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检测7(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检测7(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优化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七)(含解析)‎ ‎1.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科学发现 实验方法 A 卡尔文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CO2→C3→C5→(CH2O)‎ 同位素标记法 B 沃森、‎ 克里克 DNA的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建构法 C 艾弗里 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 摩尔根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类比推理法 解析:选B。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沃森、克里克用物理模型建构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发现“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发现了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2.科学选材是做好生物学实验的重要一环。下列有关教材生物学实验选材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较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B.选用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较易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C.选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好 D.选用轮叶黑藻的叶比较容易观察到绿色椭球状的叶绿体 解析:选D。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易观察到质壁分离,因为其内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无色,应该选用其外表皮细胞(细胞液为紫色),A错误。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不分裂,应该选用分生区细胞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用过氧化氢酶,因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所以不能判断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变化是由温度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造成的,还是由温度变化直接造成的,C错误。轮叶黑藻的叶呈绿色,薄而透明,是观察叶绿体的好材料,D正确。‎ ‎3.下表是某同学对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的部分归纳。对此表分析合理的是(  )‎ 细胞内的物质或结构 实验处理 观察到的颜色 甲 Ⅰ 蓝色 乙 Ⅱ 绿色 A.提取结构乙中的色素需使用有机溶剂 B.Ⅰ一定要进行水浴加热 C.Ⅱ一定要滴加甲基绿试剂 D.物质甲肯定是淀粉 解析:选A。高中生物教材中,处理后观察到蓝色的实验有:①在DNA粗提取与鉴定中,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②淀粉遇碘变蓝。故B、D错误。处理后观察到绿色的实验有: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的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②甲基绿试剂可将细胞中的DNA染成绿色,故A正确、C错误。‎ ‎4.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B.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C.鲜榨的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可用作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解析:选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有两个:①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使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染色剂和DNA结合,A错误。胡萝卜素呈橙黄色,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层析过程中扩散得最远,B正确。西瓜汁有颜色,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宜用作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C错误。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再换成高倍镜观察,D错误。‎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可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滤纸条上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原因是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或者过长所致 解析:选D。由于台盼蓝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故台盼蓝能将死细胞染成蓝色,不能将活细胞染成蓝色;碘液可以鉴定淀粉酶是否能将淀粉水解,但不能鉴定淀粉酶是否能将蔗糖水解,因此不能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只与色素的含量有关,含量高的色素带就宽;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有少许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不足,某些噬菌体未完成侵染过程,或保温过长,子代噬菌体被释放。‎ ‎6.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自变量是(  )‎ A.作物的细胞液浓度 B.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C.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解析:选C。根据题意,要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外界溶液,与植物细胞组成渗透体系,运用渗透原理以判断细胞液的浓度。‎ ‎7.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B.图示对酵母菌计数采用的方法为抽样检测法 C.应先轻轻振荡几次培养瓶,再从培养瓶中取培养后期的原液计数 D.实验结束后,血细胞计数板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并晾干 解析:选B。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从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否则由于多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沉降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图示的计数方法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的数量进行抽样检测;吸取培养液前需轻轻振荡几次培养瓶,使酵母菌分布均匀,而培养后期的原液需经稀释后再进行取样;实验结束后,血细胞计数板不能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应该是浸泡和冲洗后再晾干。‎ ‎8.下面是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思路是(  )‎ A.在进行对花生子叶的脂肪染色时,若发现整个视野范围都呈现橘黄色,可用盐酸洗去浮色 B.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若发现色素带颜色过浅,可用增加画滤液细线的次数来加深颜色 C.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越大,表示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D.在测定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时,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鉴定CO2‎ 解析:选B。在进行脂肪鉴定时用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色素带颜色过浅,说明色素含量低,增加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可以增加色素的含量,B正确;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代表了物质运输效率,即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越大,表示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错误;酸性重铬酸钾用于鉴定酒精的有无,D错误。‎ ‎9.以下是两位同学围绕渗透作用所做的两个实验,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一:同学甲做了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简要流程图如下。‎ 实验二:同学乙设计了一套渗透装置,刚开始时两液面齐平。a、b是液面停止变化时两液面的高度。‎ ‎(1)同学甲做实验时,B、D、F三次观察,原生质体的颜色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D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属于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而在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属于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如果同学甲将‎0.3 g/mL的蔗糖溶液改为‎0.5 g/mL的蔗糖溶液,最后一次(F)观察发现质壁分离未复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渗透系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乙每次等液面停止变化时,记录a、b液面间的高度差,然后向B中滴加清水至内外液面齐平,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滴加清水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B→D过程,细胞失水,原生质体紫色加深,而D→F过程,细胞吸水,原生质体紫色变浅。质壁分离实验中D为实验组,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D是对照组。‎0.5 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太高,导致植物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因而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2)a、b液面的高度差是由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决定的,浓度差越大,高度差就越大,浓度差越小,高度差就越小。由于每次滴加清水,致使蔗糖溶液浓度逐渐降低,即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也在减小,故而a、b液面的高度差在逐渐减小。‎ 答案:(1)紫色先变深再变浅 实验组 对照组 外界溶液浓度过大,洋葱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2)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 随着滴加清水次数增大,a、b液面间的高度差逐渐减小 ‎10.