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历史综合检测题1(有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届中考历史综合检测题1(有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届中考历史综合检测题1(有解析新人教版)‎ ‎ (6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3·恩施中考)“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2014·安徽模拟)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该政治格局源于 ‎(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诸侯争霸的局面 B.“钟鼓之乐”盛行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局面 D.各国相继变法的局面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10 -‎ B.焚书坑儒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6.(2013·河北中考)“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D.创立行省制度 ‎7.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帝”。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 C.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D.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 ‎8.(2013·湘潭学业考)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9.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杜如晦 D.李靖 ‎10.(2014·东台模拟)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四川 D.广州 - 10 -‎ ‎12.据考证,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先人就是元明时期迁徙到内地的畏兀儿(维吾尔)族。这反映了元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行省制度的实行 C.湖南影响力增强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13.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说明(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14.(2014·长沙模拟)下列古代历史人物中曾到达过印度的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1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历史文物中再现了清朝强化对西藏地区管辖的一项是(  )‎ ‎16.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是(  )‎ A.广州 B.天津 C.北京 D.厦门 ‎17.“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2013·盐城中考)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 10 -‎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19.(2013·常州模拟)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尤其突出。下列哪幅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 ‎20.(2013·泰宁中考)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非攻”‎ C.“仁”和“德治” D.实行“法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1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5分,共50分)‎ ‎21.(2014·安徽模拟)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初形势图 ‎ 材料二 秦朝政治结构 - 10 -‎ 材料三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 ‎(1)材料一中齐、鲁、晋、燕、宋等图示圆点所反映的是周朝实行的什么制度?周天子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2)该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弊端,为了克服弊端,秦始皇开创了新的制度。根据材料二所示,归纳、概述秦朝为加强政治稳定、政权统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3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示的制度,在西汉初年曾经“并存”出现,结果导致出现了材料三中所描述的问题。材料三所说“于是上从其计”的“上”是指哪一位皇帝?他是采取哪一条具体措施来巧妙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2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1)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2)李白诗中的“秦王”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材料三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 - 10 -‎ ‎(3)图一、图二中的现象出现的政治原因是什么?(2分)根据三幅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材料四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4)根据上述材料举出当时重要的科技发明一例及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2分)‎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怎样的认识?(2分)‎ ‎23.(2013·荆门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图。这条商道是在哪个朝代开辟的?它的开辟起了什么作用?(4分)‎ ‎(2)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引自我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写给侵略者头目的信。这位民族英雄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4)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复杂多变。根据以上历史事件给你的启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2分)‎ ‎2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的。‎ - 10 -‎ ‎——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2分)‎ ‎(4)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2分)‎ 探究三 文化篇 ‎(5)请完成下列表格。(3分)‎ 姓名 时代 研究领域 主要成就 贾思勰 北魏 农学 所撰写的 ①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学著作 祖冲之 南朝 数学 ‎ ② 。著有《缀术》‎ 司马迁 西汉 史学 主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 ③ 巨著 探究四 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答案解析 ‎1.A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链接所学知识辨析备选项,A与元谋人有关,B、C、D分别是北京人的相貌特征及生产生活情况。‎ ‎2.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河姆渡原始居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会制造彩陶,司母戊鼎制作于商朝。所以D符合题意。‎ ‎3.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众多的诸侯国。诸侯国成为保护王室、开疆拓土的重要力量,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周天子是天下的主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选B。‎ ‎4.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战国”“学术思想”,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A属政治制度领域。B属音乐方面。D与学术思想领域不符。‎ ‎5.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统一国家,并且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 10 -‎ ‎6.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7.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孝”。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故答案选D。‎ ‎8.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开通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建立隋朝的是隋文帝,开创“开元盛世”局面的是唐玄宗。故选B。‎ ‎9.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唐太宗”“直言的大臣”。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善于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10.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都发生在唐朝,其中“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治世”局面,“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是唐朝对外友好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因此D符合题意。‎ ‎11.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元朝”“畏兀儿(维吾尔)族”,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故选D。‎ ‎13.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朱元璋废除宰相,雍正帝设军机处,都是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说明了明清时期君权高度强化。故选D。‎ ‎14.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玄奘西游天竺(即今天印度一带);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D符合题意。‎ ‎15.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筒车是唐朝的灌溉工具,锦衣卫是明朝的特务机构,西夏与宋朝并立。所以D符合题意。‎ ‎16.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许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17.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属于和平交往,而戚继光抗倭是中国反抗侵略的斗争,因此属于暴力冲撞。‎ ‎18.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甲骨卜辞”属于商朝的文字,记录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故B符合题意。‎ ‎19.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明清时期”可知,符合题意的是D,赵州桥、造纸术、罗盘针都不是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20.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 10 -‎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A是道家思想,B是墨家思想,D是法家思想。‎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周初”可判断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其目的是巩固统治。第(2)题根据材料二图示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推恩”可知“上”指的是汉武帝,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答案:(1)分封制。巩固统治。‎ ‎(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 ‎(3)汉武帝。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2.【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2)题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第一问审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政治原因”,然后结合图一、图二可容易回答;概括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第(4)题审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科技发明”和“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然后提取材料四中的有效信息“赵宋之世”,这样问题便可轻松回答。第(5)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1)仁、礼。‎ ‎(2)统一文字。‎ ‎(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丰富发展了中原文化。‎ ‎(4)宋朝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的大量使用)。宋词。‎ ‎(5)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们要更加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也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链接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它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台湾”,可知是郑成功的话,郑成功的主要功绩是收复台湾。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它是在汉朝开辟的。它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2)名称:遣唐使。目的:向中国学习。‎ ‎(3)收复台湾。‎ ‎(4)平等互惠,互相学习,友好交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敢于给来犯者以应有的回击。(言之有理即可)‎ ‎24.【解析】‎ - 10 -‎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和元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分别实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第(2)题根据“考试制度”,可知是隋朝创设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第(3)(4)(5)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6)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郡县制、行省制度。‎ ‎(2)科举制。‎ ‎(3)水稻和粟。‎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5)①《齐民要术》。②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③纪传体通史。‎ ‎(6)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 - 10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