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下数学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四下数学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四下数学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计算器 ‎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2)学生尝试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计算38+27。‎ ‎3‎ ‎8‎ ‎2‎ ‎+‎ ‎7‎ ‎=‎ 操作过程:‎ 输入: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8”,然后输入“+”再输入“27”,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65”,就是计算结果。‎ ‎②计算30×18。‎ ‎=‎ ‎8‎ ‎1‎ ‎×‎ ‎0‎ ‎3‎ 输入: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0”‎,然后输入“×”再输入“‎18”‎,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540”‎,就是计算结果。‎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2: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2)思考:算式里有两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后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4)汇报交流。‎ ‎3.回顾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归纳: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有: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按键的步骤。‎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组织练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按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和题目中的数字是否相同,避免按错键;二是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运算顺序。‎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4.运用规律。‎ ‎(1)提问: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七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检验。‎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知识再现 ‎1.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交流:‎ ‎(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功能键。‎ ‎(2)计算器的功能。‎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追问:你知道哪些数学算式中的规律?‎ ‎2.导入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完成教材“练习七”中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3、4、5、9题。‎ 这四道题都是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第3、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要求出每队的总身高,再求平均身高。由于数据比较多,要求学生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特别认真,不能按错数字。‎ 第9题:(1)先组织学生对购物发票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各个项目。‎ ‎(2)根据购物发票上的信息,用计算器算出各种物品的价钱,再计算出所有物品的总价,将购物发票填写完整。‎ ‎(3)介绍发票上“人民币(大写)”那一栏的填写方法。‎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6、8、10题。‎ ‎(1)第6题。‎ 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中的算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写的。‎ 用计算器计算每个算式的和。‎ 观察各个算式的得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如:‎ ‎438+951+276=1665‎ ‎834+159+672=1665‎ ‎(2)第8、10题。‎ 这两道题的规律都比较明显,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11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举例说明。(板书例子)‎ ‎(2)先让每个学生按题目要求任意写一个数进行操作。‎ ‎(3)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 ‎(4)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这道题的规律相对比较隐蔽,如果学生观察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3.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思考题。‎ 本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提示学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来改变算式中的两个乘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学反思:‎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