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的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 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材料与方法 ‎(1)家兔12只,‎2.5 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 ‎(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 NaCl溶液,乙组滴注0.9% NaCl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 mL,0.5 h滴完。‎ ‎(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 h内兔的尿液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好作何实验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滴注1.5% NaCl溶液,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实验设计时最好每个实验组用多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兔,可以较好地避免实验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为了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需要增加一组不滴加任何液体的兔作空白对照。‎ 答案:(二)(1)丙组尿量最多,乙组其次,甲组尿量最少 (2)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 ‎(三)(1)不能 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 (2)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 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对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加入质量 分数为2%的 新鲜淀粉酶 溶液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b.加入质量 分数为3%‎ 的淀粉溶液 ‎1 mL ‎2 mL ‎3 mL ‎4 mL ‎5 mL ‎6 mL ‎7 mL c.反应 温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d.加入2 mL 斐林试剂 ‎+‎ ‎+‎ ‎+‎ ‎+‎ ‎+‎ ‎+‎ ‎+‎ e.观察溶液 砖红色深浅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3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理由,以便得到正确的实验预期:‎ ‎(1)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正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根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判断实验步骤的合理性。本实验是探究某种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温度是自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各组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如酶溶液的量、淀粉溶液的量、斐林试剂的量等都应相同。由于本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最好把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先分别放在各自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将同温度下的两溶液混合,以保证每组反应温度的恒定,避免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室温下反应。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50~65 ℃水浴条件下才会形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1)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不正确 将实验步骤b和c对调,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bde 如果按照abcde步骤,由于酶具有高效性,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后立即会发生反应,导致各温度下的结果差别减小 (2)实验步骤b各个试管中加入的淀粉溶液的量不正确,并且对淀粉溶液的温度没作要求 实验步骤b各个试管中加入的淀粉溶液的量应该相同,温度应与对应的淀粉酶溶液的温度相同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应保证各组试管温度不同且恒定,淀粉溶液的量为无关变量,应保证各组无关变量相同 (3)d步骤不正确 加入2 mL斐林试剂并且在50~65 ℃水浴中加热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50~65 ℃水浴条件下才会形成砖红色沉淀 ‎12.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后才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如表所示;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预处理 方法 室温 保湿(甲)‎ ‎4 ℃‎ 保湿(乙)‎ ‎4 ℃‎ 水浸 种(丙)‎ ‎4 ℃‎ 干燥(丁)‎ 种子萌发 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 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激素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四种预处理方法形成了两组对照,甲、乙两组自变量为温度,丙、丁两组自变量为水分,由最终萌发率可知,在‎4 ℃‎保湿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由图可知,甲、丁两组中激素A的含量高,乙、丙两组中激素B的含量高,说明促进种子萌发的是激素B,抑制种子萌发的是激素A。要验证激素A对白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且自变量为激素A的有无,思路如下:因激素A存在于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所以事先要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然后将白菜种子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激素A水溶液处理,另一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作对照;因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必须是唯一的且应保持一致,所以结果应为用激素A水溶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率低,结论应为激素A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答案:(1)4 ℃ 保湿 (2)A (3)②将白菜种子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激素A水溶液处理,另一组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 ③统计并计算两组种子的发芽率 预测结果:激素A水溶液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组 得出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13.(2013·高考四川卷)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________。‎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______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1 ‎ 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 ‎2 ‎ 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3 ‎ 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 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照实验。‎ 解析:(1)与同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具有储能多、体积小等特点,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含C、H的比例较高,而含O的比例较低。(2)瘦素是蛋白质激素,其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瘦素是分泌蛋白,在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激素从分泌细胞到达靶细胞需要通过血液运输,靶细胞接受信息分子的结构是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3)①由实验1组结果可知A小鼠体内瘦素含量偏高;1组、2组和3组结果比较分析,说明B小鼠不能正常产生瘦素而导致肥胖。②要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增设一组正常小鼠与正常小鼠连体共生的组别作为空白对照。‎ 答案:(1)储能 更少 (2)氨基酸 内质网、高尔基体 血液 细胞膜上的受体 (3)①高 不能正常产生瘦素 ②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 ‎14.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血清中的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导致增殖和生长被抑制。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不同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空缺部分。‎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正常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组。‎ 甲组:适量培养基+适量L天冬酰胺酶+适量淋巴瘤细胞;‎ 乙组:等量培养基+等量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 丙组:等量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组:等量培养基+等量生理盐水+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细胞培养。‎ 将各组细胞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观察和检测。‎ 取样以后,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 解析:本题含有两个自变量,即是否含有L天冬酰胺酶和细胞的种类(正常细胞和淋巴瘤细胞),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对不同自变量进行如下4种组合:适量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生理盐水+淋巴瘤细胞;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生理盐水+正常细胞。另外,无关变量应该遵循等量且最适原则。实验结果应当以细胞密度和细胞内L天冬酰胺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 答案:第一步:等量淋巴瘤细胞 等量L天冬酰胺酶+等量正常细胞 等量正常细胞 第三步:细胞密度和细胞内L天冬酰胺酶的含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