终生难忘”。
2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抓住文章重点语句总结,如“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等,从对竹子的赞颂、对家乡的热爱及童年生活的留恋等方面思考回答。
答案:对竹的赞颂;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对家乡的热爱。
23.【写作提示】写作这道半命题作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认真审题,补全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未来”“亲情”“梦想”等;“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出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有了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前行中领略人生的风景。(2)根据实际,选择文体。①记叙文,叙写出发的心态,路途的经历,到达终点的心境等;②议论文,旁征博引,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展开论述,使文章厚重有力,如可以选取“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作为论据;③童话,以动植物为主人公,叙写生长的历程,抒写人们对梦想的追求。(3)构思精巧,结构新颖。用题记式、日记体、小标题等结构全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